第167節
他不想害她,難保別人不想害她。 唐加明想到柳氏要送給杜振熙的那份“生辰大禮”,不禁再次無聲翹起嘴角。 他忽然也有些期待,期待杜振熙會是什么反應,會怎么出手應對? 他可以喜歡她了。 那么她呢? 值得他喜歡她嗎? 他在等人來,也在等可能上演的“好戲”。 等祥安院人來人往重歸平靜后,早已過了熄燈的時辰。 唐家漸次陷入夜色之中,杜府的清和院卻依舊燈火通明。 杜振熙白天請過外人,晚膳則在江氏的堅持下,和陸念稚一道來清和院用膳,這會兒三人正圍坐一塊吃茶消食。 “這么說,唐加明的性子倒被你摸透了,是個真心疼meimei的?!苯下牰耪裎跽f完唐加明對她的暗示,半是感慨半是惋嘆道,“可惜他是柳氏的親孫子,不然倒是可以結交一番。如此看來,你’誤闖’小佛堂的事,唐加明就這么輕輕放過了?” “您也說他是唐老太太的親孫子了,他放過不算,要看唐老太太肯不肯放過?!倍耪裎跷⑽⒌男?,轉頭給陸念稚續茶,輕聲哼道,“四叔說的話您也聽見了。唐家暗地里的小動作,可不少呢?!?/br> 江氏一挑眉,“恩然是十三行里人人稱道的’老狐貍’,柳氏難道比恩然還精不成?她這是想干什么?” 人人稱道也是背著陸念稚稱道,哪有江氏這樣當面“夸”陸念稚是老狐貍的? 杜振熙險些把茶斟灑了,忍著笑去看陸念稚。 陸念稚俊臉微黑,無奈看一眼江氏,“別管唐老太太想干什么,您且等著看,不出兩天就會鬧出’大動靜’來?!?/br> 唐家既然準備暗中出手,他們之前鋪排下去的防范,也不是白做樣子的。 第114章 喊的什么冤 江氏心里有了數,又認定有陸念稚在沒什么好不放心的,其實最不耐煩這類事體,聞言干脆端了茶,“明槍來暗箭去的,本就沒意思的很。如今還要干等著人出招,憑白惹人心煩。你們也別多留了,趕緊回去歇著,沒得為了做戲給人看,真熬傷了身心?!?/br> 話說得相當光棍,陸念稚和杜振熙笑著告辭。 二人不知走過多少次清和院往外院的夜路,步伐皆閑適,提燈的陸念稚手腕一壓,垂眸盯著杜振熙圈在光暈中的雙手,笑道,“每年入冬,東府除了清和院,也就霜曉榭需要特特撥一份手爐的例。小七,你就這么怕冷?” 杜府上到江氏下到杜晨芭,一應女眷入冬就多添一筆手爐、霜炭的開銷,這話是笑杜振熙丟男兒家的份兒,學女兒家手爐不離身。 不過,杜振熙有個換季易病的“病嬌”名聲,這般作派雖是特例,但經年如此,已然不是什么值得說嘴的新鮮事。 何況自從她第一次來小日子起,江氏就越發要她注重保暖養生。 有江氏這樣“緊張”她的健康,任誰都不敢取笑她時時揣著手爐的作派略娘,只當江氏“寵溺”長子嫡孫,杜振熙孝順聽話。 往年看在眼里,陸念稚也不曾在意過,怎么此刻突然單挑出來說嘴? 杜振熙覺得陸念稚的惡趣味又犯了,純粹沒事找話地“逗”她,不僅沒有半點心虛,反而示威似的雙手一攏,將手爐又抱緊幾分,揚起下巴道,“還真叫四叔說中了,我確實天生怕冷。再說您才害過一場風邪,我這不是前車之鑒嗎?您好歹有功夫底子,我可不敢有半點輕忽?!?/br> 他“逗”她,她就含沙射影的“懟”他。 陸念稚卻沒像往常似的繼續斗嘴,反而笑意沉沉地替杜振熙掖了掖領口,溫聲交待道,“既然怕冷,就少走幾步夜路。自回霜曉榭罷,不用送我到廬隱居門口了?!?/br> 說著將氣死風燈塞進杜振熙手中,轉身徑自走向廬隱居,高大的背影很快融入夜色之中,背對杜振熙的俊臉,揚起不為人知的壞笑。 怕冷就好。 杜振熙要是不怕冷,他擬訂的計劃就不夠順理成章了。 杜振熙不知陸念稚心中所想,只覺陸念稚自從之前抽過風后,常有莫名其妙的言行,此刻即不多想也不多停留,提著燈抱著手爐飄回霜曉榭。 燒著炭盆的內室溫暖如春,杜振熙卻一改往日裸身入睡的習慣,褪去外裳后就合衣而睡。 迷迷蒙蒙間喧鬧入耳,她猛地驚醒,披衣轉出內室,就見桂開搓著腳步進屋,神色肅然道,“七少,瓷窯出事了?!?/br> 錯眼見杜振熙這么快應聲而出,且衣飾齊整,心下了然之余,神色不由一松,又意有所指的再次道,“瓷窯果然出事了?!?/br> “唐老太太可真是有心?!倍耪裎豕创嚼湫?,邊系外裳邊往外走,“讓孫子孫女給我送禮還不夠,竟另外準備了一份’生辰大禮’給我?!?/br> 嘴里嘲諷,腳步輕快。 她正嫌纏著裹胸布睡覺勒得慌,現在事情比他們預料的提早發動,倒省得她再夜夜合衣睡覺,時時防著唐家突然發難。 突發“事故”最令人措手不及,自然不會選在青天白日,多半要挑黑天半夜鬧出來。 此時尚未過子時,柳氏選的好時辰,即給她的整生“添彩”,也給杜府“添亂”。 “那就亂給唐家看。讓我們的人都’亂’起來?!倍耪裎跞硎譅t閑閑抱好,半點不見慌亂的舉止和言語相當不搭,“你去外院盯著,準備好的東西再過一遍,別等要用的時候出了疏漏。我們的人可都敲打過了?你再去提點一遍,到時候該怎么做,你也一并帶著他們再過一遍?!?/br> 桂開一疊聲應下,留竹開隨侍杜振熙,提腳就奔向外院。 杜府外院很快亮起燈火,不過片刻,就有管事拿著陸念稚的舉人名帖敲開城門,帶著手下匆匆趕往城郊瓷窯。 宵禁時分,如果不是事關人命的大事,單憑舉人名帖哪里說得動城內外的官兵? 杜府外院一亂,再加上這一道異于尋常的舉動,少不得驚動一墻之隔的西府,很快有下人將消息報進了西府。 明忠和明誠也將消息報到了陸念稚跟前。 他擰著浸透熱水的巾帕,蓋到殘留著乍醒睡意的臉上,半揚起頭敷著熱巾帕醒神,隔著巾帕響起的聲音顯得漫不經心,“瓷窯死了人?” “死了人?!泵髦掖鸬?,“不過,死的都是’該死’的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