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大夫很快跑進來,薛長瑜說:“快,給蘇姑娘看看?!?/br> 大夫們連忙過來診脈,又看了看蘇懷瑾的臉色,詢問病情等等。 綠衣眼眶發紅,說:“小姐這些日子不太舒服,有好些天了,好像是水土不服,吃點東西就吐,渾身也乏力?!?/br> 大夫一聽,一臉震驚,詫異不已,連忙又隔著帳簾子,看了看躺在榻上的蘇懷瑾。 最后直接去看一邊的蘇正。 蘇正一臉狐疑,不知大夫為何總是來看自己,明明是自己的女兒暈倒了,又不是自己暈倒了。 大夫有些不確定,又對綠衣說:“這……請問蘇姑娘最后一次月事,是什么時候?” 因為問的有些**,所以眾人打算先退下去,薛長瑜和蘇正退出外室,都有些著急。 薛長瑜更是原地轉磨一樣,走來走去的,一刻也不閑著,手心里直出汗,好端端的突然暈倒,已經到了暈倒這么嚴重? 當時真的該堅持讓大夫給瑾兒瞧病,如今都暈倒了,若真是有個好歹,薛長瑜絕饒不了自己。 薛長瑜這面子悔恨不已,綠衣在內室被大夫盤問。 綠衣詫異的說:“這……這……小姐一貫體寒,月事每次都不太準,離京之前一直吃藥調著,出了京城就沒這個條件了,也沒吃藥,如今……如今快三個月沒來月事了?!?/br> 大夫一聽,露出一臉震驚,和確信的表情。 薛長瑜還在外面轉磨,大夫很快走了出來,薛長瑜立刻一個竄步沖上去,說:“大夫,蘇姑娘怎么樣?” 大夫臉色有些發白,顫巍巍的說:“這……這……” 他說話磕磕巴巴,支支吾吾的,薛長瑜還以為得了什么怪病和大病,嚇得更是一手心冷汗,說:“到底怎么樣了?!” 大夫干脆硬著頭皮說:“蘇……蘇大小姐,并無大礙?!?/br> 蘇正說:“胡說!我女兒都暈倒了!平日里我女兒皮實的緊,怎么會突然暈倒?!” 大夫連聲說:“是真的!是真的,小人不敢欺騙王爺與丞相,蘇大小姐真的沒有大礙,只是……只是蘇大小姐……” 大夫頓了頓,終于咬著后槽牙說:“蘇大小姐是喜脈,恐怕是一晚上沒歇息,身子有些熬不住?!?/br> “喜……” 蘇正頓時就給嗆著了,睜大了眼睛,說:“喜……喜什么?!我女兒還未成親,哪來的喜脈??!” 大夫嚇得連忙跪在地上,磕頭說:“真的!是真的!丞相爺饒命啊,小人也只是實話實說!” 那大夫剛才很是害怕,總是去看蘇正,就是因為有些不確定,按理來說蘇正的女兒應該還未出閣,竟然診斷出了喜脈,這能不嚇人么? 蘇正簡直難以相信,說:“怎么可能???” 他說著,直接大步沖進去,進了內室,厲聲對綠衣說:“綠衣!小姐是怎么回事兒!” 因著外面聲音太大,綠衣也聽見了,喜脈! 綠衣嚇得也是六神無主,小姐和王爺的事兒,老爺還未曾知道,沒成想竟然成了喜脈! 而且據綠衣所知,真的只有一次,小姐也太……太能個兒了…… 綠衣嚇得渾身發抖,趕緊就要跪下來。 蘇正怒喝說:“說??!說!到底怎么回事兒!你是怎么侍奉小姐的?!這孽障是不是在軍營里跟哪個野男人鬼混去了?!你讓我這張老臉以后往哪里放??!” 綠衣嚇得瑟瑟發抖,連忙磕頭,哭著說:“老爺……老爺您別責怪小姐,是……都是綠衣的錯……” 蘇懷瑾還在昏迷,聽到旁邊爭吵的聲音,隱約有些醒過來的趨勢,綠衣哭的不行,蘇正氣的不行,抬起手來,就要去扇綠衣。 那面兒薛長瑜震驚不已,他這輩子,不,就算上輩子,也沒有這樣震驚過。 上輩子薛長瑜也很愛蘇懷瑾,只是他不懂得表達,而且性格暴躁易怒,又覺得蘇懷瑾的付出是自己理應得到的,再加上薛長瑜是個“大孝子”,總是要聽自己母親的話,還有很多國家體統放在面前,這都令蘇懷瑾受了不少委屈。 更令蘇懷瑾委屈的是,薛長瑜的母親,在蘇懷瑾調養身體的湯藥里加了料,以至于蘇懷瑾和薛長瑜上輩子,沒有一個孩子。 這一直是薛長瑜心里的一根刺。 薛長瑜能重生而來,就是為了彌補這些,他知道已經錯過的事情,就是錯過的事情,但是如果錯過的事情也不去彌補,反而讓這根刺在自己的心里生根發芽,最后將心臟刺得千穿百孔,而矯情的抱憾終身,那為何不能去彌補呢? 薛長瑜長久以來,付出了很多,也努力改著自己的脾性,他的第一步,只是想謀求蘇懷瑾的好感和原諒,沒成想,竟然一下子跨步了? 蘇懷瑾竟然有了身孕! 薛長瑜心中驚喜無限,一下子都懵了,站在原地一時沒反應過來,沒成想蘇正已經沖進去發怒。 薛長瑜聽到動靜,連忙大步沖進去,正好看到蘇正要打綠衣。 薛長瑜說:“丞相大人?!?/br> 蘇正還在發怒,但是燕王殿下已經進來了,也不敢發怒了,干笑著說:“這……這,王爺,讓您看笑了,真是……真是對不住,小女實在……實在太不成體統!” 薛長瑜走過去,看著榻上昏迷得不安穩的蘇懷瑾,又看了看一臉怒容和尷尬的蘇正,說:“不瞞丞相大人,小王就是您口中的野男人?!?/br> “什……” 蘇正一時沒反應過來,仔細一想才明白,自己剛才喝問綠衣,蘇懷瑾在軍營里,跟哪個野男人鬼混去了。 蘇正一愣,隨即心中狂喜不已,那一抹的尷尬和憤怒,也消失不見了,連忙堆笑的說:“王……王爺……” 蘇正心中狂喜,是因著蘇懷瑾之前退婚過燕親王,一直以來蘇正都讓蘇懷瑾趕緊到薛長瑜面前現弄,再把婚事定了,但是蘇懷瑾一直很冷淡,也不主動,蘇正十分焦急。 蘇正沒想到的是,如今自己女兒和王爺連孩子都有了! 這樣一來,這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么? 再加上如今太子眼瞎,已經成了殘疾,自己女兒懷了四皇子的骨rou,那么飛黃騰達,就指日可待了! 蘇正當即是歡喜不已,說:“王爺……這這,不知王爺打算……打算什么時候把……把婚事兒辦了?” 薛長瑜了解蘇正,他能不知道蘇正怎么想的? 薛長瑜說:“丞相大人放心,小王之前就想與丞相大人說這個事兒,只是那時候皇上下了兩道圣旨追討小王,又是大宗正院,又是抗旨不尊,因此小王不敢貿然提親,怕連累了瑾兒,如今事態好轉,等回京之后,小王定然會親自上門求親?!?/br> 蘇正登時哈哈大笑起來,說:“是是是!” 蘇懷瑾那面兒被吵醒了,有些悠悠轉醒。 頭還是很昏沉,薛長瑜立刻就發現了,連急忙沖上去,扶著蘇懷瑾,不讓她立刻起來,滿臉關切,眼神里溫柔似水,恨不能不敢大聲說話,說:“瑾兒,怎么樣兒?身子好些了么,頭還暈么?你該早些看大夫的,這么暈倒,險些嚇壞了大家?!?/br> 蘇懷瑾有些詫異,薛長瑜關心過頭了,而且在自己父親面前,坐在榻牙子上,還摟著自己,溫柔似水的,是不是有點…… 太逾越了? 而自己父親呢?蘇正一臉笑瞇瞇,殷勤備至的站在旁邊。 綠衣則是哭著跪在地上,眼睛紅通通的,又哭又慶幸。 蘇懷瑾詫異的說:“綠衣,你怎么了?” 綠意趕忙搖頭,說:“沒……沒什么,小姐?!?/br> 蘇懷瑾更是詫異了,說:“這到底怎么了?懷瑾是不是得了什么重???” 薛長瑜不知要怎么把這事兒告訴蘇懷瑾,畢竟蘇懷瑾之前不是很愿意嫁給自己,饒是已經委身自己,卻仍然有什么顧慮。 薛長瑜一直在想,自己肯定還有什么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因此才讓瑾兒如此顧慮,但是他反思了半天,也沒想過蘇懷瑾是重生的,已經是“過來人”,體會過一次薛長瑜的“無情”,因此不愿意重蹈覆轍。 如今蘇懷瑾要是知道自己有了身孕,不知會不會如同自己一樣歡心…… 薛長瑜還沒來得及說出口,那面兒蘇正已經笑著說:“女兒!女兒!大喜訊??!喜訊!大夫說,你知喜脈??!真真兒是大喜事兒!王爺已經說了,回京之后,就親自登門,來向你求親呢!” 喜脈…… 蘇懷瑾腦子里頓時“轟?。。?!”一聲,炸的灰飛煙滅。 一來,是因為蘇懷瑾沒成想,自己只和薛長瑜發生了一次意外,竟然就有了喜脈,這是開頑笑么?她可不知道,這也是系統的加成,福氣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二來,是因著蘇懷瑾上輩子壓根兒不能懷孕,還總是被薛長瑜的母親冷嘲熱諷,拿這個說事兒,總是要讓薛長瑜納蘇錦兒為妃。 如今這輩子,喜脈竟然如此輕輕巧巧? 【第121章】 “?!?/br> 就在蘇懷瑾怔愣的時候,系統突然響了起來。 【系統:福氣五重生效,請選擇寶寶性別屬性】 【系統:福氣五重生效,請任意調配寶寶外觀】 蘇懷瑾:“……” 蘇懷瑾吃驚的如今能整個吞下一個雞蛋,真的毫不夸張這么說,福氣屬性原來是干這個用的? 怪不得以前從來未曾生效過! 蘇懷瑾沒成想過,系統竟然還能調配寶寶的屬性和外觀?這也太匪夷所思了。 蘇正心里歡喜,就笑著說:“王爺,我先退下去了,想必您肯定有話與小女說,我就不打擾了?!?/br> 薛長瑜點了點頭,拱了一下手,蘇正很快就退出去,還把綠衣也給叫走了,體貼的帶上門。 薛長瑜就在榻牙子邊坐下來,看著蘇懷瑾,心中有些不確定,畢竟蘇懷瑾一直在發呆,薛長瑜可看不到系統。 薛長瑜遲疑的說:“瑾兒,你若有什么不舒服,就叫大夫來,千萬別自己忍著?!?/br> 蘇懷瑾這才回了神,看向薛長瑜,淡淡一笑,說:“怎么,王爺怕懷瑾想不開么?” 薛長瑜被噎了一下,臉上頓時有些尷尬,的確是這樣兒,因著蘇懷瑾之前一直沒有表態,即使已經和他有了夫妻之實,卻不想讓薛長瑜來提親,所以薛長瑜此時還提心吊膽的。 薛長瑜肯定是想要這個孩子的,無論如何也非常想要,但是…… 若蘇懷瑾真的不想要,薛長瑜覺著,自己也沒有辦法反駁違逆蘇懷瑾的意思。 蘇懷瑾見他沉默不語,臉上表情十分糾結,心中笑了一聲,還是頭一次看到燕親王這么糾結而且“委屈”的表情,那小模樣兒,再加上燕親王的俊美容貌,的確有些“可人疼”。 蘇懷瑾淡淡的說:“請王爺放心,懷瑾必不會想不開,因著這并不是王爺您一個人的孩子,而是懷瑾的孩子,不是么?” 蘇懷瑾上輩子就想要一個孩子,但是一直沒有得償所愿,她起初以為是自己的緣故,后來誤會是薛長瑜狠心,在自己的藥里加料。 如今這輩子有了孩子,蘇懷瑾心里竟然還有些隱隱的悸動,不管如何,她絕不會做什么傻事兒。 薛長瑜聽了,像是狠狠松一口氣似的,稍微靠過來一些,給蘇懷瑾蓋好錦被,溫柔的說:“瑾兒,快歇息罷,已經天亮了,今兒個不趕路了,明日再走,你好生歇息,把身子養好?!?/br> 他說著,又輕輕撫摸蘇懷瑾的頭發,像是自言自語,聲音很低沉,喃喃的說:“你放心,從今往后,我絕不會讓你受一丁點兒的委屈,絕不會……” 大軍凱旋回京,太子失明一直未好,一點好轉也沒有,大夫們雖然口頭上安慰太子,其實心里早就篤定,太子的眼睛不會好了,以后就是個殘廢。 皇上本想借著商陽的事情,討伐功高蓋主的薛長瑜,然而如今薛長瑜回來,竟然帶來了歸順的商陽王和使臣,并吞商陽國,幾乎沒有費多少兵馬,可謂是兵不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