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節
拉薩王也想過是不是要投降,再這樣打下去,吐蕃或許就要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只是之前的投降條件沒有談攏,拉薩王希望的是像扶南那樣,成為大唐聯邦的成員國,這樣他還能當吐蕃王,手中還有一點權利,不是只能去長安當個寓公,可是大唐卻不同意,要么徹底投降,讓這片高原成為大唐領土,要么就打到底。 當初拉薩王只以為大唐是想要跟他討價還價,當然這么說是往自己臉上貼金,那么換個說法就是大唐在試探他的底線。 拉薩王覺得這就是他的底線了,不可能再退讓,所以他也十分硬氣的表示:“要么成為聯邦成員國,要么繼續打?!?/br> 大唐自從建國之后,基本上就不怎么接受威脅,以前還不夠強大的時候都這樣,更不要說現在,既然你不松口,那就打吧。 然后拉薩王就差點被打殘,就在他覺得可能堅持不了兩天的時候,伽色尼的使者過來,表示要跟他一同對付大唐。 拉薩王大喜過望,卻又有些懷疑,因為伽色尼使者當時說的不是暗中支援,而是要一同對付,這是什么意思?這是并肩作戰的意思啊。 拉薩王,不相信有天下掉餡餅的事情,畢竟伽色尼看上去怎么都不想敢主動與大唐為敵的國家。 他合理懷疑,伽色尼使者也不隱瞞,拉薩王知道緣由之后自然十分放心,開始跟伽色尼商議怎么合兵。 國與國之間的聯合需要考慮的事情非常多,有的時候會消耗掉漫長的時間,然而到了如今無論是伽色尼還是吐蕃都沒有那么多時間拖下去,兩邊的王心里都清楚,再拖下去什么聯合都只是個笑話,只能等著被人逐個擊破。 于是兩邊都十分謙讓的你退一步我退一步,其中拉薩王退的更多一點,畢竟伽色尼如今實力還是比較強的,至少比他這一堆殘兵敗將強,他想要占便宜只怕也不行,萬一再將唯一一個盟友嚇跑怎么辦? 兩邊這樣一拍即合,楊業這時候正在跟部下說:“打仗不能太過急切,雖然我們現在穩cao勝券,但還是要穩扎穩打,爭取不給對方留翻盤的余地,再說,小心使得萬年船,穩一點還能少損失一些士兵,到時候班師回朝的時候一說我們傷亡少,但是俘虜多,說起來也有面子嘛?!?/br> 也不怪楊業這么謹慎,因為大唐如今熱武器比較超前的緣故,一旦決定打仗,勝負基本上就沒有疑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消耗武器和戰士傷亡都成為了評價這一場戰爭成不成功的數據之一。 其中傷亡數字比消耗更加重要,如果傷亡少,但是消耗多一些,朝上大臣也不會介意。 這樣也有好處,畢竟就是因為這樣的謹慎小心,讓楊業沒有陰溝翻船。 伽色尼和吐蕃本來是想要打楊業一個措手不及的,所以在一次戰斗中,拉薩王故意讓人佯裝不敵敗逃,想要將楊業他們引過來。 結果楊業在后面看著,覺得在前面就是拉薩王的王帳,拉薩王最精銳最主力的軍隊必然都在那里,為了不讓自家士兵用命跟人家拼,他愣是按耐住了沖動,讓人撤了回來。 拉薩王丟了幾百個士兵的命,結果還是沒能把楊業引過來,只能無奈跟伽色尼王朝派來的大將撒拉說道:“唐國派來的這個將軍打仗十分穩重,從來不激進?!?/br> 撒拉有些意外:“他以前也是這樣?” 吐蕃王認真回想一番之后說道:“沒錯,一直都是這樣?!?/br> 撒拉表情嚴肅了起來,能夠穩住心神,不被一時的勝利或者勝利跡象沖昏頭腦的將領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不由得他不警惕。 拉薩王有些欲言又止,他覺得這樣簡單的設伏可能沒用,不如在他們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撒拉突然帶著突厥兵出現,肯定能夠嚇楊業一跳,到時候驚訝之下說不定他就穩不住陣腳了。 撒拉沒有看拉薩王的表情,不過沉思半晌之后他居然跟拉薩王主動談起了這種可能性,拉薩王頓時長出一口氣,連忙跟撒拉討論新的戰術布置。 而楊業也的確是被他們嚇了一跳,因為不知道為什么突厥人會出現,他也是太過謹慎,當時就撤兵,反正也算不上輸,只是沒有贏而已,等他搞明白對面突然冒出來的軍隊是伽色尼人之后,轉頭他就發了八百里加急。 因為在外征戰,楊業到現在根本不知道大唐跟伽色尼之間的糾紛,還在奇怪伽色尼為什么突然出兵。 李從嘉看完八百里加急之后,轉頭對著釋雪庭說道:“我寫一道手諭,你讓人快馬加鞭送過去吧?!?/br> 釋雪庭點了點頭,然后他就看著李從嘉提筆在紙上寫下了一個字:打。 他頓時有點無語,看了好一會才說道:“你不多寫點?” 李從嘉擺擺手:“懶得寫了,他應該明白我想說什么的?!?/br> 釋雪庭無奈只好就將這張字送到了吐蕃前線,而楊業在收到蓋著寶璽的一個字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逼的。 不過很快他就反映了過來,他的確不像是趙匡胤他們靈活,但也不笨,就是比較一根筋,李從嘉說打,那他就打唄,至于為什么伽色尼發瘋,他管那么多呢? 拉薩王和撒拉都以為他們打了唐軍一個措手不及,結果除了第一次發現唐軍迅速撤走之外,等到第二次唐軍又開始穩扎穩打,根本不在乎人多人少,你人多?有大唐人多嗎? 一開始拉薩王還跟撒拉說過:“唐人最是狡詐多端,說不定就會用離間計離間你我,將軍與我當勠力同心才是?!?/br> 撒拉聽的有些茫然,雖然離得近,但是吐蕃跟突厥的語言還是不一樣的,最主要的是拉薩王現在說的是漢語! 這些年吐蕃被漢化的程度很深,再加上他嘴里的成語一個接一個的冒出來,突厥語翻譯出來難免有些詞不達意,到最后翻譯干脆放棄了努力翻譯成語的想法,干脆將這個意思表達清楚就行了。 這一次撒拉聽懂,他十分鄭重的表示:“還請拉薩王放心?!?/br> 兩個人除了身邊的心腹,對別人都十分警惕,生怕一不小心就著了道,結果沒想到楊業壓根沒想過玩那些虛的。 我能用武力碾壓,為什么還要跟你玩詭計?當年大唐用手段是因為不想打,不想浪費資源不想有傷亡,可如今已經出兵了,還顧慮什么呢? 唯一讓楊業頭疼的就是突厥兵的生猛不下于吐蕃兵,這些有著信仰的人仿佛不怕死一樣,嘴里喊著為真神/真主獻身,就沖過來送死。 大唐的熱武器還沒到能夠不停歇的將敵人全滅的地步,只要有空檔,對方就敢用人海戰術沖上來,然后撕開一個口子。 楊業對這種戰術也沒有太好的防御措施,只能小心再小心,所以零傷亡做不到,反而比之前的傷亡更多了一些。 瑙錫魯丁·索卜克塔琴現在也是急了,如果跟吐蕃聯手能贏,伽色尼就還能支撐一段時間,一旦輸了,說不定唐軍打完喀喇汗回頭就來打他,到時候伽色尼就是腹背受敵! 所以不能保留,一定要傾盡全力打這一場! 預想中的三線作戰沒有到來,大唐還是雙線作戰,然而楊業的壓力突然變的很大。 從最近頻繁的戰報上來看就能看得出來。 之前楊業已經很少這么頻繁的發戰報,小一點的勝利根本就不往京里發,一旦發了就是斬首千余級這種cao作。 李從嘉頗有些頭疼,當初他還在思索如果三線作戰的話派哪位將軍過去,但是現在變成三線作戰,那就不能再派官位比楊業高的過去了,否則楊業在那邊辛苦了一年,轉頭空降了一個上司,這是欺負老實人啊。 李從嘉一直都很為武將們著想,不肯欺負的太狠,所以想了半天最后還是決定,在低級軍官之中找出一個比較好的苗子送過去,既能鍛煉,又能對楊業進行輔助,還不會搶楊業的風頭。 但是這樣的人并不好選,首先最主要的是風格跟楊業相近,而眾所周知,楊業的風格就是穩健,比他年輕的人,能夠有這份穩健的實在是太少太少。 幸好最后總算找到了一個,還是從天策府選出來的,雖然說讓天策府跟著趙匡胤去立功,但李從嘉也沒讓他們傾巢而出,總要留下來一些看守大營,而留下來的就是比較年老的和比較年少的,還有一些不太在意主動留下來的青年軍官。 只不過中間還出了一些波折——這位不愿意去! 李從嘉十分驚訝,忍不住把人喊了過來,說起來這人李從嘉還有幾分印象,或者說他對這孩子的義父有印象——鹿游原,當初天策府還在西域的時候,李從嘉剛接觸到他們,就認識了這位,那時候鹿游原還是騎曹參軍士。 后來鹿游原收養了一個戰爭孤兒,起名鹿巡,如今鹿游原已經是天策府記室參軍事,鹿巡也爭氣一開始是頂替了他爹的位子成了騎曹參軍事,算是子承父業,不過后來這孩子在演練的時候顯示出了天賦,就被調走,做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校尉,從品級上來看似乎是降職,但手中有了實權,這次是管人,不再是管馬了啊。 后來鹿巡就開始了他大放光彩的路程,說起來養出這么一個兒子,鹿游原也算是欣慰,唯一讓他難受的就是鹿巡這孩子不知道怎么的,太戀家。 之前天策府都沒有什么機會出征也就算了,上一次出去打喀喇汗國,結果就因為這孩子戀家,生生放棄了這個好機會。 之前鹿游原就揍了他一頓,這一次陛下又要派人去吐蕃,又選中了鹿巡,鹿巡這一次又要放棄,鹿游原一生氣,就暴揍了他一頓。 于是等李從嘉召見鹿巡的時候,鹿巡臉上青一塊紫一塊,著實有些驚悚。 李從嘉以前見過他,挺帥氣的一個小伙子,轉頭變成了豬頭,不由得問道:“這是怎么了?” 鹿巡含糊說道:“被爹揍了?!?/br> 李從嘉頓時笑了,他沒揍過兒子,但是也知道這年代,當爹的不順心順手揍兒子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他聽說鹿游原這個人脾氣一直都很好,不由得問道:“你一定是他生氣了?!?/br> 鹿巡苦笑:“他嫌我不上進?!?/br> 李從嘉也覺得這孩子太不上進,忍不住問道:“為什么不想去?” 鹿巡閉嘴不言,李從嘉倒是顯得十分耐心:“說吧,不用擔心什么?!?/br> 鹿巡也覺得一而再再而三拒絕有點不識相,但是他心里也的確有個坎,他跟他爹都沒說過這件事情,然而不知道為什么,在看到李從嘉的時候,他就覺得或許能夠在皇帝這里得到答案。 鹿巡低聲說道:“我小時候……因為貪玩跑出家門過一次,在山里迷了路,等終于找到路回來的時候,發現家里人都被殺了,村子里也死了很多人,后來……后來我就再也不敢離開家?!?/br> 這個家值得就是他被鹿游原收養之后的家,別人只覺得鹿巡太戀家,但是誰知道他只是童年心理陰影?他只是怕再走一次,回來之后又看到一片斷壁殘垣。 這是心理問題,李從嘉不是心理醫生,他沒辦法為鹿巡治病,所以到最后他只能說道:“天策府就在長安,你的父親也好好的在長安,除非長安陷落,否則他必不會有事?!?/br> 李從嘉只是在闡述這樣一個事實,算不上是任何安慰,但是不知道是他的語氣太平靜,還是氣場太強大,居然奇異般的給了鹿巡信心,雖然不至于讓他立刻走出陰霾,卻也受到了安撫。 鹿巡當即表示要回去考慮一下,李從嘉沒有責怪他,這種心理創傷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治好的,實際上他也不太抱希望。 不過有能力的青年軍官也不僅僅是鹿巡一個,再找唄。 只是讓他很意外的是,第二天鹿巡就回復表示愿意過去,只不過李從嘉手快,已經將調遣另外一個備用人選的命令發了下去。 按照正常程序,鹿巡已經失去了這次機會,只是李從嘉私心想要在給他一次機會,畢竟這孩子能夠鼓起勇氣走出家門太不容易。 所以他直接又寫了一道調遣令,反正一只羊也是放兩只羊也是放,就交給楊業去折騰吧。 而楊業聽說來兩個青年軍官的時候,首先是松了口氣,繼而就有些頭疼,很擔心要是來兩個混世魔王怎么辦?前兩天他才知道趙匡胤的隊伍里被塞進了太子和蜀王世子,還有其他一些軍中大佬的兒子。 這可是國戰啊,都被塞了人,楊業這支軍隊已經算是很純粹了,這一次……萬一被塞進來兩個,他要怎么做? 等人名到他手上之后他才踏實了下來,不是很熟悉的名字,那就證明應該不是關系戶,雖然是皇帝親自命令過來的,但掣肘還是少一些。 楊業安心等著新的軍官過來幫他分擔責任,當然他想的是一開始肯定是要帶人熟悉一下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跟趙大總管那邊呼應一下? 楊業之前沒有跟趙匡胤聯絡,他本來也覺得趙匡胤一個人在那邊支撐著國戰不容易,但是一聽說太子和蜀王世子都去了,他就覺得這場戰爭或許大家心里都有數,應該沒有什么大問題。 那趙匡胤是不是能夠分出一點兵來去sao擾伽色尼,至少給他們減少一點壓力呢?楊業這里想要幫手沒來,來了兩個新手,大概會更加謹慎一些。 他一邊想著一邊給趙匡胤去了一封信。 等鹿巡他們不遠千里跑到吐蕃之后,楊業一看兩個人身體棒棒的,沒有任何高原反應,頓時放心下來,再看一下兩個人的資料,該怎么安排心里也有了數。 楊業一個人的時候,基本上沒有分過兵,畢竟有能力帶兵的人不多,現在來的這兩個雖然看上去還稚嫩,但通過接觸他就知道這兩個人心中有數,而且能力不錯,這樣就可以嘗試一下分兵了。 一開始楊業也不敢給他們分兵太多,一人帶著兩千人的隊伍,盡量游擊,主力攻擊自然還是楊業的軍隊。 鹿巡和另外一個人也不介意,讓他們干什么就干什么,聽話的很。 楊業觀察了兩天之后就放心了不少,而此時趙匡胤的回信也到了,這貨大概也是學習李從嘉的簡約風格,就回了一個字:好! 不過不管怎么說,楊業心里更加踏實了一些,就算分兵也不擔心,畢竟有人給兜底。 然而后來他才發現,自己放心的實在太早了。 再次跟吐蕃和伽色尼打過,小贏一場之后,剛回到軍中楊業就收到一個讓他震驚的消息,只是還沒等他反應過來,那邊鹿巡親兵已經過來說道:“啟稟總管,鹿將軍要騎馬回家,不不不,是已經騎馬沖出了軍營,我們……攔不住他!” 第300章 楊業頓時無比頭疼:“他添什么亂?他回去有什么用?” 過來報告的是個小校尉, 此時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但是楊業知道鹿巡為什么會這么做——長安地龍翻身。 雖然沒有給出具體情況, 但是楊業依舊心頭不寧, 如果是小震,他怎么可能收到消息?這必然是京師已經亂起來了啊。 在這個時候楊業也很想回去, 擔心家里老婆孩子,但是他能回去嗎?他有責任??! 他不僅不能回去,還要一邊擔心一邊派人去將鹿巡給帶回來! 一定要在這件事情擴散之前將人帶回來, 否則私自出營, 鹿巡是要受軍法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鹿巡不夠走運,他沖出去之后, 本來以為自己能夠一路跑回去,結果卻正好遇到了在外面巡視完畢回營地的裘安——裘安就是跟他一起來吐蕃的另外一個青年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