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節
李從嘉有些意外:“怎么說?太子妃做了什么?” 釋雪庭笑道:“你再也想不到,這件事情其實從頭到尾都是太子妃謀劃的?!?/br> 李從嘉第一反應就是不信:“不可能?!?/br> 他或許會相信太子妃有心機,但是太子妃就算再怎么喪心病狂也不可能拿孩子來開玩笑,只要生下這個孩子,她的地位都會空前穩固,就算是女孩子也不要緊,只要沒有問題,總能生出兒子來。 釋雪庭自然知道李從嘉為什么不相信,他笑了笑說道:“太子妃的確不可能拿自己未出世的孩子做賭注,可是如果這個孩子注定就活不下來呢?” 李從嘉重復了一句:“注定活不下來?什么意思?” 釋雪庭說道:“我讓陶允去瞧瞧問了一下奉御,正如你擔心的一樣,太子妃年紀太小,這一胎一開始就有些艱難,到了前些日子就發現這孩子很可能生不下來,只是太子妃讓他先不要聲張,所以他才沒有說?!?/br> 李從嘉沉思:“你是說,太子妃打了一個時間差,設計了綠珠和阿蘇瑪?” 釋雪庭把他抱過來說道:“也算不上設計吧,阿蘇瑪本來就心懷不軌,至于綠珠……自然也是沒那么單純的,太子妃將自己孩子不久于世的消息告訴她,從而讓她相信只要她的孩子生下來,將來就能成為太子的繼承人?!?/br> 李從嘉嘴角一抽:“她……她是傻子嗎?” 太子妃就算這一胎保不住,但也證明了能生,只要沒有傷及根本就總有希望,畢竟她才十五歲啊,未來還有大把的時間,怎么可能現在就放棄,任由一個庶子來做丈夫的繼承人? 釋雪庭對此只說了一句:“綠珠不識字?!?/br> 李從嘉秒懂,好吧,文盲總是沒那么聰明的,或者也不能說是智商不高,只是因為讀書少限制了眼界限制了思維,所以她沒想到這個問題,當然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利令智昏。 總而言之,綠珠就這么被利用了,其實一開始太子妃沒有告訴綠珠是要用孩子來做賭注,綠珠也只以為是那些食物有問題,阿蘇瑪吃了可能就香消玉殞,誰知道太子妃直接來了一個一箭雙雕呢? 阿蘇瑪如今的確已經魂歸離恨天,而綠珠等生下了孩子,運氣好可能就是被貶至賤籍,如果運氣不好,那就只能等死。 李從嘉知道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后,也不得不跟釋雪庭一樣感慨:“趙匡胤養了一個好女兒?!?/br> 本來李從嘉還擔心這小小的少女進了宮會不適應,尤其是李仲寓看起來在女色上的節cao有點低,只是他沒有影響到正事李從嘉就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然最主要的是到現在李仲寓身邊一共三個女人,算不上多,他想教育都找不到機會。 女人一多爭斗就多,想當初李從嘉的后宮還鬧出過事情,雖然鬧的不是很大,但無論是綠珠還是阿蘇瑪都比太子妃大多了。 不過如今看來,太子妃年紀小歸小,心機手腕樣樣不缺。 這時候李從嘉想起來趙匡胤的后院……也不是很太平啊,他跟夫人都相敬如賓了,而且趙匡胤還有一兩個特別寵愛的女子,可就算趙匡胤再怎么寵愛他們,秦國公夫人也沒讓她們翻了天去。 想來秦國公家門庭整肅,倒未必是趙匡胤節cao多好,很可能是秦國公夫人手腕高超。 而太子妃作為秦國公夫人的女兒,估計也是一脈相承。 想到這里,李從嘉忽然說道:“我怎么覺得……需要提醒一下大郎別小看女人呢?” 李從嘉有點糾結,大唐的妹子彪悍的是真的彪悍,他真擔心將來李仲寓玩脫了惹惱了太子妃,太子妃直接弄死他。 釋雪庭聽了之后輕笑一聲:“你還把大郎當孩子呢?” 能夠讓滿朝文武交口稱贊的太子,能是廢物嗎?后宅的事情他未必是管不了,或者只是不想管,說不準人家就是相信太子妃呢。 釋雪庭見李從嘉好像還有點擔心,便說道:“這件事情還是陶允查出來告訴我的,他都知道了,太子未必不知道,可是太子沒有任何反應?!?/br> 李從嘉:…… 他覺得,人家小夫妻的事情他還是不插手了吧,反正得知這孩子早晚都保不住,李從嘉心頭的怒氣就消了那么一點,只剩下了遺憾,同時嘴里說道:“我就說了太早成親不好,趙匡胤非要催催催,搞得我也不得不提前選日子?!?/br> 李從嘉本意是等太子二十歲,太子妃十八歲的時候成親,這樣對兩個人都好,可是趙匡胤催婚催的太恐怖了,滿朝文武都知道秦國公等著嫁女兒。 李從嘉能夠拒絕一次,但是拒絕次數多了,難免會讓有心之人產生一些想法,比如說皇家要悔婚什么的,之前釋雪庭已經發現有的家族蠢蠢欲動,想要讓家里的小娘子競爭太子妃了。 李從嘉無奈之下只能讓這兩個孩子成親,結果……這不出了事情? 釋雪庭親了親他說道:“個人有個人的命,強求不得?!?/br> 李從嘉一想也是,然后他嚴肅說道:“不過現在還有個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做了?!?/br> 釋雪庭的手開始不老實的解李從嘉的腰帶,李從嘉連忙按住他說道:“你……你腦子里想什么呢?” 本來他想問你干嘛,但是一想到釋雪庭那個經典回答,他就中途改了口。 釋雪庭挑眉:“花前月下,暗香浮動,還有什么比周公之禮更重要的事情?” 李從嘉哭笑不得:“正經點行不行?我在說真的,情報部在喀喇汗國的據點還有嗎?” 釋雪庭挑眉:“當然有,怎么了?” 李從嘉有些意外:“穆薩居然沒發現嗎?” 釋雪庭搖了搖頭:“他他相信他的真主了?!?/br> 李從嘉秒懂,因為穆薩用宗教來統治國家,將百姓洗腦的十分厲害,所以他覺得不會有人背叛國家背叛真主投敵,然而大唐情報部的手段層出不窮,不是穆薩能夠想得明白的。 釋雪庭又問道:“怎么?你想查關于阿蘇瑪的事情?” 李從嘉點頭:“嗯,雖然宮里一直在保密,但是萬一呢?如果讓穆薩知道阿蘇瑪死在大郎手上,這場仗怕是要提前了?!?/br> 釋雪庭卻說道:“穆薩未必知道,不過我覺得你倒是可以用這個理由先讓樞密院準備著,內閣大概也不會反對?!?/br> 李從嘉響亮的親了他一口說道:“你真聰明?!?/br> 不過等李從嘉說完這句話,他就發現剛剛自己在嚴肅的說兩國情勢,而釋雪庭已經不聲不響的把他衣帶都解開了! 釋雪庭見李從嘉終于反應過來,輕笑一聲起身抱著他一邊走向內室一邊說道:“夜深了,該安置了?!?/br> 李從嘉:…… 不過因為第二天是小朝會,所以釋雪庭十分溫柔的要了一次就讓李從嘉早些安睡。 等到小朝會上的時候,李從嘉果然說道:“阿蘇瑪死在大唐,若是穆薩知道怕不會善罷甘休,樞密院準備調兵吧?!?/br> 內閣輔臣互相看了一眼,果然沒有吭聲。 這一次沒有人指責李從嘉或者李仲寓挑事兒,他們都不知道皇孫夭折這件事是太子妃一手策劃,在外人看來就是太子妃好心照顧喀喇汗公主,結果這位公主狼子野心,居然謀害皇孫,必須嚴懲! 就算是一命賠一命,大臣們都覺得不夠,喀喇汗公主算個什么?夭折的那可是皇帝的嫡長孫! 當初太子妃有身孕的時候,大家都想著如果是個男孩子就好了,現在反而都認定這是個男孩,阿蘇瑪的死……也算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眾望所歸。 戶部尚書十分積極的開始策劃糧草從哪個糧倉運送,順便要跟樞密院接洽一下,到時候讓誰來運送糧草。 于是,李從嘉本來試探性的讓樞密院準備對喀喇汗國的戰爭,結果這些大臣們十分積極的將準備直接過渡到了進行,那個架勢看上去仿佛就是明天就要讓大軍開拔一樣! 李從嘉看得目瞪口呆,他真的很少看到滿朝文武這么齊心協力,想來……皇長孫夭折事件讓他們把仇恨掛在了喀喇汗國。 畢竟大唐從上到下一脈相承的護短,當初因為一些漁民被殺,就讓李從嘉新仇舊恨加在一起直接出兵滅了日本,如今在大臣心里也是必須滅掉喀喇汗國用以祭奠皇長孫。 李從嘉對此表示,你們開心就好。 接下來所有的手續都辦的十分容易,下面人也算是盡心盡力,十日之內居然就將路線規劃好,并且也設定好了大軍集結之地,唯一需要思考的就是讓誰領兵了。 每到戰爭的時候,樞密院的奏疏就會比平時多幾倍,這次也不例外。 然而這一次注定有一本不同尋常,那本奏疏明確表示希望讓太子能夠帶領一軍隨軍而去。 李從嘉看到這個之后嚇了一跳,再一看人名:趙匡胤。 第290章 李從嘉對著奏疏陷入沉思, 一旁的釋雪庭見他停下來, 不由得瞥了一眼, 看到奏疏內容之后不由得說道:“秦國公這是……有危機感了?” 李從嘉認真點頭:“看起來好像……是?不過他這樣……就不怕被收拾嗎?” 釋雪庭卻說道:“他有足夠的理由,太子豈能不知兵事?以后戰爭越來越少, 太子能夠親臨前線的機會也越來越少,而他身邊卻圍繞著大把的文臣,秦國公有理由居安思危?!?/br> 李從嘉聽了之后微微一愣:“???你說他的危機感……是……怕大郎不懂兵事, 不親近武將?” 釋雪庭愣了一下:“對啊, 不然呢?” 李從嘉眨了眨眼沒說話,他本來以為趙匡胤是想要給女兒出氣的, 也是提醒一下太子別太過分,太子妃娘家不是什么可以忽略的人家。 不過就算他不說,釋雪庭也很快反應了過來,他無奈的對李從嘉說道:“如果真是為了太子妃,太子妃現在身體還沒有復原呢?!?/br> 女兒身體還沒養好, 就為了出氣把人家丈夫拽上戰場, 就不怕女兒擔心之下養不好身體嗎?再蠢的岳父也沒這樣的啊。 只能說,此時此刻在趙匡胤眼里, 太子的傾向性比那些雞毛蒜皮的后宅爭斗要重要的多。 李從嘉沒有直接批復這本奏疏, 而是選擇直接將趙匡胤喊到了宣政殿問道:“你怎么突然有這個想法了?太子領兵?不適合吧?” 趙匡胤有些意外:“陛下何出此言?” 李從嘉輕咳一聲說道:“太子雖然也熟讀兵書,但大多都是紙上談兵, 沒有經驗,直接讓他獨領一兵怕是不適合?!?/br> 趙匡胤不以為意:“我還以為陛下擔心什么,據說陛下當年連兵書都沒怎么讀過, 后來不也一樣領兵出征?虎父無犬子,更何況太子聰穎,怎么不適合?” 李從嘉無語半晌,他當初并不是沒怎么讀過,而是讀過兵書都當成古文學習了,并沒有學習過怎么排兵布陣。 而且當時的情況跟現在也不一樣啊,那個時候他真的是被趕鴨子上架,不打不行,不打小命就沒了,人被逼到了絕路自然會超常發揮。 當然這些不能直接說出來,讓堂堂大唐皇帝承認當初差點被打成狗?這怎么行,他不要面子的嗎? 所以李從嘉只是說了句:“當初跟如今不一樣,更何況那時我身邊有國師在?!?/br> 李從嘉一邊說著一邊看了一眼釋雪庭。 趙匡胤這才猛然想起來,當年李從嘉起家的時候,身邊最兇猛的就是這位啊,可以說沒有釋雪庭,或許就沒有今天的大唐了。 不過他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只好說道:“這次也不是讓太子執掌一方,而是讓他領一路軍,最主要是學習嘛?!?/br> 當然最好是再體驗一下軍中生活,不是趙匡胤說,比起文人,士兵大多都是直腸子,雖然糙了些,但是跟這些人相處十分省心,在體驗過文臣的爾虞我詐之后,這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啊。 李從嘉靠在椅背上敲了敲扶手說道:“你這樣說也有些道理,只是……讓他獨領一軍不太適合,但是貿然把他派往軍中,若是領兵大將誤以為他是去監工而放不開手腳,那也很麻煩?!?/br> 其實就算趙匡胤不說李從嘉也想著回頭讓太子帶帶兵,他手上的東宮十率以后說不定他會很倚重,應該也帶出去看看。 畢竟當初東宮十率的人選都是選不上天策府,但是又比普通士兵強的那些,這么多年下來,哪怕堅持訓練,長時間不見血估計也要廢。 趙匡胤支吾道:“應該不至于,太子一向懂事?!?/br> 李從嘉卻搖了搖頭說道:“太子懂事我是知道的,但是領兵之將的想法不能不顧及?!?/br> 簡單來說就是太子可能沒想過給別人找麻煩,但是架不住別人覺得他是來找麻煩的。 于是他看了一眼釋雪庭之后興奮說道:“不如我御駕親征吧,這樣大郎也能被壓制住,大家也能放開手腳了?!?/br> 趙匡胤一聽腿都要軟了:“不不不,這個不可以?!?/br> 太子帶兵他都擔心內閣那邊要噴他,現在讓李從嘉御駕親征?怕是內閣那群老頭子會直接動手拍死他哦。 李從嘉挑眉:“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真的是想讓太子鍛煉嗎?” 趙匡胤一咬牙說道:“這個也不是沒有合適的人選嘛,您看我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