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節
李從嘉聽了之后一臉同情:“國師府都讓她誤會成皇宮了?喀喇汗國的王宮到底有多寒磣啊?!?/br> 釋雪庭一想可不是嘛,阿蘇瑪到底是喀喇汗國的公主,從小在王宮生長,生活水平肯定是喀喇汗國首屈一指的,就這樣見到國師府都以為到了皇宮,可見喀喇汗國的王宮可能也就跟國師府的差不多,或許還不如。 釋雪庭問道:“阿蘇瑪的身份應該是確鑿無誤的,你打算怎么處理她?” 李從嘉皺眉:“我怎么知道?” 李從嘉很想說派人把她遣送回去,然而一想到這花一樣的少女被送回去之后就要嫁給弗拉基米爾,然后很可能成為弗拉基米爾第四位去世的妻子,他就有點不忍心。 只是這少女留著也沒用,喀喇汗國的人,白養著她,李從嘉都嫌浪費糧食。 至于策反阿蘇瑪讓她回去當間諜這種事情,李從嘉壓根就沒想過,真以為天下所有女人都是彪悍的大唐妹子嗎? 喀喇汗國的女性……從小就是作為菟絲子一樣的存在啊。 “先……讓她在驛館呆著吧,別讓她亂跑,看住了,讓我再想想?!?/br> 李從嘉有些頭疼,釋雪庭見他這樣,就知道愛人心軟不想送那位公主回去,只好說道:“那這個消息……我就先封鎖了?” 李從嘉應了一聲,然后就將這件事情先放到了一邊,開始解決別的事情,比如說國際學院的問題。 國際學院經過籌備已經初具規模,當然最主要的是教材都編寫完了,李從嘉看了一下,對于范質等人的洗腦功力十分佩服。 而學生的問題也解決的差不多——于闐尉遲蘇拉的長子尉遲達摩要被送來,扶南國王的長子要被送來,女王國國王的長女要被送來,還有其他一些小國林林總總這一批學生大概有二十多個,甚至有好幾個是喀喇汗聯邦國成員國的王子。 這些國家打不過喀喇汗國,被迫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但也不敢得罪大唐,索性就將兒子送過去當質子,當然說是質子,也算是給自己留一條后路,畢竟現在這世道不太平,大唐看上去十分興旺,萬一他們這些國家被滅了,好歹還有個王子留在大唐,能夠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李從嘉對于學生的要求沒有別的學院那么嚴格,對方想送,他就收。 對于國際學院如此寬松的條件,學院內部沒有任何意見——這些學生大部分都看過國際學院的教材,估摸著這些人如果真的用心學的話,等畢業了也就是個大唐通,最多能寫個詩詞歌賦,其他實用的學問大概是沒有的。 至于教廢了這些王子會不會被抗議,李從嘉如今已經不會思考那么多了,反正這些人把兒子送過來,就相當于交到了李從嘉手上,怎么教育還不是李從嘉說了算。 李從嘉選了一個良辰吉日,作為國際學院新生入學儀式的舉辦時間,為了體現對國際學院的重視,李從嘉肯定是要過去參加的。 奧列格作為學生之一,他多少是有些興奮的,尤其是在看到教導他們的老師跟教導別的學院的老師沒什么區別之后,他多少放下了心。 唯一遺憾的大概就是軍事學院的先生不會來教導他們,對此,奧列格甚至找了個時間詢問釋雪庭:“尊敬的國師殿下,請問如果我們學的足夠好,是不是有機會進入別的學院?” 釋雪庭挑了挑眉沒有糾正奧列格的稱呼,反正等他們進入學院首先要學的就是大唐的禮儀,不過他還是很好心的回答道:“如果能夠掌握全部知識,應該也是有可能的,不過這個要等陛下和學院先生們商討之后才能決定?!?/br> 奧列格十分開心的道了謝,雖然釋雪庭沒有說死,但有希望就好,而且他也不少,就憑著他每次陛見都能看到國師站在皇帝身后,就知道這位國師十分受到皇帝寵愛,他說的話肯定有幾分準的。 釋雪庭看他開心也微微笑了笑,實際上就算他肯定的說可以也沒關系。 畢竟,之前也說了,奧列格他們首先要學習大唐禮儀,禮儀學完了就要學習大唐風土人情和一些簡單的歷史,等這些都學完了,還有譜牒學。 別的就不說了,譜牒學這東西是貫穿大唐貴族子弟整個少年時期的東西,可以說從開始習字,就開始慢慢接觸譜牒學,雖然現在世家已經被李從嘉壓制的抬不起頭,可也并不代表沒有。 就算是大唐百姓也未必能夠將這些世家的關系網搞清楚,這些外國王子……釋雪庭只能同情他們未來的生活了。 入學儀式可以說是非常成功,賓主盡歡,而在這個過程中,魏仁浦等人欣慰的發現太子跟皇帝的關系回到了以前,確切說是太子不鬧別扭了,皇帝……皇帝還是那樣。 而李從嘉十分淡定,他只做他自己,應該怎么對待兒子,怎么對待太子他心里有數,至于李仲寓的那些想法……畢竟年紀還小,在中二期,不犯點中二病就不正常了。 只是他怎么都沒想到他這個兒子的中二病大概好不了了,在回來的路上,李仲寓就問道:“阿爹,我聽聞喀喇汗國的公主……在驛館?” 李從嘉有些意外他為什么會提起這件事情,但還是點頭說道:“沒錯?!?/br> 李仲寓手掌在褲子上摩擦了一下,似乎有些緊張問道:“那……那阿爹要將阿蘇瑪遣送回去嗎?” 李從嘉搖了搖頭,繼而反應過來:“你怎么知道喀喇汗公主名字的?” 喀喇汗國公主的名字釋雪庭問出來之后,就讓人保密,并沒有透露過什么,只告訴了李從嘉一個人,陶允都未必知道,李仲寓是怎么知道的? 李仲寓愣了一下,發現自己一不小心說漏了嘴,不由得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低頭不再說話。 李從嘉卻覺得有些不對,忍不住問道:“你去見過她了?” 李仲寓知道瞞不下去,就算他現在否認,等回頭他爹去問國師一下,就什么都知道了,于是便點了點頭說道:“嗯,去過了?!?/br> 李從嘉心中有了不太好的預感:“你跑去見她做什么?” 李仲寓心一橫說道:“阿爹……我……我……我喜歡那位公主,不知道……能不能……” 李從嘉聽了就想嘆氣,剛剛他就有了預感,現在李仲寓直接說了出來,讓他頗感頭疼。 真是萬萬沒想到啊,他兒子這居然是個花心大蘿卜,虧李仲寓婚前對太子妃不錯,他還以為李仲寓也是個從一而終的人,結果沒想到結婚之后原形畢露。 不過……李仲寓到底是真的李煜的兒子,李煜這個人……從他跟小姨子偷情就能看出來也不是什么有節cao的人,這樣一想,倒也沒什么可奇怪的了。 李從嘉問道:“大唐那么多漂亮小娘子,你……怎么就看上她了呢?” 李仲寓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第一眼見到她的時候,就想保護她,不讓她再受苦楚,阿爹,反正穆薩也未必知道女兒到了大唐,讓她隱姓埋名,不也算解決了嗎?” 若是別的小娘子,李仲寓都不用通過李從嘉就能弄到東宮,然而阿蘇瑪到底是喀喇汗國公主,還在李從嘉那里掛上號了,他當然要請示李從嘉。 李從嘉此時頗有些啼笑皆非,阿蘇瑪處心積慮想要色誘他結果沒成,反而誘惑到了他的兒子,這都什么事兒啊。 不過李從嘉也不想太過強硬的拒絕李仲寓,其實這真的算不上什么事情,說不定阿蘇瑪本人也很愿意。 他想了想說道:“你先等上一等,我讓國師再去查一查,確定這個阿蘇瑪沒問題,你就把她接回去吧,不過,先說明,在東宮她是不可能有名分的?!?/br> 李仲寓聽了大喜:“謝阿爹恩典!” 李從嘉見李仲寓壓根就不在乎阿蘇瑪有沒有名分,心中也就有了數,如果是真愛的話,李仲寓肯定不會愿意讓阿蘇瑪受委屈的,如今看來可能就是看上了這位突厥女的外貌和柔順的性格。 這的確算不上什么,只要阿蘇瑪本身沒什么問題,不過李從嘉還是提醒道:“寵愛可以,不可沉迷,不能令太子妃難堪,也別被迷暈了頭,否則……到時候我親自出手收拾她,懂了嗎?” 李仲寓點了點頭,笑道:“阿爹不必擔心,兒子心里有數?!?/br> 李從嘉覺得也差不多,不至于被個菟絲子迷得神魂顛倒,說起來李仲寓從小到大還真沒讓他怎么cao過心。 只是很快,他就被打了臉。 三日之后,柳宜十分慌張地跑過來說道:“啟稟陛下,太子連同文信郡王、齊昌郡王、蜀王世子、秦國公世子還有范柱國的幼子,將國際學院的幾位王子給揍了!” 李從嘉:啥玩意? 第288章 李從嘉一瞬間都以為是自己耳朵出了問題, 不由得問了一遍:“你剛剛說什么?” 柳宜十分小心地說道:“是……是太子和幾位世子跟國際學院的學生起了沖突, 就……” 李從嘉有些意外, 雖然對于李仲寓的感情生活他不太滿意,但是最近在別的工作之上, 李仲寓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他也不是沖動易怒型的,怎么還帶著人打群架? 尤其是跟著他打架的那些人, 也都不是沒有腦子的主——真的沒腦子的那種是當不上世子的。 不過, 無論李從嘉心里有多少疑問,最終他還是問了一句:“大郎他們可有受傷?” 柳宜立刻說道:“據說太子和世子們都受了不同程度的輕傷?!?/br> 那就是沒有生命危險了, 還好還好。 李從嘉放下心來才問道:“那……國際學院的學生呢?” 柳宜忍住了笑說道:“據說……是都被揍成了豬頭?!?/br> 李從嘉也忍不住笑了出來,笑過之后他就要開始找原因了,畢竟算得上是國際糾紛,不過他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有問道:“是在哪里起的沖突?” 柳宜說道:“就在學院之內?!?/br> 李從嘉十分稀奇:“先生們沒有管嗎?” 如果是在學院外面打成這樣還好說,可如今這是在學院之內啊, 先生們沒有反應, 那必然是有原因的。 柳宜支吾兩聲說道:“這件事情……有先生做見證的,只是……沒想到會鬧到這么大, 所以范柱國才讓我來跟陛下說一聲?!?/br> “見證?見證什么?”李從嘉越聽越稀奇。 學生們打架斗毆不是新鮮事, 畢竟都是氣血方剛的少年,有摩擦在所難免, 只不過有校規管著,只要不是熱血上頭沒人去冒著觸犯校規的風險也要打架。 最多就是在休息日的時候約去校外打,這種時候學院是不管的。 只是現在連學院先生都參與其中, 怕是沒那么簡單。 柳宜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這件事情起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國際學院的學生想要參觀軍事學院,國際學院的先生們跟軍事學院那邊通過氣之后就帶著那些學生過去參觀了一下?!?/br> 柳宜小心翼翼看了李從嘉一眼,發現他似乎并沒有生氣,放下心來繼續說道:“去軍事學院的時候正巧趕上太子也去了那里,這就撞到了一起?!?/br> 李從嘉問道:“只是碰到而已,怎么起了沖突的?” 柳宜苦笑:“這不是……奧列格他們跟太子殿下以及世子們聊起了戰爭嘛,那個……也不知道基輔羅斯公國那邊什么氣氛,一點都不懂謙虛,太子殿下說話一直很含蓄,結果卻被奧列格誤認為他沒有乃父之風,這不就……” 李從嘉一聽就懂了,在這個年代除了大唐大概別的國家都不知道謙虛是什么意思,其實就算是中原這邊打仗的時候,就算有五萬兵馬也會說成是十萬。 當然用老祖宗的話來講這是兵不厭詐,為的是迷惑敵人。 而輪到別的國家,他們壓根就不懂什么叫兵不厭詐,他們做的最多的就是掩蓋自己的缺陷,拼命鼓吹自己厲害的地方。 奧列格如今雖然落魄卻也不愿意讓人看輕,所以在說的時候不免說到自己的地盤以及自己手下的兵馬。 實際上如今的奧列格還有什么地盤啊,從他跑出基輔羅斯公國那一天起,他身上的爵位就等同于沒有了,而他的兵馬……當然也有,只不過是隱藏了起來,等著他來大唐求援。 可就算這樣也沒有多少,奧列格將數目翻了一番,覺得還不夠,就開始拼命說自己手中兵馬多么強壯,多么厲害,他本人多么有戰斗經驗。 奧列格說到激動的時候來了句:“我的士兵是這個世界上最勇敢的士兵,在我的帶領下沒有任何人是我的對手?!?/br> 到這個時候李仲寓還是當成笑話聽的,畢竟如果真的沒有人是你的對手的話,你跑大唐求援干什么?你去教弗拉基米爾做人啊。 蜀王世子李晟也是嘴賤說了句:“你的兵馬再厲害在我大唐的眼中也算不了什么?!?/br> 他這并不是故意貶低奧列格,只是陳述了一句實話而已。 奧列格聽了之后臉色脹紅,狡辯說了句:“世子殿下并沒有帶過兵,怕是不懂?!?/br> 李仲寓當然要維護堂兄,淡淡說了句:“沒有領過也學過?!?/br> 奧列格一仰頭:“我是真正帶過兵的,至于幾位……我記得大唐有個詞叫紙上談兵?” 于是李仲寓也被一起鄙視了,這要是單獨會面的時候,李仲寓大概也就是一哂不再理會這個自大的家伙,然而他身邊還有那么多人呢,這都忍下來,他這個太子還有什么威嚴? 于是李仲寓冷著臉說道:“既然王公殿下不服氣,不如我們便比試一番好了?!?/br> 這個時候所說的比試其實只是比試調兵遣將的能力,反正軍事學院學生多,國際學院那邊也都以奧列格馬首是瞻。 干脆李仲寓就選出了跟那邊人數差不多對等的樣子,兩邊找了一個地方,抽簽決定攻守。 到這個時候其實還是友好切磋階段,李仲寓憋著勁想要給奧列格顏色看看,讓對方知道他這個太子可不是擺設。 然而誰知道奧列格也存了表現的心思,之前進入國際學院的時候,他還很高興,覺得終于能夠接觸到大唐的高深知識,然而進來開始學習之后,他一看課本就知道想要學習到高深知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