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節
李從嘉嘴角一抽:“釋雪庭,你變了,你居然不順著我說了,你以前都不這樣的!” 釋雪庭:????還來? 不過這一次釋雪庭學聰明了,立刻說道:“我錯了,我們重光肯定能心想事成?!?/br> 李從嘉:…… 這個求生欲……可以說是很強了。 李從嘉哼了一聲:“非要我說你才肯嘴甜一下,一點誠意都沒有?!?/br> 釋雪庭笑著湊過去說道:“沒有沒有,一直都很甜的,你嘗嘗?!?/br> 釋雪庭輕柔的吻住李從嘉,李從嘉也不去糾結什么變不變的,偶爾這樣是個情趣,情趣過后自然就是纏綿。 等兩個人都停歇下來之后,李從嘉躺在那里說道:“真恨不得明天就搞定了喀喇汗國?!?/br> “不要急?!贬屟┩ゲ幻靼桌顝募卧诩笔裁?,只好安撫道:“太快容易出問題?!?/br> 要不是李從嘉心里清楚這件事情,怎么可能還跟現在一樣按部就班? 不過事實證明,釋雪庭的烏鴉嘴功力還真不怎么樣,他前腳剛跟李從嘉猜測那些吐蕃部落或許會想要跟大唐魚死網破,后腳就收到了下面人的傳信:雅隆覺阿王自愿率領部落加入聯邦。 釋雪庭有些無語,這也太不能堅持了,好歹再過一段時間啊,這不是打臉嗎? 李從嘉笑得十分歡暢:“嘿,我說什么來著?國師啊,預言都不準去,你這個國師當得不稱職啊?!?/br> 釋雪庭頭都沒抬就來了句:“只要當你的夫君稱職了就行了,我要求不高?!?/br> 李從嘉沒想到在討論公事的時候他居然會來這么一句,忍不住臉上一紅,想說他也沒那么稱職吧,又怕釋雪庭現場身體力行表現一下他的稱職,那今天就什么事情都別做了。 所以他只好直接轉移話題:“雅隆覺阿王還真是看得起自己,唔,不知道楊新那里什么時候得到消息,算了,春生你走一趟,告訴楊新,如果收到雅隆覺阿王要求加入聯邦的國書,直接拒絕就行了?!?/br> 釋雪庭挑眉看向他:“你這是……要趕盡殺絕?” 要不要這么兇?雅隆覺阿王……哦,當年在西域的時候,好像是吃過他的虧,不過,李從嘉居然這么能記仇? 釋雪庭恍惚間想起了當年李從嘉在肅州龍氏稱臣的時候當場記黑賬的事情,他開始思考最近這段日子有沒有得罪李從嘉,這要是對方記賬記多了要求和離可怎么好? 李從嘉不知道釋雪庭已經腦洞大開,還老實回答道:“不是要趕盡殺絕,只是想要告訴他們……他們沒有這個資格而已?!?/br> 是的,沒資格,聯邦國,說到底是由一個個國家組成的,無論國家大小,之前人家都有獨立主權,并且李從嘉不想動用武力或者在動用武力之前對方就服軟投降,這種才能加入聯邦國。 像是吐蕃這種以部落為單位的,他們有什么資格?更不要提在李從嘉眼里心里,這一片地方理應就是屬于大唐的,什么聯邦國的形式都不用! 釋雪庭點點頭沒有再說什么,只是問道:“需不需要我跑一趟西南?” 李從嘉有些意外:“西南?你說大理那邊?你去那邊干什么?” 釋雪庭解釋:“不是的,吐蕃往西,喀喇汗國南邊?!?/br> 那邊是十幾個小國的聚集地,不好說具體國家,釋雪庭也只能用方位代替。 李從嘉大驚:“你去那里做什么?嫌那里不夠亂嗎?” 釋雪庭笑道:“對啊,還真就是嫌那里不夠亂,既然你現在不太想跟喀喇汗國打,那就不如想辦法讓他沒有時間想這些事情?!?/br> 李從嘉立刻說道:“不行不行,這件事情也未必需要你親自出馬,你之前還說要培養接班人,事事都親自去做還培養個什么勁兒呢?” 釋雪庭無奈:“這件事情太危險了,讓他們去的話,我怕是還要繼續選合適的人選了?!?/br> 李從嘉堅持說道:“那也不行,之前讓你去吐蕃我都有些后悔,這些事情不是那么急的,我不希望用你的安危去換,安安穩穩的留在長安陪著我嘛?!?/br> 釋雪庭淡定說道:“你上次跟誰說的來著,距離產生美,我覺得我們也保持一下距離,你就不會覺得我變了?!?/br> 李從嘉瞪眼,這話沒法接了,他都不知道釋雪庭說這句話是真心,還是在開玩笑。 說是真心,語氣卻又太隨便了,說是開玩笑,表情又很嚴肅,李從嘉認真思索是不是玩過頭了。 釋雪庭見李從嘉一臉茫然委屈,又覺得自己話說的太重,雖然李從嘉這兩天樂于找茬,但是釋雪庭也看得出來,他不過是想要讓兩個人的相處方式更加自然一點,再更進一步就是,他心里沒有之前那么多的急切感,仿佛放下了什么重擔一樣,所以現在回歸本性開始學會撒嬌了。 釋雪庭摸了摸李從嘉的頭說道:“行了,逗你的,不去就不去,那么遠的地方真要去,怕是你三天都下不來床?!?/br> 嗯?去那里跟他能不能下來床有什么關系? 李從嘉腦子一時之間沒有轉過彎,等看到釋雪庭曖昧的笑容之后,頓時明白過來,氣得一甩手就走人了。 釋雪庭連忙跟上,結果兩個人剛走到半路,就又被喊了回來:楊業于吐蕃大勝雅隆覺阿王,生擒雅隆覺阿王極其家眷! 李從嘉實在有些目瞪口呆:“這下子……好像也不用討論要不要接受雅隆覺阿王的投降了?!?/br> 釋雪庭也沒想到,跟李從嘉對視一眼之后說道:“這個……應該是楊業……騙了一波吧?” 李從嘉深以為然,如果不是楊業給雅隆覺阿王可以投降的錯覺,雅隆覺阿王肯定不會發國書過來,更甚至沒有楊業放行,雅隆覺阿王的使臣怎么可能順利走出大唐邊境的防鎖線,順利到達長安? 李從嘉忽然說道:“我覺得……驛館之內需要安撫的使臣好像又多了一個?!?/br> 釋雪庭一想還真是,雅隆覺阿王派出來的使臣跟古格使臣的遭遇還真是十分神似了,唯一的區別就是加害國不一樣而已。 對于古格使臣他們同情,但是對于雅隆覺阿王的使臣……能讓他活著沒有下獄就不錯了。 楊業派來的傳信兵說道:“啟稟陛下,雅隆覺阿廢王德家波已經在押解路上?!?/br> 李從嘉微微一笑,長安住著的亡國之君這樣看起來又要多一個了,嗯,雅隆覺阿王勉強算一個吧,之前他覺得人家沒有資格加入聯邦,現在倒是不吝嗇了。 雅隆覺阿王會被押解到長安,但是楊業卻不會回來,他需要繼續攻打下一個部落,目標大概就是拉薩王,當然在攻打拉薩王的過程中還會有其他部落阻攔,只不過這些部落就算打贏了也就算是小捷,無論如何都不如打敗雅隆覺阿王之后再力克拉薩王和亞澤王來得有成就。 楊業在給李從嘉的奏疏上寫明了自己的志向,對此李從嘉還是很支持的,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反正當李從嘉手下的大將是很舒服的一件事情,完全不用擔心會被猜忌這種事情。 然而李從嘉不猜忌,總會有人去猜忌,或者也不應該說是猜忌,而是羨慕和嫉妒。 跟喀喇汗國的戰爭眼看要熄火,當初都摩拳擦掌打算一展身手的人都憋的不行,眼看楊業連番建功立業,自然有人坐不住。 只不過武將坐不住最多也就是想一想如果我也能去吐蕃打一仗就好了,而文臣坐不住,他們可不會隱藏什么,而是會直接付諸行動。 于是李從嘉就接到了奏疏聲稱大唐有律邊防將領三年一換,現在楊業在吐蕃雖然沒有滿三年,但他原本也不是邊防將領,所以該換回來,換別的人去了。 李從嘉看到這封奏疏的時候,先是滿頭問號,繼而將奏疏往御案上一扔說道:“這是誰放進來的?這么智障的奏疏還需要我親自批復嗎?臨陣換將,虧他們想的出來!” 李從嘉真的有點生氣,一點原因都沒有就要求把楊業調回來,腦子有病嗎?說什么邊防將領三年一換,那能一樣?這可是在打仗??! 釋雪庭見他動怒,湊過來看了一眼,若有所思說道:“此人……剛參政不久?!?/br> 李從嘉沒好氣說道:“誰要問你這個啦?” 釋雪庭解釋道:“不,我的意思是……這個人我倒是有些印象,他對大郎可是忠心的很?!?/br> 李從嘉聽到這句話頓時冷靜下來,轉頭看向釋雪庭:“你確定?” 第285章 釋雪庭當然確定, 不確定根本不會這么說, 李從嘉聽了之后坐在那里想了想, 釋雪庭想要勸慰卻又不知道該怎么說。 這件事情其實他也猶豫過,畢竟李從嘉對李仲寓寵愛又信任, 以前李仲寓小,父子兩個的沖突……或者說父子兩個就沒有沖突,然而隨著李仲寓長大, 想要更多的權利, 而這個權利都在李從嘉手里,那么沖突就不可避免。 釋雪庭早就想過這個問題, 所以他覺得這件事情不能隱瞞,隱瞞到最后,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太子效仿前人逼著李從嘉退位嗎? 所以哪怕李從嘉不開心,他也要提醒,但是真看到對方不高興, 他也難過。 還沒等他說什么, 李從嘉便說道:“這個人……想必也不是很清白吧?” 能夠讓釋雪庭注意到并且重點關注的人,身上肯定有或多或少的缺點, 不過之前沒有提, 可能就是這個缺點在可罰可不罰之間。 釋雪庭沒有等李從嘉再說什么就說道:“我將他的事情交給監察部?!?/br> 李從嘉嗯了一聲,釋雪庭看著他認真說道:“真的要這么做?” 李從嘉輕笑一聲:“我就算不信大郎的人品, 也該相信他的智商?!?/br> 的確,就算要爭權也不應該是在這時候爭,或者是不應該這么爭, 有那么多辦法他為什么要選最笨的一個? 李仲寓有李從嘉教著,更何況他之前的老師都是范質這些人精,如果李仲寓的資質真的十分差勁,愚蠢到這個地步,范質等人估計早就明示暗示讓他再生一個了,或者是對李仲寓的教導變得敷衍一些。 的確,漢家有嫡長子繼承的傳統,然而在皇權面前,什么嫡長子都不夠看,甚至李從嘉還會覺得,李仲寓如果真的不適合當皇帝,等他掛掉之后,說不定就會被趕下皇位,反正李家再怎么子孫凋零,也還能找出一兩個資質不錯的孩子的。 就在李從嘉跟釋雪庭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李仲寓正在東宮發脾氣。 他是真的沒想到會有人這么蠢,就差明擺著搶軍權了,這不是有毛病嗎? 太子妃見他實在氣的狠,連忙給他順氣說道:“咱不氣啊,阿爹圣明天子,肯定不會因為這件事情懷疑你的?!?/br> 更何況他還只有你一個兒子,就算有點問題,也會先忍耐,而不是收拾你。 當然這句話太子妃沒敢說出來。 李仲寓恨恨的喝了口茶說道:“他一個文官這么跳干什么?內閣都不曾對樞密院指手畫腳,他可好,居然還關心起前線換將的事情?!?/br> 當然李仲寓也有話沒說出口,但凡了解一下他爹發家的歷程就能看出來,他爹對政權攥的不是特別緊,當然也不是不看重,只是會跟士大夫分權,而不是一家獨大。 但是軍權是誰都別想染指的,從一開始所有有關軍隊制度的設置都保證軍權牢牢握在天子手中,李仲寓以前不明白,但是后來等讀史書讀的夠多了,他就看出來這種制度的優越性,而且作為未來的皇帝,李仲寓思考了一下,也不得不承認這樣很好。 更何況李從嘉雖然對軍權很看重,但李仲寓也不是一點都接觸不到的,至少他的東宮十率人數不少,比起天策府來差一點也有限,現在李仲寓就算想要在朝上的話語權,也只敢在文臣那邊偷偷做點手腳。 所以那些向他表忠心的,愿意投靠他的,他也都默認,而且經過幾次之后,他就知道他爹其實也不太在意這些事情。 想想也是,李從嘉都能將政權交給內閣一部分,又怎么會非要看管著不讓兒子碰呢? 然而李仲寓還是太年輕,對于人性看的不透徹,他覺得自己現在太過稚嫩,但是很多人卻想要在他面前出頭,可是太子高高在上,投靠他的人必定不少,想要出頭怎么辦呢?那必然是能給太子帶來利益的才有可能被看重。 就有人出了昏招。 更坑爹的是李仲寓還不能跑到李從嘉面前認錯,表示不是我想搶軍權,是下面人胡鬧。 畢竟這件事情不能擺到明面上。 李仲寓越想越氣,然而氣過之后他就開始思考:他爹會怎么做? 李仲寓等了兩天,結果就等來了那個人被下獄的消息,而且理由十分正常,監察部的人拿到了那個人所有的罪證,什么貪污受賄之類的,下獄一點都不冤枉。 哪怕誰都知道這人是觸了李從嘉霉頭才被下獄,但大家都默契的不提,反正現在朝中大臣有點經驗的都知道,你可以跟皇帝對著干,但是在對著干之前請確保自己的屁股是干凈的,否則就等著被收拾吧,而且被收拾的時候一般都是證據確鑿,誰都說不出什么來那種。 李仲寓看到這個人被下獄,沒有牽連到其他,就知道這件事情其實是過去了,但他還是鵪鶉一樣的老實了很多天,順便還把手下的人給梳理了一遍。 李仲寓在查手下人干不干凈,這件事情是瞞不住釋雪庭的,釋雪庭知道了,李從嘉自然也會知道。 李從嘉微微笑了一句:“我就說了,大郎不蠢?!?/br> 釋雪庭此時也微微放心說道:“可能就是沒有經驗吧?!?/br> 以前李仲寓手下人不少,但是那些人都是李從嘉給他的,這些人給太子干活卻是忠于皇帝,所以并算不上李仲寓自己的人。 現在李仲寓成親了,變成了大人,有人選擇忠于太子,這對李仲寓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李從嘉覺得……大概能夠理解李仲寓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