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節
李從嘉目光轉向郎中,郎中直接就顫抖著跪下了,李從嘉原本以為這位郎中是被嚇的,溫言說道:“你不用怕,盡全力醫治尹刺史,有什么就用什么,缺了告訴春生便是?!?/br> 被點到名的春生上前一步,讓郎中認個臉。 豈料尹刺史卻說道:“陛下,我是不成了,還是不要浪費藥材的好?!?/br> 李從嘉忍著心中悲慟說道:“不要胡說,好好將養?!?/br> 郎中趴在地上說道:“陛下……我……我另有要事稟報?!?/br> 李從嘉問道:“什么事?” 郎中看了一眼尹刺史咬牙說道:“陛下,刺史尚有一子存活于世?!?/br> 尹刺史此時厲喝一聲:“不要亂說……咳咳咳……” 李從嘉安撫的拍了拍尹刺史的胸口說道:“你不要激動?!比缓筠D頭看向郎中嚴肅問道:“你說的可是真的?” 郎中點頭說道:“那孩子乃是刺史外室所生,今年剛三歲……” 尹刺史連忙說道:“陛下,陛下不用管這等瑣事,此子……有他母親撫養,無妨……” 李從嘉微微嘆氣,這位刺史真的是愛民如子,李從嘉許他一個要求,他卻用來為百姓求情,而沒有為自己兒子求得一個恩典,如果不是郎中說出來,李從嘉還真未必知道這個孩子的存在。 當然也不一定,說不定釋雪庭就能找到。 李從嘉沒有多說什么,只是說道:“你安心養傷,不要多想,你的兒子,我不會讓他受苦的?!?/br> 尹刺史眼眶微微濕潤,張著嘴荷荷兩聲,卻是因為激動說不出話來了,李從嘉連忙說道:“郎中?快來給他看看?!?/br> 一邊說著一邊轉頭看向春生:“你去將奉御請來幫刺史看一看!” 李從嘉這個時候才想起來,他出行是帶著醫生的,而這個醫生肯定比郎中的水平高。 奉御很快過來,然而就算是奉御也沒有能夠多挽留尹刺史的性命,到了夜半時分,尹刺史終于還是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李從嘉心里有些堵,嘆了口氣,讓人準備尹刺史的后事,轉頭帶著釋雪庭離開了那里。 他站在院子里發呆了一會之后才問道:“尹刺史真的有個兒子?” 釋雪庭輕聲說道:“是的,只不過是外室所生,所以沒跟你說?!?/br> 外室所生,無論是在禮法還是在法律上,這孩子是不被承認的,也就是說誰都知道他的父親是尹刺史,然而法律層面不承認,他也不可能繼承尹刺史的家業。 李從嘉問道:“尹刺史如此正直,居然還置外室?” 釋雪庭輕咳一聲說道:“主要是尹刺史的妻子太過霸道,所以……” 李從嘉秒懂,他轉頭看向釋雪庭問道:“那個孩子還太小,你說怎么安排他好?” 釋雪庭沉默半晌才說道:“尹刺史若是不死,憑著這一次的功勞,足以封爵?!?/br> 李從嘉想了想也是,當然這個爵位肯定不會高,而最低等的爵位實際上還沒有刺史的品級高,而依照大唐對爵位的嚴格程度,尹刺史最多也就是拿一個最低爵位。 唯一的好處就是這個爵位只要不犯大錯就不會被收回,有一份固定的工資,只不過,這樣的爵位不能襲爵,就算是降等襲爵也是要三品以上的爵位才行。 李從嘉沉吟半晌說道:“等等你去跟鄒城說,讓他寫一份手諭,破格將爵位賞給尹刺史的兒子,也算是給他們母子一個保障吧?!?/br> 哪怕大唐如今已經很太平,一個女人帶著孩子艱難過活也不容易,或許尹刺史的家人會照顧他們,但寄人籬下的滋味未必好,還不如給他們一條生路。 釋雪庭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好,沖著尹刺史這一身骨氣,這個破例是值得的。 不僅他是這么想,就連朝廷那邊都沒有為難,許多讀書人都覺得自己有氣節,然而能夠做到尹刺史這樣的不多,所以他被人欽佩被人傳頌。 尹刺史的葬禮縱然沒有萬人送別,也有千來人,有了這樣一個名聲,尹刺史的兒子再有一個爵位,想必也不會被欺負了吧? 當然誰也說不好,李從嘉唯一能做的就是交代新來的刺史多照顧一些。 走的時候釋雪庭問他:“我還以為你會把那個孩子帶回來?!?/br> 李從嘉擺了擺手:“那孩子有母親長輩,又不是孤兒,我把他帶回來算什么?” 釋雪庭沒有再多問,而因為出了長樂府這件事情,李從嘉繼續巡游的步伐雖然沒停,但是沿途州府伺候的那叫一個小心翼翼,生怕皇帝遷怒自己。 這一次李從嘉選擇繼續巡游朝廷并沒有反對,他們倒是覺得李從嘉這樣也有好處,至少能夠向天下人展示小小反賊成不了氣候,皇帝壓根沒把他們放在眼里的意思。 李從嘉到了登州的時候,距離皇太子的婚儀也就還有兩個月,他本來打算在登州繞一圈就回去,時間應該很寬裕,因為心里有這件事情,這一路他壓根沒有心情游山玩水,生怕趕不上,那到時候就玩脫了。 結果還是被登州刺史和登州大都督哭著給留在了登州。 第274章 登州刺史和登州大都督哭也是有原因的, 他們可不是舍不得李從嘉, 反而如果不是出了事情, 他們更希望李從嘉早點走。 這件事情其實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那就是扶桑島那里又出了問題。 在他們說扶桑島出了問題的時候, 李從嘉瞬間緊繃神經:“怎么回事?” 他對那片土地的監管是最嚴格的,就這樣居然還能出事? 登州刺史見李從嘉表情變得無比嚴肅,當即說道:“也不是特別大的事情, 只是扶桑那些留下來的人, 為了大唐戶籍經常偷渡,海岸線這么長……我們真的看不住啊?!?/br> 登州刺史很是委屈, 因為偷渡這個問題,他已經連續兩年考評不合格,再來一年,只怕他就要回家吃自己了。 想當初剛被委任的時候,登州刺史和家人都很開心, 覺得朝廷這是器重他, 登州的地理位置也很不錯,畢竟有港口, 元羲艦隊還停留在這里, 基本上就是要權有權要錢有錢。 結果到了這里之后,他發現什么經濟發展, 什么政治抱負都不存在了,絞盡腦汁盡跟這些偷渡的扶桑人斗智斗勇了! 當然他后來有一陣子也下了狠心,抓到一個殺一個, 這樣總能抑制住吧?結果沒想到這群倭人壓根就不怕死啊,還是前仆后繼的來,后來登州刺史也琢磨出來了,這些人估計是覺得在扶桑早晚也是個死,偷渡萬一沒有被抓到反而會逃出生天。 登州刺史本來跟扶桑刺史抗議過,結果扶桑刺史壓根不理會這件事情,這一次來找李從嘉告狀,也是他實在走投無路。 至于登州大都督,倒也算不上來湊熱鬧的,畢竟他身上也負擔著海防的責任,扶桑算是比較特殊的一個地方,這經常從扶桑往這邊跑人,他還抓不到,這就很尷尬了。 李從嘉聽了之后瞬間了然,扶桑那邊對原住民的政策的確不怎么樣,被壓迫到逃跑的地步也不是很奇怪,而且現在大唐的戶籍就算再怎么完善也比不上后世,總能有各種投機取巧的辦法,實在不行往山林里一扎,等到大索貌閱的時候出來照樣會有戶籍。 畢竟從外表上來看,日本人想要冒充大唐人也不是那么難的事情。 李從嘉看著他們兩個實在是可憐不由得說道:“這件事情我心里有數,你們也不用想那么多了?!?/br> 登州刺史和登州大都督瞬間松了口氣,李從嘉的信譽一向不錯,他說會去考慮這件事情,至少會給出一個解決辦法,哪怕一個辦法都不給出來,至少也知道了這件事情,等到下一次考評應該不會讓他們兩個太難看了。 當天晚上的時候,李從嘉跟釋雪庭開玩笑一般說起了這件事情,釋雪庭沉吟了一下說道:“你是怎么想的呢?” 李從嘉懶洋洋的靠在他身上問道:“你有什么想法?” 釋雪庭笑道:“明明是我先問你的,怎么又變成你問我了?” 李從嘉嘿嘿笑了一聲說道:“你既然這么說,肯定是有想法的,你先說說?!?/br> 釋雪庭嗯了一聲說道:“我倒是覺得,也差不多了,畢竟扶桑島現在也是大唐的領土,上面的人也算是大唐百姓,以往我們占領一片地方,那里百姓的待遇也跟大唐百姓待遇一樣,甚至還會安撫,到了扶桑這里就變得不一樣,這容易出問題,當然也可以說是因為海盜殺了大唐百姓的緣故,然而以往我們面對的那些敵人殺掉的大唐百姓還少嗎?”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李從嘉為什么專門針對日本人,如果是在李從嘉剛起家的時候,他這樣做肯定會被質疑,只不過到了后來,大家都發現但凡李從嘉做出來的事情他們都不理解的時候,等過一段時間就會有事實證明他做的是對的。 沒有人能解釋這是為什么,最后大家只能認為這大概就是天命所歸,這也正是為什么李從嘉對日本人這么苛刻也沒有人反對的原因。 李從嘉聽了之后微微沉吟半晌,想了想好像也是這個意思,他之前的確對日本人防備甚深,但是時間過去這么久,對方也沒有翻身,他也覺得自己是有些過激了。 可能因為當年學近代史的時候那些根植在身體里的仇恨吧,現在這一份仇恨已經消弭的差不多,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將這些人同化成大唐人。 想要對付一個民族,還有什么比讓它跟別的民族融合,漸漸從世界上消失來的更加有用呢? 在不能滅族的情況下,就只能選擇這么迂回的路線了。 第二天李從嘉就告知登州刺史說道:“讓扶桑刺史來這里一趟,我要見他?!?/br> 本來李從嘉想要親自去扶桑島上走一圈的,只不過那里現在什么情況誰也不知道,加上之前出現過刺殺這種事情,釋雪庭說什么都不同意他去扶桑島,無奈之下只好折中,讓扶桑刺史來見他。 扶桑刺史來的很快,皇帝召見誰也不敢來的慢啊。 他到了之后,李從嘉就詳細問了一下扶桑島的情況,扶桑刺史有些意外,不過他到底是個人才,哪怕不確定李從嘉的意圖,還是將扶桑島最近幾個月的總結文書給帶了來。 李從嘉看了之后發現他預想中扶桑島上的各種危險完全不存在,那些人仿佛已經認命了一樣,幾乎沒有人反抗。 李從嘉有些疑惑:“他們真的很老實嗎?” 扶桑刺史點頭,見李從嘉還有些懷疑不由得笑道:“陛下,臣以前也覺得有些奇怪,不過后來當我了解了一下扶桑的生活情況之后,就覺得這種情況就沒什么了?!?/br> 李從嘉頗為感興趣:“哦?說說?!?/br> 扶桑刺史心中振奮了一下,能在皇帝面前單獨奏對,這是朝上重臣才有的殊榮,他們這些刺史一年到頭能夠見到皇帝一面就不錯了,現在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可不能搞砸了。 所以整理了一下語言之后,他便說道:“我也是到了扶桑之后才了解到的,這個島上的人很多都是依靠出海打漁為生,島上適宜種植的土地太少,所以他們原本有很多人都是吃不飽的?!?/br> 聽到這里,李從嘉點了點頭,扶桑島這個情況不是什么秘密,一個海島,能夠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已經不錯了而且有了礦產就代表著土地質量不行,也就是說種植業發展不起來。 扶桑刺史繼續說道:“以往他們都是靠著從外地進口糧食過活,然而無論是從契丹還是大唐進口糧食,都要交高昂的關稅,這導致在日本其實很多人根本吃不起好的糧食,普通平民甚至有糧食吃就不錯了,反而是成了大唐的奴隸之后,大唐不缺糧食,也不缺他們這一口吃的,從登州運過去的糧食不少,反而一個一個都能吃飽,比起以前,生活水平反而有所提升,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是不會想要造反的?!?/br> 李從嘉點點頭,古往今來無論哪個國家的平民百姓其實要的都是吃飽穿暖四個字而已,只要有了這個做基礎,就不會有人想要鋌而走險去造反。 扶桑刺史正在腦子里思索自己剛剛有沒有說錯話,結果就聽到李從嘉又問道:“既然如此,為什么會有人一直堅持不懈的偷渡?哪怕面臨死亡威脅也不肯后退?” 這個情況跟扶桑刺史所說的有沖突啊,所以必然是有哪里出了問題,當然李從嘉也沒表現出對扶桑刺史的懷疑,當著他面撒謊這種事情……李從嘉覺得扶桑刺史的智商應該沒那么低,做不出來,更何況如果是在長安,撒謊也就撒了,現在李從嘉就在登州,想要去扶桑島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撒這種謊實在是沒有意義。 扶桑刺史也不緊張,細細解釋道:“這些偷渡的人都是以前家庭條件還不錯的,現在這種生活跟他們以前比起來還是差一些,所以他們自然會鋌而走險?!?/br> 李從嘉點點頭,這倒是有可能,當然他知道扶桑刺史應該還有些話沒說出口,說不定這些人在扶桑島上被欺負的很慘。 畢竟以前他們生活條件都是普通人所羨慕的,說不定還有一些魚rou鄉里的鄉紳,現在驟然一朝跌落,幸災樂禍的,跟他們有仇的,這些加起來估計也夠這些人喝一壺的。 李從嘉將情況了解一遍之后心里就有了數,他也沒有跟登州刺史透露口風,就這么又把人給打發了回去,不過登州刺史也沒覺得有什么不滿,反正他本來就是想要過來表現一下自己,現在任務基本算是圓滿完成,這就夠了。 李從嘉在回去的路上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他的想法是讓這些扶桑人擁有跟大唐百姓一樣的待遇也沒什么問題,但是不能太突然,要循序漸進一些,給的太容易的話,這些人是不會感激的。 所以他的想法是一點點來,設定一些獎勵,一個階梯一個階梯的獎勵,最終的獎勵就是大唐平民戶籍,想必為了這一份戶籍,那些扶桑人會努力的。 至于具體怎么設定,李從嘉決定交給下面人去搞定,他只要提出一個想法就行了,而且他覺得這件事情應該不會有人反對。 從登州到長安一千多公里,兩千多里地的距離,李從嘉坐火車直接用了半個多月才到,雖然現在火車的時速上來了,只不過皇帝坐的火車力圖求穩,避免翻車,反而速度沒有那么快,再加上李從嘉時常還停下來搞個微服私訪什么的,速度就更慢了一些。 說起來,微服私訪其實也沒有那么可怕,大唐的治安還是不錯的,李從嘉雖然貴為天子,然而這個時代沒有網絡也沒有照相機,他的畫像……就算再民間流傳,按照上面的失真程度別人也認不出他來,在不暴露身份的時候只是一個平頭百姓的他反而安全的很。 半個月之后,李從嘉回到長安,李仲寓率領文武百官出迎百里。 時隔將近半年,再次見到李仲寓,李從嘉覺得這孩子似乎變了一些,變得更加沉穩,整個人也開始往成熟男人轉變,當然只是一個開端,不過結合一下他的年齡,不得不說這孩子忒早熟了。 因為是在外面,李從嘉只是慰問了大家辛苦,說了一些場面上的話就上車回宮了。 出去了這么久,在外面的時候還不太明顯,等到回來看到長安巍峨的城門和皇宮朱紅的城墻之后,李從嘉發現自己還是很想家的,哪怕曾經他覺得一直被憋在宮里要憋壞了,想要出去走走。 可是這次出去這么久,現在回來他還真是覺得十分疲憊。 回到宮里,李從嘉也沒跟大臣寒暄,只是勉勵了一下李仲寓,就準備好好去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