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節
李從嘉拉著他到了書房,提起毛筆隨手花了一輛火車的簡筆畫,順便還把鐵軌給畫上,然后說道:“如果蒸汽機真的發展起來了,以后能夠在車頭這里作為動力,剩下的都是裝貨物的車斗,依靠車頭前進,你別不信,蒸汽機的動力真的能有這么強的?!?/br> 釋雪庭看了半天之后,想了想說道:“秦始皇時期曾經有過木軌,當時規定的書車同軌就是說的這個,以后我們也要建木軌嗎?” 李從嘉搖頭:“不行,木軌是承受不住的,必須鐵軌才行,唔,這樣算來的話,鐵軌的質量也要夠好才行?!?/br> 釋雪庭不知道火車這種東西是后世真是存在過的,他現在只覺得李從嘉的設想很好,但是很可能完不成。 其實就算是李從嘉都沒抱太大希望,到了現在他還真有些遺憾當初為啥沒有學理,雖然也未必什么都知道,但至少能夠弄明白很多東西,不至于只能提出一個方向,剩下的都讓大唐的科研人員去搞定。 就在他嘆氣的時候,那些格物專家一共用了五天時間就把他要的那個什么高壓鍋給弄了出來,而最主要的是,李從嘉讓他們搞高壓鍋居然還給他們帶來了靈感! 之前格物院研究蒸汽機的時候,弄的都是真空蒸汽機,這種蒸汽機的比較安全,壓力比較小,但是效率相對也低,李從嘉不太知道這方面的問題,但是他能感覺到這個蒸汽機不符合他的期望。 他雖然沒有開口說,但是能混到這個地步的格物專家其實沒有一個是傻子,察言觀色最基本的技能沒有點滿也差不多,于是開始開會怎么提高蒸汽機的效率。 然而他們研究了半天也沒有研究出什么結果,這幾乎讓蒸汽機的研究陷入了停滯。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轉頭先將李從嘉要的那個什么高壓鍋研制出來,畢竟這是皇帝親自吩咐下來的。 研究高壓鍋的時候,密封和壓力問題讓他們很頭痛,李從嘉雖然不是專業的,但他已經將高壓鍋的功用說的很明白,格物專家們也都了解。 后來通過一種軟木解決了密封問題,而與此同時格物專家們也想到了一點——高壓或許也能應用到蒸汽機上面,想到就要做,這些人轉頭就開始進行試驗。 如果李從嘉在這里,他肯定會說這些人都是不要命的。 可不是嗎,就他們做實驗的那幾天,每天都會炸塌一座小樓,好在除了第一天有人沒有跑出來受了傷,后面實驗的時候,他們盡量都離得很遠。 但這樣的動靜吸引了所有的人,甚至有人在思考格物院是不是在研究什么先進武器。 因為要重新蓋樓,格物院的財政支出一下子就加大不少,大到了柳宜都沒辦法做主的地步,只能上報給李從嘉。 李從嘉知道之后,忍不住跑到格物院去看看,發現這些人還不怕死的準備去秦嶺之內找個沒什么人煙的地方做實驗! 其實嚴格說起來也不是這幫人不怕死,問題就在于高壓鍋這個東西太不安全了,誰都知道李從嘉肯定是想要用的,問題是這樣一個動不動就爆炸的玩意送到宮里去? 萬一炸了到時候他們有一個算一個,估計都要被扣上一個謀反的帽子! 所以解決炸鍋的問題才是重中之重,至于壓力蒸汽機……他們覺得如果解決了高壓鍋的問題,壓力蒸汽機應該也沒有什么太大問題。 李從嘉看了一下格物院的慘狀,簡直不敢相信這座破破爛爛的小院,居然是他之前找人細心設計出來的精致院子。 釋雪庭跟在他后面之后也不由得一愣,看看院子,再聯想到那幾個躺在家里養傷的研究人員,釋雪庭決定一定不能讓李從嘉靠近這玩意,至少在它被使用的時候是不能靠近的。 李從嘉忍不住看了一下他們的實驗記錄,然后……他發現自己完全看不懂,最后只好說道:“炸鍋的問題現在還沒有解決?” 現在還比較完好的幾個格物專家垂頭喪氣地搖了搖頭,不得不說,高壓鍋這個玩意給他們帶來的打擊還是不小的。 本來聽皇帝的敘述,這玩意真的是非常簡單,可是誰知道做起來不是這么回事呢? 李從嘉忍不住想要敲這些人的腦袋,看他們是不是做實驗做傻了,不過,想到現在院子外面還站著許多格物院的先生,還有一些學生也隔得遠遠的往這里看,他忍下了罵人的沖動,耐心說道:“你們就沒想過弄個安全閥嗎?” 格物院院長魯集聽了之后若有所思:“安全閥?” 李從嘉沒辦法又將安全閥的樣子說了一遍,他就真的服氣了,一個高壓鍋,蓋上鍋蓋就再沒有任何能夠漏氣的地方,你不炸誰炸??? 只是炸傷了幾個研究人員,他們都該謝天謝地,否則有一個算一個,都別想跑! 魯集右手握拳左手一拍說道:“對啊,我們怎么沒想到這一點呢?” 大概是你們已經研究傻了,只知道往一個方向研究,撞了南墻都不回頭! 不過魯集他們現在似乎一點反省的意思都沒有,聽了李從嘉的想法之后,他們轉頭就進了格物院里唯一一座還算完好的小樓繼續去研究了! 李從嘉無奈地搖了搖頭,轉頭對柳宜說道:“這里的修復先不著急,你再去找一塊地方,偏一點,距離秦嶺近一點也沒關系,以后格物院的實驗研究盡量都搬到那里去,這里只負責理論研究?!?/br> 尼瑪,這里是學院內部啊,現在只是一個小小的高壓鍋,你們就把自己弄傷了,這也就算了,畢竟是愿打愿挨,問題是萬一一個沒控制好,傷了其他老師學生怎么辦?這種可能性一定要杜絕! 柳宜聽了之后長出了口氣,他是真的怕了這些格物專家了,一個一個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好手,現在學院內部除了各地選上來的品學兼優的學子,就是朝中各個大佬的后代,甚至有好多都是嫡子,正統繼承人! 這要是在學院傷了碰了,就算學院有李從嘉做后盾也扛不住啊。 當然,事實證明,有的時候距離成功真的只是一步之遙,李從嘉跟他們說了可以弄安全閥,所以高壓鍋沒有了問題。 然后他們將安全閥應用到了蒸汽機上面,于是蒸汽機的動力也大大提升,然而他們想要進一步研究的時候,發現限制蒸汽機的居然金屬原材料! 不得不說,所有的工業發展都是聯動的,蒸汽機的出現逼得工部那群研究金屬的也開始加班加點。 李從嘉知道之后,想了想直接給工部那邊也多劃了一點錢做研究用,他現在最舍得的就是花錢搞研究。 雖然投入很大,但是這些研究很多東西并不是只能用于軍工,還有許多可以民用的,就好像羊毛羊絨制品一樣。 羊絨和羊毛李從嘉已經不再壟斷了,這東西他想壟斷也很容易,不過他最后還是選擇開放技術,但是想要用就要交專利費,否則就別怪他不客氣了。 當然事實上也沒人敢賴賬,誰會那么想不開??! 不僅僅是給工部劃款,李從嘉甚至還貼錢給格物院劃了一筆款子,現在蒸汽機已經到了一個很關鍵的時刻,原本從真空蒸汽機到高壓蒸汽機是有一段時間的,現在他希望能夠縮短這個時間。 雖然大唐走的步伐已經很快,但是他希望能夠更快,高科技就代表著會有更多的資源能源傾斜,然后也會將全世界的財富都吸引到大唐,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他這樣大量投入也的確是得到了回報,在新春的第一場雨之后,格物院就打上報告說已經做出了一個火車頭。 李從嘉看到那份報告的時候整個人都是茫然的。 火車頭?之前不是還在研究蒸汽機嗎?怎么轉頭就是火車頭了?而且他也沒有跟格物院的人說過火車這個概念,他們怎么會想起搞火車? 李從嘉拿著報告文書抬頭看向釋雪庭,釋雪庭很坦然地說道:“我跟他們說的,之前過去看的時候討論到就順嘴說了出來,沒想到他們居然還真的放在了心上?!?/br> 李從嘉點點頭也沒在意,這種事情算不上什么保密不保密的,他現在只是好奇那些人弄出來的火車是個什么樣子。 于是他直接放下了手中的奏折,起身就準備去看,不過在走之前正好看到了一臉渴望地看著他的李仲寓,李從嘉微微一笑說道:“走吧,我們去看看?!?/br> 這種劃時代的東西,李仲寓作為未來的皇帝,當然也要一起去看一看。 等他們三個到那里的時候,火車頭已經被安放在新的格物實驗院內了,這里偏僻,再加上格物專家們的要求,柳宜干脆就弄的特別大,達到了能夠裝下一個火車頭。 李從嘉看到火車頭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真丑,他從來沒見過這么丑的火車,整個設計沒有任何美感,線條生硬,而且烏漆嘛黑,各個地方的鏈接也不夠完美。 然而一想到這些都是鉚接的,李從嘉又覺得需要原諒一下,畢竟這年代的手工還是達不到。 所以……火車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搞出發電機? 李從嘉看著火車頭陷入了沉思,只是他不說話其他人也都不敢說,都戰戰兢兢地看著表情嚴肅的李從嘉,不知道他們哪里做的不對,讓皇帝不滿意。 釋雪庭輕咳一聲走到李從嘉身邊低聲問道:“陛下?” “嗯?”李從嘉回過神來,發現所有人都在看著他,這才說道:“哦,先進去看看吧?!?/br> 火車頭內部的空間并不大,甚至在李從嘉看來幾乎就沒什么空間,碩大的蒸汽機就占了很大一部分,最主要的是蒸汽機還有配套的各種鍋爐之類的,這樣一個火車頭最多最多也就塞的下三四個人。 當然,在李從嘉看來這是火車頭設計的太小的緣故,這個大小也就比后世的動車大一點,問題是動車的動力是什么?蒸汽火車的動力是什么?沒有可比性??? “車頭怎么設計的這么???”李從嘉走了一圈就出來,反正他也看不明白是不是真的好,總要開動之后才看。 魯集立刻說道:“太大的話,動力跟不上,就怕帶不起來了?!?/br> 這個是他們演算了很多遍設計出來的結果,當然這肯定沒到蒸汽機的極限,只不過現在誰也不敢輕易去嘗試這個極限,萬一再炸了呢?這院子是剛修好的啊,用了好多錢的,據說是陛下慰勞他們辛苦直接掏腰包蓋的,如果再炸了,估計他們就要傾家蕩產自己蓋了。 李從嘉從車頭下來之后有些疑惑地問道:“這個車頭,去哪里試驗?” 院子里沒有鐵軌,實際上也不可能在這個院子里安裝一條軌道。 魯集說道:“已經開始制作了,不過因為需要在地勢平坦的地方,所以沒放在這里?!?/br> 李從嘉問道:“什么時候能弄好?試驗的時候要去看?!?/br> 魯集掐指一算:“三天后?!?/br> 于是,過來溜達了一圈的李從嘉帶著釋雪庭和兒子三天后又跑去看火車頭啟動試驗,這一次他不僅僅帶上了自己,還帶上了內閣和樞密院的主要官員一起過去。 內閣和樞密院的人不知道格物院在鼓搗什么,但是他們在看到那個黑鐵疙瘩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疑惑,等到那個黑鐵疙瘩開始冒煙,他們眼睛都要直了——這貨不會爆炸吧? 而李從嘉……李從嘉眼睛也直了,這火車的聲音……也實在是……太大了一點吧?而且這振動幅度,他特別想知道真的開這么一圈,里面的人還好嗎? 然而根本沒等真的開完一圈,開到一半的時候,這個火車頭就直接歇火不干。 李從嘉:這玩意……好像不太靠譜。 第240章 從火車頭上下來的幾個人都是一副滿面塵灰煙火色的模樣, 讓李從嘉延緩了鋪設鐵路的想法, 而且他覺得……這個鐵路跟他印象中的好像不太一樣。 就是兩根鐵軌被固定在地上, 剩下的枕木石子什么的都沒有,其實李從嘉也不知道那些東西的具體功用是什么, 但是他知道既然在后世鐵軌上都有,那么這東西一定有它的作用。 李從嘉找到魯集問道:“到底怎么回事?” 魯集摸了摸頭,連帶著頭上的幞頭都跟著動了動, 十分糾結地說道:“鐵軌的質量不行啊, 火車頭跑起來的時候鐵軌容易下陷,而且熱度太高也容易出問題?!?/br> 李從嘉嘗試著說道:“你們有沒有想過可能不是鐵軌的問題, 而是……少了其他點什么?比如在鐵軌之間裝上枕木撒上不規則形狀的石子呢?” 魯集雙眼望天思考半晌說道:“我去試試!” 李從嘉看著魯集一陣旋風一樣的跑了,感慨了一句:“他還真是老當益壯啊?!?/br> 可不是,魯集今年快五十歲了,在這個年代已經算得上是高齡,年輕人見了他都要作揖喊一聲老翁, 這奔跑速度李從嘉估摸著自己都可能追不上他! 魯集繼續去修改鐵軌和火車頭, 一時半會估計也出不了什么成果,李從嘉干脆就帶著人回了宮。 這一路上只有他一個人比較淡定, 其他人都處在一種“我很興奮, 但是我不能表現出來,否則有失身份”的狀態中。 畢竟在此之前, 誰都沒想過會有一天不用人力也不用牛馬就能讓一輛車自動走,雖然還需要鐵軌,但這絕對是劃時代的發明??! 看著周圍一群興奮到臉都紅了的人, 李從嘉站在中間只覺得空虛寂寞冷,他的憂傷根本沒人能理解!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寂寞如雪的李從嘉回到皇宮之后,看到桌子上那一摞奏折,瞬間覺得心累,這年頭的皇帝就算寂寞如雪也只能感慨一路,等回來之后自然會有數不盡的奏折讓你不寂寞。 李仲寓看著李從嘉,雖然李從嘉的表情還是很正常,但他還是敏銳的察覺出了有哪里不太一樣,但具體是為了什么他也想不到,在他看來,研制出火車頭一點也不比研制出新型武器來的差啊。 就在李仲寓納悶的時候,就看到李從嘉一臉慈愛地看著他,還順便拍了拍他的頭說了句:“兒子啊,快點長大吧?!?/br> 李仲寓:?????? 丟下一臉迷茫的李仲寓,李從嘉回去繼續批奏折,而李仲寓……還要去上課。 釋雪庭目睹了這一對父子不怎么成功的溝通,含笑跟著李從嘉去了書房,進去之后說道:“我要是你我就不會希望大郎成長太快?!?/br> 李從嘉抬頭看向他:“嗯?” 釋雪庭說道:“大郎越是成長的快,需要的權利就越多,投向他的大臣也會越多,若是他跟你一心還好,若是不一心……那就只能看你對朝堂的掌控力了,不過不是我說,內閣輔臣們……年紀都很大了?!?/br> 李從嘉有些驚訝地看著他:“怎么突然說起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