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節
李從嘉郁悶地說道:“回頭我又要跟御史死磕,史官不定又要記什么了?!?/br> 釋雪庭忍不住問道:“你的重點就是這個嗎?” 李從嘉坦然說道:“不然呢?雖然也覺得將高麗人都殺了個差不多很殘忍,但是殺都殺了難道還要讓阿兄和趙匡胤給他們賠命嗎?他們也配?” 哪怕再怎么覺得不能殃及平民,在李從嘉眼里死掉的高麗人也只不過是一堆數字,說他狹隘民族主義也好,說他對外族冷漠不仁也好,反正他對這個民族并沒什么好感,怎么可能因為殺了這些人他就要問罪李弘冀和趙匡胤? 釋雪庭說道:“這次他們的行為很反常,我倒是覺得很可能是故意的?!?/br> “嗯?”李從嘉問道:“他們兩個跟高麗有什么深仇大恨嗎?” “沒有,但為了保命也不得不這樣做?!?/br> 李從嘉看著釋雪庭說道:“拜托說清楚一點?!?/br> 釋雪庭看著他就說了四個字:“功高震主?!?/br> 李從嘉瞬間就明白了釋雪庭的意思,作為開國功勛,李弘冀和趙匡胤兩個人身上的軍功真的是不能再多,如果真的按照軍功來算的話,他們兩個所得到的獎勵并不合適。 趙匡胤至少有資格封王,然而李從嘉牢牢卡著爵位,堅持異姓不得封王,那他就只能是國公,而到了這個位置也已經是位極人臣,除非李從嘉給他破例,然而破了一個例,就總還有第二個第三個。 至于李弘冀……他已經是親王了,再往上除非李從嘉封他為皇太兄,或者直接將自己的位子讓給李弘冀,否則還能封賞什么?封戶?李弘冀的封戶已經足夠多,再多就占據大唐太多稅收,肥成這樣豈不是就只能等著被宰了? 趙匡胤和李弘冀都清楚這次他們贏的干脆利落,論功行賞肯定跑不了,但是又不想因為功勞太大而受到猜忌,所以干脆就自己做點違法亂紀的事情,到時候李從嘉也能有轉圜的余地,畢竟還能將功折罪。 李從嘉明白了他們的想法之后,不由得有些無奈,然而不得不說他們想的的確是沒問題,如今大唐雖然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在李從嘉看來,萬事都是起了個頭而已,真正想要發展起來只能依靠時間來。 后世的時候主要稅收已經變成了其他各行各業,農業不僅不收稅反而經常有補貼,然而在這個時代農業稅收還是一個國家的主要稅收來源,李從嘉在努力改變這種情況,卻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搞定的。 將商人作為納稅主體現在還不太現實,不僅僅是這個年頭商人地位地下,有條件的都會選擇讀書做官,而不是經商。 最主要的是現在的商業其實都是小本生意,真正走南闖北的商隊一年也就來回那么一兩次,這還是在大唐版圖范圍之內,如果想要往西走就需要更久。 這也是為什么西域那么荒涼卻十分繁華的原因,作為大唐跟西方國家聯通的要道,西域就是個大型商業中轉站,許多商人都是從西域帶回商品然后在西域跟大唐商人來換,然后大唐商人再將東西從西域帶到中原。 為了稅收,李從嘉已經開始思考將哪座城設定為西域專門用來交易的城池,只是現在還沒有想好。 也正是因為這樣,爵位越多,占據的稅收就越多,朝廷戶部收上來的稅收越少,倒是各個爵主肥的流油,所以厲害一點的皇帝一般都會想著削藩,如果朝廷軟弱到了一定程度,那就到了烽煙四起的時候了。 李從嘉知道這件事情其實李弘冀和趙匡胤兩個人是十分委屈的,然而他卻只能讓他們承受這份委屈。 他想了想說道:“我那里還有什么有趣的之前的玩意,挑出來一些,回頭送給阿兄和趙匡胤家的幾個孩子吧?!?/br> 這樣也算是在錢財上補償他們一下,也算是李從嘉給他們發出的一個信號,知道他們受了委屈,皇帝心里都記著。 果不其然,過了兩天兵部尚書李平收到文書的時候,剛開始看著斬獲的物資還很開心,還在說:“高麗那么小的一片地方,其實還是蠻富余的嘛,嘖嘖,一人高的珊瑚居然都有好多,王昭的生活也是夠奢靡的?!?/br> 這句話剛說完,接著就看到了下面趙匡胤他們報的戰損和殺的人數,李平當時就頭皮發麻失聲喊道:“兩位將軍這是要干什么?” 朱元一臉疑惑的湊過來看了一眼,繼而一拍大腿說道:“哎呀,痛快??!早知道我也跟著過去了!” 李平將奏疏往袖子里一揣,瞪了一眼朱元說道:“你知道個屁!” 說完就急匆匆的往外走,朱元被他嚇了一跳:“咋還爆粗了?哎,尚書,你要干啥去?” 李平一邊走一邊說道:“進宮面圣!” 朱元抓了抓頭,似乎并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哼著小曲就走了。 李平見到李從嘉的時候是在宣政殿,此時李從嘉正在跟內閣輔臣們議政,他一看到李平一頭汗的進來,心中就有了數,但還是問道:“李尚書為何驚慌?” 李平行禮之后二話不說直接將奏疏呈遞上去,他是打定主意不跟著趟這趟渾水了,反正這件事情本身跟他也沒啥關系,在樞密院李弘冀和趙匡胤兩個人都比他官位高,也不存在他指揮那兩個人的事情,他還是……安靜如雞好了。 李從嘉看完之后,挑了挑眉將奏疏遞給了旁邊的李仲寓,李仲寓看完之后一臉的驚嚇,又將奏疏給了范質。 等一群人都看完之后,李從嘉說道:“此事還是等蜀王和秦國公回來之后再議吧?!?/br> 李仲寓抬頭看著李從嘉,他很想問問伯父是不是會被罰,他跟李弘冀感情不錯,跟李弘冀的兒子關系更不錯,畢竟都在書院一起上學,現在他就十分為伯父擔心。 只不過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聽到父親這么說之后,環視一圈,發現在座諸位似乎都沒有什么特別意外,或者特別憤怒的樣子,都平靜的仿佛是在談論今天天氣一樣。 李仲寓敏銳的察覺這其中可能有點什么問題,然而他想不明白。 他想不明白的事情,李從嘉和李平卻看的清楚,內閣輔臣們沒有一絲異議,也沒有責備怒罵李弘冀和趙匡胤,那就說明這兩個人的目的太明顯,明顯到了大家都能看出來,只是誰都不說而已。 大家一起打著啞謎繼續商討政事讓李從嘉覺得十分好笑,等回去之后,李仲寓終于問出了自己的疑問,李從嘉摸了摸他的頭說道:“沒什么的,不過就是你伯父的封賞大概沒了,所以過兩天你要帶一些東西去看看你的堂兄堂弟們啊?!?/br> 封賞沒了?李仲寓慢了半拍才想起來他的伯父幾乎已經可以算是賞無可賞的那一撥,有沒有又有什么關系? 他松了口氣之后,又跟著李從嘉學習了一會如何批閱奏折,然后就準備去跟堂兄堂弟們分享今日得到的情報。 李從嘉對于他跟自己兄弟親近還是樂見其成的,可憐的李仲寓自己是不會有兄弟了,后宮養著的兩個小家伙跟他年紀差的又不少,而且還是他叔叔輩,想要一起玩就只有堂兄弟了。 事實上,或許李仲寓更喜歡跟堂兄弟玩,如果是親兄弟,說不定他就有危機意識了。 第二天是大朝會,一坐在那個位子上,李從嘉就等著御史出來彈劾李弘冀和趙匡胤,結果等的都快睡著了都沒人站出來,就在他以為這些御史轉性之后,終于是有人出列彈劾他們了。 只不過這一次彈劾讓李從嘉覺得有些微妙,畢竟對方彈劾的不僅僅是李弘冀和趙匡胤這次大肆屠殺高麗人的事情,還彈劾他們位高權重,甚至縱容家奴欺凌百姓的,各種飛揚跋扈的事情。 對此,李從嘉內心十分復雜,說實話,在這個年代眾生平等就是一個笑話,李從嘉一開始覺得不習慣,到現在也被迫習慣了,到了李弘冀他們這個地位的人,家里的家奴總會出現一兩個坑主人的,這個很正常,至于欺凌百姓……如果是真的,釋雪庭的報告早就擺在他的案幾上了,還用御史來說? 所以總結起來御史是趁著這個機會要搞李弘冀和趙匡胤? 李從嘉越想越不明白,更讓他不明白的是這個御史也不知道為什么跟打了雞血的似的,控訴越來越多。 李從嘉覺得或許是一開始他沒有反駁對方,所以讓對方受到了鼓勵,到后來甚至越說越離譜,就差說李弘冀和趙匡胤想要在高麗自立為王,反出大唐了! 御史說到這里的時候,就連內閣輔臣都有點聽不下去了,互相使著眼色詢問:這尼瑪誰找來的二筆??? 是的,這次彈劾其實是大家商議的結果,主要是因為文臣們覺得樞密院的位置太高了,壓著內閣一頭,你看樞密院樞密使……嗯,這個沒辦法說,誰讓他是皇帝呢? 然而皇帝親自兼職樞密使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然后樞密副使一個親王一個楚王,還有一個直院是國公。 他們內閣這邊之前好不容易有個國公還自己作死沒了! 從陣容上看內閣比樞密院差的不是一點半點,所以有機會就給他們添添堵也挺好的,當然這也是內閣和樞密院的默契,或者說是內閣輔臣跟李弘冀和趙匡胤的默契,文臣知道他們要自污,要保住自己,他們就充當其中一部分角色。 所以才會安排御史上奏,結果……這都是什么跟什么?你這么胡說一通,皇帝一生氣砍了你怎么辦? 就在大家都擔心的時候,李從嘉在上面聽著居然聽笑了! 眾人目瞪口呆地看著他,不明白這到底是什么cao作,李從嘉輕咳一聲調整了一下自己的面部表情說道:“我早就說過御史風聞奏事也要有理有據合情合理才行,剛剛說的那個什么……蜀王想要自立?如果是我的話,真要自立我肯定不會把當地百姓都殺了的,你是覺得他傻嗎?” 人都殺了,他還自立為王?光桿司令嗎? 那位姓王的御史梗著脖子硬頂了一句:“但是蜀王和秦國公手里有兵!” 李從嘉點頭:“的確,有兵才有實力,所以……你就沒想過他們手里一共才多少兵嗎?” 如果真要造反,靠著這點兵馬……這是在搞笑呢吧?高麗怎么跪的心里都沒數嗎?有這么一個前車之鑒還有人敢跟大唐水軍死磕? 王御史堅持說道:“無論如何蜀王和秦國公此舉簡直是泯滅人性,還請陛下重罰此二人!” 李從嘉懶懶說道:“知道了知道了,不過蜀王和秦國公畢竟開疆拓土有功,就功過相抵便是?!?/br> 王御史還想說話,結果硬生生被內閣幾位大佬有志一同的瞪視給逼了回去,他是可以找李弘冀和趙匡胤的麻煩,反正那兩位在樞密院,也管不到他,但如果得罪了內閣大佬,那就不是今后前途堪憂的問題,是從今天開始還有沒有前途的問題! 御史默默的回到自己的隊伍,他品級不高,距離門邊比較近,于是在回去的時候就看到了紅翎使站在了門口,紅翎使乃是大唐官方明面上的傳信機構,一般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些紅翎使不會跑到殿上來,尤其是在大朝會的時候。 御史沒再跟李弘冀死磕,反而心里琢磨著這次又是什么重大事件需要直接稟報的? 李從嘉見大家都沒有意見,知道這件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剛想退朝,結果就看聽到春生說道:“陛下,紅翎使等待上殿稟報有關燕云六州之事?!?/br> 李從嘉聽了春生的話之后心中一緊說道:“宣吧?!?/br> 第213章 紅翎使上殿之后跪地說道:“啟稟陛下, 前線急報, 叛軍已經開始向武州撤離, 之前被占領的蔚州新州被屠戮一空?!?/br> 李從嘉放在御座扶手上的手一緊,沉聲問道:“什么?” 紅翎使報告完了之后, 直接將奏疏呈上來,李從嘉打開看完之后,轉手交給身旁的春生, 春生將奏疏給范質等人看過之后, 就連一向十分穩重的范質都忍不住氣得臉紅說了一句:“豈有此理!” 比起范質,李從嘉看上去倒是很冷靜, 然而十分熟悉他的趙普看李從嘉一眼就知道他們陛下這是在憋著火呢。 趙普安靜如雞地站在一邊,等著李從嘉發火,然而李從嘉卻硬生生忍了下去說道:“退朝吧?!?/br> 眾人:????? 他們還等著陛下掀案幾咆哮呢,這就退朝了?等等,怎么解決??? 還能怎么解決, 李從嘉想讓燕云六州的契丹人都去死, 但是他能直接在大朝會上說嗎?他要是說出來,估計御史又要跳出來, 現在李從嘉對御史的觀感, 跟后世的鍵盤俠幾乎差不多。 下朝之后,當然不是就此休息, 內閣輔臣十分默契的去干自己的活不去問李從嘉到底要怎么解決,反正問也沒用,因為這會他們想要找李從嘉估計要去樞密院才行。 此時樞密院里因為無聊釋雪庭正在跟李平等人做沙盤推演, 然后就看到李從嘉沉這一張臉進來。 釋雪庭一看李從嘉這走路氣勢洶洶的樣子就知道他心里不定在怎么罵人,不由得問道:“誰惹你了?” 李平和朱元十分羨慕地看著釋雪庭,現在整個朝堂上除了偶爾抽風的趙匡胤,跟他們陛下說話的時候,估計也就只國師能這么隨意了。 李從嘉坐下來沉著臉說道:“叛軍開始屠城了?!?/br> 釋雪庭立刻明白了李從嘉的炸點,立刻說道:“看來果然是耶律賢在背后搞鬼?!?/br> 誰都知道這是耶律賢在搞事情,但是卻不能直接對契丹發動武力攻擊,甚至連譴責都不行,畢竟燕云六州回到大唐手里,那里的百姓名以上就是大唐的人了啊,大唐自己內部的問題,還能找誰負責呢? 李從嘉斟酌了半天說道:“潘美……就算我秘密讓潘美將燕云六州的契丹人都干掉,他也不敢怎么干吧?” 釋雪庭無語地看了他半晌說道:“除非你下明旨,否則是個人都不敢這么干?!?/br> 李從嘉十分遺憾的表示:“誰說的,阿兄和趙匡胤肯定敢?!?/br> 釋雪庭:…… 拿潘美跟兩個幾乎有金剛不壞之身的人比?他的重光這是被氣瘋了嗎? 釋雪庭說道:“這件事情先放一邊,把燕云六州平定下來之后再說?!?/br> 什么?放一邊?如果真能放一邊他還來樞密院干啥?他就是過來想要商量一下怎么搞契丹??! 李從嘉看著釋雪庭,發現釋雪庭對著他搖了搖頭,只好忍下了話說道:“李平告訴潘美不用束手束腳,只要策略上沒有問題,出了什么事情我兜著?!?/br> 李平用力的點了點頭,然后目送李從嘉和釋雪庭離開樞密院,越想越是不對,他記得他們的陛下不是這么好說話的人??? 當然誰都沒想到,李從嘉回到了書房之后還沒說話,釋雪庭就過來攬住他的腰湊到他耳邊說道:“只要你點頭,燕云六州的契丹人一個都別想活?!?/br> 李從嘉本來還想把他推開,結果被釋雪庭語帶殺氣的樣子給鎮住,過了一會才反應過來說道:“會不會太危險?” 他知道釋雪庭指的是讓情報部的人出動,雖然說情報部的確有暗殺訓練,但是讓釋雪庭好不容易訓練出來的人去跟那些平民百姓死磕,這不是殺雞用牛刀嗎?如果出現什么意外,李從嘉還心疼自己人呢! 釋雪庭見李從嘉猶豫不決便說道:“下不去手也沒關系,這件事情你就別去想了,交給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