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節
釋雪庭挑眉:“無恥?” 李從嘉立刻一邊躲著釋雪庭的爪子一邊投降說道:“不不不,我是說你靈活多變,別~” 釋雪庭含笑說道:“那就讓你再感受一下我的靈活多變好了?!?/br> 最后還是桃符過來拯救了李從嘉,桃符帶來了兩封折子,其中一封請罪的折子,嗯,李弘冀寫的。 李從嘉有些納悶,李弘冀又干了啥弄到要請罪的地步? 等他打開一看,發現李弘冀老老實實寫道:南周內亂紛爭不休,又有倭國趁機插手,雖有他國之別,但終乃大漢民族子孫,又有此乃我父祖固守之地,被倭人糟蹋實不忍心,是以臣私自違抗軍令率軍出擊,此乃臣一人之錯。 這一封是請罪的,然后另外一封就是請功的——淮南軍初上戰場表現不俗,殺敵千余人。 殺了一千個雖然聽上去不多,然而想想這是水戰,本來就不像陸地上那樣方便割下敵人的頭顱,所以實際上淮南軍殺的人應該比這個還多,最妙的是這其中還有幾十個倭人。 人數不多,但是日本派來的人可能本來也不多,他們費勁千辛萬苦混到了被南周高層信任的地步,相方設法讓南周內部分裂,開啟了戰爭模式,結果這些人就被大唐滅了一半。 李從嘉十分開心,要不怎么說是親兄弟呢?這默契真是絕了,畢竟李從嘉的命令剛發出去,這時候估計還沒跑出長安縣的范圍呢! 李從嘉問道:“桃符,這兩封折子有人看過了嗎?” 桃符搖了搖頭:“這封折子到了樞密院就被送過來給您看了?!?/br> 樞密院中李從嘉就是最大的頭,不像是內閣還有個首輔,首輔有資格看折子,并且還可以對一些無關緊要的折子直接作出批復,而不用經過李從嘉。 當然這個無關緊要也是有范圍的,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李從嘉不用特意提醒范質也能守好本心。 李從嘉放心的將這兩封折子放在御案上說道:“哦,如果有人問起,你就說我這兩天忙,折子太多,還沒看?!?/br> 李從嘉打定主意拖一拖,拖到算著李弘冀差不多收到旨意的時候,過一過再將請功的折子拿出來鼓舞民心,估計也就是拖五六天的事情,這也不難。 簡單來說就是李從嘉不想給李弘冀定罪,或者說不想給李弘冀那些手下定罪,李弘冀的話其實無所謂,他已經是蜀王,再給他封賞也就是加一些封戶,如今商行有一點李弘冀的股份,賺的錢封戶的稅收多多了。 不夸張的講其實現在封戶對于李弘冀來講也只不過是一種象征意義的榮耀,當然如果連封戶都沒有,那這個王爺當的就實在是太慘,皇帝得多不待見他。 所以該拿的李弘冀還是會拿,不過李從嘉給不給加封戶,他已經完全不在意了,所以他才敢帶著隊伍直接就去打,才敢寫折子請罪,大不了就將功折罪么,反正如果到時候李從嘉礙于朝中其他大臣,不得不用他的功勞抵他的罪過,到時候私底下也會補貼他一點的。 跟著皇帝弟弟干不吃虧! 只不過淮南軍里的那些軍官則心里在嘀咕,生怕被這位膽大妄為的蜀王殿下坑到山溝里去,尤其是折子上去之后,京城好幾天都沒動靜,這些人就更坐不住了,雖然有罪,但是我們打勝仗了啊,就算不賞我們,好歹也告訴我們功過相抵了不是。 就連李弘冀也納悶這一次李從嘉的反應怎么這么慢,結果等來等去,最后等到了李從嘉近乎野蠻的一封旨意,之所以說野蠻是因為這旨意雖然寫的駢四儷六辭藻華麗,但是掩蓋不住字里行間的那種給老子狠狠打那群王八蛋的意思。 跟李從嘉當了許多年兄弟,李弘冀這才明白李從嘉為什么扣了那兩封折子這么久,合著這是在給他脫罪??? 李弘冀當場就笑了,轉頭就告訴將士們:等著吧,不日就有朝廷的封賞下來了。 不過李弘冀根本沒等朝廷的封賞下來就又帶著隊伍出去了一趟,直接將長江南岸占據的差不多,成功拿回江都府,正摩拳擦掌的想要將江寧府也拿回來。 李弘冀在看到江都府那被改的面目全非的王宮之后,忍不住就匍匐在地哭了一場,比起李從嘉是為了世人眼光以及想要出門外才要親自來收復江都江寧二府,李弘冀的感情就真實的多。 雖然還沒有將江寧府拿回來,但是江都府都已經這樣,那么江寧府更不用說,只會更慘一點。 畢竟無論是哪個皇帝在跑到之前皇帝的地盤上之后,無論是從政治角度看還是封建迷信角度看,都會盡可能的消除前朝皇帝存在的痕跡,皇宮這種東西不能隨便拆,但是能改啊。 李弘冀在這里出生在這里長大,人生有一半的時間是在這里度過,對江都府的感情不可謂不深,雖然后來經歷過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可他是一直跟隨在勝利者身邊的,所以他可以盡情的去懷念自己的小時候,而不必想起來就陷入仇恨之中無法自拔。 李弘冀哭過之后,就開始拿出已經準備好的太牢之類的東西祭天,祭天之后,他正要鼓舞一下士氣,讓大家爭取迅速拿下江寧府。 其實不僅僅是李弘冀,將士們也都很著急,他們之中很多人并不是南方的,也跟南唐沒啥關系,所以對于江寧府感情一般,但是他們知道江寧府是大唐前國都,如今已經淪落敵手近十載,雖然他們的皇帝沒說,但是看蜀王就知道,皇帝對江寧府很重視。 既然重視,那么他們如果能夠盡早拿下江寧府那就是大功一件啊。 大家在這么寒冷的天氣出來打仗,為的不就是軍功嗎?他奶奶的,誰說江南就不冷的?感覺比北方還冷,趕緊打完了回家! 只是讓他們意外的是李弘冀在動員完了之后居然沒有立刻帶兵奔赴江寧府,而是選擇停留了一段時間,因為李從嘉的旨意過來了。 李從嘉在得知李弘冀拿下江都府之后,就立刻下旨,讓他先別著急去打江寧府,先去拿下蘇杭二州以及越州。 李弘冀剛開始不明白李從嘉的意思,等看到李從嘉下一個命令之后他就恍然大悟——李從嘉讓他將這些州府的港口全部控制起來! 李弘冀知道李從嘉控制港口為的其實就是阻止日本人繼續登岸,反正遇到一個就遣返一個,除非他們身上有大唐同意來往的文書,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大唐建立之后日本還沒派人來朝貢過,可以說兩國還沒有建交,李從嘉壓根就沒有給日本文書過,至于南周的文書,誰認呢? 當然如果日本人選擇從別的海岸登岸而不選港口,那他也沒辦法,畢竟李從嘉不能在那么長的海岸線上全布上人,不過他能做的就是自己的地盤嚴加看管,路引一定要有,抓到就遣返,他就不信日本派人過來是為了體驗野人生活的! 當然除了這個之外,李從嘉還給了李弘冀一個秘密任務,那就是護送釋雪庭的手下出海去日本,畢竟有自己人幫忙的話,可以就近準備許多物資,然后還能神不知鬼不覺。 李從嘉甚至給這些和尚一批經費,他原本以為他們會十分高風亮節的不收,畢竟這也算是去傳播佛教文化,然而這些和尚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全收下了,不愧是釋雪庭師兄師弟們! 是的,釋雪庭這次在師兄師弟之中選出幾個腦子比較清楚,比較能言善辯的人去日本,畢竟這些人他都是熟識,倉促之間讓他去找別人,他也未必能夠找到。 然而讓李從嘉和釋雪庭十分意外的是這些年來一直深居簡出的釋青松聽到這件事情之后,居然也出來表示要去日本傳播佛教文化。 李從嘉差點沒嚇死,沒等釋雪庭說話他就當即搖頭說道:“青松大師年事已高,我實在不忍讓你為大唐cao勞奔波,你還是留在大相國寺頤養天年吧?!?/br> 釋青松聽了之后深深看了一眼李從嘉,躬身行禮之后轉身離開,李從嘉看著他的背影總覺得有些瑟縮。 或許是因為釋青松很明白,李從嘉不信任他吧。 李從嘉現在的確可以無視釋青松當年做過的事情,原諒一個人有的時候并不難,尤其是當這個人并沒有給他造成太多的困擾的時候。 但是李從嘉卻沒辦法完全信任他了,萬一這老和尚一抽風,到了日本就開始忽悠日本跟大唐對立怎么辦? 李從嘉派人過去為的就是和平演變,畢竟他想要打仗,估計內閣和樞密院總會有人不同意,除了先文化入侵,然后再一點點派人過去侵占,他也暫時想不到其他辦法。 李弘冀戰戰兢兢的將這些和尚送上船之后,著實松了口氣,他猜不到李從嘉的意圖,不過他也不想去猜,沒事兒就猜皇帝的想法那是要命的事情,李從嘉從來不是那種喜歡玩你猜我猜游戲的皇帝,他如果想讓你知道,那么你就會知道,他不想,你猜不到最好,猜到了也要裝成不知道。 李弘冀將這件事情放到一邊,轉頭繼續謀劃怎么拿下江寧府,畢竟江寧府的防御措施不是江都府能比的,李弘冀至今都對父親當年棄城而逃有怨念。 然而他的計劃剛做一半,剛剛升任南周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的左玉杰派人來傳口信:我警告你不要打我,你打我……我……我就挖你家祖墳! 李弘冀:我去年買了個表! 第192章 驚世駭俗!真的是驚世駭俗! 李從嘉穿越過來這么久, 就聽說過兩軍交戰, 一方不支就要挖另外一方祖墳的! 當然一般也不會出現強勢的一方祖墳在弱勢一方手里的情況, 李從嘉他們這個……著實特殊。 然而挖人祖墳是要遭天譴的,一般不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不會有人這樣做。 現在南周好像就到這種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左玉杰也算是發了狠,你們不讓我當皇帝,那我讓你們李家的江山也坐不穩! 畢竟這年頭還篤信風水, 當初眼看著周國都有一爭天下之力, 而南唐只能拋家舍國的跑掉,李從嘉更是跑到西域當野人, 然而人家居然三混兩混混出頭了,李璟沒死的時候,李從嘉還只是肅州的王,李璟死了之后,李從嘉的步伐開始變得越來越快。 所有人都覺得這是因為李家祖墳冒青煙, 那么烈祖的墳墓肯定也至關重要!或許這個地方就是不旺李璟而旺李從嘉呢? 左玉杰堅信哪怕不從孝道上來說, 李從嘉也不可能放任他去挖李家祖墳,一時之間不由得得意洋洋, 完全沒有發現自己已經快要被孤立——一個不擇手段連死人都不放過, 完全不顧禮儀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與之相交的, 一時之間,原本還算團結的南周朝臣之間慢慢出現了裂痕。 駐扎在江都府的李弘冀氣的胸膛起伏,半晌說不出話, 被別人用祖墳威脅的感覺并不好,當然更不好的是李弘冀不知道怎么跟李從嘉說這件事情! 這尼瑪要怎么寫折子???難道要說他擅自用兵,一不小心就打過了頭,搞的對方要挖自家祖墳? 是,李弘冀知道就算他不寫折子李從嘉也會知道這件事情,然而這件事情不僅僅是他們兄弟知道就可以的,至少也要讓滿朝文武知道啊,要不然日后朝廷上覺得是時候可以去打南周了,李弘冀要怎么辦?打還是不打? 李弘冀繼續苦哈哈的寫折子請罪,他發現南邊大概跟他犯沖!以后再也不來了!寧可跟著和尚們去日本! 李弘冀寫折子的時候,李從嘉已經通過釋雪庭知道了這件事情,跟李弘冀預想的不同,聽了這個消息之后十分鎮定,只是問釋雪庭:“你怎么看?” 釋雪庭沒有回答,只是觀察李從嘉半晌才說道:“你不在意?” 李從嘉無奈:“我在意有用嗎?其實如果真的論起來的話,我家祖墳還真不在那,那里只是我祖父的陵寢?!?/br> 李從嘉姓李,自稱唐皇室后代,那么他的祖墳就在咸陽一代,只不過就算是祖父陵寢也不能不管啊,就算是李從嘉也覺得頭疼。 釋雪庭被李從嘉嚇了一跳,他真擔心李從嘉盛怒之下來一句“讓他們隨便挖?!蹦蔷蛪拇蟀l了。 不知道為什么,李從嘉給釋雪庭的感覺就是這么膽大包天,無所畏懼,那些神神鬼鬼的他似乎一點都不信。 不過這件事情無解,這個“人質”太特殊,沒辦法解救! 就在李從嘉和釋雪庭兩個人相顧無言的時候,李弘冀的請罪折子來了,這一次李從嘉不能再藏起來當成沒收到,他現在需要借助大家的智慧。 他沒有選大朝會,大朝會上烏央烏央好幾百人,這件事情說出來不定會亂到什么程度,說不定還要來個群情激奮,這就免了,李從嘉現在不需要有人跟他同仇敵愾,他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問題,內閣六部就不錯,這些人年紀足夠大,經歷的事情足夠多,說不定能打開著個死結。 然而讓李從嘉意外的是這封折子給內閣眾臣看了之后,范質當即就氣的雙目圓瞪,儒雅斯文的老先生當即就險些掀了御案。 李從嘉目瞪口呆地看著群情激奮,不得不說文化人罵起人來都特別的斯文,斯文到了李從嘉都要轉了轉腦子才能明白這些人是把左玉杰的祖宗十八代罵了一遍。 李從嘉咽了口口水,更深切的明白了什么叫主憂臣辱,主辱臣死,感覺這些人分分鐘要沖出去打死左玉杰的樣子。 “你們……冷靜一點?!崩顝募魏蠡诹?,這要是把老先生們都氣壞了,他找誰賠??? 李從嘉真是太小看這件事情了,事實上左玉杰的確過分,老先生們當年也算是跟他同朝為臣過,現在……真是恥與此人為伍。 等大家都冷靜下來之后,李從嘉才說道:“我有意派人將祖父骸骨遷出?!?/br> 范質愣了一下,抬頭看向李從嘉問道:“只遷骸骨?” 李從嘉點頭:“沒錯?!彼猿暗男α诵φf道:“如果只是遷骸骨的話,派人過去或許還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弄出來,別的只怕是沒辦法了?!?/br> 范質皺眉說道:“如此……怕是不妥?!?/br> “有什么不妥呢?當年大唐偏居一隅,所以祖父只能葬身于江南,如今我富有四海,自然要為祖父挑選一塊風水上佳的地方做陵寢?!?/br> 趙普忍不住說道:“可是那些陪葬的器物……” 李從嘉擺手:“都是一些身外之物,我如今已經能夠弄到比那些東西更好的陪葬物品,祖父會喜歡的?!?/br> 魏仁浦嚴肅著一張臉問道:“陛下,您的一言一行都是天下表率,臣希望你能三思?!?/br> 李從嘉也很嚴肅:“就是因為我三思過了,才只能想到這么一個辦法,否則怎么樣呢?就此停滯不前?今日左玉杰能夠用祖父陵寢威脅我們不能出兵,明天他們就能用這個做理由占領我們的城池,難道我要一步一步退下去嗎?” 眾人一時語塞,想一想,左玉杰既然已經沒有節cao了,那么這種事情他或許還真干得出來。 范質恨恨說了一聲:“小人行徑!”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很多時候往往小人更能得逞?!崩顝募涡χf道:“我不想讓將士們的血白流,不想讓他們的努力前功盡棄,祖父生前最是愛惜將士,他為大唐開疆拓土,知道打天下的不易,想必是不會怪罪我的,更何況,我就是請他老人家搬個家,搬到一個更加富麗堂皇的地方去,他有什么不高興的呢?” 戶部尚書扭了扭身子,看了看幾位輔臣,輔臣們也都互相看看,他們都有些慚愧,讓皇帝不得不將祖父的陵寢遷出來,還是要偷偷摸摸的遷出來,別的陪葬物品一概不敢要,這已經是他們的失職。 李從嘉看他們都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覺得有些奇怪,他已經退步到這個程度了,為什么大家還一副難以啟齒的樣子? 他靜靜地看著眾人思索半晌,忽然靈光一閃說道:“這次陵寢遷移,就不花費國帑了,我來出,不過就算是我想要以一人之力建一座陵墓恐怕也不容易,這樣吧,我的陵寢不是正在修嗎,讓大家快一點,就給我祖父用吧,至于我自己,回頭在父祖身邊找一塊地方,足矣,不必再興師動眾了?!?/br> 李從嘉剛剛才想到,重新修建一座帝陵對于大唐的財政來說是非常大的負擔,李從嘉的陵墓已經開始建造,并且看規模都十分宏大,之前李從嘉曾經拒絕過,然而大家都不聽他的。 無論如何,李從嘉都是開國之君,不管他是偶爾抽風也好,有各種各樣奇葩的想法也罷,他的功績無法遮掩,這些東西不會流傳下去,到時候史書上只會記載下一位雄才大略的開國君主。 所以李從嘉的陵寢必須規模宏大,當然最主要的是,這些人心里門清,只要不出大差錯,自己將來說不定要陪附皇陵的,皇陵都那么寒酸的話,他們的墳墓能好到哪里去?誰都不愿意自己的身后事變得太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