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節
高懷德這次直奔儒州,結果讓他意外的是,如今守在儒州的居然不是秀國人,而是契丹人! 高懷德進宮的腳步被抑制住,一時之間不知道該不該打,畢竟之前大唐跟契丹已經形成了攻擊同盟,也算是變相的約定了地盤的歸屬,結果現在契丹居然偷偷摸摸的打到了儒州? 如果是之前高懷德肯定二話不說直接就打,不過換成現在……他想了想還是沒敢直接出兵,而是寫折子請示。 李從嘉看到折子之后直接說道:“高懷德這是怎么了?他以前不是這么小心翼翼的人吧?遇到契丹人還等什么?直接打過去,跟契丹講道義?之前就是說著玩啊,兩邊都心照不宣,只不過之前咱們這兒事兒多,沒來得及騰出手讓他們占了便宜?!?/br> 釋雪庭說道:“高懷德是擔心吧,之前的事情,換成誰都要擔心一下,你沒看這兩天楚王和蜀王都在稱???” 李從嘉無奈說道:“他們都這樣,潘美還在西域,只有高懷德一個人肯定是不行的,要不然……國師啊,只有你能為朕分憂了?!?/br> 釋雪庭有些無奈:“朝中那么多人,何必我來?” 李從嘉搖頭說道:“不行,他們估計都被嚇破膽子了,這些家伙還是武將,怎么一個比一個慫???我現在還在長安呢,誰能直接越過我下命令?怕什么?” 釋雪庭一臉莫測高深說道:“若是真想要弄死誰,也不是沒辦法,他們也有自己的顧慮,蜀王和楚王功勞不小,怕是擔心功高震主,其他人的話……還有個人可用,那就是楊業?!?/br> 李從嘉聽了之后有些糾結:“楊業……之前他遇到契丹打過敗仗,我怕他有心理陰影?!?/br> 釋雪庭一臉莫名:“什么心理陰影?” 李從嘉解釋道:“就是擔心他懼怕契丹人?!?/br> 釋雪庭哭笑不得:“只是敗過一次,還是因為輕敵,這又算得了什么?誰能保證自己戰無不勝?” 李從嘉捧著臉說道:“你就是啊?!?/br> 釋雪庭:…… 釋雪庭多少也明白李從嘉的意思,這是要立個典型,讓大家不要擔心,他不會牽連太多人。 于是釋雪庭整裝待發,李從嘉順便給他了一個便宜行事的命令,釋雪庭這才恍然大悟,估計李從嘉是覺得高懷德他們每次都要寫折子請示,這樣太浪費時間,很可能在等回復的時候,戰機就稍縱即逝。 然而對于別人,李從嘉現在都保持著懷疑狀態,通過周家他就覺得這些臣子或許并不如他想象中那樣對他那么忠心。 他需要再觀察一下,不安分的就收拾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唯一能夠信任的也就只有釋雪庭。 釋雪庭帶著李從嘉的命令離開了長安,到了這個時候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在關鍵時刻李從嘉最信任的就是釋雪庭。 對此李仲寓有些不明白,李從嘉總不好跟他解釋自己跟釋雪庭的關系,于是只好說道:“國師超然物外,就沒有利益瓜葛,也不會因為權勢而背叛?!?/br> 李仲寓覺得好像有點道理,但是又覺得哪里不對?;厝ハ肓税胩?,只能歸結為他爹跟國師感情深厚,當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李仲寓也算是真相了一把。 李從嘉忽悠完李仲寓之后,就收到了釋雪庭發來的信件,因為釋雪庭不是朝臣,所以他也不用寫折子。 李從嘉本來還納悶,算著時間現在應該是剛到啊,怎么這么快就寫信過來,難道是想他了? 結果打開之后,李從嘉看到上面寫著李從善已經向契丹投降,秀國分裂,契丹人派出女真人來受降。 李從嘉頓時臉色陰沉,高懷德當時怎么沒打死李從善呢? 作者有話要說: 李仲寓:遍翻史書能有阿爹和國師這般君臣相得的也就只有漢武帝和衛青了。 李從嘉:兒子,你這樣就讓我沒辦法直視這倆人了。 李仲寓:將來我也要找一個這樣的人,就留下千古佳話。 李從嘉:?????? 第178章 李從善的事情讓李從嘉對小巧的來歷都沒那么關注了, 唯一還關注這件事情的就是李仲寓。 李仲寓想不出為什么小巧會對周娥皇說那些話, 怎么看怎么有問題, 到最后總算是查出來,小巧家與周家有仇, 不外乎就是當年周家曾經搶占土地,逼死平民,小巧的祖父和父親都死在了周家的手上。 后來能夠進宮當侍女也是機緣巧合, 而且她跟在周娥皇身邊時間已經不短, 至少在周娥皇還在當王妃的時候,她就已經入了王府。 這些年她一點一點終于熬到了留在周娥皇身邊的地位, 然而發現周娥皇成了皇后! 誰都知道國家對帝后的保護是方方面面的,什么下毒下藥,只要食物之中有點沖克的東西存在都會被問罪! 小巧只能咬牙繼續等,等一個合適的時間,她并不想報個仇還把自己搭進去, 結果終于讓她等來了這么一個機會, 只用三言兩語就將周娥皇逼上了死路,而且她也能十分完美的脫身, 畢竟周娥皇是自縊而亡, 跟她有什么關系呢? 結果萬萬沒想到李從嘉居然這么敏銳,從那么一點點的蛛絲馬跡之中都能查出她在背后推波助瀾。 小巧肯定是沒辦法活了, 這種罪名足以殺她全家,只不過她全家如今也只剩下了她,在父祖去世之后, 她的母親弟弟也跟著去世,這也是小巧為什么這么恨周家的原因,這是家破人亡了啊。 有關于小巧的判決,李從嘉看了一眼就扔到了一邊,他很同情這個女孩子,但也只能同情,就算他想要赦免小巧,估計下面的人都不同意,這相當于變相的奴仆弒主,如果李從嘉都開恩赦免他,以后那些奴仆還怎么用?說不定就因為一點小事情,他們就要殺掉主人了! 李仲寓報告完了之后,就屏息站在一邊,小小年紀的他已經很能明白爹娘是不同的,而且老師以及書院的一些同學都隱晦的告訴過他,沒了娘,他就得讓自己招人喜歡,否則……廢太子的理由太多了。 然而他看李從嘉半天臉色都沒緩過來,此時此刻國師又不在,好像也只能自己硬著頭皮上。 李仲寓小聲問道:“阿爹,什么事惹你不開心了?” 李從嘉察覺出李仲寓的小心翼翼,深吸口氣緩和了一下語氣說道:“契丹真是……欺人太甚?!?/br> 李仲寓有些奇怪地看著李從嘉,李從嘉這才說道:“契丹派女真去接受李從善的投降儀式?!闭f到這里他忍不住磨牙,然后繼續說道:“女真受降儀式有個名字叫牽羊禮?!?/br> 這個時候女真這個部族還并不強大,中原對他們的了解遠遠小于對契丹的了解,所以李仲寓并不明白什么是牽羊禮。 李從嘉只好跟李仲寓解釋了一下,所謂牽羊禮就是他們把投降的人脫掉衣服,拴上草繩像牽羊一樣牽著走。 李仲寓聽了之后也十分生氣,這樣的儀式無疑是極其侮辱人的,他并不關心李從善是不是被侮辱了,他只知道契丹必然是故意的,他們知道女真有這個習俗,所以就讓女真來受降,否則李從善是對契丹投降又不是對女真投降,為何要派女真前來? 而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并不是侮辱李從善,或者說并不完全是要侮辱李從善,這是在變相侮辱李從嘉??! 李從嘉跟李從善雖然已經算是決裂,但他們兩個終究是一母同胞,如今女真用牽羊禮,侮辱李從善就是只羊,是個畜生,這不是變相在罵李從嘉嗎? 罵了李從嘉,李仲寓也被罵了啊。 給誰誰都咽不下這口氣! 李從嘉真是寧可當初李從善死在高懷德手里,都不想出現這樣的局面,這是將李家祖宗八代都一起侮辱了! 實際上這樣的儀式有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所以會直接自盡,并不給對方機會。 然而李從善并沒有這樣的勇氣,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或許他還真有成為梟雄的潛力,畢竟以他的出身,還能忍受這樣的屈辱,不得不說一句大丈夫能屈能伸了。 李從嘉沒有回信,釋雪庭只是簡單的寫信而不是正經報告,就代表著他心里有了處理的方案,李從嘉多少能猜到一點——不外乎就是打的兇一點,你們敢侮辱我們皇帝,我們就殺你們全家。 所以李從嘉氣過之后,只能祈禱李從善被釋雪庭帶回來或者直接干掉,否則以后還不知道要出什么幺蛾子。 只不過當他發現李仲寓氣的晚飯都沒吃之后,就開始了對兒子的教育。 “你怎么能不吃飯呢?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啊?!敝芏鸹室呀洸辉?,李從嘉就開始瘋狂給他兒子灌心靈雞湯。 李仲寓有些懵逼地看著李從嘉,這樣的說法他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李從嘉繼續說道:“你想想你在這里因為不吃飯餓壞了,契丹會有什么影響嗎?并不會,反而他們會很開心,兵不血刃就讓大唐的太子病倒了啊,所以為人君者,要有點度量,這個度量并不僅僅指代對臣下的容忍,也有對這種壞消息的容忍,只有保持冷靜,才能想到更好的解決辦法?!?/br> 李仲寓慢慢恢復了以往的狀態,問道:“阿爹現在生氣嗎?” 李從嘉坦然點頭:“生氣啊,我當然生氣,只不過生氣也沒用,還不如趁著這個時間,想辦法多給前線調一些糧草過去,讓他們狠狠地打,打疼了他們自然會低頭?!?/br> 李仲寓認真點頭,表示自己好像又學到了什么稀奇古怪的東西。 等把李仲寓送走之后,李從嘉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忍了半天才忍住了掀桌的沖動。 其實他也知道,這個世界上肯定有很多人都在詛咒他,也會罵他侮辱他,然而那些人都不敢當著他的面來,所以他也就當成不知道,否則真的天天去想這些,也太神經病了一些。 然而現在契丹是光明正大的在打臉??! 李從嘉沒給釋雪庭回信,但是他可以給高懷德下令,之前釋雪庭過去之后,高懷德基本上就退居二線,做一些輔助工作,乖乖的聽從釋雪庭的領導。 本來李從嘉也沒覺得這有什么問題,然而現在看起來……高懷德手上的兵縱然不如釋雪庭帶出去的天策府和火器營,也大部分都是精銳,就這樣跟在后面打實在是太委屈,干脆分兵好了,他真是給契丹臉了! 李從嘉這一封詔書直接下給了高懷德,內閣和樞密院什么都沒說,說實話他們也很生氣,罵他們老大是畜生,豈不是把他們全體都罵了? 這樣的人不打是留著過年嗎? 高懷德收到這份詔書之后,整個人頓時容光煥發,摩拳擦掌的打算大干一場。 之前那些日子是真的把他憋屈壞了,要是他壓根沒有領兵出征也就算了,結果領兵出征了還要小心翼翼不敢主動出擊,眼睜睜看著許多合適的機會從眼前溜走,暗中感覺簡直能把人逼瘋。 后來釋雪庭來了,高懷德本來是不太信任釋雪庭的,然而……皇帝信啊。 什么都比不上簡在帝心四個字,高懷德已經做好了好幾套方案,都是以釋雪庭不靠譜為前提做下的,他甚至已經想好了怎么委婉的說服國師按照他的想法來。 雖然之前聽說過釋雪庭打仗也不錯,然而釋雪庭距離上次帶兵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了,之前去燕云十六州做臥底,大家也不知道他都做了什么,反正只知道他出去一趟,契丹就被分裂,然后弄出來了一個秀國。 于是等釋雪庭到這里之后,先是找高懷德以及兩邊的中級軍官開了一次會,這次會開完之后,高懷德就將自己之前設定好的方案一二三四全都嚼吧嚼吧吃了——這位的軍事素養只比他高不會比他低,再加上經驗豐富,他就老老實實跟著走就行。 可是他手下的兵比起天策府和火器營來差的有點遠,所以能做的事情并不多,這讓他的落差感有點大。 現在好了,皇帝的圣旨讓他去打別的地方,趕緊走,看國師那架勢跟要把契丹打下來一樣,再不走他估計連口湯都喝不到! 李從嘉只是讓高懷德選一個地方去打,最好能夠跟釋雪庭形成呼應,兩邊別距離太遠,否則到時候很容易出問題,至于具體打哪里,李從嘉并沒有給出指示。 這樣的圣旨無疑讓高懷德舒心很多,至少他知道李從嘉對他應該是沒有什么猜忌之心,否則也不會給他這么大的權利。 放開了的高懷德整個人都特別的放飛自我,那邊釋雪庭還在思考要不要打雁門關,他就已經幫釋雪庭做好了決定——這個地方必須要打。 雁門關是長城上最重要的關隘,原本是用來抵御游牧民族的,然而如今它卻落入了游牧民族的手中,而因為這個地方易守難攻,之前晉國周國都曾打過雁門關的主意,然而到最后卻都無功而返。 釋雪庭對于打雁門關也不是特別的有把握,有的時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不是人類能夠媲美的,哪怕他手上有火器。 然而他還沒猶豫多久,就聽到高懷德摔兵進攻倒馬關的消息,整個人都有點不好。 雁門山東西兩翼長城綿延起伏,往東走就是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 這些關隘基本上都是聯動,一旦有一個關隘收到攻擊,其他關隘都會收到消息,并且進行支援。 高懷德手上的兵不多不少,能夠打下倒馬關,或許還能打一下紫荊關的主意,然而在面對雁門關和平型關的時候,就會顯得十分疲軟。 釋雪庭只能轉頭直奔雁門關,既然要打,就將那個最難打的先啃下來,剩下的自然會變的容易,什么平型關紫荊關以后再說吧! 雁門關遇襲的事情讓耶律賢有些坐不住,這個地方是中原的門戶,又何嘗不是契丹的門戶?可以說雁門關在誰的手里,誰就占據主動權,哪怕西漢之后幾乎沒有哪個中原王朝會主動攻擊游牧民族,然而有沒有雁門關,契丹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耶律賢在聽說李從嘉派出了大唐最精銳的部隊去攻打雁門關的時候,立刻也開始調兵遣將,打算用契丹最精銳的部隊去守住雁門關。 只是契丹人更擅長的是平原上的戰爭,他們最精銳的軍隊大部分都是騎兵,雁門關在雁門山上,不說守城他們擅不擅長,就說釋雪庭身上帶著的火器就不是他們能夠抵御的了的。 然而雁門山阻攔的不僅僅是契丹,釋雪庭也很頭疼,他手上有火器是沒錯,可是想要在山地上打,有一些笨重的火器根本派不上用場,火炮這種大概也只能放在山下聽響,嚇唬嚇唬契丹人,真正能夠帶上來的也就是火銃。 火銃倒是便攜了,可它對城門的攻擊力幾乎為零,雁門關可以算的上是古代的良心工程,東西門都以巨磚疊砌,十分巍峨,也十分堅固。 城門就更不用說,釋雪庭估計如果不能用火炮,他打雁門關至少要多廢很多力氣,這也是之前他為什么猶豫的原因,他原本想著先將別的地方拿下來,休整一下,然后再去打雁門關,只是計劃沒有變化快,誰讓高懷德被李從嘉放出去撒歡了呢? 釋雪庭十分生氣地給李從嘉寫了封信,指責他太縱容手下。 李從嘉收到信之后吐了吐舌頭,然而……自然是虛心接受堅決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