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節
李景達自然知道趙匡胤的想法,只好嘆了口氣說道:“此事總是要稟報殿下的,你能不能留下來,還要看殿下的意思?!?/br> 趙匡胤略一猶豫問道:“可否稍等幾日?若是我身體實在無法恢復,自然也不敢在這里耽誤大軍的?!?/br> 李景達一想也沒什么,反正現在戰事也并不吃緊,趙匡胤的事情瞞幾天也不算什么大事,所以他同意了。 趙匡胤頓時精神一振,接下來幾天,他嚴格按照作息生活,鍛煉身體,吃的東西也都是精心配制。 李景達看著趙匡胤為了身體恢復做的訓練,都不由得咋舌,覺得此人真是心狠,對自己都能這么狠,還真就用了五天的時間,將身體恢復的差不多,雖然無法到達巔峰時期,但他作為將領,也并不是時時要沖鋒陷陣的。 李景達看他這個樣子也差不多,干脆就去給李從嘉寫了折子。 李從嘉接到折子一看就知道他們打了個時間差,趙匡胤解了毒肯定要休養,如今李景達卻說他狀態很好,趙匡胤自己呈上來的折子也做了懺悔,并且想要戴罪立功。 對此李從嘉倒是無所謂,他也能理解趙匡胤的想法,既然李景達都為趙匡胤背書,那至少說明趙匡胤現在的確可以帶兵打仗,那就讓他去,把那個樂不思蜀,哦,應該是樂不思唐的和尚給叫回來! 從孟昶被割喉到現在,李從嘉沒有收到釋雪庭的任何消息,信沒有一封,甚至連口信都沒有! 李從嘉整個人都很鬧心,不知道釋雪庭到底在搞什么,他甚至都在擔心,釋雪庭是不是也陷在了孟昶被殺一案里面回不來。 李從嘉越想越是可能,否則就算釋雪庭變心,他也不是不知輕重的人,總要給李從嘉一個交代,現在這種一聲不吭就消失無蹤的行為基本不會出現。 想到釋雪庭可能被蜀國抓了起來,李從嘉就有些坐立不安,他很想立刻下旨讓李景達和趙匡胤盡快攻打到江陵,好把人給救出來。 可是李從嘉又不敢隨便指揮,他擔心李景達和趙匡胤明知道這件事情不能那么做,為了完成李從嘉的任務還要咬牙上,到時候可能會耽誤軍機,這也就算了,萬一過多折損士兵,只為了救釋雪庭,李從嘉心里恐怕會很愧疚。 就算是釋雪庭估計也不會開心,在他眼里,眾生總是平等的,沒有誰的生命更高貴一些,哦,李從嘉大概是例外。 李從嘉坐立不安許久之后,還是將李平喊了過來,秘密詢問了一番,畢竟李弘冀還在巡視邊境,如今樞密院中有經驗有腦子的將領也就剩下了一個李平。 李平聽了之后,略有些猶豫說道:“若是殿下心急,可以讓白國公勸對方投降,若是蜀地堅持不投降的話,再打過去也無妨?!?/br> 李從嘉一想也是,既然對方不投降,那不打還等什么? 于是李從嘉直接就給了李景達一個旨意,不過,在旨意里他強調了好多遍小心行事。 李景達接到旨意瞬間會意,立刻寫了一封信交給信使,讓他送到蜀國。 趙匡胤在知道之后,一發狠連續打下了三座城,他也是沒辦法,萬一蜀國認慫直接投降,他還去哪里找軍功? 現在三座小城雖然不多,但是好歹也算是有一點軍功,至少能夠讓他將功補過的。 然而誰都沒想到,李景達的書信居然石沉大海,蜀國那邊任何消息都沒有,唯一的消息居然是孟玄喆靈前繼位成為蜀國皇帝。 李景達估摸著李從嘉的耐心,覺得大概差不多了,跟趙匡胤商議一下,便兵分兩路,打算直取江陵。 一開始他們打的很是小心謹慎,推進也不快,就怕蜀國打算投降了,結果他們打的太快,沒給人家投降的機會,這就不好了。 結果過了一段日子,李景達收到消息,就說蜀國要向北周俯首稱臣! 李景達頓時覺得有些不能忍,憑什么是北周???北周又沒有給他們造成壓力,難不成他們還想引北周的兵來打自己嗎? 不忍了不忍了,直接打下來算了! 就在李景達生氣打算收拾蜀國的時候,李從嘉收到了一個驚喜快遞大禮包——國師一枚。 李從嘉在看到風塵仆仆的釋雪庭的時候,整個人都驚呆了,這才多久啊,釋雪庭怎么就回來了? 釋雪庭看到李從嘉之后,明顯松了口氣,整個人氣勢收斂,坐在李從嘉身邊抱著李從嘉說道:“總算是回來了?!?/br> 李從嘉回過神來摸了摸他的光頭問道:“你……你怎么突然回來了?你每天走多少里???這么快?” 釋雪庭笑道:“紫亭候既然已經清醒,我就不留在那里了,不如回來?!?/br> 李從嘉看他一臉疲憊,咽下了到嘴邊的許多疑問,直接拉著他說道:“先去沐浴,然后好好吃點東西休息一下,別的問題都先放一邊?!?/br> 釋雪庭心中熨帖,他知道李從嘉肯定有很多事情想問,然而他一個都沒問,只是催著他去休息,只能說明他這個人比那些事情都重要一些。 釋雪庭也沒有廢話,他是真的累了,從蜀國一路趕回來,一共就用了十天,整個人都快要跑散架,現在也的確想要好好休息一下。 因為太過疲憊,就連沐浴都沒有不老實,洗完之后匆匆吃了點東西,就抱著李從嘉沉沉睡去。 李從嘉仔細打量他半晌,這才確定,和尚真的瘦了一圈,之前的憤怒又化為了心疼,深覺釋雪庭大概就是他的克星。 釋雪庭睡下的時候天還亮著,李從嘉本來不睏,然而被他抱在懷里,感受著釋雪庭的溫度,被他身上的檀香味包圍,李從嘉居然也漸漸染上了睡意,然后一覺醒來的時候,發現已經是第二天早上。 虧了今天是休沐日,大小朝會一律沒有,李從嘉心安理得的抱著釋雪庭賴床。 釋雪庭抱著李從嘉不撒手,細細密密的親吻著他,李從嘉被他撩撥的有些意動,結果釋雪庭自己卻停了下來。 一時之間李從嘉頗有些不上不下的意思,忍不住瞪了釋雪庭一眼。 釋雪庭笑著幫他解放了一次,這才說道:“幸好你還在我身邊?!?/br> 李從嘉一臉茫然:這是又抽了什么風? 哪里是抽風呢? 釋雪庭這是感慨啊,他曾經聽說過孟昶與張太華有多恩愛的,結果最后怎么樣? 李從嘉見釋雪庭主動提起,不由得問道:“張太華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是死而復生?” 李從嘉很糾結,十分想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超出了科學解釋的范圍,如果是真的,他需不需要試探一下張太華? 結果釋雪庭卻說道:“不是,張太華并沒有死,當然,當時的確是有人想她死的?!?/br> 李從嘉第一反應:“有人想她死?后宮還是朝臣?” 釋雪庭說道:“都有?!?/br> 李從嘉瞬間明白,也不去問到底是誰想要張太華的命,只是問道:“那她也算是死里逃生?” 釋雪庭點頭說道:“當時她沒死,卻無法再出現,畢竟當時所有人都堅持她被雷劈死,尸骨無存,張太華無奈只能茍延殘喘?!?/br> 李從嘉有些驚奇:“所以她等了十五年?這也……” 釋雪庭微微一笑:“機緣巧合罷了,她用了幾年才跟自己家里聯系上,只是想要重新出現在人前,總要有個恰當的理由,然而她已經死了,這個理由很不好找,我與李若沖曾有過些許交情,就跟他合謀給張家出了主意,這才有了皇后的復活,只不過……”說到這里釋雪庭頓了頓,臉上難得的十分感慨:“只不過,就算她活過來了,依舊做了皇后,卻已經物是人非?!?/br> 李從嘉想了想覺得也有些理解,畢竟過去了十五年,孟昶身邊有了花蕊夫人,當年再怎么恩愛如今也被新人替代了。 “所以他們這是貌合神離?” 釋雪庭點了點頭:“不僅如此,孟昶還有意廢后?!?/br> 畢竟張太華經過那么多年的蹉跎,青春不在,美貌也不在,怎么都比不上花蕊夫人費貴妃。 李從嘉說道:“可是這也不至于讓她殺了孟昶吧?” 釋雪庭搖頭說道:“不僅如此,孟昶還想廢太子,這才是張太華所不能容忍的?!?/br> 蜀國太子孟玄喆,孟昶嫡長子,在沒有大過錯的情況下,廢太子?這不可能吧? 李從嘉一臉不可思議,卻也能理解,當初李璟是為什么死的?李璟的做法比孟昶還委婉一些呢,鐘太后都已經無法忍受,更不要提孟昶要廢太子! 李從嘉搖頭說道:“就算是這樣,張太華的手段也太極端了,她這樣沒準還會連累孟玄喆?!?/br> 釋雪庭臉上的表情顯得十分高深:“張太華殺的,并不是真正的孟昶?!?/br> 第133章 李從嘉瞪大眼睛, 覺得今天這信息量有點讓他消化不了, 不是真正的孟昶?不是說在大庭廣眾之下直接割喉?怎么可能不是真正的孟昶? 釋雪庭見李從嘉一臉茫然, 忍不住親了親他才說道:“孟昶喜歡打球騎馬,也喜歡走訪游歷, 只是他身為皇帝不好經常出去,張太華回宮之后就替他尋到了一名長相有八分相像的替身,正旦當日, 孟昶突發奇想要去民間親自看看百姓是否富足, 張太華未曾勸阻,反而表示愿意配合替身, 孟昶不以為異,帶人微服私訪?!?/br> 李從嘉頓時恍然大悟:“也就是說當天張皇后殺的是孟昶的替身?” 釋雪庭點頭,李從嘉又問道:“只怕這位替身已經做過好幾次替他出面的事情了吧?” 釋雪庭笑道:“若非如此,他怎么會這般輕易就同意讓替身跟皇后一起出行?” 李從嘉……李從嘉佩服的五體投地,同樣是宮斗, 當許多人將同是女人的妃嬪們當成敵人的時候, 張太華已經開始思考怎么解決這一切的源頭了。 他可以想象得到張太華在找到這個替身的時候,就已經對孟昶起了殺心, 或許一開始張太華是想利用替身來替代孟昶, 只是這件事情顯然不那么容易做,孟昶身邊總是有人跟著, 張太華不可能輕易下手。 所以張太華就選擇了另外一個方式,讓孟昶“被死亡”。 或許會有人覺得既然是替身被殺了,那么找回真正的孟昶不就行了? 然而張太華既然出手就不可能還給孟昶回來的機會。 李從嘉問道:“真正的孟昶已經死了?” 釋雪庭說道:“失蹤了, 下落不明,只不過孟昶當時身邊只帶了四個侍衛,如今已經找到了三個侍衛的遺體,只剩下一個人,孟昶未必還能活著回來?!?/br> 李從嘉笑道:“就算能活著回來也沒用,等他回來,他的死已經成了既定事實,張太華完全可以一口咬定他才是那個替身!只不過,張太華誅殺孟昶……這是要被治罪的吧?” 釋雪庭說道:“有理由的,雖然大家都知道張太華之前根本沒死,而是東躲西藏了十五年,但百姓卻大多相信她乃是死而復生,張太華的理由便是她死而復生為的就是誅殺不義之君孟昶?!?/br> 李從嘉咋舌,張太華也算是將自己身的所有底牌用的淋漓盡致了,這樣就算大臣們都不相信,卻也不會過分為難她,當然也會有?;庶h想要為難,只不過張太華能夠做成這件事情,背后如果沒有張家和別的家族的支持,李從嘉才不信她一個人就能搞定,所以孟昶能不能回來就看?;庶h能不能打得過這些捆綁在一起的利益集團了。 李從嘉又問道:“你既然回來,就是說那邊已經穩定下來了?” 釋雪庭搖頭:“沒有,只是接下來的事情我再留在那里也沒用,說來我應該去大營的,只是紫亭候既然已經痊愈,我就寫了封信,讓他們繼續按照原計劃行事不必管我,我先回來?!?/br> 李從嘉捏著他的下巴說道:“你啊,之前不敢讓你去,怕趙匡胤他們覺得你失去搶功勞的,好不容易有這么一個機會,你居然放棄了?!?/br> 釋雪庭握住他的手親了一口說道:“功勞夠用就行,我如今已經是國師,位份隨著國家的強盛興衰而走,若是我功勞再大,你又要發愁如何封賞我了,不如不去?!?/br> 李從嘉失笑說道:“有什么不好封賞的?你立了功勞,我就幫你傳道如何?” 豈知釋雪庭當即搖頭:“不好,我本來就志不在此,更何況你若為我傳道,說不定千百年后,又要有人走上郭榮的老路,要滅佛了?!?/br> 李從嘉一想也是,不過他嘴上卻說道:“其實無論是什么宗教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總會隨著當地的情況改變,中原佛教自西傳來,如今已經與天竺本土佛教有了許多差別,你完全可以將自己的心得傳播出去嘛?!?/br> 李從嘉本來就是順嘴一說,結果釋雪庭卻認真思考之后說道:“如此也好,唔,篡改佛教教義并不容易,倒不如自創一教,引導民眾?!?/br> 李從嘉頓時震驚:“你要干啥?” 釋雪庭說道:“百姓愚昧卻也固執,尤其是一些讀書人,并不是朝廷說什么他們就信什么,比較起來,他們似乎更信世家大族的話,如今大唐破而后立,倒是也能抑制世家話語,然而只怕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世家很快就能恢復活力,到時候想要統領他們依舊并不容易,倒不如趁著世家元氣尚未恢復,創建國教?!?/br> 李從嘉正色說道:“你不是沒讀過史書,宗教跟朝廷捆綁在一起并不是什么好事,總有一方要壓制另外一方的,為什么要滅佛?為什么要抑道?還不是這些宗教的行為已經損害了國家的利益?這種事情你不要沾,否則,我怕將來我也保不住你啊?!?/br> 釋雪庭見李從嘉著急,不由安撫地拍了拍他的背說道:“莫慌莫慌,我還沒說完,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被針對的根本原因則是他們超脫于政治體系之外,若是國教一開始就隸屬于朝廷領導呢?” 李從嘉搖頭:“佛教和道教也受朝廷領導的,但是隨著信眾的增加,人數的增加,宗教是能夠跟政權掰掰手腕的?!?/br> 釋雪庭搖頭:“那是因為受到的約束還不夠,若是從一開始就制定好,按照律法走,也沒什么不行?!?/br> 李從嘉聽了之后心中一動,這樣看來國教似乎更像是國家機構下的一個部門,只是他還是有些猶豫:“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拿出一套完善的制度,總是要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更改,若是將來國教繼承人不再滿足于只是當個傳話筒呢?” 釋雪庭失笑:“那是以后的事情,千百年之后你我都是黃頭一抔,你現在就擔心那么久遠的事情做什么?更何況你擔心有用嗎?你怎么知道沒有國教,會不會出來個別的什么教會?你怎么知道你定下的規定子孫后代不會更改?目光長遠是好事,但是患得患失是大可不必的?!?/br> 李從嘉眉頭舒展:“是我著相了,只是這件事情不好做,一旦你做大,而世家發現你對他們的威脅,恐怕會反撲的非常厲害?!?/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