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節
李從嘉抬了抬下巴說道:“人在這里了,刑部的人帶下去,據說回鶻王族手中有金礦,好好問問吧,時間也不早了,大家就不要在這里耗著了,散了吧?!?/br> 蕭儼忍不住問了句:“回鶻可汗呢?” 李從嘉此時已經站起來都要離開了,頭都不回的回答了一句:“砍了?!?/br> 眾大臣:??????? 眾人目送李從嘉的背影瀟灑而去,愣了好久才轉頭拽著唐豐問道:“到底發生了什么?” 唐豐自己也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然而之前發生的事情他一點都不知道,只能從自己看到信號彈時候說起。 周宗等人聽說釋雪庭身受重傷,心里立刻明白為什么李從嘉這么反常,在聽說李從嘉毫不留情的砍了景瓊之后,心中都在猜測當時到底發生了什么。 只是不管怎么看,李從嘉跟釋雪庭只有兩個人,而據唐豐說,當時景瓊身邊至少有個三四十人,兩個人對上三四十人,居然還能全身而退,釋雪庭的本事比他們想象中還要厲害一些。 然而此時讓朝臣們覺得十分厲害的釋雪庭,正在被搶救,李從嘉跟眾人交代了一聲,又匆匆趕回了增福寺。 還好,等他過去的時候,奉御給他帶來了一個還不錯的消息——箭頭已經取出,而且經過查驗箭頭上并沒有毒,現在釋雪庭還有些發熱,不過這是人體的正常反應,只要注意降溫,別感染就不會有生命危險。 李從嘉聽了之后瞬間松了口氣,擔心了一整晚,此時聽到這個好消息,他再也撐不住,整個人疲憊的不行。 春生和桃符一直關注他,眼見李從嘉閉上眼睛似乎是有些不能支撐的模樣,連忙讓人將李從嘉送回紫宸殿。 李從嘉原本想要留在增福寺,然而卻扛不住春生和桃符的苦苦哀求,他們兩個已經快要擔心死了,剛剛幾個奉御圍著釋雪庭轉,還有幾個圍著李從嘉轉。 雖然李從嘉受的傷看上去不如釋雪庭重,然而身上那一道道被樹枝劃出來的血印子實在是觸目驚心。 李從嘉回到紫宸殿直接就遇到了過來看望他的鐘太后和周娥皇,鐘太后看到他這幅樣子又是心疼又是生氣,最后只好恨恨說道:“這次是你命大,看你下次還敢不敢不帶人就出去?!?/br> 李從嘉也很無奈,他怎么知道自己這么點背的?就是想要跟釋雪庭在外面過一次二人世界,免得總在宮里憋屈著,然而他大概跟宮外八字不合,一出去居然就遇到了馬賊。 李從嘉恨恨說道:“這里的治安該整頓了!” 鐘太后才不管他這個,在鐘太后看來李從嘉出門不帶人就是不對,雖然馬賊可惡,但是他若不是如此不愛惜自己怎么會遇到這種事情? 于是鐘太后按著李從嘉灌了一碗安神湯之后,就把人全部轟走,只留下了周娥皇照顧李從嘉。 被留下來的周娥皇和李從嘉兩個人大眼瞪小眼,半晌之后,李從嘉才說道:“明日起讓大郎去你那里住一段時間吧,這幾天我怕是沒有心力照看他?!?/br> 周娥皇心中一喜,幸虧她控制住了自己,沒在面上帶出來,只是輕聲說道:“現在大郎在學什么?” “只是打打基礎,雖然他的老師已經找好,但啟蒙還勞動不到他們,你只要教大郎認認字,讀讀《三字經》便是?!?/br> 周娥皇有些茫然:“《三字經》?那是什么?” 李從嘉實在疲憊,半閉著眼睛說道:“當初我在給趙德昭當西席的時候寫的啟蒙讀物,比較適合小孩子讀,春生,去書房把《三字經》拿來給娘子?!?/br> 周娥皇有些好奇,她知道李從嘉寫詩寫詞有一手,但是兒童啟蒙讀物……這東西怎么看怎么跟他不搭調啊。 實際上李從嘉不僅僅整理出了《三字經》還有《百家姓》也整理了出來,只不過目前為止還是《三字經》比較適合讓李仲寓去讀。 春生回來之后拿來一本薄薄的冊子,周娥皇拿到手里看了看,作為兒童啟蒙讀物《三字經》本身內容并不是很多,周娥皇也是有名的才女,幾乎是看完一遍之后就能體會到這本書的好處,不由得稱贊道:“郎君大才,這本書的確很適合給大郎讀?!?/br> 李從嘉輕輕應了一聲說道:“等等你去看看大郎,今天宮里有點亂,我擔心他會被嚇到,你今晚把他帶去你那里睡吧?!?/br> 周娥皇搖頭說道:“我留下照顧郎君?” 李從嘉輕笑:“我受的都是皮外傷,不嚴重,只是有些累,有春生和桃符在這里就夠了,我擔心大郎,現在又不方便去看,你去看看他吧?!?/br> 周娥皇這才說道:“好?!?/br> 周娥皇走了之后,李從嘉這才松了口氣,周娥皇在這里他還真不能靜下心來休息。 倒不是他不信任周娥皇,主要是他們兩個對彼此的了解其實比陌生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周娥皇留下來照顧他,估計他別扭,周娥皇也不自在。 周娥皇走了之后,在安神湯的作用下,李從嘉沉沉睡去,然而他這一晚顯然睡的不怎么安穩,一直在做夢,各種光怪陸離的夢,甚至在夢里“醒”了過來,然后發現他在千年之前經歷過的一切才是他的夢境。 當時李從嘉心里沮喪極了,他對這個時代并沒有多少留戀,然而這里有他喜歡的人,回去之后讓他去哪里再找一個釋雪庭? 李從嘉這一覺一直睡到第二天天光大亮,一頭冷汗的醒過來之后,發現已經是辰時了。 早朝自然是誤了,不過朝臣們都知道李從嘉昨天遇險,早就做好了不上早朝的準備,更不要說太后還親自派人告訴他們說李從嘉要休息。 李從嘉坐起來之后一時之間頗有些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覺,過了好半晌,才反應過來,什么回去什么再也回不來,那都是夢,區分夢境和現實的方式也很簡單,因為他察覺到了身上傷口的疼痛。 春生見李從嘉要起來不由得說道:“殿下還是多休息兩日吧,奉御說殿下身上雖然沒有太重的傷,但因為傷口很多,還是要小心一些才好?!?/br> 李從嘉擺了擺手說道:“無妨,我心里有數,國師醒了嗎?” 春生搖了搖頭:“尚未?!?/br> 李從嘉又問道:“情況怎么樣了?” 春生回答:“剛剛估摸著殿下差不多要醒來了,我就讓桃符先去增福寺問一下情況,殿下放心,那邊有兩位奉御輪流看守,國師必不會出問題的?!?/br> 李從嘉點頭:“希望如此,國師是為了救我才受如此重傷,只希望佛祖保佑他?!?/br> 春生頓時心里有數,國師舍命救唐王,這個可以傳出去了,雖然之前大家也都猜測釋雪庭受傷,李從嘉卻相對完好,是不是釋雪庭拼命護住了他,不過,沒有確切消息誰都不敢開口說。 李從嘉洗漱完了之后,坐上了御攆,按耐住了自己急切的心情,先是去鐘太后處請安,然后去周娥皇那里見了太子。 小太子還有些懵懂,不過,依舊聰明的將李從嘉送給他的沒開刃的小匕首努力遞給他說道:“阿爹,打壞人?!?/br> 李從嘉微微一笑抱著他說道:“壞人已經讓阿爹打跑了?!?/br> 李仲寓似懂非懂,周娥皇也不再像以前一樣看到李從嘉接觸李仲寓就擔心,這么多年下來,她雖然還有些看不透,但李從嘉這個人對孩子還是不錯的。 李從嘉起身說道:“你再帶兩天大郎,后續還有些事情要處理?!?/br> 周娥皇知道李從嘉肯定是要去增福寺守著的,雖然朝臣和鐘太后都覺得李從嘉和釋雪庭是君臣相得的典范,然而女人的直覺告訴周娥皇,這兩個人可不僅僅是君臣相得那般簡單。 不過這樣也要,周娥皇一直擔心李從嘉娶別的女人生下兒子威脅李仲寓的地位,現在,只要讓釋雪庭拴住李從嘉十年,不,五年,那時候李仲寓已經長成,就算再有皇子也很難威脅到他的地位。 所以在這方面周娥皇一直幫李從嘉開綠燈,凡是有嚼舌頭的宮人全部都處理了,甚至她還在鐘太后面前幫李從嘉和釋雪庭打掩護。 “國師為郎君受傷,郎君理應去探望,只不過……增福寺到底是寺廟,里面怕是不利于養傷,不如將金花落收拾出來,讓國師先去那里休養?” 金花落是緊挨著紫宸殿的一處院落,因為太小也不適合作為宮殿,就成了偏殿的存在,李從嘉每換一座王宮,都要仿照當年大明宮的名稱來給宮殿起名字,金花落也是大明宮的建筑之一,就這樣被他挪到了這里。 李從嘉心中一動,他怎么會不愿意讓釋雪庭離自己進一點呢?然而王宮中的寺廟都是有各種規矩的,刪丹王宮比肅州大很多,這也就造成增福寺距離紫宸殿比之前更遠,如果釋雪庭住進金花落……那他們兩個不就離得近了,想要見面抬抬腳就能走過去。 李從嘉想了想說道:“金花落那里收拾出一間禪房,再收拾出一座小佛堂,給國師落腳用?!?/br> 周娥皇心中石頭落地,看來她猜測的沒錯,自然答應了李從嘉的意思。 李從嘉急匆匆趕到了增福寺,結果桃符前腳剛跟他說:“國師還在昏睡?!焙竽_就有宮人出來恭敬說道:“啟稟殿下,國師醒來了?!?/br> 李從嘉臉現喜色,快步走進去,釋雪庭此時剛醒過來,趴在床上,雙眼無神,臉色蒼白,就連嘴唇都毫無血色。 釋雪庭雙眼慢慢聚焦,看到李從嘉之后第一句就是:“你怎么在這里?不是受傷了?快回去休息?!?/br> 李從嘉聽著他虛弱的語氣,又是感動又是心疼坐,坐在床邊的繡墩上握著他的手說道:“我沒事,倒是你,感覺怎么樣?” 釋雪庭微微一笑:“還活著,自然是不錯的?!?/br> 李從嘉沒有說話,說話費神,釋雪庭剛醒過來,還是讓他多休息休息。 釋雪庭卻主動問道:“景瓊呢?” 李從嘉嘴角一抽,昨天他都要氣瘋了,所以直接下令讓人砍了景瓊,雖然現在他也不后悔,但是景瓊那個心腹知道的事情肯定不如景瓊多,到底還是有所損失。 李從嘉沒有直說,只是說道:“你不要擔心,我已經把人交給刑部,想必很快就能問出有用的東西,據說歷代可汗家族都掌握著一個大金礦,若是找到那個金礦,我們就能跟于闐甚至是喀喇汗國買糧食了?!?/br> 釋雪庭看了李從嘉半晌,忽然問道:“景瓊死了?” 李從嘉有些驚訝地看著他:“怎么這么問?” 釋雪庭閉上眼睛說道:“猜到的,當時那個情況,想必你不會留下他?!?/br> 釋雪庭多了解李從嘉,一想到昨天那種情況,李從嘉肯定不會咽下這口氣,景瓊身上也沒背負什么不得了的秘密,李從嘉會留他性命才怪。 李從嘉不會跟釋雪庭撒謊,只好閉嘴不言,釋雪庭輕輕問了一句:“留活口了嗎?” 李從嘉只好說道:“留了一個人?!?/br> 釋雪庭應了一聲:“嗯,那還好,總能堵大臣們的嘴了?!?/br> 李從嘉心想他這樣還要感謝唐豐,要不是唐豐做主留下了景瓊的心腹,估計一個人都留不下。 釋雪庭簡單地問了一下情況就又沉沉睡去。 李從嘉不好在這里久留,只好留下桃符照看釋雪庭,自己去處理政事,雖然沒上朝,但是折子卻一點都不少的送了上來。 只是最近因為沒有戰事,下面人報上來的事情也都很瑣碎,大部分都是圍繞分田的事情來討論,以及最主要的回鶻人到底是不是要一視同仁。 其實按照中原王朝的國策來說,一般只要打下來的地盤,成了自己的子民那就自然是要跟漢人一樣一視同仁的。 然而回鶻人的情況還不一樣,雖然李從嘉占據了王城,然而這些回鶻人還是不死心,雖然都是回鶻人,然而回鶻之中也有各個不同的部族,這個國家根本的行政單位應該是部族才對。 藥羅葛一支到如今已經式微,那些部落沒有認清唐國的強大,只看到了藥羅葛消亡之后,回鶻人再無龐大部族,就有些部族開始躍躍欲試想要搞個分裂自治。 問題是李從嘉怎么可能讓他們得逞?他正缺少殺雞儆猴的那只雞呢,王城之中老老實實的平民百姓他不好動,那些自從唐王入住刪丹王宮就跟鵪鶉一樣的回鶻人他也不好動,萬幸出來幾個不怕死的。 李從嘉果斷朱筆御批——盡量全部俘虜,若是不行,一個不留! 對付這些回鶻人,溫和的儒家手段怕是沒用,法家嚴苛的制度或許才能壓制住他們。 李從嘉開始思考之前在安寧城實行的戶籍制度,那個時候因為漢人數量少,為了確保漢人的地位,他設置了不同階層的戶籍制度,后來龍王禪位,他算是繼任者,總不好把焉耆人都打成低等民,只好將戶籍制度放到了一邊,現在他的國土之內,有漢人,回鶻人,焉耆人,裕固族還有別的零零星星的一些人數不太多的民族。 可以說整個唐國如今的人員構成非常復雜,這個戶籍制度……或許還是應該拿出來討論一下,而且戶籍制度也不是死的,只要回鶻人或者焉耆人肯老老實實干活,不會沒事兒閑的造個反什么的,慢慢也是可以跟漢人地位等同的。 李從嘉拽過來一張紙,將戶籍制度的粗略寫了一些,然而漢人還是太少了,他不由得想到之前跟釋雪庭商討的去買人的計劃。 西域進入了一個暫時和平的時期,而此時經歷過十分短暫的和平時期的中原,又開始陷入了戰爭的炮火之中,以前都是周國南征北戰,然而如今……周國自己卻跟自己打了起來。 李從嘉順手拿起情報部的一份折子,看完之后,不由得一笑,還真是瞌睡遞了個枕頭啊。 第124章 李從嘉前一天收到了情報, 第二天南周的國書就遞到了他的案頭。 是的, 北周, 周國分裂之后劃江而治,一個在南一個在北, 他們自己都說自己是正統,不過到了別人那里,就成了北周和南周。 李從嘉抖了抖北周的國書說道:“這個玩意, 大家都看看吧?!?/br> 眾人看了一眼李從嘉的表情, 就估摸著南周的國書之上沒寫什么好話。 果然也是如此,與其說是國書, 不如說是圣旨,還是道冊封的圣旨,封李從嘉為唐王,這倒是沒什么,中原王朝對西域這邊歷來是有優越感, 無論是歸義軍、肅州龍氏還是甘州回鶻, 手上都有中原王朝的冊封。 這個冊封其實也沒啥用,就是給個名譽稱號, 然后西域政權每年派人過去上貢, 再帶回來比貢品值錢的多的賞賜。 實際上西域這些政權肯俯首稱臣,一部分為的是這些賞賜, 另外一部分為的就是中原先進的科技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