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李從嘉提議科舉可不是為了給自己添堵的。 在場所有人都很震驚,不知道李從嘉到底要怎么搞,而李從嘉似乎也沒打算跟他們商議,反正他手里有一套領導班子,完全可以勝任這一次的科舉。 不過,現在還能站在這里的,不是中立就是半個李從嘉的盟友,李從嘉對他們自然也有更多耐心,讓春生解釋了一下。 龍王這個傀儡終于是忍不住開口說道:“十月舉行科舉?太倉促了吧?要怎么出題?考什么?” 李從嘉擺手:“不倉促,科舉在中原都已經是成熟制度了,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地方不配合,這一點就要各位齊心協力了?!?/br> 眾人面面相覷,忽然發現,他們這些留下來的,不僅僅沒得罪過李從嘉,家里在某個小城還有點勢力,粗略算下來之后,幾乎涵蓋了肅州所有的城池。 肅州官員對李從嘉更是畏懼,不過這份畏懼如果讓李從嘉知道,估計會笑瘋,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強龍不壓地頭蛇,他還需要拉攏這些地頭蛇呢。 之前殺雞儆猴殺的已經夠多了,這些倒霉催的猴子都快被嚇死了,李從嘉怎么也要給他們一點甜頭嘗嘗。 所以他說道:“諸位家里若是有才華橫溢的子侄,也可以參加科舉?!?/br> 肅州很多地方跟中原也有些像,比如說蔭職這種事情,就要看家長的品級,如果不夠的話,可能只有長子能夠繼承,剩下的兒子那就看自己的本事,現在有了科舉就多了一條路。 眾官員在最初的驚訝之后,都開始默默盤算起自己家里有誰學問比較不錯的。 李從嘉開口說道:“不過,科舉總還要等一段時間,政務卻不能等,所以在這之前我會選出一些暫領職務之人,等科舉之后若有更合適的人,再換?!?/br> 這個方案的確不錯,然而許多人都沒想到,李從嘉這只不過是個空頭支票,為了安撫剩下這些小雞仔的。 不說第一次科舉能夠選出來什么人,就算科舉成功,難道還要讓那些新人立刻上崗嗎?不可能,總要讓他們先熟悉一下這個官場,等個一二三四五六年,然后才能稍微派上用場。 等這些人派上用場的時候,李從嘉選出來的那些早就是熟手了,這些人根本競爭不過,到時候,李從嘉有足夠的時間去挑選安排自己人。 不過現在是不能說出來的,總要給這些快要嚇破膽的小雞仔一點奔頭才行。 朝堂上的注意力果然從之前的血雨腥風轉移到了科舉之上,當然大家不是真的心大,而是知道,李從嘉開始搞科舉,那么就代表著清算已經結束,剩下的人他應該不會再收拾,至少不會再這么大規模的收拾人了。 謝天謝地,這可真是個好消息。 朝堂暫時進入了一個相對平靜的階段,李從嘉開始往肅州的朝堂上塞人,不僅塞,還一邊塞一邊改制,直接將肅州的官制改的面目全非,許多人都不適應,卻又不得不承認,改了之后似乎制度更好了一些。 等改的差不多,眼看著自己的人占據了半壁江山,來自地方的勢力反彈也沒那么強硬,整個政務都步上正軌之后,李從嘉終于是松了口氣。 當然他能做的這么順利,主要還是釋雪庭跟李弘冀兩個人比較給力,直接給了歸義軍迎頭痛擊,短短三個月,連下五城,就連李從嘉都開始擔心,打這么快,是不是歸義軍在示敵以弱。 可是如果真的是設圈套的話,歸義軍應該不舍得拿那么多士兵的命去設這么一個圈套吧?畢竟付出和收獲完全不成正比。 忙忙碌碌,又要到年關,李從嘉看著街上熙熙攘攘購買年貨的人群,微微一笑說道:“這里越來越有中原的感覺了?!?/br> 跟在他身后的釋雪河說道:“因為中原過來的商人越來越多了吧?!?/br> 李從嘉掌權之后就開始發展商業,要說肅州窮吧,也算不上很窮,就是能夠種植農作物的地方不多,但是上天卻會在另外一個方面補償——這里玉石瑪瑙很多! 華夏子民對玉是有著特殊的喜愛,只要商線打通,錢財幾乎不成問題,只不過城池和城池之間的貧富差距還是很明顯。 這一點李從嘉也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只能慢慢來,將那些沒用的官員撤換掉。 “不知道過年,阿兄和上師他們能不能回來?!崩顝募我姷郊壹覒魬舳加辛藞F圓氣氛,不由得有些思念釋雪庭。 只不過不能直說,還要拉上李弘冀做擋箭牌。 釋雪河說道:“恐怕不太可能?!?/br> 李從嘉有些遺憾的嘆了口氣,轉頭說道:“行啦,這些日子你一直跟在我身邊保護我也累了吧?回去吧,我只一個人轉轉好了?!?/br> 李從嘉想在這里看看有沒有什么實用的東西,買來送給釋雪庭,但是又不想讓釋雪河知道,只好將人支走。 然而釋雪河卻說什么都不肯走:“師弟臨走之前交代我務必保護好殿下,萬不敢掉以輕心?!?/br> 李從嘉失笑:“上師太緊張了,哪里有那么危險?!?/br> 釋雪河內心瘋狂吐槽:怎么不危險?現在多少人想要套你麻袋你都不知道嗎?不到半年的時間,一口氣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居然還想獨自上街?你敢我們也不敢??! 李從嘉見釋雪河一臉堅定,只好無奈的打道回府。 回去之后,他直接跑到了金花落,這里是他在侯府劃出來給內閣辦公的地方。 周宗等人正在辦公,看到李從嘉從外面竄進來,頓時心里咯噔一聲。 李從嘉平時還是很穩重的,只是一旦抽風起來,就讓人特別的招架不住。 比如說,到了肅州之后的一系列舉動。 說實話,李從嘉下手實在是快準狠,然而這些并不是內閣輔臣愿意看到的,他們這些從政已久的老臣,并不喜歡如此激烈的手段,他們希望能夠和風細雨,于無聲之中一點點改變肅州格局,避免引起過大的反彈。 然而李從嘉沒那個耐心,然后就動手了,內閣猝不及防,等反應過來的時候,李從嘉已經不能收手,他們也只好跟著繼續干下去。 李從嘉竄進來說道:“過年我們回安寧城吧!” 老大臣們頓時齊齊松了口氣,還好還好,不是什么過分的要求。 他這個提議并沒有人反對,說實話,安寧城的建設很符合他們的口味,西域城池到底給他們一種異國他鄉的感覺,平時這樣也就算了,過年的時候還是希望能夠回到熟悉的環境。 決定之后,李從嘉就開始準備回去的行頭,不過他們不能都回去,總要留下坐鎮的人,否則之前那一番努力就白費了。 到最后,留下來的人是宋齊丘,跟別人不同,宋齊丘除了一個兒子之外,并沒有其他人跟著過來,或者說他們家運氣不太好,只跑出來這爺倆。 沒有那么多人,過年自然也可以一切從簡。 李從嘉一想到要回安寧城就十分興奮,然而李璟似乎并不愿意回去,安寧城是李從嘉一手建立起來的,李璟住在里面,只覺得跟牢籠一樣,雖然在肅州他也沒什么權利,甚至連身份都沒幾個人知道,可他就是覺得這里自在。 他若是不同意,李從嘉就算再怎么大權在握,也不可能回安寧城過年,好在鐘皇后如今旗幟鮮明地跟著兒子走,李璟不愿意也不行。 不過他們到底還是沒能回到安寧城,因為李從嘉忘了一件事情——肅州是要給甘州回鶻上供的。 以甘州回鶻的兇悍,能夠維持現在的和平,可以說是肅州花大價錢買來的。 只不過之前那個經常派去上供的使臣被李從嘉咔嚓了,所以他們要重新選出一個來才行。 李從嘉在知道之后,果斷下了一個決定:“我去?!?/br> 釋雪河當時腿都要軟了:“殿下三思!” 釋雪河現在恨不得讓李從嘉安安靜靜窩在侯府或者安寧城,等釋雪庭回來,那時候釋雪河就能松口氣了,否則一旦李從嘉有什么閃失,釋雪庭能揍死他! 一根筋的人直覺總是很準。 結果他就聽到李從嘉說了句:“我已經三思了,要不然怎么會讓自己去?” 釋雪河絕望地看著內閣輔臣們,結果卻看到這些老大臣們也是一臉若有所思。 蕭儼比較直接,開口問道:“殿下開始打甘州回鶻的主意了?” 李從嘉心中翻了個白眼,蕭儼真是越來越不會說話了,什么叫打他們主意? “只是提前了解一下,道聽途說,終究不如親眼所見?!?/br> 最主要的是朝見的使臣必然是能夠見到回鶻可汗的,李從嘉想要親眼見見那位回鶻可汗,從而判斷一下對方好不好欺負。 不過不管好不好欺負,他們跟甘州回鶻總有一戰,去那邊多了解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經濟實力也不錯。 “堂堂太子豈能淪為使臣之流?”徐鉉有些不愿意,李從嘉這是自貶身份啊。 李從嘉倒是看得開:“太子跟太子也是不一樣的,國家強大,太子自然有地位,反之則否,如今我們無論如何算不上強大,我這個太子還擺什么臭架子?倒不如放下身段,做點實事?!?/br> 徐鉉沒說話,現在大唐的情況他比誰都了解,知道李從嘉說的是真話,只不過是一時難以接受。 釋雪河見這些人都攔不住李從嘉,只好開口說道:“殿下想要知道什么,派人去看便是,難道還有人敢不聽從您的命令嗎?” 無論是在安寧城還是肅州,李從嘉都是一霸,尤其是肅州大臣,對李從嘉的畏懼已經刻在了骨子里,比較起來反而是百姓沒覺得他有什么不好,畢竟他給普通百姓留了一條路。 李從嘉搖了搖頭說道:“地位不同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派人去只能完成我的命令,但是其他東西可能會被忽略,我對甘州回鶻的了解僅限于口耳相傳,必須要親自看看才能安心?!?/br> 釋雪河十分絕望:師弟啊,我盡力了。 對此釋雪庭的回答十分痛快:戴假發! 釋雪河:…… 第102章 李從嘉決定的事情, 那就沒有誰能夠改變, 至少能夠改變的人沒在這兒, 更何況他說得的確有道理。 釋雪河得了師弟出的招,沒辦法也只好重新去準備假發——當年的假發早就不能用了, 而且也不符合西域這邊的穿戴風格,縱然南唐來的官員想要維持舊俗,也免不了入鄉隨俗。 李從嘉聽了釋雪庭給他師兄出的主意之后, 笑得不行, 也虧了釋雪庭還記得假發這件事情,連李從嘉自己都不記得了。 既然如此, 李從嘉想了想,干脆讓釋炎烈帶隊,點了幾個和尚出來組成了一個護衛隊,專門保護他。 雖然李從嘉現在也有自己的衛隊,但是怎么都比不上這些武僧們來的身手好。 雖然李從嘉決定了親自帶隊去朝貢, 但也不是說走就走, 他需要將事情都捋順了才行,至少不能出現他前腳走, 后腳他的人就被清算這種事情。 李從嘉心里明白, 肯定有一些人還在憋著火,只是還沒炸。 結果讓他沒想到的是, 先炸的不是那些被他打壓下去的官員家族,而是普通老百姓! 李從嘉對肅州的控制力是從酒泉一點點輻射開來的,他也沒那么多人手一下子就控制整個肅州, 這也是他上來就強權鎮壓的原因,如果不這樣的話,選擇慢慢侵蝕,那要等到猴年馬月? 現在他坐鎮中央,能夠避免一些對自己不利的政令發出,完全可以一點一點的將城池收歸自己手中。 結果沒想到還是出了問題,人家反了! 李從嘉不得不將朝貢的事情暫時放到一邊,決定派人去收拾那幫反賊。 只不過還沒等他跟內閣商量出什么來,侯府門口就被人給堵了——有一群衣衫襤褸的少民來喊冤! 李從嘉十分之驚訝,多新鮮那,自打來了肅州,有跑他這里來叫板的,也有來他這里求情的,就是沒遇到過來喊冤的。 在聽到春生通報的時候,李從嘉十分疑惑:“是不是找錯了?” 內閣眾人:…… 如今侯府可以說是肅州除了王宮之外最氣派的建筑,這都能找錯,那得多蠢? 事實證明,門外那些人還真沒找錯。 李從嘉讓人先將他們帶進來,心里十分疑惑,忍不住問道:“一般喊冤……都是去找能夠為自己做主的對吧?不會找仇人喊冤吧?” 蕭儼開口說道:“遇到敵人要么動手要么求饒,應該不會喊冤?!?/br> 李從嘉微微放心,帶著十二萬分的好奇去了前院,說實話,如果不是這件事情十分奇怪,他還真未必見那些人,畢竟如今安寧侯也不是誰想見就能見的。 那些少民大概也沒想到能夠見到李從嘉本人,眼神中都透露出緊張和畏懼,等李從嘉和氣地問他們:“為何喊冤?發生何事?” 領頭一人見李從嘉和氣,大著膽子說道:“我們實在是走投無路,并非有意冒犯侯爺,還請侯爺見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