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以前每年年前年后都忙忙碌碌的,這跟著老三兩口子過后,人家啥啥都準備了。 現在好像除了對聯沒貼其他都弄了。 最后老兩口去大兒子二兒子家忙活去了。 錢七通過此事有檢討,打算明年留些東西,讓劉氏去集市上購買,不能因為他們剝奪了兩人的樂趣。 站起身簡單做了幾個動作松松筋骨。 孫保財聽到動靜,看老婆的動作笑道:“怎么累了嗎,要不要我給你按摩下?!?/br> 錢七聞言一笑搖頭道:“不用,哪有那么累,倒是你看的這么認真,我還以為你要去考秀才?!?/br> 孫保財聞言笑道:“你別說我在這么看下去,我覺的考個秀才還是沒問題的?!?/br> 按理說這里的院試的水平,等同于現代的小學升初中考試。 只不過這東西復雜在,很多都是背記啥的,聽說考題要答的一字不差才行。 他要是下些工夫背書,他難道還拿不下個小升初的考試。 笑著把這話跟老婆說了。 錢七聽了這話眨了眨眼,這個說法還是頭次聽說。 以前根本沒想過這樣的事。 疑惑道:“真的假的啊,真要像你說的這樣,怎么會那么多人連秀才都考不上?!?/br> 按照孫保財這個說法,豈不是古代鄉試等同于現代的中考,那會試等同于高考嘍! 我去,那這樣算來,孫保財絕對具有考進士的潛力… 畢竟當年他們考上過大學,這般想著不由笑了,明白她是著相了。 就算真是這樣的級別考試,上輩子能考上大學,也是十多年書讀下來的。 不過相對來說,秀才功名應該好考才是。 孫保財聞言一笑:“當然是真的,在古代有秀才功名之所以被高看,是這里的文盲太多了,讀書成本太高所致。不信要是也實行什么九年義務教育,滿大街十個里得有八個是秀才?!?/br> 這話里雖然有玩笑成份,但說的也是事實… 在有就是朝廷規定了錄取名額,不管多少人參考院試,人家就錄取那些人,這也是古代考個秀才都難的主因。 古代科舉制度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擇優錄取優中選優,層層篩選出最優秀的人為朝廷所用。 錢七聽后覺的還真是這么回事,不過古代在教育上成本太高,不可能對民眾實行義務教育。 兩人又聊了會這方面的話題,錢七聽到孩子哼哼聲,知道小家伙快醒了。 讓孫保財有空把對聯寫了,在過三天過小年,門上該貼對聯了,說完這話才去看小家伙。 孫保財點頭應了,琢磨著寫什么好。 琢磨半天最后還是寫了個比較俗氣的對聯。 “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順心永安康,橫批闔家歡樂?!?/br> 在宣紙上寫完拿給老婆看,笑著問道:“覺的怎么樣?!?/br> 錢七看了覺的還行,反正比她寫的好看,所以她自然沒意見。 結果就是孫保財家的對聯貼出去后,成為了全村字體最難看的一副對聯… 第100章 晉江首發 孫保財把寫對聯的紅紙裁好, 平鋪到案上,拿起毛筆開始認真寫對聯。 錢七喂完孩子拍完嗝, 親了親他的小臉蛋, 笑道:“你乖乖的在床上自己玩會哦,娘要去干活嘍?!?/br> 得到小家伙啊啊…回應不由一樂:“乖兒子, 答應了就要做到?!?/br> 孫保財聽了媳婦的話手一抖, 不由好笑看了眼還在互動的娘倆,對于老婆欺負他兒子只能選擇無視。 他也發現錢七最新的惡趣味, 就是這么自說自話欺負小東西。 失笑的搖了搖頭,看著紅紙上面亂了的墨跡, 認命的換張紙重寫。 錢七跟兒子說完話, 把他放在床上讓他自己玩, 她每天無事時和小家伙時常這么交流,覺的挺有意思的。 一會要貼對聯她先去打些漿糊,跟孫保財說了聲才往廚房走。 孫保財寫完對聯看了會, 自我感覺寫的還不錯,因剛寫完要晾干才行, 起身到床邊哄兒子。 這小子看有人過來了,小手開始揮舞啊啊啊的,也不知說個什么。 孫保財跟他啊啊兩聲笑道:“你啊, 長大可得多長點心眼,你娘可不好對付,我是你親爹才跟你說實話…”一時父子倆玩的倒也挺開心。 錢七端著漿糊進來,看在床上的父子倆互動不由一笑, 把漿糊放到桌上。 看著孫保財笑道:“一會我跟你去貼對聯吧?!?/br> 說完看著兒子一笑,讓這小家伙自己呆會也沒事。 孫保財聞言搖頭笑道:“不用,你在屋哄孩子吧,我自己能行?!?/br> 說完又逗了會兒子,才拿著漿糊對聯出去貼。 邵安騎馬過來,遠遠就看到孫師爺家門前有人,近前一看竟是孫師爺。 從馬上下來牽著馬過去,笑著跟孫師爺問好,注意到門上的對聯,笑容一僵這字好一般。 他是邵府的家生子,雖然是下人,但看過的好字太多,孫師爺家門上這字能比他強點。 不過能貼在孫師爺家門上的,估計不是他寫的,就是家里人寫的,所以盡量讓面上含糊過去。 當然也沒昧著心夸獎這字好看,而是直接把來意說了。 孫保財剛貼完對聯,看邵安騎馬過來,知道應該是邵明修找他。 聽邵明修讓他明天去趟衙門,點頭表示知道了,讓邵安進屋喝些熱水,給他拿了些山貨才讓他走。 回屋后把明天要去縣衙的事說了,錢七聞言笑道:“正好明天去鹵味鋪子買些豬蹄,有想吃的鹵味你看著買點?!辟I這個也就是過年時湊個菜。 孫保財聞言笑著應了,看錢七沒有其它東西要買了,才去把小家伙抱起來,在屋里來回走動,讓他看看方寸之外的東西… 學堂在小年前一天放長假,到時呂秀才夫婦會回東石縣城過年,一直到正月十六學堂開課才會回來。 夫妻二人因長期吃村里人送的魚,呂秀才尋思除了字能拿得出手外,也沒有別的可以回饋村民。 所以跟學生們說,可以給他們每家寫一副對聯。 結果這事被村長知道了,跟他商量能不能來的村民,都給寫一副對聯,還表示紅紙啥的他拿。 呂秀才聽了哪能拒絕,于是今個休沐日寫了一小天對聯,雖然寫的手臂微酸,但看到村民臉上的笑容,心里竟有一絲小滿足,貌似他越來越能融入到紅棗村了。 大家在呂秀才處求來的對聯,回家就打漿糊,把對聯貼到了大門外。 張氏自然也不例外,喜滋滋的把拿回的對聯貼到大門外。 因對聯不讓代領,張氏看著婆婆笑道:“娘,你也去學堂領一副對聯吧?!?/br> 劉氏看門上的對聯覺的是好看,聽了老大媳婦的話笑道:“不去湊這個熱鬧了,老三說要自己寫?!?/br> 張氏聽了也沒在勸說,只不過在心里嘀咕,老三的字怎么跟呂秀才比。 雖然大家都不識字,但字好不好看他們還是能看出來的。 劉氏和老頭子從老大家出來,一路上看村里家家門上都貼了對聯,這感覺一下子就有年味兒了。 看自家門前也貼了對聯,和老頭子還在門口看了會,雖然他們不識字,但不論怎么看這門上的對聯,咋就不如老大家的好看呢。 劉氏把這話對著老頭子說了,問他有沒有同感。 孫老爹聞言點頭道:“我看著也沒有老大老二家門上的字好看,不過這也沒什么,這字肯定是三娃子寫的,比不過人家呂秀才也正常?!?/br> 三娃子沒上過私塾,現在能識字還能寫對聯,在他看來已經很了不得了。 劉氏聽了覺的有道理,呂秀才可是秀才,她家三娃子雖說現在是員外郎了,那也是屬于啥半路出家,自然比不得人家自幼讀書的人。 這般想著兩人也不在門前議論,進了門后讓老頭子先回屋,她先去看看孫子。 進屋看老三兩口子在哄孩子,連忙過去抱了會小孫子,不時跟老三兩口子說些閑話,還笑著把對聯的事說了。 孫保財聞言眉頭一挑,和錢七對視了一眼,找了個借口出去。 出門都沒往遠了去,走了幾家看人家門上的對聯,這字寫的俊秀端莊,能看出呂秀才在字上,下了很大功夫,是比他的寫的好看多了。 不過既然貼上了,就沒有揭下來的道理,所以回去跟老婆自嘲,咱家的對聯估計是村里字最不好看的一副了。 錢七聞言一笑安慰道:“你可以這么想,別人家的是求人寫的,咱家的是你自己動筆寫的,意義不一樣?!?/br> 說完要是不笑,會顯的有誠意些。 孫保財瞇眼輕聲道了句:“你等晚上的?!?/br> 翌日孫保財吃過早飯,幫著收拾完才趕著騾車往縣城走。 到了縣城先去了鹵味鋪子,一共挑了十只豬蹄買了些鴨貨。 讓店家把豬蹄拿出兩個單獨包好,付了錢拿著包好的鹵味出來,趕著騾車往衙門的方向去。 到了縣衙把騾車拴好,拿著包好的兩個豬蹄進去,聽邵明修在前堂忙,索性到書房把豬蹄放到桌上坐著等他。 心里也在琢磨,不知這地在哪,最好還是別太遠,這樣他還能時常去看看。 嗯,最好是自帶佃戶,要不他還得找佃戶租地啥的比較麻煩。 至于自己種暫時還不行,自己種地要有長工啥的,還要自己預備種子,這些都要不少開銷,以他手上這點錢夠是夠,用在這上面手頭會很緊。 以后他還是傾向于佃出去省心,當然前提是佃戶不?;^挑事。 邵明修忙完政務回到書房,見孫保財在悠閑的喝茶,不由白了他一眼才回座。 他這一天忙的不到天黑回不了后院,他的師爺倒好,清閑不說不請都不來。 看到桌上放著東西,用手指挑開竟然是兩個豬蹄,不用猜也就孫保財能干出這事。 很好,求人辦事給人謝禮都這么別具一格。 孫保財厚著臉皮,把這枚白眼笑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