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而且衙門的人,后來又來了一次, 更加深了這種猜測。 但沒想到過了幾日,葛家被抓走的人, 被放回來了。 同時田村長, 召集村里人去祠堂, 也向大家宣讀了,衙門判定的結果,李氏的死是意外。 田村長宣讀完, 看著大家一臉不信的樣子。 嚴肅道:“縣令大人已經查明,大家就不要在亂猜測了, 而且李氏是經過仵作驗過的,這事做不得假,李氏就是被葛望家, 倒塌的房子砸死的,至于她為何去葛望家的房子,這個就不得而知了?!?/br> 話只能這么說,原因相信很多人都能想到。 村里人都知道葛望兩口子, 就是擔心房子會倒塌,在加上葛望媳婦要生了,人家才搬去岳家過冬的。 當時他還聽到,好些人議論葛望,都說葛望要是沒和葛家分家,也不至于,要到媳婦的娘家生孩子。 這是有失臉面的事,葛望這般選擇實屬無奈。 所以都知道那房子沒人,李氏去肯定是想找些木炭啥的。 因為根據仵作說的,李氏就是半夜,死在房子里的,手里還拿著幾塊木炭。 肯定是被凍的睡不著,想弄點炭燒,所以才會出現在葛望家。 偏偏不巧那房上的雪,幾天未清理,正巧那時候塌了,李氏就被砸里了。 他聽后心里都一陣唏噓,覺得這就是命。 以前那么欺負,人家葛望媳婦,最后偏偏死在人家房子里… 人啊,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不能太過了,俗話不是說,人在做天在看嗎! 至于溫氏出了這事,以后也得不著好,他們老葛家名聲,是徹底完了。 以后肯定會,影響到孫輩的親事,這不是作孽嗎。 說完這話,示意大家散了吧,都挺冷的。 孫保財和錢七聽完,就先退了出來,兩人手牽手往家走。 錢七這會兒,心里不太好受,想不通那溫氏為何這樣吝嗇。 一斤三文錢的木炭,都舍不得給家人用。 據說溫氏把小孩子,都弄到她屋里了,晚上只有她屋里有炭盆。 根據她的說法,是她屋里有孩子,所以得有炭盆,大人耐凍沒事。 她聽后,對溫氏的想法簡直無語 。 那屋里難道就住了個李氏嗎,不是還有她親兒子嗎。 要說葛家燒不起這木炭,她不信。 人心這東西啊…有時候真讓人想不通… 對于李氏的死,只能說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吧。 孫保財看老婆情緒不高,想了下道:“一會我要去撈魚,還會捏一窩小兔子,想邀請我老婆去,不知老婆大人是否賞臉?!?/br> 錢七聞言,點頭輕聲道:“好…” 兩人回去后,不在關注村里的是非。 這一冬天,除了撈魚和掃雪外,兩人偶爾興致來了,也會出去堆雪人。 平日里的話,基本不出院門。 兩人閑時練練字看看書,還會下五子棋。 因兩人都不會圍棋,所以他家的圍棋,是兩人用來下五子棋的。 錢七不時會跟劉氏,學做針線活,還別說勤果然能補拙,不管是字還是針線活,都進步不少。 起初孫保財還納悶,錢七怎么突然對針線活感興趣了。 他老婆可是,一向不愛擺弄針線的。 等看到她做的小衣裳時懂了,看她一連滿足的,擺弄小衣裳。 不由一樂,知道他老婆想要寶寶了。 果然從那天后,每天拿個小衣裳,在他面前晃,晚上也特積極… 后來劉氏看不下去,也加入了勸說的陣容… 弄的他最后只得妥協,反正這孩子啊,也不一定想要,就能馬上有的。 索性他也放開了,一切隨緣,大不了多做些準備。 開春后氣溫回暖,孫保財看氣候,跟往年差不多,不由松了口氣。 還特意到河邊看了眼,水位有點高,河水流速快了些,總體來說還行。 現在每家每戶,都在準備春耕,對于能平安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大家心里對知縣大人,還有村長村委會都很感激。 要是還是跟往年那樣,準備過冬用品的話,相信沒有幾家能好過。 老一輩的人,心里更是清楚,這提前做了準備,他們村除了李氏外,沒有在出現凍死人的情況。 房子被雪壓塌的人家,也得到了及時安置。 三十多年前那場雪災,可是死了不少人。 這么一對比,以前對于村委會的成員,都是些年輕后生,有意見的人,也開始支持村委會了。 這年輕些的后生,確實能做更多的事。 村委會也在這個冬天,在紅棗村村民心中,得到了肯定和支持。 這讓村委會今后,在村里行事起來,方便很多不說。 后來也讓村里的年輕人,以進村委會為榮。 今年冬天里最倒霉的,可能就屬葛望家了。 人不在家,無緣無故的,招惹了這許多是非。 葛望前幾天回來,辭去了村委會成員的差事。 走前來看了他,知道他以后不準備回村里了。 打算在縣里,租個房子做豆腐賣。 讓他做出這個決定,也是因為房子里砸死了人,他擔心蓋了新房,壓不住怨氣。 他家孩子還小,擔心對孩子不好。 在說也不想回來,面對葛家眾人。 索性手里還有點錢,干脆在縣城,租房做豆腐賣。 對于葛望兩口子的決定,他挺支持的。 本身葛望家也沒地,又是做營生的,去縣里發展,怎么也比農村強。 跟他說了,要是去縣城了,有事去找何二幫忙,別跟他客氣。 誰讓他是咱村里的女婿呢。 當然這話是開玩笑的,之所以這樣說,也是知道何二肯定會幫的。 在說葛望剛去,哪哪都不熟悉,讓何二介紹些,開飯館的鋪子,也能盡快在縣城站住腳。 讓葛望租好房子,告訴何二一聲,到時他們進城,好去看看孩子。 回去把葛望兩口子的決定,跟錢七說了。 錢七聽葛望媳婦,生了個胖小子,也為她高興。 知道這里的人,都有些迷信,對這樣橫死的,更是忌諱,有橫死者不入祖墳的規矩。 去縣里做生意也挺好,打算等忙完春耕后,去縣里看看他們。 聽說田妞也生了個小子,到時正好一起看了。 春耕時,孫保財簡直忙飛了,簡直就是去完這家指點,又被那家叫走。 還要聯系邵明修,接洽魚苗的事。 村委會的人,事先登記好,每家的情況,排好編號,到時按照編號發魚。 為了讓村里人感到公平,還特意讓每家,以抓鬮的形式,抽取編號。 這樣一來,抽到前面的高興,后面的也沒怨言,誰叫運氣不如人家。 這主意自然是孫保財出的,他看大家都想先放魚,整日吵鬧的不成樣子。 索性就出了,這么個主意,看大家都積極響應的樣子,不由又覺的,這些人有些可愛。 知道其實他們,只是想要個公平而已。 魚苗運來后,按照編號發放給每家。 至于村長家和錢家,不受編號的限制。 因為他們稻田里放的,是鯉魚和草魚魚苗,跟大家要的鯽魚魚苗不一樣。 孫保財讓田村長問過,還有哪家愿意,稻田里放草魚和鯉魚魚苗的,結果沒有一家愿意的。 對此也能理解,這關乎一年生計的事,誰家也不愿意冒險。 孫保財家的兩畝稻田,一畝稻田里,今年放了六百尾鯽魚苗。 他比照去年放的三百尾,今年多放了一倍。 主要是想實驗下,看看每畝稻田里,到底能養多少鯽魚。 可以說如果今年,他這一畝稻田里,養的六百尾鯽魚成功的話。 那么明年村民,也開始這樣養,能實現魚的收益翻倍。 另一畝稻田里,他各放了兩百尾鯉魚和草魚魚苗,實驗混合養魚。 田村長家和錢家,今年養的鯉魚和草魚是單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