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看老三媳婦手里的布,一匹粗布一匹棉布。 這是要讓她幫著做衣裳,她知道兒媳婦針線活不好,這點事情她幫著做了就是。 錢七聞言笑道:“娘,我這有兩匹布,你和爹一人做兩身衣裳吧?!?/br> 看劉氏要推辭忙道:“咱這搬了新家,東西都換新的了,理應做兩身衣服,在說這顏色也不適合我們?!?/br> 劉氏聽了哪能不知,這是兒媳讓她收下的好意。 也覺的老三媳婦說的在理,拍著她的手道:“這布娘收下了,我們做衣裳用不了這些布,到時在給三娃子做兩身衣裳,等到集市時,娘也去給你買塊布,做兩身衣裳,這個你可不能拒絕了?!?/br> 她看老三媳婦總穿著淺色的衣服,到時候給她買塊大花布,做兩身衣裳穿著肯定好看。 錢七可不知,劉氏要給她買大花布做衣裳。 要是知道了,一定會感嘆,這躲過她娘的大花衣裳,沒躲過婆婆的。 于是笑著點頭應了,兩人一邊說話,一邊收拾東西。 官道上兩輛馬車,一前一后在行駛,邵平趕著一輛馬車在前面走。 邵安趕著一輛馬車在后邊跟著。 心里就想不通他們家公子,好好的翰林院不去,偏偏跑到這么個地方當知縣。 還被府里給趕了出來,也不知他家公子咋想的。 唉,少爺要是留在京城,他也就留在京城了。 京城的繁華,肯定比個縣好多了。 他這輛車廂里,坐著夫人的丫鬟,聽著里面的說笑聲,真是無語了。 這兩位大jiejie肯定不知道,他們要去的縣衙,可比府里簡陋多了。 也不知老夫人給公子準備銀子了嗎。 要是沒有,他們的日子,就靠公子當知縣那點俸祿,已經能想到以后過什么生活了。 馬車里沐清月靠在夫君懷里,他們這次算是被趕出來的。 夫君辭去翰林官職,雖然最后還是被外放,成為了一個知縣。 但在家里卻掀起了軒然大波,家里叔伯長輩紛紛指責夫君,任性妄為枉顧家族利益。 最后公公無法,只得趕了他們出門,這后面車里的物品和馬車侍婢,還是婆婆讓他們帶出來的。 睜開眼看著夫君道:“我們真的要去那個紅棗村嗎?!?/br> 能再次見到錢七她挺高興的,就是他們這樣貿然去不太好吧。 邵明修聽后笑道:“是啊,我這次出任東石縣縣令,孫保財住的紅棗村,正好在東石縣轄下,我去他那里跟他了解下,東石縣的情況?!?/br> 他和孫保財一直沒斷了音訊,關于他的事,柳管事都說給他聽了。 這次出任東石縣縣令,路過紅棗村正好去拜會下。 邵平看路邊有間房子,支著棚子放著桌凳,知道是間茶寮。 于是把馬車停下回頭說道:“大公子,有間茶寮奴才去問問,這附近的村子,是否是紅棗村?!?/br> 邵明修聽了決定親自去問問,畢竟這已經是東石縣地界了,可以體察一下真實民情。 邵明修走到近前,看清那個干活的年輕男子不由笑了。 走過去站定笑道:“孫兄好久不見啊?!?/br> 孫保財放下手中的壇子,抬頭看竟然是邵明修。 頓時笑道:“邵兄怎么會是你,快請坐,恭喜邵兄金榜題名,得中一甲榜眼?!?/br> 好奇怪,邵明修怎么會出現在這呢,一甲前三不是能直接進入翰林嗎,這時候不是應該在翰林院嗎。 知道這里有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說法,所以這幫中了進士有野心的,都會通過考試進翰林院。 而一甲能直接入翰林被授予官職,也不知邵明修在翰林院是個什么官。 邵明修笑著謝過,坐下后道:“我要去東石縣,正好要路過紅棗村,就想著來看看你,我想在這打擾你兩日,不知方便否?!?/br> 他只要在十日內上任即可,所以他不打算先去。 而是打算上任之前,先了解下東石縣的情況。 孫保財聽了只當邵明修有事,才會出現在這里的。 畢竟他家就是臨安府的,說不上東石縣,有啥親朋好友要去拜會,所以也沒有多想。 就是心里有些納悶,翰林院是不是個很輕松的地啊,新人都能請長假。 對著他笑道:“說什么打擾的話,你想住多久都行,只要你不嫌棄就行,說來我可是要好好謝謝你,要是沒有你,我這地里可種不活這金貴的葡萄?!?/br> 這可是實話,要是邵明修沒有叮囑柳管事,柳管事怎么可能這么詳細的,告訴他怎么種植葡萄,還來親自幫著他把關。 邵明修聽了搖頭笑道:“那個不提了,那我可就在這住了,對了我夫人也來了,她對令夫人一直念念不忘?!?/br> 說完讓孫保財等下,回到馬車處,把沐清月扶下馬車,讓邵平把他們的包裹拿過來。 接過后吩咐道:“你們先去東石縣城,找家客棧住下,記住不準張揚,好好暗訪下,我要了解東石縣的基本情況和相關勢力?!?/br> 邵安邵平聽后表示明白,對于公子的要求,也不敢反對。 知道公子有防身功夫,也不至于太擔心。 至于夫人也跟別家夫人不一樣,跟大公子在一起時,從不喜歡用侍女。 吩咐完拿著包裹,和娘子一起回到孫保財那里。 孫保財看馬車走了,不由挑眉一笑,邵明修還真是細心之人,等他們過來后,帶著他們回到家中。 跟爹娘介紹朋友要來家中小住,看爹娘在邵明修夫婦面前特別拘束,只好讓他們去忙。 把老婆叫出來招待沐清月,自己帶著邵明修四處轉轉。 錢七看沐清月來了,驚訝的同時又很高興,能再次見到這么個有意思的人,是件高興的事。 知道他們要在這住,帶她去了房間把包裹放下。 沐清月還沒在農家留過宿,所以看哪都新鮮。 房間整潔干爽,家具都是新的,對著錢七笑道:“可能要打擾你們幾天了,我們跟著你們吃就好,不用特意做什么?!?/br> 她還是蠻擔心,給他們添麻煩的。 錢七聽后笑道:“在這別客氣,我給你做些特色飯菜,都是我們這現成的食物,你呀,要是想吃山珍海味,我這還真沒有?!?/br> 兩人一起說了會話,錢七表示要去準備飯菜,沐清月聽了提議要去幫忙。 最后的結果,自然是錢七做飯,沐清月在旁邊看著。 嗯,這里的廚房,跟府里的廚房,有些不一樣! 孫保財聽邵明修想四處轉轉,了解下農家生活,孫保財先帶他去地里看看。 邵明修一臉興致的,聽孫保財介紹怎么種地,一畝地能收多少糧食,還會不時問幾句。 等到了孫保財家的稻田時,看里面有魚詫異道:“這里怎么有魚?!?/br> 說完看里面的魚還挺多,而且都挺大了,稻子長勢很好,不由瞇起了眼睛。 孫保財聽了笑道:“這是我和娘子想的,利用稻田養魚,也是今年才開始這么做,所以才用一畝稻田做實驗,現在看來這事可行,你看魚也長大了,稻子長勢良好,明年的話,打算把另外兩畝旱田也挖成水田,用來種稻子養魚。。?!?/br> 知道邵明修會對這事感到新鮮,所以就詳細講了下。 邵明修聽了笑道:“那樣豈不是魚也有一份收入,孫兄是怎么想到,這稻田養魚的?!?/br> 這樣一畝水田就是雙份收入了,這對于農民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了。 孫保財點頭笑道:“是啊,我在書鋪買了一本叫《農桑通訣》的書,里面介紹了怎么養魚,我家那時還沒有池塘,我娘子就異想天開,想在稻田里養魚,她的想法就是稻田里有水,魚又在水里活,我聽后覺的也是這個理,所以才開始這么做的,反正要是不成,也就是一畝稻田,沒收成罷了,要是成了的話,村里家家都這么做的話,也多份收入不是?!?/br> 雖然不明白,邵明修為何對這事,這么感興趣,但也只當他純粹是好奇。 邵明修默默把《農桑通訣》這本書記下,想著到時也買本看看。 看著稻田里游的歡快的魚,對著孫保財笑道:“那要是整個東石縣的農民,也稻田養魚,豈不是全縣農民都能多份收入?!?/br> 孫保財聽了,輕輕搖了搖頭笑道:“這個暫時不太可行?!?/br> 邵明修聽了挑眉道:“為何不行呢?!?/br> 這是何等好事,難道孫兄只想把稻田養魚的成果惠及鄉里嗎。 這般想著不由看著孫保財,等著他的回答。 孫保財看邵明修這般執著,只好解釋道:“要想大面積的開展稻田養魚,要解決一件事,就是這么多魚,往哪里賣,要是賣不出去的話,難道要留著吃啊,說實話到時候,就是吃都吃不完?!?/br> “還有就是這么多魚在市面上流通,如果沒有好的銷路的話,那么肯定會出現市場不平衡現象,買魚者大于賣魚者,到時肯定魚的價錢,便宜的不像話,這樣的話農民稻田養魚,弄不好賺不到錢,還會出現賠錢的現象?!?/br> 這么多魚上市,東石縣的市場,才能消化多少。 這地方運輸都靠馬車、騾車、牛車,這要是把魚運到遠一些的地方,沒到地方魚都死了! 邵明修聽后不由眉頭緊皺,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看孫保財如此輕松,就能說出這番道理,而且看事情這般長遠,說的他都心生佩服。 這事反正還有時間,到時在好好琢磨琢磨,他可不想放棄,這等能改善百姓生活的事。 第44章 晉江首發 劉氏和老頭子來到茶寮收拾, 他們打算今天收拾出來。 明天正好有集市,買一些開茶寮要賣的吃食材料啥的, 后天打算開始營業。 劉氏把碗碟擦干凈, 放到櫥柜里。 對著一旁忙碌的老頭子道:“老頭子,你說那一男一女是啥人啊, 穿的衣裳可是綢緞料子, 三娃子怎么認識這樣的人呢?!?/br> 那公子長得可比她家三娃子俊秀多了。 那位姑娘雖然帶著面紗,但就從身段上來看, 肯定是個美人坯子。 他們在人家面前,莫名的感到拘謹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