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節
書迷正在閱讀:呱太和刀子精[綜]、此生應不負[民國]、惡龍甜餅[娛樂圈]、陛下,別污了你的眼、神秘老公,太磨人、蜉蝣卷(重生)、原來我是未來大佬的白月光?、億萬盛寵只為你、全能學霸[直播]、心跳怦怦怦
在暴雨來臨之際,沒有將懷河大壩的情況放在心上,也許有人提醒過,但是卻疏忽了。 可不能小看古人,經過多年的經驗總結,早在古時候就有一套在洪水發生前后的應對措施。 為了能夠預測洪水的到來,古人在河流中設置了監視水位的裝置。而且花樣很多,比如做了三個石人立于河水中,要求“竭不至足,盛不沒肩”。 當時的人就以此標準來觀測水位,預測洪水即將到來,并及時開始泄洪分流等,以盡量避免發生大規模洪災。 而當洪水無可避免發生之時,要及時將信息傳遞給朝廷,官府設置有報汛驛站,優先級很高。 出現汛情,除了要上報朝廷,還要及時告知災區民眾,官府就會采用懸旗、掛燈、敲鑼等方式,發出緊急訊號,提醒人們搶修河堤,安排群眾轉移等事情。 而懷河大壩就有個預測水位的裝置,就在右側石壁刻畫了幾道水位線,當到達哪個位置時,就要做什么準備,一概應對措施都有。 然而當時的鄧鴻遠不知是什么原因,竟然沒有關注大壩這邊的情況。 最終導致水位越線,大壩無法承載超容水量,釀成悲劇。 當然這些聽起來像是指責的話聶郎中不會明明白白的說出來,他只是盡量客觀的闡述事實,而在寫給泰安帝的折子中,也會不偏不倚的概述。 聽的人都心知肚明。 不過沒人說出來。 他們站在一個高高的斜坡上,下面是奔騰湍急的洪水,眺望遠方,則是缺了一個口子的大壩。 洪水渾濁不清,奔騰不休,其洶涌磅礴的氣勢,水流沖刷的湍急聲,不少人盯著看幾眼,都會覺得頭暈,不敢再看。 “聶郎中,如今可有治洪的對策?” “下官日思夜想,覺得還是要冒險將堤壩修復好。還有中下游往后可以多建水庫?!?/br> “如今已沒有再下雨,將河水分支引流,再將懷河兩岸的堤壩建高,相信不日就會退洪?!?/br> 不過無論哪個方法,最終都是需要大量的人。 幸好這次前來的威武軍還沒有走,還有懷川百姓,互幫互助的話,很快就能解決問題。 眾人沿著堤壩往下走。 一邊聽聶郎中滔滔不絕的說話,一邊小心地看著腳下。 葉君書專心聽著,俗話說,術業有專攻,他雖然有兩世的記憶,雜七雜八的東西也記得很多,但是專精水利方面,卻是沒有的。 葉君書所知的,都是比較淺顯的內容,比如多做綠化可以有效儲存水分,減少水土流失之類的。 這會兒聽專業人士說話,受益匪淺,因此聽得很認真。 他們一直走到臨近傍晚,才打道回府。 第222章 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決了肚子問題, 席矛常便將重心放在治理水患上。壩堤一天不解決,洪水一日不徹底退去。 幸好現在已經沒有再下雨,否則情況會更嚴重。 如今地勢高些的地方已經沒有水,百姓們看到滿目蒼夷, 熟悉的村莊道路被肆虐殘敗, 心里著實悲涼, 但想到朝廷父母官不遺余力的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重建家園,又充滿希望。 席矛常迅速將災民們做了安排,年幼體弱的百姓們從懷川郡往外擴,一點點開始清理洪水肆虐后留下的殘余物。 而年輕力壯的, 則跟著士兵們一起,修繕堤壩。 也是和當初在晉江清理積雪一樣, 參與的人每天都有工錢的,反正災后重建也是要給救濟銀,還不如作為工錢發放下去,也能調動百姓們的積極性。 大皇子夏侯宣玳對修繕工程十分積極, 還讓自己的親衛聽從聶郎中的指揮,盡快將洪水治好。 威武軍除了部分巡邏監督的,其余的也投入到工程去。 在條件有限的古代,修繕堤壩只能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 懷河水位比之前降低了一點點,但仍超出正常水位。 聶朗中一方面讓人在上游挖渠截流, 一方面想將被洪水沖斷的那口子給修好。 截流的危險性沒那么高,基本都安排普通老百姓去了。 而修繕水壩卻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全都由威武軍來做。 堤壩缺了的那道大口子, 只需要填補上即可,聶朗中先是讓人用熟土、石塊、木材等建筑材料,使用糯米灰漿混凝,先是晾曬成一塊塊等人高的平整泥土塊,只等干透后,隨時使用。 而為什么說這事具有危險性呢? 補修堤壩的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在缺口處造個人力墻,現將缺口堵住,才能將堤壩補全。 他們晾曬的泥土塊就是材料。 天公作美,這幾天天氣炎熱,熱氣蒸騰,事情進展得很順利。 威武軍個個身強力壯的,但是要將缺口堵個嚴嚴實實起碼兩百號人。 人數勉勉強強不大夠,大皇子便將自己的近衛都貢獻出去搭把手。 大皇子身邊沒有留一個人,葉君書也早讓李甲李乙和威武軍一起聽卜大勇的口號行動。 他們來此的任務是寸步不離的保護葉君書,但是葉君書也是他們的主子,他的話兩人不能不聽。 只能說時刻關注葉君書,葉君書也保證了盡量在他們的視線范圍內行動。 其實沒啥分別,兩人去做人rou墻,即便看到葉君書涉險,也不能及時趕到。 葉君書倒覺得即便大皇子想使壞,也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他還要維持自己的好形象,自然不會做壞事給別人看見。 葉君書自己是有考慮的,夏侯宣玳身為皇子,都讓近衛去幫忙了,他也不好讓自己身邊留人,不然自己的架子擺得比大皇子還大,豈不是給人把柄? 而且現在到處是眼睛,葉君書不認為大皇子會在這個時候動手,所以葉君書還是安全的。 他本想一起去搭把手,不過被拒絕了。 葉君書只好在一旁看著。 葉君書看著個個將士赤裸著上身,拉著一張嬰兒手臂粗的繩子織成結結實實的網,將巨大的網網在缺口里,兩邊拉得穩穩當當,確保不會輕易被沖走后,士兵們拉著網,紛紛下水,背對著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密密實實填補好。 葉君書的眼里充滿了震撼,古代雖然很多技術比較落后,但是很多時候他們的智慧卻是令人嘆為觀止。 葉君書看著一張人墻網形成,將缺口堵得嚴嚴實實, 隨后兩人兩人抬著凝結的石土塊,從下往上開始砌墻。 這是個耗時耗力的工程,他們需要先把地基夯實,葉君書看著壩上人來人往,干得熱火朝天。 石塊一邊自下而上壘,一邊澆筑…… 葉君書眨也不眨的看著,一點也沒察覺到時間的流逝。 康郡尉這時開口道:“這只是小場面,當年懷川大壩剛開始修建時,那個場面才是真震撼! ” 那可是萬萬人團結一心,軍民協作,以同樣的方式,最終才將這個大壩建成。 當然,那時候的水沒有現在這么深這么多。 他在懷川這么多年,自然知道這個銘刻在懷川衙門的偉大事跡。 不過那是前朝的事了。 他們這些后來人無緣見到最大的盛況。 但是光是想象,就讓人敬佩不已。 葉君書和一群官吏站在遠處觀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做,席矛常和卜大勇還有工部的官吏,都在現場指揮監督。 大皇子和葉君書以及一些官吏過去也是礙事,只是他們干站著覺得不甚自在。 于是有人提議道:“我們到各處巡邏走動一番?” 眾人自是沒意見。 這么多人集結在這邊,其他地方巡邏人手肯定是不夠的,他們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便只能到處走動一番了。 于是準備兩兩組隊。 葉君書一直想到那邊去幫忙,可是他身強力壯,其他文官身子羸弱??! 葉君書主動去干苦力,其他人要不要去?不去的話不就顯得自己和葉君書比差了一大截,去的話又是難為自己,這不是在拉仇恨嗎? 葉君書的自薦被否決后,轉念一想就想到了這層,盡管他真的很想幫忙,但是還是需要有所顧忌。 于是決定跟隨大眾,一起做個羸弱的美男子。 他們余下八個人在一旁,互相兩兩一起,分散行動,只是分配倒是個問題。 大皇子對葉君書笑道:“我們一起走如何?” 其他想巴結大皇子的官員,正想自薦,就聽到夏侯宣玳的話,他們看看自己瘦弱的身板,再抬頭看看葉君書頎長高大的身形,好吧,大皇子和葉大人一起更有安全感吧…… 葉君書自然沒有拒絕,他也沒有拒絕的理由,于是微笑著應下。 隨后大皇子隨意往前走,葉君書落后兩步跟在后面,其他官員等兩人走后,面面相覷了一會兒,就互相和相對熟悉的官員走了。 葉君書想著,這里到處都是百姓,他對自己的身手還有個自知之明,應該足以自保,何況大皇子的身手應該還沒他好,而且大皇子只有一人。 葉君書有注意到,大皇子的近衛都留在那邊幫忙了。 思之想之,葉君書只是默默提高警惕,更多的便是多注意周圍。 夏侯宣玳走路似是漫無目的,葉君書也就跟在他身邊走。 夏侯宣玳看著面前百姓,即使熱汗涔涔,依然嘿喲嘿喲的積極干活,一點兒也不怕苦,也沒見有人偷懶。 夏侯宣玳對葉君書道:“席大人不愧是父皇倚重的大臣,短短一段時日就將懷川問題處理好,沒有出現遍地浮尸,哀鴻遍野,易子而食的悲劇?!?/br> 葉君書笑道:“席大人才思敏捷,舉世無雙,是我輩楷模?!比~君書好話自然不少。 夏侯宣玳笑瞇瞇地,真誠贊道:“葉大人亦當仁不讓?!?/br> “大皇子謬贊?!?/br> 夏侯宣玳和葉君書一直沿著河道往下走。 他們在地勢高的地方走,下面還是湍急的洪水,穿著樸素短打的百姓在周圍來回路過。 他們或是兩人抬著大石頭走動,或是扁擔挑著兩籮筐的碎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