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節
書迷正在閱讀:呱太和刀子精[綜]、此生應不負[民國]、惡龍甜餅[娛樂圈]、陛下,別污了你的眼、神秘老公,太磨人、蜉蝣卷(重生)、原來我是未來大佬的白月光?、億萬盛寵只為你、全能學霸[直播]、心跳怦怦怦
夜越深溫度越低,葉君書和李玙便沒多待,戍時中就坐馬車回葉府了。 葉君書仍然很高興,他對李玙感嘆道:“真沒想到,李叔就是小叔,人生真是太奇妙了!” 李玙同樣覺得事情很巧。 不過最讓葉君書感到高興的,是李叔在談及到李長川的雙腿時,只有純粹真心的為李長川高興,并無夾雜其他私心。 如果他們兩人因此起隙,對葉君書來說,才是真的為難。 理智來看,葉君書是覺得威武軍由李叔掌管更好的,大舅兄的雙腿廢了那么多年,就算現在在好轉,不久之后能站起來,但能不能再上戰場,還是個未知數。 薛老也跟他們含糊表示過,恐怕李長川的雙腿不能恢復到最佳狀態,葉君書他們已經有心理準備。 只要李長川能再次站起來,就很滿足了,不奢望更多。 不過設身處地想想,大舅兄曾執掌軍隊多年,在自己身心健全的時候,如果將手里的兵權交出去,恐怕不太甘心。 畢竟自己還年輕。 如果將威武軍分為兩隊各自為營,更加不妥當。 就不知大舅兄是何想法? 葉君書問了李玙對這事的看法,李玙僅是皺了皺眉,道:“大哥心里有數?!彼嘈糯蟾鐣幚砗玫?。 葉君書見李玙沒為這事煩憂的樣子,想來問題不嚴重,便沒再追問。 隨后他好奇道:“你知道小叔當年是發生了什么事,才離開上京道我們那里隱居多年的嗎?”他是真的好奇啊,一般一個高官子弟,如果隱居鄉野多年,肯定有不得不說二三事,不是情傷,就是仕途上心灰意冷。 葉君書更傾向于前者,而且李叔多年身邊未有一人。以前他也旁推側敲過,就是沒有問道答案。 他還是很關心李叔的,也擔心什么時候觸到他的傷口。 李玙說道:“陳年舊事了,說來我們李家也有錯,當年害了小叔喜歡的人?!?/br> 那時他還沒出生呢,懂事后才聽皇后娘娘說起,不然他也不會知道自己還有個關系親近的小叔。 葉君書頓時道:“我相信你們不會無緣無故做一個決定的,如果你們真做錯了事,小叔此時也不會如此心平氣和,和你們相處得毫無芥蒂?!?/br> 李玙沉默了下,似是在組織語言,然后他緩緩開口: “小叔那時喜歡上明家的一個哥兒……“ 當年他們明李兩家還沒那么水火不容,明家的勢力遠遠沒到如今的地步,野心也沒顯現出來。 但一個文臣代表一個武將代表,當今是不會樂意見到文武一家親的,立場上無形就是對立。 后來他父親好不容易說服上面的點頭,給了小叔兩個選擇,一個是和明家哥兒結契,從此再也不接觸兵權,不入軍營,游離李家權利中心之外,帶著明家哥兒去過平平淡淡的生活,不再管事。 一個是和明家哥兒徹底斷了,他依舊是李父的左右手,執掌部分李家權利。 李宏英當年選了和明家哥兒在一起,放棄了李家的一切。 可惜終究還是難成眷屬,那個哥兒,在結契當天,還沒出明府,就在自己的房間里自殺了。 自那天以后,李宏英就消失在上京。 李玙心里嘆息。 皇后娘娘對此依然對小叔心懷一份愧疚,認為自己也有將人逼得太緊的過錯。 但是誰也不知道,當年在明府,究竟發生了什么,才導致那位明家哥兒,在人生這么幸福的時刻,選擇了結束自己的性命。 葉君書拍拍李玙的肩膀,安慰道:“你父親他們沒有做錯?!崩钍逅麄円矝]有錯,錯就錯在命運太愛捉弄人了。 自古以來,身份上對立的有情人,有幾個能終成眷屬?基本上就是個悲劇。 沒想到小叔還有這么刻骨銘心的過去,難怪獨自一人流浪了這么多年,不和任何人聯系,怕觸及傷心事吧。 “小叔如今回來了,說明他已經放下過去,你也不要太過自責了?!?/br> 真是看不出來,小叔還有愛一個人愛到放棄自己責任的時候,還是個為愛奮不顧身的癡情種。 如果……嗯,這個例子太過悲劇,葉君書就不代入自己和阿玙了。 當年的事,他們都不是當事人,所以無從判斷對錯,小叔能放下過去,就最好了。 李玙點頭。 時至今日,他們已經和明家差不多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李家父子的鮮血還橫印在他們心頭,刻骨難忘。 李宏英在知道自家堂兄和二侄子的死亡和明家脫不了干系后,早已經做出了決定。 不太好的往事重提,氣氛都沉悶許多,葉君書和李玙回到葉府,幾個孩子就嬉笑著黏上來了。 看著幾張天真可愛的笑臉,李玙總算露出個笑容。 葉君書心里悄悄松口氣。 他若有所思,說起來,他手里還沾著明家人的一條命,將來如果鬧出來,葉君書都不知怎么面對李叔了。 畢竟李叔和明家還有一段淵源在。 不過李叔在大是大非上,應當是拎得清的,不然大舅兄也不會讓李叔繼任大元帥之職。 這么一想,葉君書心里就更放心了。 第二天天剛蒙亮,府里就迎來了一位客人,還是老熟人,卜元豹。 他帶來消息說,卜元虎和席元義已經直接去了東南,托了他給李玙帶了封信,重要工作匯報完,隨后就跟在李玙身邊,一起上差散值。 葉君書:“……”聽阿玙說,卜元豹此時不是應該在家里享受長輩的親切關照給他相看對象么? 看在卜元豹對阿玙完全沒有非分之想,只當主子的份上,他默默忍了阿玙身邊跟著個身為爺兒的護衛官。 葉君書忽然在思考,他去做阿玙護衛官的可能性,那可是近身保護啊,隨時都跟在阿玙身邊一起行動。 李玙完全不知道葉君書內心的小九九,見他這么晚了還不出門,便提醒道:“你要遲到了?!?/br> 葉君書只好委委屈屈的獨自一人去上差。 李宏英的回歸,猶如一顆石子投進湖里,泛起了一絲絲漣漪,很快就恢復平靜的湖面,并沒有掀起驚濤駭浪。 眾人想看的威武軍起內訌硝煙戰起的局面也沒有見到。 李宏英帶回來的千人精英,融入到軍營里,駐扎兵老兵新兵一起,每天老老實實的訓練,無比和諧,根本沒有出現勢力傾軋的現象。 不得不說李家在這一方面處理得挺好的。 作為李家親部,他們也淡定下來了。 李長川和李宏英,都是李家嫡脈,是他們尊敬的領導者,無論最終是誰當這個大元帥,他們還是李家的部下,都是一家人。 不過外人更傾向于,他們只是維持了表明的和平,實際上斗爭早已進入白熱化,只不過是將消息瞞得滴水不漏。 對于普通士兵來說,元帥誰來當都一樣,但是對于那些有一定地位的將領,則很不一樣。 李宏英和李長川到底是獨立的兩人,行事風格都不一樣,側重的左臂右膀也不一樣,關乎到他們在軍中的職權,怎么都會有一波變動。 只是他們都知曉內部的斗爭,不足為外人道也而已。 李宏英每天規規矩矩地上朝,除了第一天述職,到后面基本都是充當個背景板,很少有發言的時候。 泰安帝似乎也遺忘了他,除了一開始賞賜安撫一干剛回京的將領,再無其他表示。 這讓有些人開始急躁。 泰安帝到底是何想法?畢竟誰人不知,李宏英此次回京,是要交接兵權的。 大皇子知道那份兵權無可能落到他們手里,也不抱希望了,但對這支軍隊,同樣覬覦,一天沒有徹底定下來,就讓他們心思浮動。 如果最終這支軍隊還會是在明家人手里,那他們當然是希望李宏英掌握這支軍隊。 明貴妃已經私底下和大皇子說過,如果他們這邊得不到,那就去支持李宏英,明家和李宏英有那么一個淵源在,想來不會將矛頭指向明家,更可能是兩不偏幫。 明貴妃對此無比自信,李宏英當年可是發過重誓的。 可惜泰安帝態度不明,李宏英自己不主動提,明家這邊讓人稍稍提起,就被打哈哈敷衍過去了。 這天下朝后,李宏英在回鎮國侯府的路上被偶遇了,大皇子夏侯宣玳快步找上李宏英,拱手笑著喊道:“李將軍?!?/br> 李宏英停下腳步,客氣地回禮:“大皇子?!?/br> “難得這么巧在此地遇見,不如一同走一段?”大皇子笑意晏晏地看向李宏英。 李宏英回道:“大皇子恕罪,下官是回侯府?!?/br> “正好,本皇子和李將軍恰巧同路?!?/br> 李宏英這下無法拒絕,看來這位大皇子,是真要和他說說話。 于是李宏英揚手道:“大皇子,請?!?/br> “李將軍也請?!?/br> 兩人一路慢慢走過雪地,夏侯宣玳和李宏英說了些無關緊要的話。 “久聞李將軍大名,本皇子仰慕已久,可惜一直無緣得見,如今一見,果然如本皇子想象中那樣,是個英雄!將軍這些年為大夏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著實讓本皇子敬佩不已?!?/br> “大皇子客氣了,保疆衛國,是軍人的天職,這是下官的使命?!?/br> “不管怎么說,將軍軍事才能出眾,功若丘山,就算做一方元帥也是綽綽有余,朝廷決不能虧待一代功臣,本來父皇已經決定將虎符交與你,升你做威武軍大元帥,可惜……” 夏侯宣玳說得意味深長,李宏英好似沒聽出夏侯宣玳的言外之意,“大皇子言重,這不是下官一個人的功勞,邊疆將士們才是勞苦功高,若沒有他們的血汗,邊塞也不會這么安定?!?/br> 夏侯宣玳稱贊:“每一位士兵,都是英雄!”隨即遺憾道,“本皇子一直想去邊塞,和將士們一起守衛在最前線,可惜父皇一直不應允?!?/br> 李宏英拱手道:“陛下恐怕大皇子只身涉險,方阻止大皇子您,陛下一片拳拳父愛之心,著實讓人感動?!?/br> “父皇確是過于保護本皇子了?!毕暮钚樾Φ?。 兩人就著邊塞的話題說了一頓,沒多久夏侯宣玳就突然惋惜道:“說來本皇子差點就要喊你一聲小叔夫了,可惜小叔福淺,不然,他或許就能當上元帥夫人了?!?/br> 驟然提起那人,李宏英臉頰上的肌rou滾動了下,聲音頓時有些冷,“逝者已矣,大皇子還請莫要再提起,免得逝者無法安息?!?/br> 夏侯宣玳沒想到李宏英這么反應,愣了一瞬,接著歉意道:“本皇子一時口無遮攔,還請將軍見諒?!?/br> 李宏英表示無妨,接著拱手告辭:“下官快到侯府,大皇子請自便?!苯又?,李宏英就快步離開。 夏侯宣玳停下腳步,站在原地,李宏英竟是連提都不愿提起,這是不是也說明,他的心里其實還放不下? 不管怎么樣,對他們來說,這是抓住了李宏英的一條軟肋了??! 大皇子的心情很好。 不過接下來幾天,李宏英依然沒有讓人提虎符的事,好像大皇子那天的話對李宏英不起半點作用。 今年朝廷放休比往年早幾天,臘月二十就封筆,不再上朝,六部也開始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