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節
書迷正在閱讀:呱太和刀子精[綜]、此生應不負[民國]、惡龍甜餅[娛樂圈]、陛下,別污了你的眼、神秘老公,太磨人、蜉蝣卷(重生)、原來我是未來大佬的白月光?、億萬盛寵只為你、全能學霸[直播]、心跳怦怦怦
在外人面前他自然得維護小弟子的面子,但是心里,著實惱火。 簡直就是沒腦子,盡干傻事! 說出去真是讓他這個老師沒面子!他就沒有這么蠢的底子!還真當自己天下第一聰明! 思及此,卓賢之瞪了葉君書一眼,若不是有個賢內助,看他怎么收場! 這蠢弟子也就眼光好這點看得過去了。 葉君書突然被瞪眼,頗有點莫名其妙。 他怎么了?他說錯話了?葉君書回想自己說過的話,好像沒什么問題啊…… 正猶豫要不要問問,卓賢之就已經移開目光,然后慈祥和藹的看著李玙。 葉君書:“……”老師這是更年期了?這態度轉變的,不知道的還以為阿玙才是他的弟子。 卓賢之等他們說完見解,才道:“目前來看,和陛下合作是雙贏的選擇。但是你們也要知道,再親密的合作,也是會有崩裂的一天。 何況彼此地位天差地別,一旦合作崩盤,我們對上天子,毫無抵抗之力?!?/br> 卓賢之看問題看得深遠,剛開始合作,就想到未來鬧掰后該怎么應對。 如果是平等的合作者,倒沒有那么多的擔憂,就算以后鬧掰,還指不定誰吃虧。 但對象是天子就不一樣了。 身份上的天差地別,注定他們在合作中處于劣勢,抱著僥幸的心態去奢望帝王的那點仁慈,是最愚蠢的行為。 只能說,這件事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好處,就得承擔多大的風險。 葉君書自然考慮過這些,但以他的眼光來看,覺得不必太過擔心,所謂后路,怎么也會有的。 而且堂堂一朝天子,看中的可不是蠅頭小利,如果他們有幸發現新大陸,陛下的目光只會看到那些新的土地,哪還會在乎一個小小的商隊。 就算商隊積累的財富再多,十幾年內還是無法富可敵國的。 而且看利益分成,但泰安帝就分得三成,剩下的七成,各種瓜分,實際上到每個人手里的,還沒有泰安帝多,可以說,他們是在為泰安帝賺錢。 誰會這么傻,白白將自己的錢簍子掏空,做這種涸澤而漁的事? 持續發展才是硬道理。 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散盡積累的財富,葉君書不覺得泰安帝將來某一天,為了錢財而要了他們的命。 既然最壞的結果他們都能接受,那就沒什么好怕的了。 葉君昊十分贊同,他本身就是個膽大愛冒險的,不然當初也不會為了出來闖蕩而和家人鬧翻。 葉君昊覺得,他一個偏僻小山村出來的人,能有機會和當今天子合作做生意,這輩子沒白活了! 李玙也道:“陛下不是這樣的人,不必擔心過多?!弊疃嗑褪且院蟛蛔鲞@個生意而已,只要他們自己不作死,根本無需擔心,何況還有他李家在,還不至于丟了性命。 當然,這只是泰安帝在位之時的行事,將來下一任帝王如果…… 這個話題太過敏感,他們暫時略去不提。 泰安帝今年四十有余,身子還很康健,起碼還能在位十年。 而十年的時間,可能性太大了。 卓賢之聽了他們的分析,便不再多言,既然他們本來就有考慮過這個問題,那就無需擔憂了。 于是他問,“這個生意什么時候開始?” 葉君書看向葉君昊,想聽聽他的想法,畢竟商隊是他在管理,只有他才最了解。 葉君昊道,“上一次合作的拉貢王國商隊,十分希望有再次合作的機會,我們上次也是純屬意外才去到那里,不過我們回來時已經記住了方向。就不知陛下那邊怎么安排?” 走生不如走熟,他們這次再去,安全性就更加高了。 且葉君昊覺得,他們可以組成一個巨大的商隊,這樣一來,朝廷就能收更多的保護費。 當然,葉君昊找的合作商隊,都是關系比較好的,這樣也盡量避免了發生矛盾。 由軍隊保駕護航,一般的宵小輕易不敢打他們商隊的主意。當然,為避免引起誤會,在去到他國領域時,軍士們都不能穿軍裝,只能以護衛的身份出現。 葉君書對此沒意見,他道:“我們還需和陛下再談談,方能確定出海日期?!奔热灰?,就要做到最好。 葉君昊這邊,商隊的貨物也要準備起來了。 “昊子哥,不如你和我們一起進宮?當面和陛下談談?”出海的事葉君書畢竟只有理論沒有經驗,不知道昊子哥需要哪些方面的幫助。 葉君昊想象和天子面對面聊天的場景,頓時一個激靈,連連擺手,“我就不去了,你們談就好?!?/br> 就算他膽子再大,也不敢和皇帝交談??!想想就覺得腿軟。 他只是個小老百姓而已,見過最大的官就是子舟和弟夫郎了,但子舟是他從剛出生就見著的,還在襁褓里哇哇大哭的樣子到現在還記得,蹣跚學步時像個小鴨子似的跟在他后頭。 到后面就突然成長得成熟穩重了,用削弱的肩膀擔當起一個搖搖欲墜的家,真是讓人心疼,幸好現在苦盡甘來了。 總而言之,他對子舟是沒有什么敬畏之心的,子舟也沒在他面前擺過官威。 還有弟夫郎也是,看著不好相處,實際還是很平易近人的。 但是皇帝就不一樣了??! 那可是皇帝??! 光是站在皇帝面前就很有壓力了,葉君昊覺得自己的心臟還不夠強大,就算見面了也無法自如的說話。 所以堅決不去! 等他有足夠閱歷了,將來有見帝皇的準備了,再說。 葉君書看葉君昊如此堅決的拒絕,便沒再勸,只讓葉君昊將他要說的點記錄下來,到時他好和泰安帝談。 葉君昊別的都可以,唯有一點是必須要強調的,泰安帝的人,決不能對商隊高高在上指手畫腳,他們只需要履行保護的責任即可,其他的,決不能插手。 駐守東南區的軍士,再熟悉水性,但海域的狀況,絕對沒有常年在海上探險的老手熟悉,畢竟葉君昊知道,他們基本只在海岸領域巡邏而已,很少遠洋。 葉君昊還真擔心,泰安帝的人仗著泰安帝的勢而對他們商隊胡亂瞎指揮,做官的人未必適合做商,如果不能合作愉快,那就算這個合作對他們商隊再有利,也變成害了。 葉君書點頭,“這是必須的?!敝鞔巫匀灰置?。 葉君昊又說了幾個點,然后道:“你看你覺得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到時就交給你和弟夫郎了?!?/br> 卓賢之暗暗點頭,都很有條理。 既然晚輩自己都能解決問題,那他這個老人家就不多言了,他只告誡一番:“商隊的人記得約束?!?/br> 一旦和泰安帝達成合作,商隊得以迅猛發展,定力不足的人很容易膨脹,到時惹出什么事,就不好看了。 葉君昊認真保證:“如果商隊里有人膽敢仗勢欺人,我一定會將人趕出去的?!?/br> 方方面面該說的都說了,時間也到了正午。 一群人用了午膳后,葉君書和李玙就再次進了宮,找泰安帝去了。 談話進行得很順利,這是葉君書等人提出新商稅法時該邁出的第一步,坐在泰安帝這個位置上,自然不會在乎那些小利,他更看重的是如何通過這事改變大夏的格局發展。 新商稅法剛提出就遭到抵制,無法成行,后面緊接著提出鼓勵門戶開放,鼓勵商人多與外國交流。 對此百官們大多持觀望態度。 所以這第一步,一定要打個漂亮! 以前也沒閉關鎖國,他們大夏也是常與外國有往來,這個政策實際上似乎并無太大意義。 不過泰安帝的目光似乎放在海外,那是大夏很少涉足的區域,主要是沒多少人能有勇氣遠渡重洋,風險太大了。 對百官來說,泰安帝的想法有點異想天開,如果海外貿易那么好做,這塊利潤早就被各大世家分刮完了。 哪還輪得到泰安帝此時行動。 泰安帝自然清楚官員們的想法,不過對他來說,這樣正好。 雖說不一定一開始就成功,但堅持下去,自然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泰安帝可不是單單因為玙哥兒夫夫才選和他們合作的,他們的那個商隊底細,早就在泰安帝案前了。 前段時間葉君書的契禮被人看在眼里,自然會讓人有所疑心。 葉君書出身寒門,眾所周知,而且才剛入朝為官,俸祿也不多,怎么可能拿得出那么多有價無市的珍品? 十幾本奏折基本全是要求徹查拿辦的,很多御史都認為葉君書貪污受賄了。 所幸葉君書和同宗堂哥的商隊合作的事并未被藏得嚴嚴實實,稍微一查就知道了。 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極其低下,如果有官員參與商業貿易,會被同僚鄙視,不屑與之為伍,覺得那人是個低賤之人。 二來為了防止官商勾結,如果官員自己或是其直系親屬從商,很容易發生濫用職權等違法行為,所以朝令上有明文規定官員及其直系親屬不能經商。 但是實際上,哪個官員家沒有幾間鋪子租田?哪個官員名下沒有下人名義經營的商鋪? 自古以來上位者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這個慣例并不嚴抓,況且這種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說,每個人都在鉆這個法令的空子。 所謂法不責眾,真要追究起來,滿朝文武百官誰也逃不了。 所以,葉君書的行為,并不算什么。 泰安帝將那些奏折,全都壓下去了。 恐怕葉君書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多方盯著了。 幸好,葉君書一直以來還算珍惜自己的羽毛,所以才讓人抓不到辮子,至于上次和大皇子走近的事,但總不能告御狀說葉君書結黨營私吧?這樣一來,豈不是將大皇子自己也拉下水了? 而那個朝陽商隊,雖然綜合實力比不上那些老牌的商隊,還是剛剛成立不久的,但是也有很多好處,越是規模大且經營多年的老牌商隊,人員越是復雜,心思也多,想要合作,也要斟酌一番。 葉君昊的商隊人員相對簡單,勢頭正盛,且最重要的一點,他們有從遠洋一渡之后完好回來的經驗,光是這點就比大多數商隊強。 泰安帝與人合作,自然會遵守協議,這點守諾還是能做到的。 所以不插手商隊的事,完全沒問題。 他該得的,自然能得到。 如果可以的話,泰安帝是希望商隊現在就開始出發,所以自然積極配合。 泰安帝已經想好了人選,他給了葉君書一道口諭,屆時就交給葉君昊,讓他去聯系東南軍。 而東南軍那邊,泰安帝也會下發一道暗諭,讓傅令堯分撥出一支隊伍,全力配合。 泰安帝這邊的事情安排好,葉君書和李玙方從宮里出來。 回府的途中,李玙突然說道:“我以前的護衛官,你還記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