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第72章 英國倫敦 開學之后, 地產公司里也沒有什么事情需要cao心。李蓁蓁除了上學,平時都比較空閑, 她又恢復了每天早上看報紙的習慣。 這一天,她翻開一份報紙, 突然在上面的兩個版面上, 看到了兩條截然不同的大標題: “英國病——把英國拖入墳墓的劊子手!” “英國沒病——日不落帝國永不落!” 李蓁蓁起了興趣,立刻興致勃勃地看起來。 原來, 第一篇文章,是由英國的一位經濟學家撰寫的。他在文章中, 用了很大的篇幅,說明了“英國病”的現狀,然后就開始大肆宣傳,說“英國病”將會導致英國的徹底衰落。 而第二篇文章, 是由一位英國的國會議員撰寫的。他痛斥了第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說對方是在危言聳聽,胡說八道, 英國是不可能衰落的。 這兩篇完全不同的文章,都是在討論時下最熱門的一個話題——“英國病”。 話說,英國在二戰之中,雖然取得了勝利, 但實際上卻跟失敗了差不多。不僅元氣大傷,而且世界霸主的地位,也開始動搖。 二戰之后,英國的經濟和貿易領域, 都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欠下了許多戰爭債務,再加上一戰的債務都還沒有還清,所以,英國的經濟開始停滯不前。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三十年,被外界戲稱為“英國病”。 在這種情況之下,英國的國際地位,自然就一落千丈了。 而另一方面,在1944年召開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又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結算體系,也就是美元與黃金開始掛鉤,成為了世界上最牛叉的貨幣。 從此以后,英鎊作為國際結算貨幣的地位,逐漸被美元取代了。 數據顯示,在二戰之后,英鎊兌換美元的匯率,從一開始的1比4.03,變成了現在的1比2.8,跌幅將近三成。 進入1967年以來,英國國內的通貨膨脹,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經濟十分不景氣。 報紙上的那個經濟學家,正是看到了這種現狀,引發了內心的擔憂,才發表了那樣一篇文章,企圖喚醒英國人的警覺。 但是目前看來,持第二種觀點的英國人,還是占了絕大多數。報紙的后面,還附了一個民意調查,表明大多數英國人,依舊認為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對于它可能衰落的預言,根本就不愿意相信。 但是李蓁蓁卻知道,那并不是一個預言,而是正在成為事實。 實際上,進入六十年代,英國的國際地位,就已經大不如前了,應該說是排在了美國和蘇聯的后面。只是英國人向來自大,不愿意去接受這個結果而已。 俗話說的好,你永遠也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李蓁蓁知道,英國為了保住自己國際“老大哥”的地位,非但沒有采取措施阻止經濟的下滑,反而繼續打腫臉子充胖子,大肆投資海外市場,終于爆發了嚴重的財政赤字。 這個惡果,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徹底地爆發出來。 在1967年11月18日,英國首相將會宣布,英鎊自動暴跌14.3%,匯率也變成了1英鎊兌換2.4美元。 李蓁蓁看完報紙之后,就立刻想起了這段歷史。 此時此刻,在她的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自己要發大財了! 這樣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李蓁蓁又怎么能夠放過呢?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銀行貸款。 按照原來1英鎊兌換2.8美元的匯率,李蓁蓁如果跟銀行借出1英鎊,就能兌換到2.8美元。 等英鎊暴跌之后,1英鎊就只能兌換到2.4美元了。到時候,李蓁蓁只要出售2.8美元,就能獲得1.17英鎊。 這1.17英鎊,還了原先借來的1英鎊之后,還剩下0.17英鎊的純利潤,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套利空間,利潤率達到了17%! 這還只是一個最基本的cao作,如果再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加大杠桿力度,就可以把這個利潤空間,放大許多倍! 李蓁蓁立刻決定了,要利用即將到來的英鎊危機,狠狠地發一筆橫財! 這件事情,說起來似乎很輕松,但是做起來卻不那么容易。 現在距離11月份,滿打滿算也才不到三個月,時間非常緊迫。 李蓁蓁于是制定了一個詳細的計劃,盡量把各種情況都考慮進去了,才開始實行。 不得不說,現在的李蓁蓁,已經不是一個人在單打獨斗了。她的公司里,還是有許多人可以用的。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注冊公司,并且是離岸公司,注冊得越多越好。 隨著李蓁蓁的一聲令下,很快這些公司就都注冊好了。注冊的地點五花八門,除了傳統的避稅天堂維京群島、開曼群島、巴哈馬群島和百慕達之外,還有美屬薩摩亞群島、以及荷屬安德烈斯群島,等等等等。 這些公司,一個套著一個,全部都是空殼公司。它們的股東背景,都允許匿名。 除此之外,李蓁蓁還開通了許多個匿名的國際賬戶,通過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cao作,最終達到了混淆控股人的目的。 做好了這些,第二步就是收購一家信貸額度良好的基金公司。 這樣的公司,香江本地就有很多。在最近的股災當中,許多基金公司,都已瀕臨破產的邊緣。 李蓁蓁不在意這些公司本來的實力,只看重它們的信用額度。 她在中介公司花了大把的金錢,很快就找到了一家合意的基金公司,名字叫做pd基金。它的前主人,是一個英國人,最近投資失敗要回英國,就選擇把這家公司賣掉。 更妙的是,這家pd基金,是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公司,也就是場內證券商。它在英國和香江兩地的股市,都開有場內賬戶,這將大大地方便李蓁蓁。 如果讓李蓁蓁自己去申請會員公司,恐怕再過一年的時間,她也申請不到,因為成為會員公司的條件,非??量?。 而且,倫敦證券交易所里面,散戶僅僅只有一成,機構投資者才是主力,足足占了九成的比例。所以,擁有會員公司資格的pd基金,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了。 另外,這家pd基金的信貸額度也比較良好,可以只用5%的保證金,就借到15倍的杠桿資金,用來以小博大。 這就意味著,通過pd基金,這場博弈的利潤率,已經不僅僅是原來的17%了,而是它的15倍,也就是255%! 馬克思曾經說過:“一旦有了利潤,資本就會膽大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它就能保證到處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一切罪行!” 現在擺在李蓁蓁面前的,就是255%的利潤誘惑,她又怎么能不心動呢! 李蓁蓁把pd基金公司買下來之后,就利用之前注冊的那些空殼公司,層層控股。 而她在公司里的職位,就只是掌管資金的財務總監。 pd基金由于瀕臨破產,里面的工作人員已經走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幾個人,李蓁蓁給他們都發了遣散費,就把他們都打發走了。 現在,整個公司里,就只剩下李蓁蓁一個人,那當然是不行的,她必須要盡快招聘到合用的cao盤手。 于是,李蓁蓁又馬不停蹄地找來了獵頭公司,通過他們,很快就招聘到了十幾個cao盤手,有華人,也有英國人,甚至還有一個美國人。 對于這些人,李蓁蓁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聽從她的命令,不允許自作主張。 為了籌集資金,李蓁蓁不惜把自己的所有房產都抵押出去,又賣了很多金條,還把幾件極其珍貴的古董也拿出來,暫時抵押了,最后也只勉強籌集到了500萬英鎊的資金。 這500萬英鎊作為保證金,交納到銀行那里,一下子就為李蓁蓁融資到7500萬英鎊。 但是,這7500萬英鎊,就算全部丟進外匯市場上,估計連一個水花也看不見,根本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六十年代的金融秩序并不完善,除了銀行可以接受杠桿融資之外,經常還會有膽大的人,把從銀行借出來的錢,拿到外匯經紀商那里,再次作為保證金,借出更多的錢。 大型外匯經紀商,所提供的杠桿比例,通常在10到100倍之間。當然了,它的利息也比銀行高出很多。 李蓁蓁心想,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又把這7500萬英鎊,交納到外匯經紀商那里,選擇了40倍的杠桿比例,最終融資到了30億英鎊! 為了最大程度地獲取利潤,李蓁蓁在貸款和融資的時候,還非常狡猾地要求借出英鎊,并約定好了,以后還款的時候,也用英鎊來還。 香江是一個金融自由港,在這一方面,沒有任何的限制。對于李蓁蓁的要求,銀行的人和外匯經紀商也不覺得奇怪。 因為香江是英國的殖民地,在這里,英鎊比美元更加流行。所以,李蓁蓁的要求,毫不意外地獲得了允許。 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如果李蓁蓁的判斷有誤,勢必就會導致全軍覆沒,不僅沒了本金,還會欠下巨額的債務。 所以,李蓁蓁一點也不敢大意。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她挑選了一半數量的cao盤手,連同謝長平一起,把他們全部派往了英國倫敦。 到了那里之后,謝長平將會負責開設一個分支機構,讓那些cao盤手盡快地熟悉情況。 當然,謝長平在這方面并不專業,讓他帶隊cao盤是不可能的,李蓁蓁也只是讓他負責管理日常的事務。具體的cao作,還是要由李蓁蓁來掌控。 這一系列的事情做好了之后,時間也已經進入了十月份。 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建倉。 好在現在已經有了電話,李蓁蓁在香江這邊的辦公室里,就能夠發號施令。 已經成為了pd公司基金總經理的美國人大衛,此時已經被李蓁蓁的大手筆,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大衛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說:“李,你真的打算沽空英鎊?還要把我們戶頭上的30億英鎊,全部都賣掉?哦,我的上帝??!” 李蓁蓁淡定地點了點頭,說:“沒錯,你覺得有什么問題嗎?” 大衛猶豫地說:“我,我是說,萬一英鎊沒有貶值,我們這些錢,可就全部都要賠進去了!” 李蓁蓁笑著說:“我只是在傳達大老板的意思,大老板都不擔心自己的錢,你擔心什么?” 大衛有些忐忑地說:“李,雖然我曾經在華爾街工作過,但是我還從來沒有cao作過這么大筆的金額,我恐怕……” 李蓁蓁擺了擺手,說:“大老板說了,他認為英鎊在近期,很有可能要大幅度下跌。他交給我們的任務就是,沽空英鎊!” 李蓁蓁盯著大衛的眼睛,認真地說:“大衛,這是大老板對你的信任,你能承受得起大老板的信任嗎?” 大衛想了想,嚴肅地說:“李,我想我可以的,我會盡力做到最好?!?/br> 大衛想通之后,腦子一下子就轉得飛快,他說:“我們的英鎊太多了,不能一次性全部賣出去,不然動靜就太大了,會引起別人的懷疑?!?/br> “我建議,我們可以分成500萬英鎊一次,慢慢地賣掉?!?/br> 李蓁蓁點了點頭,說:“可以,大老板也是這個意思。他還說了,賣出英鎊的同時,讓我們買入美元和法國法郎,這是具體的金額,你看一下吧?!?/br> 大衛接過了紙條,有些吃驚地說:“哦,我的天!我們要買60億美元和5億法國法郎!” 李蓁蓁忍不住說:“大衛,你不用這么驚訝。這些都是期貨,下個月才能交割。紙條上面有時間,你看到了嗎?” 大衛點頭說:“當然,11月18日不是嗎?我只是奇怪,為什么要選擇這個日期?” 李蓁蓁說:“這個你就不要問了,我也不知為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大衛眼珠子一轉,就說:“李,要是英鎊真的貶值了,英國的股市,肯定是要上漲的。這里面的道理非常專業,你可能不懂,我可以給你講解一下……” 李蓁蓁抬起手,打斷他說:“不用了,大衛,我知道的。這也正是我想對你交代的第二個問題?!?/br> “大老板說了,兌換出3億美元的現金,全部買入英國的股票。就買5支股票,具體什么股票,紙條上面也寫了,你看一下?!?/br> 大衛一邊低頭看紙條,一邊念出來:“英國石油、聯合利華、葛蘭素史克、ssl和匯豐,嗯嗯不錯不錯,大老板的眼光非常好,這些股票都很有潛力,只是這個ssl有點……” 大衛突然意識到李蓁蓁是一個華人女子,估計是很保守的,所以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強調說:“李,這5支股票都很好,我會盡量以最合適的價錢買入的,你相信我?!?/br> 李蓁蓁心里暗笑,繼續說:“好,那就麻煩你了。對了,英鎊貶值之后,美國和法國這兩個國家,它們的國債,肯定也會隨著上漲。而美元和法國法郎的估值上升,也會導致利率下跌,從而導致股市也跟著下跌。你看……” 大衛沒有想到,李蓁蓁對于金融的知識,居然這么了解。這讓他不由得敬佩起幕后大老板的眼光,怪不得對方能夠放心地把這么大一筆金錢,交給李蓁蓁來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