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節
人類基因組計劃是一個很偉大的項目,吉爾伯特和伯格在一個月前就已經和他聯系過了,他們很興奮地闡述了他們對這個偉大計劃的暢想,他們認為這將是一次載入人類歷史的項目,意義絕對不會比登月計劃和曼哈頓原子彈計劃小,這將是一個造福全人類的壯舉。 伯格甚至激動地向他宣稱,“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開展,將是人類與疾病斗爭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至此,人類將掌握這場生命戰役的主動權,這次與疾病的斗爭,人類終究獲勝!” 沃森敏銳地認識到這將是一個偉大的項目,同時他也答應了吉爾伯特和伯格,讓他們在冷泉港召開“人類基因組計劃”專家會議。 但這只是他們三人在電話里商討暫定的,就算是所謂專家組的名單都還沒有定下呢,這位李錚李教授如何會知道? 沃森當然不會想到他眼前這位李教授,是一個來自三十年后的未來人,他只想到一種可能,這位在制藥學上有著極高天賦的年輕學者,和他們一樣對于這項計劃有著極高的認同感,他們是同道中人。 科學家總有一種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使他們對擁有同樣理想的人抱有特殊的好感,當發現這個抱有同樣理想的人已經走在了實踐理想的道路上的時候,這種好感度就到達了巔峰。 沃森深深看了李錚一眼,隨即伸出手道:“李錚先生,下個月,在冷泉港有一個關于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會議,我想您會有興趣的?!?/br> 李錚聞言,全身一震,他強壓住心頭的狂喜,努力讓自己保持面上的平靜。 “我的榮幸?!崩铄P和沃森第二次握手,這一次兩人都感受到了對方手中傳來的力度。 有了沃森的承諾,李錚第二日就飛回了華京。 華清獎的設立儀式正緊鑼密鼓地展開,趙德培和眾人商議后決定,在華清獎設立儀式上公布第一屆華清獎的獲得者,并頒發獎杯獎金。 趙德培這幾日的嘴巴就沒有合攏過,華清的世界排名在一個星期前就出來了,第258位,比去年前進了整整47位,雖然他心里明白,這主要是科研成果那一項加分不少,也就是因為李錚的第九實驗室的原因,但那又怎樣,李錚是他們的合約制教授,人是他請的,誰叫那些道貌岸然的家伙,那時候不肯直接寄聘書。 “李錚啊,你總算回來了,過兩日就是華清獎的設立儀式了。這是獎項項目書,你看看,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壁w德培看到李錚,就好像見到了許久不見的親人,這目光溫柔得簡直能滴出水來。 李錚打了個哆嗦,他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接過趙德培手上的項目書,隨手翻了兩頁,華清獎暫設物理、化學、生物醫學和文學四個獎項,物理和化學獎的評選人隨機從華科院、華清、燕大等知名院校抽選十二名骨干學者擔任,生物醫學則由在全國范圍內隨即抽選一百八十八名一線骨干醫生,由他們投票選出。 至于文學獎的評選方式,眾人爭論許久,最終決定由燕大中文系主持,畢竟人文一系,燕大獨領風sao,這是毋庸置疑的。 “還是全國范圍的……”李錚輕嘆一聲,果然是他有些好高騖遠了,現在的華清甚至現在的華國,還擔不起一項國際性的獎項。 趙德培明白李錚的意思,他拍拍他的肩膀,“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總有一天,華清獎會走出華國,站到世界的舞臺上?!?/br> 李錚合上項目書,笑著點了點頭。 華清獎的設立儀式在一個星期后按時召開,召開地點是華國人民大會堂。 壯麗的江山社稷圖,極富時代特色的紅絨布椅子,寬闊的大會堂內身著黑西裝白襯衣的服務生訓練有素地倒水,臺上華國國旗國徽熠熠生輝,李錚不是第一次來人民大會堂,但每一次來都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的忐忑、第二次的緊張、第三次的愉悅、第四次的平靜,還有這次的感慨。 他沒有辜負他的重來一回。 這回華清獎的設立,華京方是十分看重的,不僅設立儀式的地點放在了人民大會堂,就連出席的嘉賓都是華國的副總理。 八十年代的人民大會堂可不是三十年后,在這個時代,不是國家重大會議,是不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 “李教授,您是華清獎的出資人和創辦人之一,請上面坐吧?!?/br> 趙德培的秘書走到李錚身邊,附在他耳邊說道。 上面?李錚啞然,看到臺上正中央坐著的那位華國高層,他顯得有幾分呆愣。 那位副總理似乎注意到了李錚的目光,笑著對他點了點頭。 李錚握在扶手上的手慢慢松開,“好?!?/br> 第167章 時間回到兩個小時前。 李錚匆匆從實驗室出來, 華清獎的成立儀式是下午兩點整,李錚昨天隔著時差和沃森先生講電話講到半夜, 中午就忍不住瞇了一會,這一瞇就瞇到下午一點多了。 第九實驗室離人民大會堂不算遠, 而且八十年代的交通可比三十年后好多了, 幾乎不用擔心會有堵車的情況, 李錚一路踩油門, 但當他停完車看表的時候已然是一點半了。 停車場里幾乎已經停滿了車,還有車子陸續開進來。李錚聽到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各種口音,聽在耳朵里倒有兩分親切。 “這才幾歲,就開上車了, 嘖嘖嘖,我在他那會, 還在工地上搬磚呢?!?/br> “這就是投胎的本事, 學不來的?!?/br> 李錚回頭看了一眼,只見兩個西裝革履的中年人從一輛紅色夏利上下來,注意到李錚的眼神,兩人下巴微微上抬, 顯然并沒有把李錚放在眼里。 李錚聳聳肩, 關上車門,向人民大會堂方向快步走去。 停車場到人民大會堂有一段不短的距離, 他看了看手表,應該還來得及。 五月底的天氣已經開始變熱,烈日炙烤著華京的大地, 水泥地里的熱氣順著人的鞋底,一直蔓延到全身。 李錚快步走到大會堂門口的時候,額頭已經布滿了汗珠,氣息也有些喘了。 他苦笑一聲,自己這種天天熬夜,睜眼就是做實驗,十天半個月不出實驗室的生活狀態恐怕真得改一改了,不然腦子里的存貨還沒有全部掏出來,這身體就已經先垮了。 大會堂門口,兩排長桌立在門口,長桌后是打扮得體的禮儀人員和背挺得筆直的武.警.官兵。 “請出示邀請函?!倍Y儀小姐微笑開口道。 李錚愣了一下,他摸了摸自己的口袋,他似乎把邀請函放在車上了。 現在已經是一點四十七了,回去拿邀請函再回來就肯定遲到了,這回華清獎設立儀式有分管華國科研工作的副總理參加,李錚這個出資人總不能來得比總理還晚吧。 “不好意思,我邀請函落在車上了……”李錚撓了撓自己的腦袋,對于這種狀況,他還真不會處理。 身后傳來一聲嗤笑聲。 是剛剛那兩個中年男人,他們有說有笑地從后面走來,一邊將邀請函遞給禮儀小姐,一邊轉過頭來對李錚說道:“年輕人,錢不是萬能的,有些場合,不是有錢就能進去的?!?/br> 這人話說得語重心長,有一種長輩在教訓晚輩的感覺。 李錚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并不說話。 這倆男子見李錚一副“啞口無言”的模樣,心中更得意了,同時面上的表情也變得柔和了些,有些人就是這樣,你讓他滿足了虛榮心,就會變得好說話起來。 “這位小姐啊,這個年輕人確實是把邀請函落在車上了,你要不把他的名字登記一下,就讓他進去吧,畢竟這種場合,遲到了不好?!敝心昴腥碎_口道。 李錚倒是驚訝這人居然會幫他說話。不管他是出于什么心理,幫就是幫了,李錚點頭對他表示感謝。 “這……”登記處的工作人員顯得有些猶豫。 眼見儀式就要開始,李錚從口袋里拿出華清的工作證遞給工作人員,“我先把這個東西壓在這,儀式結束問你來取好不好?!?/br> 兩個男人并沒有看清李錚遞給工作人員的東西,而登記處的禮儀小姐看到華清工作牌和上面的李錚兩個字已然驚呆了。 她迅速翻嘉賓花名冊,看到花名冊第一頁赫然寫著華清大學第九生物研究實驗室負責人李錚,再看看手中的工作牌,吶吶道:“好……您進去吧?!?/br> “謝謝?!崩铄P快步走進會場。 其身后,兩個中年男子的臉上的笑容更盛。 “老王啊,你的面子是越來越大了?!?/br> “哪里哪里,都是碰巧。就是這小后生太不禮貌,一聲謝謝也不知道說?!?/br> “就是?!?/br> 接下來就是眼前的一幕。李錚由趙德培秘書引著向主席臺上走去。 李錚的上臺引起臺下一陣議論聲,這回華清獎的設立,引起的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因此,除了特邀的科研界的一眾學者外,還有各行各業的人士來到了人民大會堂會場。 李錚上國內新聞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但八十年代媒體的覆蓋率畢竟不如二三十年后,而且科研是小眾,生命科學更是科研界里的小眾。這里的許多人看到這么一個看起來還沒有他們孩子大的年輕人堂而皇之走上主席臺,和副總理坐在一排的時候,都不由面面相覷。 “這人是誰???主持人?” “看起來還沒我兒子大呢?!?/br> “這么年輕就能主持這種儀式,前途無量啊?!焙笈诺膸讉€男人小聲地議論著,他們大腹便便,手里夾著一個約莫磚頭大的黑色皮包,這是八十年代生意人的典型形象。 坐在后一排的那兩個中年男人的臉色就很精彩了,這不是他們剛剛在門口碰到的年輕人嗎?華清獎成立儀式主持人? 主席臺上,一眾人全部落座完畢。 從中間往兩邊分別是,副總理、中科院負責人、教育部門負責人、趙德培、吳照蒙、宣傳部門領導及李錚。 李錚坐在最左邊,一張年輕的面龐在一眾五六十歲蒼老中顯得格外顯眼。 “今天對我們來說非常特別啊。華國科研界,第一個以民間捐贈為主要形式的獎項將在我們面前誕生!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了我們群眾認可科研,重視科研!而且,我了解到,這次民間捐贈的主體是華清大學的第九實驗室,實驗室負責人李錚先生拿出一千萬美金專利金作為科研基金,同時基金投資收益作為獎項獎勵金?!?/br> “從中,我看到了一個很好的現象,科研反哺科研。把從外國人手里賺來的專利金,作為激勵本國科研發展的獎勵金。李錚先生的心胸令我佩服,更讓我欣喜,有這樣的年輕人在,我華國何愁不能復興!” 總理的講話贏得滿堂彩。 總理致開場詞后,中科院、教育部門負責人分別從自己的角度說明了華清獎成立的意義。接著,趙德培接過了話筒,身為華清的校長,他是今天當仁不讓的主角。 “總理說得非常好,科研反哺科研!這就是華清獎成立的意義!華清獎設物理、化學、生物醫學和文學四類獎項,每年一評,每位獎項獲得者除證書榮譽外,還將獲得由華清大學第九生物研究實驗室提供的兩百萬人民幣獎勵金。而且科研類獎項獲得者可以優先申請基金會的科研贊助金?!壁w德培侃侃而談,李錚從來沒有見過這位校長眼睛這么亮過。 臺下前幾排都是華國的科研人員。 八十年代華國的科研環境十分惡劣,除了幾項國家大力支持的軍工類研究外,其余科研項目的日子過得可謂是緊巴巴的。 一分錢掰成兩分花是普遍現象。 兩百萬獎勵金!這個年代很多老牌科研大佬一整年的科研經費都沒有那么多! 兩百萬,整整兩百萬!饒是副總理在臺上坐著,這些老學者們也不由發出了低低的議論聲。 在參加華清獎設立儀式前,他們是聽說過風聲,說這回以華清大學名義成立的科學獎項有著相當高的獎勵金。 兩百萬這個詞也不是沒聽說過,但是所有人都當他只是一個笑話。 要知道,現在國家級的科學獎最高獎勵才十萬,十萬和兩百萬,這差別讓一些老一輩的學者都不由心跳加速。 兩天前他們還說著“這獎項,以華清大學名義成立的,必然是鼓勵新一輩的學者努力向前的,我們這把老骨頭,就不去湊這個熱鬧了?!?/br> 但是現在,他們恨不得把自己說過的話再吞回去。這科研上哪有什么前輩和晚輩的區別,就像老首長說的,這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不管年紀大還是年紀輕,這能出成果的就是該獲獎。 “老陳?老陳!你沒事吧!”突然一個坐在前排的老科學家猛地從座椅上掉了下來。旁邊的人迅速扶住他,關心地問道。 “沒……事?!标惱系穆曇舴路鹗菑难揽p中發出來的,他面色猙獰,右手緊緊捂著胸口。 他悔??! 一個星期前,華清獎物理評選小組通知他獲得第一屆華清物理學獎。 陳老畢業于燕大,是國內物理學科的權威人物。 國內,甚至國際上的獎項拿到的也不是一項兩項了。他對于這種新成立的獎項不甚有興趣,更何況這新成立的獎項還叫華清獎,這讓現在時任燕大物理學院榮譽院長的陳老更加覺得不得勁。 因此,在收到小組獲獎邀請函的時候,他義正言辭地拒絕了。 “華清獎,很好嘛。我也很榮幸能獲得第一屆華清物理獎,但是我年紀大了,這華國科研界未來畢竟是年輕人的,我這把老骨頭就不跟他們年輕的爭了?!标惱险f得十分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