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李錚說著,從茶幾上拿起一張紙遞給朱新。 朱新接過,他臉上的神情先是狐疑,接著是鄭重、驚愕、最終嘆服。他猛地抬頭,“李教授啊,如果您不是一位偉大的學者,我或許會邀請您來興華社任職,您的這篇文章看得我心情激蕩啊?!?/br> 華國人獲得未來醫療行業的門票、華國在醫療科技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華國人知識產權意識的覺醒、東方文明再次領先世界的號角,這些話連他這個新聞工作者都看得熱血上涌更何況那些普通民眾。 朱新目光灼灼,他眼里流露出掙扎的神色,許久才攥了攥拳,開口道:“李錚啊,你介不介意這篇文章先放在我這?” 李錚聞言,眼里的精光一閃而過,他笑道:“當然不,這是我的榮幸?!?/br> “好,好?!敝煨乱贿B說了兩個好字,手里拿著這么一份沉甸甸的東西,他實在坐不住了。 “李錚,哦不,李教授,我突然想起單位還有點事,我得先回去了?!?/br> 朱新甚至等不及李錚的回答,就已經站了起來。 他從這篇報道中看到了太多的可能,在這個年代,國人需要自信,需要民族驕傲感,而從這篇報道上,他看到了這些,而且這篇報道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沒有虛構的成分。 李錚除了這篇報道,還給了他幾份外媒對此事的評價,美國媒體在紐約日報的頭版頭條上明晃晃寫著“華國率先取得未來醫療門票,美國人的門票在哪里?”這是不是意味著,美國人承認在這件事上,華國是領先于他們的。 他不是不知道那些人的心思,不就是那一千萬美金嘛,一千萬美金有民族榮譽感重要?有民族自信心重要?! 朱新只覺得一種使命感油然而生,他不能看著那群人胡鬧! “當然,您正事要緊。孫斌,你送送朱總編?!?/br> 眼看著朱新遠去,李錚長長出了一口氣,他揉了揉自己的太陽xue,這種勾心斗角的事情比科研項目難多了。 不過事情進行得比李錚預料得還要順利,他本來只是想把報道給朱新看一看,讓他有個印象,然后他再想辦法讓這篇報道在香江發酵起來,由外帶動內,不過現在看來,倒是可以把這一步省了。 “鄭光業還沒回來嗎?”李錚突然想到了這位未來的鐵道部大佬,開口詢問道。 “會……會長,這幾天都……都忙?!泵辖苊﹂_口道,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最近鄭光業和孟杰的感情突飛猛進起來,孟杰對鄭光業本就是推崇有加,鄭光業這邊稍微一示好,他就屁顛屁顛當了人家的跟班蟲。 鄭光業顯然也把孟杰這個小結巴劃進了自己的保護范圍內,就算吃飯也會叫上孟杰一起,這幾次下來,孟杰在學校里的日子居然好過了不少,連身材都顯得并不那么骨感了。 說曹cao,曹cao到。 就在李錚詢問期間,趙德培就風風火火地帶著鄭光業進來了,后頭還跟著一個滿臉得意的吳照蒙。 “老趙啊,你別走那么快,我還有報紙沒給你看呢!芝加哥日報!我的照片可在頭版頭條上!”吳照蒙一邊手里揮動著報紙,一邊跟在趙德培的身后大聲叫道。 第158章 “閉嘴!”趙德培忍無可忍大吼一聲, 轉過頭來看到李錚驚異的目光,他老臉一紅, “李錚啊,不是說你?!?/br> 吳照蒙看到李錚, 總算收斂了臉上的得意, 他干咳一聲, 肅了肅表情, 似乎又變回了那個霸道穩重的書記。 “教授?!编嵐鈽I這幾日都沒有睡過安穩覺,因此看起來面上有幾分疲憊,眼睛下大大的黑眼圈十分醒目。 但同時,此時的鄭光業整個人就像一把出了鞘的寶劍, 渾身上下的鋒利感似乎讓李錚看到了后世那個說“你們美國有波音系列,我們華國還有和諧號呢!天上飛的, 地上跑的, 誰也別認為自己更高貴”的華國高鐵人。 李錚心下嘆息,這種人才他們實驗室確實需要,但是他終究還是不能因為一己之私,束縛了雄鷹的翅膀啊。 心下有了決定, 李錚心里不由輕松了些。 他上前拍拍鄭光業的肩膀, “小鄭啊,這幾天辛苦你了?!?/br> 鄭光業聞言, 眼睛一酸,差點紅了眼眶。他到底還不是后世那個鄭光業,二十出頭的他為了保住實驗室東奔西走, 因為教育部的咄咄逼人,他不得不引狼驅虎,承諾兩百萬美金,讓話語權大而且最近有資金缺口的鐵道部來對抗教育部。 雖然這兩百萬美金的事他跟趙校長、劉思朝及實驗室其他人都商量過,是大家共同的決定,不過他鄭光業怎么會看不明白,這第九實驗室雖然掛在華清大學下面,但實際上的決策者卻只是李錚一個人。 他在來見李錚的路上,心里也是忐忑得緊,聽到李錚這句話,鄭光業七上八下的心一下子平穩下來。 “這是我該做的?!彼谅曊f道。 幾人在沙發上坐定。 “李錚啊,是我工作不到位,不過你放心,你這邊結果出來了,我說話聲也響亮了,這一千萬美金很快就能解凍?!壁w德培最近可是憋著一股子氣呢,華清獎的美夢還沒做兩天,就鬧出了這檔子事,這不是存心跟他找不自在嘛。 趙德培不是學術型的,他這把年紀,支撐著他在這個崗位上繼續做下去的動力,就是讓華清走出國門,成為世界級的名校。 如果有一天,華清能和哈佛、劍橋、耶魯等并列,他覺得他做夢都能被笑醒。但是趙德培也知道,這個目標不是一日兩日能實現的,它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或許漫長到等他閉了眼也看不到這一幕。 不過,李錚“華清獎”的提議,仿佛給他打開了另一扇門。對于一個教育家、學者來說,財帛的誘惑或許可以抵抗,但是名聲的誘惑卻是致命的。 華清獎,設立華清獎的校長!趙德培一想到這個,小心肝就一顫一顫的。 就好比一個人給自己定目標,我要當個科學家和我這次考試要考一百分,自然是后者更能激發一個人的潛力。 而華清獎就是這么一個看得到的目標。 趙德培對于這一千萬美金的事情,可是上心得很。 “那就麻煩趙校長了?!崩泌w德培這個華清校長的身份施壓,同時發揮輿論效果,雙管齊下,才能迅速見效。 “還有那兩百萬美金的事,哎,我們也沒想到你那邊能那么順利,話已經說出去了,這兩百萬我這邊出?!壁w德培咬牙道,他說的我這邊,自然是指李錚未來上繳華清的那一千五百萬美金。 李錚挑挑眉,趙德培肯開這個口,那是再好不過了。雖然他不差那兩百萬美金,但是不用自己出血,自然是好的。 “趙校長您實在是太客氣了,十分感謝??!” 趙德培沒想到李錚居然一口答應了下來,絲毫沒有客氣的意思,心里疼得直抽抽,但面上還不得不露出豪爽的笑容。 “應該的!” * 朱新的動作快得出乎李錚的想象,這位興華社總編將這篇文字辭藻修飾后,直接遞到了那位手中。 那位看后十分高興,一連說了幾個好字,并在公開場合肯定華清大學的科研成果。 “我們國家現在確實比不上人家,但是我們會一直這樣嗎?不會!我們在改革,我們在進步!你們瞅瞅,美國人的報紙也說了,我們在醫療科技方面,走在了他們的前頭!我知道這話里有水分,但是這至少證明,有某一方面我們是領先那些發達國家的。華清的這個項目叫什么來著,延長器官儲存時間是吧!這是個好項目??!” 這是那位在會議上的原話。 朱新趁勢將這篇文章放在了頭版頭條上,一些主流報紙紛紛轉載,一時間華國人的民族自豪感達到了頂峰。 教育部和鐵道部默不作聲地偃旗息鼓,第九實驗室的銀行賬戶也默默解凍了,眾人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時間仿佛這件事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七月末八月初,一年天氣最熱的時候,陽光炙烤著大地,走在路上耳邊充斥著刺耳的蟬鳴聲。 華京人們恨不得把衣服全扒了,大街上時不時可以看到光著上身的男人。 八十年代的華京,空調還是個奢侈品,就算是華清大學行政樓里,你都找不出兩臺來。 而華清大學第九生物研究實驗室里,兩個空調沒日沒夜地工作著,那股子涼爽讓里頭的人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呆在實驗室里。 第九實驗室現在正在做項目的第二階段,實現心臟器官的無限時儲存。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項目,因為心臟是所有內臟器官里面最難保存的,若是可以實現心臟的無限時儲存,那全身器官的無限時儲存就有了可能。 這就意味著,李錚在芝加哥電臺描繪的未來醫療科技的藍圖已然有了輪廓! 甚至這項技術發展起來,大腦的無限時儲存,換腦生存,無限生命,永生!這足以讓世人瘋狂! 當然了,正在進行這項項目的第九實驗室眾人并沒有這個覺悟,他們現在唯一想的是,怎樣可以不回寢室,哪怕讓他們在實驗室里打地鋪也好啊。 孫斌杵了杵孟杰。 孟杰黝黑的臉蛋漲得通紅,他指了指自己,“我?” “當然是你了,你是我們的頭。而且李教授最看重你了,你是你是誰!”孫斌低聲說道。 盧學科也快速點頭應和,就連一向護著孟杰的鄭光業都低頭當做看不到,就算高官世家鄭家,家里也沒有空調。 孟杰一臉欲哭無淚,平日里可沒人把他當頭啊…… 饒是如此,他還是硬著頭皮走到了李錚身邊。 “李……李教授?!泵辖荛_口道。 李錚正在一旁擺弄bb機,沒錯,就是那種巴掌大的長方形,上面有一個很小顯示屏的尋呼機。 1983年,東海市開通華國第一家尋呼臺,從bb機開始的即時通訊,將人類帶入了沒有時空距離的年代。 李錚和梁哲分隔兩地,梁哲雖然已經明確站在了華國這一邊,但是香江畢竟還沒有回歸,他不方便頻繁來華京,電話就成了兩人之間最重要的聯系工具。 不過就在兩日前,李錚在逛華京百貨大廈的時候,看到了這個黑色小巧的玩意,一時間興致就起來了。 他記得上輩子他小時候,bb機就已經被淘汰了,他只有在家里抽屜深處,見過這個不算好看的機器。 這輩子,bb機才高高興起,華國的達官顯貴以佩戴這么一個東西為榮,李錚入鄉隨俗,也買了一個。 這以后便一發不可收拾,bb機能編輯簡單短訊,這就成了兩人之間的聊天工具了。 短信編輯遠比電話更能激起人聊天的欲望。移動運營商時代的短信、互聯網時代的qq、微信無一不證明了這一點。 “嗯?找我有事?”李錚一邊編輯短訊,一邊開口道。 “那……那……那個,我……我們……”孟杰額頭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他艱難地一字一句吐出來。 “教授,他的意思是,外面太熱了而且沒有空調,這幾天我們能不能住在實驗室!”鄭光業實在看不下去孟杰那一字字往外蹦的模樣,搶著開口道。 李錚啞然,他倒是忘了這回事了,現在空調可還沒有普及。華清的學生宿舍……他記得上輩子的時候,他去華清任教的時候,華清學生宿舍也還沒有空調呢。 貌似二十一世紀以后,華京的大學才陸續開始裝空調。 “啊。我倒是忘了這件事了。我家就在實驗室后面,有五六個空房間,都有空調,你們這段時間可以搬過來住,不過作為報酬,你們必須每天早上叫我起床,準備一日三餐,以及負責別墅衛生?!崩铄P笑瞇瞇地開口道。 他覺得自己這個主意太棒了,有了人作伴,還解決一日三餐和衛生問題,要知道因為沒有外賣的緣故,他這段時間的一日三餐著實算不上規律。 第159章 1985年9月, 諾華承諾的大型計算機終于運到了華京。 計算機是布萊斯親自送過來的,各種顯示屏處理器裝了整整一卡車, 同來的還有幾個身著ibm制服的年輕人,他們指揮著工人小心翼翼地將計算器往里搬。 “李教授, 這臺實驗室用超級計算機由八個顯示屏、十三個處理器組成, 所以體積顯得比較大?!辈既R斯笑著說道。 李錚啞然, 長方體黑盒子一般的處理器, 有半人高,上面插著密密麻麻的電線,這一臺所謂的超級電腦就要占滿整整一個房間。 趙德培、吳照蒙等人正好在李錚實驗室商量設立華清獎的事,聽到外面的聲音也走了出來, 看到這一卡車的器械,不由驚呼出聲來。 “這是電腦?”八十年代的電腦雖然少見, 但是在華清還是能找出幾臺的, 但顯然卡車上的東西與趙德培影響里的電腦,根本不是一回事。 李錚當機立斷,將實驗室旁邊的一個房間空了出來,示意工人們往里面搬。 布萊斯打量著第九實驗室, 第一次來這里的時候, 他心急火燎的,根本沒有心思觀察。如今這一看卻發現, 這第九實驗室的設計和配置居然比他們諾華分部實驗室還要好上幾分。 那大大的透明的落地玻璃,那白得發亮的實驗臺,還有那些擺放在實驗室各個角落的器械, 融合成了一個十分和諧的畫面,仿佛……仿佛實驗室本來就該是這個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