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我們談談吧,明天下午,世貿大廈下面的半島咖啡?!?/br> 周思甜嘴角勾起一絲嘲諷的笑意,“不必了,我最近比較忙,如果沒別的事,就不跟您多說了?!闭f完,直接掛斷了電話。 掛斷電話,周思甜的目光瞥到好奇看著自己的劉志東。 “我的稿子已經潤色好了,媒體那邊怎么樣?!彼_口道。 說起這個稿子,劉志東心里不由暗暗咋舌,一篇八百字的文章,洋洋灑灑,完全刻畫了一個自卑又無助的少女,連劉志東這個大男人看了都覺得心里酸澀,更別說香江那群八卦的大媽了。 “你確定要發這篇文章?”這篇文章里面半真半假,甚至隱晦地提到了周德清的事情,周思甜完全將自己最深的傷口再次撕裂開來,鮮血淋漓地擺在公眾面前。 “好了,志東哥,你放心,我沒這么脆弱?!?/br> “哎!” 不知為何,這回劉志東聯系起香江媒體來,那些人都顯得格外好說話。很快,一篇聲情并茂的文章出現在香江大大小小的紙媒上。 文章完全將周思甜塑造成了一個有點小自卑,但自立自強的女性角色,引起許多年輕人的共鳴,更是喚起了不少中年大媽的母愛。 “小姑娘年紀輕輕出來一個人打拼,是不容易啊?!?/br> “可不是,小姑娘嘛,有點虛榮心正常的嘍,我家女兒還在班級同學面前說自己的富豪的女兒呢?!?/br> “可不是,就算是明星,但說到底還是個孩子?!?/br> 香江大媽的戰斗力很強,雖然還是有很多圈內人死咬著周思甜偽造學歷這件事不肯松口,但因為周思甜不靠學歷吃飯,她偽造學歷并沒有造成他人或者社會的損失,所以誠懇的道歉文章一出來,就獲得了大多數人的諒解。 香江小姐決賽當日。 “姑奶奶哦,這晚上就要決賽了,您現在出去算什么?您倒是上點心??!”劉志東看著穿戴整齊,戴上口罩和鴨舌帽的周思甜,滿臉苦笑。 “我去一趟香江大學?!彼呐膭⒅緰|的肩膀,“志東哥,你先去電視臺,我晚上直接過去?!?/br> 劉志東…… 香江大學醫學院,一排排整齊的彩旗隨風飄揚,學院門口用鮮紅的橫幅拉著“歡迎生物界同好參加本屆研討會”落款是,香江大學生物協會委員會。 “東西都檢查過了?沒落的吧?”車子慢慢開進校園,看著道路兩旁不斷后退的樹木,李錚心里不禁有些感嘆。 一直泡在實驗室里,他都忘了自己還是個學生了,李錚單手摩挲著下巴,貌似他錯過了期末考試,那他需要重考嗎? “放心吧,都全了。我一定要看看那個不要臉的老頭看到我們實驗成果的臭臉!”劉思朝大笑著說道。 說話間,一輛加長的商務車從她們身邊經過,很快在醫學院門口停下。 一個年輕人快速從副駕駛座上跑下來,到后門打開后座。 一個拄著拐杖,頭發有些花白的老人從車里走了下來。 李錚見過這個老人,那日在文學峰家的樓下,他眼睛瞇了瞇,還真是他。 “董教授!” “董教授!您的‘體外再生器官’項目很是震撼人心??!” “董教授,我是寧化生物的彭勇,您有興趣和我們合作嗎?” “董教授!” “董教授!” 董駿程一出現就吸引了大多數人的目光,就像一鍋平靜的油里,滴入一滴清水,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 董駿程溫和地向眾人打招呼,一點都看不出‘頂尖學者’的傲氣。 是的,憑借‘體外再生器官’這項技術,董駿程一躍成為香江生物圈子里的紅人,甚至隱隱已邁入香江頂尖學者的行列。 馬文敏的呼吸一下子變得有些急促,李錚轉過頭來拍拍她的肩膀,“他也就風光這么段時間了?!?/br> 馬文敏聞言,深吸一口氣,臉上重新掛上溫和的表情,她點點頭,低聲對李錚說了聲謝謝。 車子停在門口,李錚等人陸續下車。 李錚因為巴胺沙丁和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在香江生物圈子里已經有了不小的名聲。 “咱們的少年科學家來了?!币粋€老前輩看到從車上下來的李錚,笑著打趣道。 “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哦?!?/br> “聽說李錚實驗室里擁有香江最先進的實驗設備!” “默沙東的史密斯先生不是說了,我們的李錚小先生是本世紀最有風度的生物學家?!?/br>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調笑著,李錚面上帶著笑容,心里卻是皺起了眉頭,他心頭隱隱出現了兩個字。 捧殺。 第99章 已經走進大廳的董駿程似乎聽到了這邊的動靜, 轉過身來。他看到李錚的時候,目光就是一凝, 隨即臉上露出了溫和的笑意。 他拄著拐杖轉身向李錚走來,“李錚先生, 久聞大名了, 不愧是少年英才?!倍E程走到李錚面前, 帶著一臉的欣賞和贊嘆。 現場一位中年學者笑著開口道:“董教授您對你的評價很高啊, 已經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稱贊你是香江新一代生物學的領頭人了?!?/br> 新一代?按李錚的年齡來說,這個說法沒有問題,但在學術領域達者為先,不提人鼻鼠, 單是巴胺沙丁和碳青霉烯類抗生素這兩項成果,就足以讓他和亞洲老一輩的生物圈大牛平等對話。 香江?新一代? 李錚微微一笑, 這稱號他還真沒有放在眼里。 “哦, 是嘛?”李錚微微挑眉,“董教授真是抬愛了,您的‘體外再生器官’項目才是真正得震撼人心啊?!?/br> 李錚說到震撼人心四字的時候,微微停頓了一下, 他明顯看到董駿程的瞳孔收縮了一下。 “我和董教授也算是神交已久, 說起來我還得多謝您,如果不是您, 我也找不到馬老師這樣得力的助手?!闭f完,他身子微微側了側,讓身后的馬文敏露了出來。 現場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微妙起來。東辰大學新聞通稿發布后, 香江媒體那么盡心盡力地挖“內幕”,眾人自然對馬文敏這個名字有印象。 學者們都是聰明人,本以為李錚是被蒙在鼓里才接收了馬文敏和文學峰這兩人,但從他今天的反應來看,這里面恐怕還有點故事。 董駿程只是愣了一瞬,隨即目光瞥過馬文敏,笑著說道:“是啊,小馬跟了我十多年啊。她在學術上還是很有天分的?!?/br> 一句傷感中帶著感慨的話,讓人絲毫挑不出錯處來。 馬文敏低垂著頭,讓人看不清她的表情。 “是的,馬老師的天分確實很出色,特別是在組織工程學上,她是個有創造性才能的學者?!崩铄P似乎完全沒有聽出董駿程話里的深意,順著他的話接了下去。 兩人之間的氣氛一下子變得有些僵硬。 這個時候,徐明生大笑著從會場里走出來,“來了怎么堵在門口啊,是嫌我們會場布置得不夠好嗎?” 他插進兩人中央,背著董駿程給李錚使了個眼色。 李錚聳聳肩,表示“不是我先挑事的”。徐明生瞪了他一眼,隨即笑著轉身,“董教授啊,我可是期待你的項目很久了,來,我們里面詳談?!?/br> 董駿程微微一笑,“徐教授客氣了?!闭f著,兩人相攜向會場內走去。 香江生物學圈子不算大,這次研討會算是香江生物學界的盛會了,香江有頭有臉的生物學學者幾乎都出席了。 他們其中的很多人,對于李錚這個屢屢創造奇跡的少年同行還是很好奇的。董駿程走后,不少學者上來攀談,有某某大學的教授副教授、某某實驗室的負責人、研究員,都是香江生物學圈子里最頂尖的人物。 因為是醫學院承辦本次研討會,那服務人員自然是醫學院的學生。 而且這種行業盛會,這服務人員的名額還得過五關斬六將才能取得。 李錚一邊與眾人攀談著,一邊走入會場,他將邀請函遞給門口工作人員的時候,竟發現居然還是熟人。 這幾個掛著工作人員牌子的都是李錚的同班同學,何鐘明還有另幾個面熟但叫不上名字的,李錚摸摸自己的鼻子,他還真不是一個合格的同學。 “班長?!彼鲃雍秃午娒鞔蛘泻?,同時笑著對同學們點了點頭。 有女生激動地驚呼出聲來,何鐘明顯然也很驚訝李錚居然會主動和自己打招呼,他急忙接過李錚的邀請函,將相對應的座位牌遞給李錚。 “李……”他如今還真不知道該如何稱呼李錚,“我已經不是班長了,您叫我何鐘明便好?!?/br> 李錚愣了一下,面上露出一絲歉意,“何同學,抱歉?!闭f著微笑接過座位牌。 何鐘明看著李錚被一眾自己只能仰望的生物圈學者簇擁著向會場中心走去。 他依稀可以聽到他們之間的對話。 “我是聽說李錚你還在香江大學醫學院讀書,怎么徐明生他們還有臉來教你?”一個與徐明生同輩的老教授這樣說道。 “我雖僥幸有了幾項研究成果,但單論在學科上的造詣,我自然比不過學校里的諸位教授?!边@是李錚的聲音。 一眾一陣大笑。 “李錚啊,你謙虛了?!?/br> 聲音漸漸遠去,工作臺后,同學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我跟李錚居然是同學!我覺得這事我可以寫進簡歷里去!”有一個男生突然開口道。 他旁邊的女生白了他一眼,“那當然了,你知道洪欣然不,她前陣子不是老吹噓自己進了亞洲排名前100的生物實驗室。我認識的一個學長也在那個實驗室,他說啊,洪欣然就是說自己是李錚的同班同學,才被面試官當場拍桌子定下的?!?/br> 李錚不知道自己這些同學的心理變化,他走進會場,看了看自己的座位牌。 第三排第六到第十二個,既前排又不顯眼,這個座位安排徐明生顯然是費了心的。 董駿程因為最近被全球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體外再生器官”項目,被安排在了顯眼的第一排,身旁都是生物協會委員會會員。 從李錚這個角度看過去,明顯看得出他正在推拒,那種吃驚中帶著略微不安的表情,著實是十分到位。如果不是他坐下是那一瞬間的意得志滿,李錚還真會相信他的謙虛。 劉思朝努了努嘴,低聲嘀咕了一句,“這種人搞什么學術啊,去當演員來錢快多了?!?/br> 張躍軍和張超兩個年輕的,聽到這話,忍不住笑出聲來。 李錚干咳一聲,目光掃過兩人。兩人悚然一驚,立刻閉上了嘴巴。他們就不明白了,明明李錚年紀比他們還要小,為什么自己面對李錚,比面對徐明生等老教授還要有壓力,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頂尖學者的氣勢? 研討會開始,先是生物協會委員會榮譽會長,也就是香江大學校長蘇長治發表講話。蘇長治回顧了近二十年生物學發展歷程,重點指出了香江學者在這二十年生物學發展史上做出的貢獻。 香江這么巴掌大的一塊地方,哪怕教育再先進,出來的生物學人才也是屈指可數。因此香江生物協會在亞洲的影響力幾乎是完全依托于香江大學醫學院。 香江大學醫學院與東京大學醫學系并稱亞洲兩大生物醫學中心。香江學者在這二十年生物發展史上的貢獻,幾乎可以等同于香江大學醫學院在人類生物學發展史做出的貢獻。 但有幾個人可以與香江醫學院并列,他們都是香江最德高望重的老學者,在亞洲乃至全球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 然而今年,這個名單里多了兩個人。 一個是因為發現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在抗生素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李錚,另一個則是因為“體外再生器官”,開創人類組織工程學新篇章的董駿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