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陸明這個粗心的,根本沒察覺女孩間的刀光劍影,庭哥兒卻是被李莞姑娘的白眼剜了個徹底,看來他們兄妹,這是被人完全記恨上了。 庭哥兒只覺冤枉至極,再看瑩瑩和李莞,就跟看兩只老母雞掐架一樣煩人。 若不是看著自己走了后,怕有人把孫瑩瑩圍起來,他才不會在這守著呢。 不過,他又在孫瑩瑩頭上記下聒噪煩人一條。 庭哥兒這樣想著,只覺自己真是天底下最深明大義的弟弟。 此時,李莞看待瑩瑩,已然上升到了階級敵人的地步,她將瑩瑩從上到下打量一遍,然后露出nongnong的譏諷:“也不知哪里來的打秋風的破落戶……” 所謂打人不大臉,罵人不揭短,李莞這話已經惹了底線,這會兒連庭哥兒也心中暗罵:這陸明怎么請了個二愣子來? 別人不知孫陸兩家的交情,在世人眼中,孫家可不就是那個好運攀附上陸家的破落戶,可這話好說不好聽,以陸家平常來往的人家,都是胸有城府之人,即便心中真的這么認為,也不會如此直白的說出來,再者,這些年來,柴夫人與林大妞更多是兩人間的知己交往,并未涉及太多功利,很少會有人朝攀附一途去想。 庭哥兒雖然還想不同這其中的關節,但他潛意識覺得不妥,但他開口反駁,又覺得怎樣都不太合適,見瑩瑩還要再與她爭個高下,庭哥兒忙攔住瑩瑩:“阿姐,不要和小人說話,也不怕臟了自己?” 瑩瑩聞言一笑:“阿弟真的聰明,就是這樣?!?/br> 兩人一唱一合,直把一旁的李莞忽視了個徹底。 李莞怒氣沖頂,本想去教訓一下對方,但發現今天只有自己一人,因為來的太急身邊連個幫手都沒有,她一心急一跺腳,哇了一聲,直接哭了出來。 這一聲哭,頓時滿室寂靜,連瑩瑩一時間都有些懵逼,與庭哥兒對視一眼,二人均在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種叫做迷茫的東西。 我到底做了什么? 兩人異口同聲在心底問自己。 孫家這兩只,在某種程度上說,算的上是兩只小土鱉,對這個cao作……還沒反應過來呢。 好在,他們雖然懵逼,可有聰明人在場。 柴敏才剛踏入花廳,就聽見一聲響亮的嚎哭聲,因為眾人一時間皆有些錯愕,這聲音便顯得尤為清晰。 柴敏面上表情未變,只是走到李莞身旁,輕輕的哄著:“我到是誰呢,莞莞怎么又哭成個小花貓了,快別哭了?!?/br> 李莞見到柴敏,可算是見到親人,撲倒柴敏懷里,一抽一抽的眼淚流的更快的,簡直是天一般的委屈。 瑩瑩和庭哥兒:…… 柴敏將李莞領著出去,然后才招呼剩下的人繼續,至此,尷尬的氛圍這才開始漸漸緩和。 到是瑩瑩,心中頗有點殺雞用了牛刀郁悶感,本來打算給對手出個大招,誰知大招還沒釋放一半,敵人就已經撲街,這可真是……總之,憋屈的很。 李松到是還想湊上去,但無奈庭哥兒就跟個門神一樣,就是不挪窩,再者,瑩瑩心中也厭煩,對著他也每個好臉色,他本來給自己打了打氣,想著厚著臉皮套套交情的,可還沒等行動,就被好表哥給喊去幫忙了。 李松:“……” 陸明覺得很對不起兩個朋友,今天是他沒盡到地主之誼,庭哥兒和瑩瑩卻不會在意這些,他們和陸明是從小的交情,彼此之間了解也深,自不會為了這等小事計較。 與陸明告別之后,姐弟倆便回家了。 不過,出門一起同甘共苦一致對外的好姐弟情誼,只維持到進了家門,因為,一到家庭哥兒二話沒說,就將孫瑩瑩給賣了個徹底。 瑩瑩簡直氣死,她怒道:“孫庭,你這個叛徒!你還要不要臉?” 庭哥兒面上沒有絲毫羞愧,反倒不屑的看了她一眼:“難道我不說,你還打算要瞞著娘不成?” 瑩瑩臉漲的通紅,可這話她又怎么接的下去,不過,她看庭哥兒的眼神,就像看一個叛徒。 庭哥兒卻全然不在乎:“你出去,代表的根本不是你自己,而是爹和娘,你今天把那個李莞得罪了,怎么能不叫娘知道?萬一對方記恨怎么辦?” 瑩瑩不服嘀咕:“那是她活該,誰叫她先招惹我的!” “即便如此,也應該告訴爹娘才對?!?/br> 庭哥兒最后一錘定音,瑩瑩面上雖仍有不忿,但見一旁的林大妞,到底沒再說出別的話來。 林大妞險些被氣笑:“孫瑩瑩,你可真厲害???” “娘——”瑩瑩小聲叫著她,眼神含著撒嬌祈求。 但顯然,她今天打錯了算盤,林大妞并不打算輕易放過她:“怎么,你還委屈上了,你弟弟哪里說錯你了?是不是今天庭哥兒不說出來,你就打算永遠瞞著我?” 瑩瑩小聲嘟囔:“本來也不是什么大事……” “孫瑩瑩!” 林大妞戾然出聲:“難不成你還認為你沒錯不成?” 瑩瑩低頭不說話。 林大妞給自己順氣,對自己說了好幾遍,熊孩子要慢慢教,這才慢慢壓下心火。 林大妞面無表情道:“你知不知道,所有自以為是的人其實都是蠢貨,凡是仗著一點小聰明,斤斤計較的人,也成不了大事?!?/br> 瑩瑩氣的臉頰鼓起來,可又不知該如何反駁,對于一個聰明的小姑娘來說,還是能聽出她娘這是在諷刺她來著。 林大妞沒理她,又繼續說道:“你覺著心里不服是吧,先別忙著狡辯,我問你,你是不是還覺得今天自己所作所為挺威風的?我看要是有尾巴估計都要搖起來了?!?/br> 瑩瑩梗著脖子不認賬:“我才沒有!” 林大妞:“……呵呵?!?/br> 見她仍舊冥頑不靈,林大妞索性不再此糾結,又問了她一個問題:“我問你,在你眼中,這位李莞李小姐該如何評價?” 瑩瑩不屑的哼了聲:“笨死了……” 林大妞呵呵笑道:“跟一個笨死的人親身上陣掐架,難道你還覺得你有多聰明不成?” 瑩瑩:“……” 林大妞接著說道:“孫瑩瑩,今天娘就給你好好上一課,別整天仗著一點小聰明,就誰都入不了你的眼,你自負聰明,可別人也不是傻子,想憑著一些靈機一動的小計謀耍聰明,在真正的聰明人眼中,你就是笑話!” 瑩瑩總算不再梗著脖子和她拗著,一貫清亮的眼神露出些許迷茫來。 林大妞看著女兒的小臉,心里不覺就是一軟,但轉念一想,這孩子向來被寵壞了,今日絕對不能再高高抬起,輕輕放下。 林大妞語重心長的說道:“你仔細想想,明哥兒生辰宴去的都誰些什么人?他們彼此間什么性情,難道心里沒數,你第一次露面,就和人吵起來,即便那李莞一貫風評不好,但你這樣,又能給別人留下什么好印象不成?” “如果這樣的話,你又怎么能交到朋友?” 林大妞放緩聲音,輕輕的勸道。 第52章 生活 原本林大妞是想和她說, 除非你能叫所有人都仰望你,成為游戲規則的制定者, 否則你就要有身在局中的打算,但瑩瑩畢竟年紀太小, 即便生性聰慧,但有些東西, 卻不是此時的她能夠理解的。 如此一來, 與其擾亂她的心, 到不如叫她心思清透些,小孩子家家, 也不知哪來那么的小算盤,林大妞被瑩瑩愁的腦殼發疼,對于瑩瑩的教導問題, 一時間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 人人都希望自己孩子出色,可這孩子過于聰明, 卻也叫父母如履薄冰, 生怕自己一時沒有察覺,叫孩子走了歪道。 林大妞此時也隱隱發現, 兩個孩子中, 庭哥兒的性子和行事風格與她更為相似, 萬法取直, 有那么點大愚若智的味道,可瑩瑩就不同了,這孩子也不知隨了誰, 表面溫雅知禮,可芯兒里卻是黑芝麻餡的,行事不忌手段,而且,底線也有點低。 難不成是隨了孫青山? 林大妞渾身的雞皮疙瘩抖了抖,她拒絕去想這個可能。 孫青山整日早出晚歸,身體疲累,但精神卻意外的充沛振奮,即便他沒有說,但憑著夫妻幾年的默契,林大妞也知道這不尋常。 但孫青山不明說,她也不會不識趣的問,有時,在林大妞發散腦洞時,也想過自己是不是要當個賢內助什么的,也叫孫青山刮目相看一下,就想所有瑪麗蘇劇情里的那樣,叫他驚艷一下留個不得了的印象之類的。 但后來她才發現,瑪麗蘇之所以叫瑪麗蘇,就是因為這是可能性幾乎為零的小概率事件。 就拿科舉被打壓一事,林大妞也是后來才知道,孫青山在落第之后,還專程去高大人府上,去賠禮道歉,態度殷勤卑微,所以事后這才平安無事,否則他們一家想安穩的待在京城,那純粹是做夢。 林大妞對此印象很深,她還記得當初是這樣問孫青山的:你怎么就能忍的下去? 她本以為孫青山會回答,忍一時之氣,忍辱負重之類的,卻沒成想孫青山對這件事,全然不在意的樣子,竟無一絲不甘之意。 他是這樣說的:我此等身份敢推拒高大人好意,本就是不是好歹,是對大人威嚴的挑釁,高大人如此,已然是寬宏大量了。 我信了你的鬼! 若不是她親眼看到孫青山當初神態,指不定就會信了他的鬼話,那種從心底而發的憋屈憤懣不甘,可不是裝出來的。 可這才多長時間,他就已經看的如此風輕云淡了嗎? 如今,孫青山還未真正涉足官場,就已經有了這些變化,她如今算是明白,為何那些官場老油條都被稱作老狐貍了,這其中,絕對沒有一絲水分。 再掂量一下自己,林大妞不由慶幸,她還是趕緊洗洗睡吧,政治這種東西,根本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轉的,光是兩個倆寶貝教育問題,就已經讓她大為頭疼了,人還是要有自知之明的。 林大妞覺得,她的當務之急,是應該抓緊對瑩瑩的教導,說她無能也好,膽小也罷,在她看來,陰謀詭計終究是小道,可以為一時之用,卻不可成為行事之法,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她可不認為一個人憑著這些小計謀,就能將所有人都騙過。 與其冒著被人拆穿的風險,還不如堂堂正正做人,林大妞在古代呆的時間越久,就越明白一個好名聲會帶來多大的便利。 吃虧是福,放在如今的社會背景之下,那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于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母女兩個日常是這樣的。 商君為圖變法,曾經在城門前立了一顆三丈高的木頭,并許諾,誰能將這顆木頭搬到城北,立即賞銀二百兩,百姓從來沒見過,覺得他這是騙人,結果沒人敢去,于是商君又說,誰能將此木搬走,立即賞銀一千兩,這時,才有人站出來搬木頭,結果真的賞了這人一千兩,那請問孫瑩瑩同學,你對這則故事有什么理解? 瑩瑩認真思考之后,說道:“ 唔……要是我的話……可我根本搬不動木頭的啊?!?/br> 林大妞:“……” “孫瑩瑩同學,注意審題,我是問你感想,又不是叫你真的去搬木頭?!?/br> “哦……” …… 等到真正實施后林大妞才發現,即便是小孩子,叫她按照你的思路走,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瑩瑩這么大的孩子,肯定不能講干巴巴的大道理,不然激起逆反厭學心理就遭了,可是想著誘導教學……林大妞愁的的頭發嘩嘩的掉。 孫青山對她這種行為不置可否,雖沒有阻止,但也看的出不是很贊同。 不過,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林大妞說什么也要據理力爭,瑩瑩和庭哥兒不缺聰慧,關鍵在于打磨性子,君不見,聰明人為惡與蠢人為惡,這其中有天差地別嗎?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步要一步一不走,教育孩子,這是個細水長流的活,林大妞也不敢奢求短時間奏效。 她將庭哥兒交給孫青山教導,而自己把心思全都放在瑩瑩身上,一邊管孩子,一邊聽八卦,日子過的也還算滋潤。 通過柴夫人,林大妞也陸續了解到一些后續皇家八卦。 鄭太后與高大人的博弈,鄭太后最終取得勝利,小皇帝的皇后已經定下,姓崔,乃是禮部右侍郎家的女兒,此女品貌端莊,素有才名,至于鄭家的女孩,也由鄭太后以思念親人為由,被接入宮中陪伴太后。 天知道親兒子就在宮里,哪里來的思念親人,反正對于鄭太后,林大妞也是服氣的,果然,能跟高大大剛起來的,首先臉皮就是要厚才行。 且,這位鄭太后更絕的是,人家一接就接了五個鄭家女孩入宮,完全從數量上壓倒,對此,林大妞作為吃瓜群眾一枚,給小皇帝默默點蠟,她可是聽說,小皇帝和陸昊同齡,滿打滿算今年才十三歲。 她有些不明白鄭太后的思路,娘家比親兒子還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