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節
聽余蓮這樣說,于婆婆才不得不接了話,“她們忙,哪有空閑,剛捎了信來,說是讓我跟你爺上城里過年去呢?!?/br> “???過年都不回???”余蓮聽到這話,滿心的失望。原本還盤算著自家的兒子好歹也是老楊家的重長孫,自打生下來,楊珍秀還沒露過面呢,這回過年見了,怎么也不好意思空手吧,哪料到竟然不回來過年! “上城里過年?那好??!爺奶你們幾時動身?”轉頭一想,余蓮又高興起來,進城過年呢,這多新鮮! 正文 第255章窩里亂 “我跟你爺這還不是沒拿定主意么,這家里事兒也多,哪能說拋下就拋下?”于婆婆在余蓮面前,說話那也是實打實的不設防,怎么說也是自家的長孫媳婦兒,不是外人。且這閨女會來事兒,并不遭人嫌棄。 “嗐!奶奶您這就想岔了吧,咱們這窮家小院兒的,有什么拋不下的?欄里的豬也該殺了,家里的雞能殺的也殺,這不正好帶進城去,讓咱姑和姑父嘗嘗?他們忙生意脫不開身,接兩老去過年也是一番孝心,你們不去,可不是辜負了他們的心意?”余蓮一副多大事兒的樣子,輕松的開解著。 “破家值萬貫,哪能說拋下就拋下呢?!庇谄牌湃圆粸樗鶆?,家里還有蘑菇大棚呢,兩老這一走,誰管? 余蓮完全是一副善解人意的樣子,“我可不是說爺奶的家破啊,那是比起我姑她們現在的紅火日子,可不是不能比么?爺奶真有什么不放心的事,盡管交代給清軍好了,他好歹也是二十好幾連兒子都有的人了,總不成器還不得讓人笑話???自己的親爺奶,怎么使喚都是要得的?!?/br> 余蓮只差拍著胸膛下保證了。其實她只沒明說,讓兩老把蘑菇大棚交到大毛清軍的手里,他們的大孫子成家了該立業了,需要這次機會。 “對了,太奶奶太爺爺是不是舍不得咱們小康???要不一起帶過去好了!”說完,她自己倒咯咯的笑了起來。 楊小康不明白他媽笑什么,也跟著咧開嘴,“啊啊”的笑著叫著附合,一時屋里氣氛很好。楊老倌這會兒也在尋思,家里確實是沒什么掛心的,大門一關,跟老婆子進城與女兒女婿過年也好。 余蓮這會兒得了空,也在骨碌碌轉著眼珠不錯眼的打量著身處的屋子,楊梅的這間屋子平常都是鎖著,難得一見。 雕花的大床,床上是嶄新的棉被,鋪得整整齊齊,一絲褶皺都沒有,墻角立著的洗臉架上,也是擱著新洗臉盆??看暗臅?,兩門的立柜,全都是新的!把個不大的屋子擺放得滿滿當當。 被于婆婆牽在手里學走路的楊小康搖搖晃晃的扒著書桌腳,對桌上的一個圓鏡子產生了無比的好奇,幾次伸手,擺出非要撈在手里才罷休的架式。 “康兒啊,這個你玩不得哦,那是你梅兒姑姑的梳頭鏡呢?!敝皇沁@一回,無論楊小康怎樣鬧脾氣,于婆婆半點都沒有妥協的意思。 余蓮背對著人撇了撇嘴,一個小丫頭的屋子,擺得比她這個新媳婦屋里還齊整,還真是舍得??! 短暫的嫉妒過后,余蓮倒是很好的調整了自己的情緒。這兩老家伙對大房一支人那是油鹽不進,鐵了心的一毛不拔,想要蹭點好處,是不是還得從楊梅那小丫頭著手啊。 “太奶奶啊,聽說梅兒姑姑打小就聰明伶俐,小康他奶奶還常念叨咱小康像極了他梅兒姑姑呢?!庇嗌忂呎f著,邊打量于婆婆的神色。 于婆婆本就正想念著楊梅,聽余蓮一提,倒是正中下懷?!八穬汗霉冒?,打小就與眾不同,特別愛干凈,別人家的孩子一滾一身泥,她站得遠遠的,邊都不沾呢?!?/br> 一提到楊梅小時候的事情,于婆婆跟所有上了年紀的老人一樣,喋喋不休,余蓮聽到最后都有些后悔自己提起這個話題,“那倒是,咱小康還跟他姑真像!” 這老太婆就偏心自己的女兒,連帶外孫女兒都親香!好在對自己生的這個嫡重孫孫還算不錯,余蓮勉強還能強撐著笑臉夸楊梅一句,順帶著捎上自己兒子一句,一屋子老小,看上去和樂融融的。 夜半,當家里只剩下兩位老人的時候,楊老倌窩在被窩里也是長吁短嘆,白天里余蓮的話里有話,又怎么會聽不明白?只是…… “如今大毛的日子,也著實難過……”于婆婆忍了忍,終是有些不忍心。她那強勢的大兒媳婦自從在女兒楊珍秀那里吃了癟,脾氣越發的不好了,一把火氣全都發泄到兒子媳婦身上。 想想,這都有大半年了吧,一家子吵吵鬧鬧的。 “虧得大毛媳婦是個好脾氣的,什么話都受得,由著她鬧騰?!倍际亲銎牌诺娜?,于婆婆就對齊昌蘭對兒媳婦的態度很不喜歡,她這個婆婆可從來沒有作踐兒媳婦的。 說起來余蓮也是老楊家開枝散葉的大功臣,自打懷上楊小康,被一家人好吃好喝的供著,像祖宗一樣的金貴,那肚子就跟懷了雙胞胎似的,大得嚇人。結果十月分娩孩子太大,差點生不下來。 九斤八兩的一個白胖小子,余蓮并不高大的個頭硬是拼了命的把孩子生下來,著實吃了虧,不過也落下了病根,但凡需要出力的活兒,都干不得了。就憑著這一條,齊昌蘭沒少發作余蓮。 一開始還算含蓄,吵得不是太明顯,可越往后越是過份,后來已經發展到當面指著余蓮的鼻子罵她懶。自己的媳婦為什么再不能干重活?大毛免不得要出聲維護一下,卻沒料到,齊昌蘭的火氣被自己兒子越頂越盛,直接就對余蓮動上了手。 無故挨了婆婆打的余蓮這回一氣之下回了娘家! 齊昌蘭迫于壓力,這才不得不松了口失了弱,大毛去余蓮娘家才把人給接了回來,但這婆媳倆的關系也算是降到了冰點。余蓮并不是一個軟包子,甚至可以說與齊昌蘭旗鼓相當都不為過,所欠缺的只不過是閱歷而已。 但這一段跟婆婆斗法收獲頗多,大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趨勢,齊昌蘭越來越討不著好,甚至還吃了好幾次說不出的啞巴虧。在又一次自己兒子被余蓮挑拔得跟自己急眼之后,她又鬧上了要死要活的把戲。 楊傳明最見不得的就是自己婆娘受委屈,當即氣不過揮手就打了余蓮一巴掌! 楊傳明動手與齊昌蘭動手,這個性質就不同了! 自古公公與兒媳婦相處,都是有不少忌諱的,像楊傳明這樣動手打兒媳婦巴掌的,確實是犯了大忌。大毛見自己媳婦無端受辱,梗著脖子跟楊傳明大干了一架。 相比齊昌蘭和楊傳明的強勢,再看大毛的忍無可忍,以及余蓮這個哭兮兮的受氣小媳婦兒,大家的同情心自然更傾向于弱者一方。 正文 第256章鐘修文的決定 楊老倌和于婆婆自從楊梅綁架一事后,就與大房斷了來往,現在卻容許余蓮時不時借孩子的名頭來打打秋風,除了真心對隔著兩輩兒的重孫孫心喜之外,也是存了幫扶這小兩口一把的心思。 只是一想到大房齊昌蘭對梅兒做下的事,心里又隔應得很,況且這蘑菇大棚還是閨女和梅兒的產業。 “我看,齊昌蘭是齊昌蘭,大毛是大毛,那孩子咱們看著長大的,心地不似他娘那么狠?!毕氲酱竺c楊傳明打了一架之后,大兒夫婦對大毛這個長孫的不待見,于婆婆的心就軟了。 做祖輩、父輩的,其實對自己的子孫并無什么明確的是非對錯的判定標準。個個富足安樂自然皆大歡喜,但世事往往無常,總有拖后腿撐不起來的,在大人的心里,總會偏疼一些。不希望每一個子孫掉隊,怕這就是老人偏心的動機和由來吧。 于婆婆的心里其實非常的明白,如果她對大房表示同情,那便是對楊梅的不公。但她又自欺欺人的認為,她拉拔的是大毛,大毛如今同大房父母決裂了,早晚要獨支門戶,那就應該沒什么問題了。 “要不,就放給他試試?棚里的蘑菇也就剩一季了,等交了這季,就沒什么事了,大毛如果是個好的,那還有救,若是起了外心,也就一季的錢,再別想下回!”楊老倌看著老妻,也松了口。 如果楊梅在的話,她肯定會感嘆一下余蓮在‘潤物細無聲’方面的功夫,已經得了齊昌蘭的真傳,甚至遠遠的把她丟在了后面。 當楊老倌和于婆婆到了縣城,把家里的安排告訴楊梅的時候,她倒是什么也沒說。 不過就是三四百塊錢的事,她的早餐生意三四天的功夫也就掙回來了,沒什么好上心的。這并不是說她現在已經財大氣粗到了看不上三四百塊錢的地步,而是既然兩位老人已經做了安排,是好是壞到時候看結果就是了,沒必要讓老人過個年都不安心。 至于大毛會怎么做,其實她也蠻期待的。 兩位老人上縣城里來了,喬云自然也一并過來了,老楊家過年從來就沒有丟下他的道理。對這老少三人的到來,最開心的莫過于楊梅。 楊梅最稀罕的是鄉下的殺豬飯,于婆婆今年專門喂養了兩頭豬,上交一頭,另一頭打算殺了,所有的rou都留下自家吃??上钫湫阋患叶蓟夭蝗?,他們便把豬殺了,連同雞、鴨、菜蔬全拉到了縣城。 幸虧進城那天有彭勇的東風大卡幫忙,不然這搬家似的行李還很難運進城來。 彭勇跟老楊家已經是交道打熟了的老主顧了,在這通訊不便的年代,儼然已成了縣城楊珍秀一家與鄉下楊老倌聯系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