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節
就這樣,在某個春寒料峭的清晨,于青被父母護送,坐上了開往太倉的客車。 客車在抵達太倉后,在車站稍作停留,繼續出城往南行駛了半個多小時,當馬路邊的冬青葉子開始出現黑蒙蒙的顏色,于青知道,久負盛名的什林煤礦到了。 她在一中的學籍檔案俱已經調出,現在就放在她隨身的背包里。 于青想起當初自己想報考一中的雄心壯志,以及最后得知考上后的喜不自勝,這些好像已經很遙遠了,可一旦回想起又還像在昨天。 于青告別自己的同窗朋友,告別一中,關于她的轉學,閑云野鶴的新晉班主任宿文彥只點了點頭,感慨一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際遇,這種關系到每個人身家前程的事,我們只能說句祝好運。希望你去了新的地方,能達到自己想去那里的初衷?!?/br> 宿文彥教過于青近三年的語文,因為于青語文成績一直不錯,也算的上是其眼中的一枚愛將。 于青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真心發自內心的誠摯:“謝謝老師?!?/br> 其實要說心有遺憾,于青一直遺憾的是自從王往出事,自己就再沒見過這位自己一直尊敬和喜歡的班主任。這次自己再轉學,日后怕是能謀一面的機會更是渺茫。 不過許友松和小池都曾去過王往轉去的五高對其探望,據許友松說,王往精神頭還不錯,并沒有因為身上的“丑聞”而變得憔悴或者頹廢——他依舊還是那個愛干凈的男人,衣冠楚楚,一表人才,就是說起自己在高三這個節骨眼上不得不離開自己帶了三年的學生,覺得很對不起大家。 他一個勁的叮囑許友松和小池,要他們肩負起身為班干部的責任,配合新班主任的工作,力求把帶給班級的損失降到最低。 于青曾要求:“你們再去看王老師的時候,帶上我行不行?” 小池搖頭:“老班說了,以后再不許我們去了?!?/br> 許友松拍拍她的肩:“也許,這時候讓他安靜過日子才是最好的?!?/br> 于青想了想,終于釋然。 許友松說的沒錯,這個時候的王往,讓他能安靜過自己的新生活,也許才是對他最大的體貼。 然后,于青也沒有再見到陳曦。 自從年后初八開學陳曦就沒有再來學校,雖然許友松說他其實還沒有動身奔赴新疆,目前只是在做準備而已,但看來陳曦已經不打算再來學校了。 他沒有跟班上的任何同學告別,于青曾想給他打電話,把自己也要轉學的事知會他一聲,也順便想囑咐他幾下,畢竟他要去的地方實在是比她要遠的多。 但她想了想,這個電話還是沒有打。 至于原因,一方便她覺得陳曦可能現在和王往一樣,最需要的是一種安靜;另一方面,呀呀呀呀,她實在不想再涉險了呀! 畢竟小池那個醋缸真要再打翻可是很難搞的??! 于青一家三口手拎著大大小小的行李和禮物,下了長途客車。 重活這輩子的于青還是頭一回來到什林煤礦,卻是并不感覺陌生,而是一種久違的熟悉感油然而生——那一座座離馬路邊近在咫尺的黑乎乎的煤渣山,以及山頂到山下成直線狀的下山軌道,更以及上面一節節的運煤車,落在她眼中,都有一種親切感伴著兒時的記憶混雜其中;她甚至還能記得只要穿過街心亭的小公園,就有一條通往居民區的近路;而礦區百貨大樓一如既往的和記憶中一樣,黑黢黢大喇喇聳立在煤渣山對面,大門口賣糖葫蘆和賣氣球的小販儼然一左一右兩座門神,似乎這么多年從來都沒有挪過窩。 一家人拎著行李穿過街心公園的小路,再等在信號口處穿過鐵路,便進入了礦區的居民區——道路兩旁的大大小小的商店和小攤比鄰接踵,路上的行人也漸漸密集起來。 什林煤礦很大,光就近這一片大大小小就分布了4家煤礦,于青小叔家所在的礦區屬于最大的梅莊煤礦礦區,也是什林煤礦的礦務局所在地,所以算是煤礦的中心了。 這年頭煤礦有錢,職工也富裕,所以礦區的繁華程度有時候更勝過市里,反正就于青看來,只看路上行人的著裝以及商店里賣的東西,就遠比懷姜要洋氣。 而一進小叔家門,屋里邊熱騰騰的氣息撲面而來,在這還寒意森森的天氣里,熱的簡直都有點叫人出汗的勁頭了——煤礦果然是煤礦,最不缺的就是煤,每家的集體供暖就是這么實在! 于青一家自然受到了小叔一家的熱情接待,這人一進家門,小嬸就趕緊鉆進廚房去忙著煎炸烹炒了,菜是早就已經備好的,就等著人到了再開炒。 小叔跟于青說,等吃過飯后,就帶她先去二中報道,堂弟于超則拽著于青直往自己的臥室跑:“姐,你看,我媽前天就開始收拾了,說以后我這屋就給你睡!” 于青瞧了這間小小的臥室,床上的床單被罩枕巾簇新干凈,一看就是新換的,床頭一張寫字臺也收拾的光亮可鑒,連張紙片都木有。 于青問堂弟:“我睡了你的屋,那你睡哪里?” 于超指了指客廳:“我爸給我在廳里支了小床,以后我就睡那?!?/br> 于青忍不住環顧小叔家四周,嗯,小叔家現在住的就是于青爺爺以前分的家屬樓,因為是最小的兒子,又一直都住在一起,爺爺過世后便由小叔繼承了房子。 要不怎么說礦區洋氣呢,這n年前懷姜市區大部分人還在住平房的時候,人家礦區職工就已經開始住樓房了。 只不過這樓房也是有些年頭了,又小又擠,面積好了也就70多個平方,統共也就兩室一廳一廚一衛,廚房因為太小,只能把爐灶搬去后陽臺上好拓展下空間,而衛生間更是小的只能叫人行行方便而已。 于青想起以前爺爺奶奶還在世的時候,這每逢過年,叔叔姑姑伯伯等幾家人都擠在這屋子里,除了熱鬧,好像也沒覺得房子小——倒是現在,再細細去看,卻只見逼仄窘迫了。 于青走去客廳,小嬸正端了滿滿一海碗的燉雞往居中的圓餐桌上放,方萍則幫忙擺著碗筷,小叔和她爸于成勇坐在一旁的沙發喝茶話著家常,客廳里靠南墻的位置果然多了一張單人的鐵架子床,上面還扔著幾把于超的玩具槍。 小嬸是個美人,笑起來眼睫彎彎的:“青青快去洗手,咱們要開飯了?!?/br> 于青點點頭,叫了聲小嬸,又喊了聲小叔。 等成功把屋里所有人的視線都吸引到自己身上,她清了清嗓子:“小叔小嬸,我早就想好了,我住校就好,不住家里?!?/br> 正文 第281章轉學第一天 往下的轉學辦的很順利,畢竟是一早就打好招呼的。 什林煤礦二中距離小叔家不遠,走路頂多也就十分鐘,學校大門口就挨著馬路——小時候于青每年來煤礦過年,都路經過n次,但這回才是頭一回正兒八經的走進去。 礦區到底還是財大氣粗,二中的教學樓蓋的高大氣派,比一中這個全懷姜市的重點高中可是漂亮多了。學籍交接也很順利——那個據說是爺爺學生的校長沒在,是副校長兼高三的年級主任接待的,這位主任姓郝,說話很客氣,邊寒暄著邊打電話叫了人過來。 于青在旁邊揣測應該是高三哪個班的班主任,結果果不其然,很快有人推門而入,不過是個年輕人,年輕到于青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猜錯了,結果一開口才知道沒錯,果然是高三二班的班主任。 只是這個班主任真心很年輕,充其量也就24、5歲的的樣子,下巴上還冒著青春痘呢,人很瘦,顴骨突出,但一雙眼睛很有精神,頭發烏黑,冷不丁一瞧還以為是在校的學生。 這兩下交接也很簡單,估計也是提前就已經打好招呼了,郝主任向小叔介紹說高三二班的這位班主任姓霍,別看年輕,卻是一連兩年的太倉市優秀教師,往下又說了一通什么校長對此很重視,特意囑咐了一定要挑最好的班級最好的老師。 小叔自然一疊聲的致謝,郝主任又跟霍老師說了一番于青這學生成績有多么多么優異,霍老師倒是話不多的樣子,瞧過一眼于青:“你叫于青是吧?跟我走吧?!?/br> 于青抱著書包,朝郝主任鞠了一躬,告別小叔,就這么跟著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