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畢竟是自己情竇初開時第一個喜歡的人,于青突然間良心發現,決定幫江河鳴和孫倩倩一把,最起碼,讓江河鳴能躲掉那三個月的斷骨之疼,是她能為他所做的唯一一點事了吧? 說完,于青便不再理會江河鳴的一臉懵逼,自行掉頭就撤。走之前她想了想,駐步又多叮囑了一句:“還有,班主任要給你換同桌,你一定不要答應!” 于青撤退的一身輕松,走在路上心里還一直呵呵,心想我果然還是做不了橫插一腳的惡人,江河鳴啊,孫倩倩啊,我也只能幫你們倆到這了。 往下于青就真正的心無旁騖了,她還在持續適應中,行尸走rou的混了幾天,偶爾關注下江河鳴和孫倩倩的情況,然后發現這倆無甚近況。雖然坐前后座,但貌似一天里根本連句話都不說,要不是她一早就知道他倆彼此之間有意,還以為這倆人是打死也不往來的冤家。 孫倩倩的確和于青是住同一個大院的,孫倩倩的爸爸還是碳棒廠的銷售部主任,她mama身體不大好,借著丈夫的光在碳棒廠的門市部做售貨員,經常病休,上班上的有一搭沒一搭的,也沒人計較。 孫倩倩這人比較文藝,和一般女生不大一樣,從小愛看高深莫測的書,導致早早就高度近視1000多度,架著啤酒瓶底厚的眼鏡,兩只眼睛瞇縫成兩條線藏在其后,說出話來一套一套的,頗有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這導致她整個人的氣質和同齡女生相比,很有點格格不入。 于青身為一般的普通女生,雖然和她同住廠子大院,交情只能說句麻麻,不算多親近,但有時候放學也會搭伴一起走。 不過最近她倒是感覺出來了,孫倩倩有意在避著她,有時候放學于青主動問她:“倩倩,走嘛?” 孫倩倩總會顧左右而言他:“啊,我還有點事,你先吧?!?/br> 每每這時候江河鳴總是朝她倆張望過來,要放在上輩子,一心暗戀江河鳴的于青是打死也不敢去迎接他的目光的,奈何現在她是根老油條,那是必須得抬頭朝江河鳴嫣然一笑,直把他弄個大紅臉趕緊低下頭去。 不過于青關注了兩天也就對這對小鴛鴦淡了性,因為她家里出了點事。 正文 第8章調動 于青家這點事,其實是好事。 而且這事,上輩子也有一模一樣的一茬。 九十年代中期,國有企業尚還能站一站,但形勢很快就會急轉而下。于青的父母還算有些頭腦,她爸一早就考干考了出去,現在,輪到于青她媽了。 于青她媽方萍因為有高中學歷,還考出了會計證,在廠里的司務處當會計。當時電視上報紙上企業的下崗潮第一波已經開始露了點苗頭,方萍是文革后期的高中生,大小也算是個知識分子,看的總比工人大老粗們長遠一點,危機感還是有點的。 這個事,是于青父母得到線報,說縣里某銀行要招人,那個年代,特別是放在于青他們這種小地方,能進銀行這種好單位的,主要還是靠關系。 這個內線消息來自劉和平的父母,劉和平家和于青家關系一直交好,特別是兩個mama,是同期進廠的小姐妹,投脾氣,結婚生孩子時間都差不多,住的還是前后鄰居。兩家一直處的不錯,經常湊個場子吃飯喝酒,要不于青怎么能和劉和平這么青梅竹馬呢,畢竟廠子里孩子這么多,但和她走的最親近的,還是劉和平。 劉和平的爸爸叫劉永鴻,是個很慈祥的大叔,以前也在廠子里工作,但家里有人,很快便被調去了縣里的銀行,據說和平他媽魏蘭也很快要被調去縣里工作了。 銀行內部招人這個消息是劉永鴻透露給于青家的,他的意思是,方萍要是想調工作的話,這是個好機會。但是這事得必須得托關系才能成,所以家里如果有關系,趕緊想辦法開始打點活動吧! 方萍的確有個親戚在市里任領導,如果這個親戚肯張羅這個事,方萍能調進銀行應該不算什么難事。于青這幾天,一直就在聽父母在討論這樁事,商量著準備禮物要去求一下那個當官的親戚。 可于青知道,她媽工作調動這個事沒成。 或者說,上輩子沒成。 上輩子,那個當領導的親戚的確也答應幫忙,而且辦的還不錯,也辦成了。方萍甚至都請了辭別宴,自己要調動工作了,請一請廠里的老同事老姐妹們,喝個辭行酒。 周日辭行酒喝完了,周一拿著調令去市里銀行報道,結果,這事沒成。 沒成的原因,后來想起來還真怪不得旁人,只能說這就是命,運氣不好。 于青家所在的這個縣城叫懷姜縣,幾年來一直有傳聞說要提成地級市,傳的時間久了,卻又一直沒動靜,于是誰也沒再當回事。結果就在方萍要報道的這個周一,上面一紙令下,懷姜縣提為地級市,成了懷姜市,為了力求平穩過渡,凍結一切人事調動。 要不怎么說是命呢,其實在上個周五,方萍就拿到了調令,和于青爸一起去了縣人事局辦調動,結果當時管人事的那個小科長正好有事出門去了,人事局的人就說不著急的話,你下們周一再來唄。 方萍心想,反正調令都拿到了,也就是個投檔蓋章的事兒。下周一就下周一唄,周末這兩天正好在家請請客,和老同事老姐妹們辭辭行。 結果,就是挨過了這一個周末,天就變了。 從縣提市是大事,地方官可是攥緊了拳頭虎視眈眈生怕出什么差池,人事調動凍結,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解凍,而等到真解了凍,銀行行長也早換了人,先前親戚的面子早就不管用了。 后來方萍也就淡了調動工作的心思,特別是廠里后來提拔她當了廠辦的副主任,方萍就一門心思安下了心,沒再想著調動工作這個茬。 再往后過了兩年,劉和平他爸劉永鴻又得了個內部消息,說自己工作的那個銀行能進人,只要去省城找找他一個在省銀行任職的親戚,讓這個親戚使使勁,大約就能成事。 當時方萍已經被升為廠里的辦公室主任,在廠里大小也算個管理層了,人前人后也算有面子,于青他爸就說這還折騰個啥,現在這樣就不錯了。方萍還有點心猿意馬,但是于青他爸接著又提議說,這個好機會不如讓給于青她二叔。 于青的二叔和二嬸都在縣里的五金公司工作,那個時候正是國企的困難期,兩口子一連半年都發不出工資,養家糊口眼看都要養不了,二嬸天天吵著要和二叔鬧離婚。 于青他爸于是帶著二叔跟劉永鴻跑了趟省城,這回運氣不錯,跑下來了,于青她二叔順利進了銀行工作。 但國有企業改制開始的轟轟烈烈,下崗的工人一波又一波,碳棒廠如是。方萍是廠辦主任,雖不至于下崗,但身為一個女同志,也沒躲過提前退休這一茬。 后來在于青大學畢業那一年方萍就退休了,當時已經是千禧年后,退休金委實拿得可憐,才600塊。以當時來看600塊也許還不算太低,但是一連小十年,方萍的退休金一直都不曾大漲過,行政事業單位的人退休金都3000往上的時候,方萍也才拿到手可憐兮兮的1000來塊。 至于于青她爸于成勇,雖然后來調進了法院,但一直到退休前都是在偏遠鄉鎮的法庭上班,在下面基本得不到什么提拔的機會,一直到正式退休都還是個白領子,一點職務也沒有。 沒有職務,只是個普通工作人員,一沒有油水,二工資拿的也是最少的。后來單位最后一波福利分房,于青爸雖然趕上了,但只分了一個最差的戶型,板樓的頂樓,邊戶,夏天熱死冬天凍死。 總之在于青的記憶里,自己中學時候家境在周圍同學里還算個尚可,可到了快大學畢業,家里感覺就明顯吃重起來。她父母也沒什么理財的頭腦,只會賺個死工資存銀行,股票什么的一概都不懂,生活過的頗有點緊巴巴。 于青那時候常常慶幸自己幸虧是個女兒,不是兒子,否則父母還得給兒子買房子娶媳婦,那負擔豈不是又是重上加重! 而反觀于青的二叔,自從進了銀行,一路干的順風順水,最后還做到信貸部主任。這可是個油水大大的位子,到底多少油水于青是不知道了,但總之二叔一人養全家還養的蠻滋潤的,早就下崗的二嬸成天介穿金戴銀,堂妹于新新也是嬌生慣養,一家三口住著170平的大房子,開著私家車,比于青家寬裕舒服多了。 所以有時候方萍也埋怨于青爸,說當時怎么就把能調進銀行這么好的機會給生生讓了出去!于青二叔那個不學無術的都能干的不錯,她這樣正兒八經的高中生,好多年的會計師,干銀行還不跟玩兒似得? 要是自己能進銀行,家里日子也不至于過的這么窘迫。 于青爸能說啥呢,命這個東西,是沒法預測的,再多說只能吵架了。 當然,這都是上一輩子的事了。 正文 第9章還是調動 于青這兩天冷眼旁觀父母的一舉一動,發現一切和上一世絲毫無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