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節
第444章 上兵伐謀 李治燒包的又換了一身盔甲,那身金黃色的盔甲再次被他穿在身上,頭戴金色頭盔,手里拿著一根金色的馬鞭,腰間挎著一柄絕對多余,用來裝飾的橫刀。 跨下騎著一匹雪白無一根雜毛的戰馬,在戰馬雄赳赳氣昂昂的優雅的步伐下,在馬背上跟隨戰馬的小碎步,有節奏的上下起伏著。 戰馬頗通人性,在李弘站起身來后,便立刻停了下來,對于李弘,這匹戰馬可是有著很深的印象,當年太子殿下在沒有弄懂公馬、母馬的情況下,非得讓這匹戰馬跟他的糧票配對。 弄的整個皇宮雞飛狗跳,戰馬看見李弘就下意識的止步不前,甚至有往后退,離這個人遠點的趨勢。 在揚武跟連鐵的攙扶下,李治緩緩從馬背上下來,一手握著腰間的橫刀,一手拿著金色的馬鞭,龍行闊步的走到依然跪在大太陽底下的金法敏、夫余豐跟前站定。 身后除了太子殿下跟幾個大唐的文臣武將外,便是盔甲明亮、殺氣森嚴的金吾衛把李治護衛在中間,如此的陣仗,在尸山血海的戰場上,更是顯得李治與身后的將士威武雄壯,給對面的新羅王與百濟王,以及其臣子等人,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震懾力。 早就被知會了的金法敏跟夫余豐,衣衫襤褸、面目臟兮兮,夾雜著汗水與血腥味兒的衣衫,散發著陣陣惡臭,跪伏在地上再次公瑾的磕頭道:“臣金法敏、夫余豐見過大唐皇帝陛下?!?/br> 大唐皇帝陛下親臨戰場,無論是金法敏還是夫余豐,語氣中都開始帶著一些的顫抖,內心之中更是惶恐不安,特別是在殺氣森嚴的金吾衛的震懾下,兩人對于接下來的命運,更是已經感到絕望了。 “大唐向來與你們友好相處,視若手足,而你們非但不感激大唐對于你們的幫助,竟然還想趁朕駕臨柳京城圍攻朕,這是何道理!金法敏,你父親當年曾經多次入唐歲拜,與我大唐世襲友好,為何你要如此做?夫余豐,朕當年就見過你,百濟在你的管轄下國泰民安、百姓富足,難道你也想對朕圖謀不軌?”李治在兩人跟前來回踱步,看著跪在地上的兩人質問道。 身后的連鐵跟揚武,此時竟然抬來了一把寬大的椅子,椅子上鋪著一張厚厚的虎皮毯子,而后大唐皇帝便在離金法敏、夫余豐十步之前的,那虎皮毯子上坐了下來,等待著兩人回答。 李弘看著連鐵跟揚武對他龍爹細致貼心的照顧,偷偷的踹了兩人一腳,低聲道:“這特么的是戰場,你以為是朝堂?還特么的般把椅子過來!我就問你……這椅子還有嗎,我也累……” “太子何在?”李治的頭盔雖然是金色的,但卻頗為輕盈,而且與身上的盔甲一樣,都不是為打仗準備而準備的,更多的是一種裝飾作用。 所以李治雖然帶著頭盔,卻并不影響他的聽力,聽到李弘不顧外人的面,又開始訓斥揚武跟連鐵,于是急忙制止的喊住他,誰知道太子一會兒質問下去,會不會把揚武跟連鐵,踹到旁邊不遠的那個血坑里去。 “兒臣在,不知父皇有何吩咐?”李弘瞪了揚武跟連鐵一眼,走到李治一側問道。 “金法敏跟夫余豐乃是你俘獲而來,不知道你有何打算?”李治舉手投足顯得很輕松,抬頭問道。 李弘卻知道他這一身盔甲,完全就是裝飾用的,根本就不是像真正的盔甲那般厚重,這也是為何龍爹能夠穿著這么燒包的盔甲,來回得瑟的原因。 “稟父皇,兒臣剛才已經跟他們把厲害關系說明了,要么交錢贖人,要么我大唐等契苾何力與李謹行大軍一到,立刻開拔攻入新羅、百濟王城,換一個人坐上他們的王位便是了?!?/br> “哦,此話何意?”李治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李弘的這幾句話,壓根就沒有治罪這兩人的意思,難道一向睚眥必報的他想對這二人網開一面? “簡單,說直白點兒就是,廢了這兩人的王位,而后我大唐進駐新羅、百濟王城,哪個世家大族給的錢多,那么就讓誰坐新羅、百濟的王位。不好聽聽點兒就是,把他們的王位拍賣了,誰給的價高就給誰?!崩詈霟o所謂的站在李治身旁解釋道。 李治身后的大唐臣子,不知道李治聽了太子殿下的意見后有什么感想,但他們卻是感到一陣陣的惡寒,跟覺得臉面無光,堂堂一個上國太子,竟然行如此強盜之行徑,這……這要是傳出去豈不是讓人笑話! 但有鑒于太子殿下向來在軍中一言九鼎,把持著言路、獨斷專行慣了,所以此刻看著如強盜般的李弘,他們也只好是低著頭不說話,臊著臉繼續跟著太子殿下丟人唄。 金法敏跟夫余豐聽的卻是打骨子里感到心驚rou跳,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如果說他們的王位在各自的國內不被他人凱覦,穩如磐石的話,他們也就不會鋌而走險來攻打大唐了。 甘愿冒著被亡國滅種的風險攻打大唐,不外乎就是想要把國內爭權奪利的壓力,轉移到戰爭上,而后自己再騰出手來,趁著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對唐戰爭上,在國內清理凱覦自己王位的世家對手。 如今他們的弱點一下子被大唐的太子殿下說中,直接以此威脅他們,這讓他們一下子失去了任何請罪、被饒恕的可能。 按照他們以往對唐人的經驗,無論是犯了多大的錯,就像當年大唐先帝李世民在位時,雖然沒有像今日這般勢如破竹的給予他們沉痛的打擊,但那時候就兵強馬壯的唐人,最起碼還可以容忍自己耍一些小心眼兒。 比如自己舉手投降、甘愿俯首稱臣后,被唐人以自己的國家設置一個名義上的都督府,自己被加封為一個大唐名義上的都督官職。 但實際上,自己則繼續享有著自己國內的一切,繼續可以稱王稱霸,而且還有了大唐這個大靠山遏制國內其他世族,等于幫自己穩固了王位。 對于自己唯一的損失,不過就是名義上成了他人的臣子,不外乎是多了一個名義上的臣子封號罷了。 而且非但如此,這一個大唐臣子的封號,非但不是桎梏自己的枷鎖,反而會因為自己被大唐加封后,能夠得到一大批實實在在的好處,可以說這完全就是因禍得福的最佳例子了。 但現在這些經驗不管用了,從大唐的太子殿下沒有在第一時間把他們押解回柳京,而是在尸山血海、腥味刺鼻、惡臭連連的戰場上問罪自己,好像這一切就都變了,不再是大唐從前的那般對外風格了。 如今大唐太子連著把他自己的用意說了兩遍,無論是金法敏還是夫余豐,要是還不知道自己大難臨頭的話,就是真該去死了。 李治有些微微皺眉,但當初自己已經把話說死了,而且昨夜里還跟李弘打包票的說了,一切全憑他做主。 如今李弘用這般有失大唐上國顏面的方式,對待敗軍之將,有些使得大唐過于小氣,無法彰顯出上國威嚴跟風范了。 李弘看著金色的頭盔里,龍爹在金法敏跟夫余豐叩頭求饒之余,一臉猶豫的樣子,急忙在李治耳邊低聲說道:“父皇,您是想要上國的大度呢,還是想要邊境安明?把他們的國家加封為都督府,我大唐得到的不過是名義上的認可,他們也不會放在心上,等好了傷疤忘了疼的那一天,他們依然會舉起手中的長矛殺向我大唐!他們不會記住我大唐對他們的好,他們只會記得,大唐曾經征服過他們幾次,殺過他們多少人!這是一個狹隘記仇、無恥下流、出爾反爾、jian詐陰險、狡猾卑鄙小氣的民族,任由他們自生自滅,遏制他們發展才是最為符合我大唐利益的。無論他們誰稱王,只要讓他們一直處于這個生活水平,才是最為符合我大唐利益的,才能保的我大唐的邊境不受他們的sao擾?!?/br> “朕是怕他們不從啊?!?/br> “沒關系,換一個人稱王就是了,不聽話了就繼續換,以百濟為例,實在不行,暗中資助其他世族,把百濟分成五國,讓他們越亂越好?!?/br> “此話何解?”李治再次皺眉問道。 “父皇,百濟在其他世家的控制下,除了他們的王城居撥城外,還有以其他世家為代表的古沙城、固麻城、熊津城、刀先城、知下城五城,只要把麗競門的細作培訓一番,打入他們百濟進行挑撥離間、分化瓦解,就可以讓他們內訌起來,如此一來,他們就別想著還能夠如今天這般征來這么多兵力對我大唐了,他們自己還忙著打仗打不過來呢。正所謂,上兵伐謀……” 李治聽到上兵伐謀二字時,不由自主的笑出了聲,你李弘說什么都可以,但你這樣的無恥計謀,非得強行說成上兵伐謀,往自己臉上貼金可真是臉皮厚的可以。 看著李弘一臉認真、執著、茫然望著笑出聲的自己,李治有些不好意思的擺擺手:“沒事兒,你繼續說?!?/br> “生氣了,不說了?!?/br> 第445章 和平 李治身后的大唐臣子,跟眼前的金法敏、夫余豐等人,在大太陽底下豎起耳朵聽了半天,也沒有聽見皇帝陛下跟太子殿下到底在嘀咕什么。 不過無論是大唐的臣子還是金法敏,或者是夫余豐,都是寄望于陛下能夠不同意太子的建議,最好是訓斥一頓,把他們加封為大唐的官員,代管新羅、百濟最好了。 要是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這樣一來,先不說銅臭味兒太濃了,最起碼大唐身為萬國之王的威嚴跟高貴,可就要被人詬病了。 但最后,李治還是讓翹首以盼、提心吊膽的群臣們絕望了,陛下竟然同意了太子殿下的提議,讓他們以銀子來贖人。 而看著太子殿下認真的掰著手指頭,一筆一筆的費用便像是晴天霹靂一般,不單單是讓金春秋、夫余豐心神恍惚,眼前一黑搖搖欲墜,就是身后的大唐臣子,也是汗流浹背、滿面愧色,這些賬目都是怎么算出來的? 食宿費?這是什么東西?就是連格希元都張大嘴巴愣在了那里,身后的官員小聲詢問了他幾遍,他都沒注意到人家在跟他說話。 運輸費!你以為這是太子殿下為填補糧食從中原運輸到這里的費用嗎?錯!這是太子殿下為那些專門負責運輸的部隊要的費用! 醫療費!撫恤費!車馬破損費!盔甲破損費!兵器損壞費!每一個人聽到這些從來沒有聽過的名字,肝都在顫抖! 特別是夫余豐跟金法敏,隨著上國太子殿下那急急的語速,腦袋上的汗珠子噼里啪啦的往地上掉,而心里此時也在滴血。 大唐太子說的這些明目雖然未曾聽說過,但是細細想來,這些都是相對應的費用,身為新羅、百濟的王,自然是知道,戰爭永遠都是以為銀子支撐的。 而他們傾全國之力,下定決心攻打被大唐占領的柳京城,其實就是相當于把國運壓在了這場戰爭上,希望能夠謀取更多的利益,反之那就是國運減弱,蟄伏起來任人宰割,就是如今的局面。 金法敏顫抖著蒼白的臉,青紫的嘴唇,皺著一張肥胖的花臉抬起頭,帶著哭腔諾諾問道:“臣愚昧,請殿下告知臣,這精神損失費、名譽損失費這些費用是何費用?” 夫余豐在一旁急忙認同的快速點頭,他也想知道,這個精神損失費、名譽損失費什么的,怎么就這么貴! “不明白?” “臣愚昧,還請殿下解惑?!?/br> “哦,就是你倆把我嚇到了,要不是你們突然攻打柳京,我就不會被嚇到,所以你們得賠錢,至于名譽損失費嘛……就是因為你們進攻柳京,使我大唐的威嚴受到了損失,因為你們的攻打,也會讓其他人覺得可以試著跟大唐干仗,到時候我們不是還得出兵出人啥的?所以這些費用貴一點也是情理之中的?!崩詈胗H切的走到兩人跟前,像金法敏跟夫余豐解釋道。 “借宿費、伙食費這是……殿下,這上面不是已經有了嗎?”夫余豐琢磨了下問道,剛才已經說了一遍食宿費用了,怎么又多出來一個借宿費跟伙食費。 “你們被我俘獲的兵士難道不需要吃飯睡覺嗎?被我俘獲之后,我總不能讓他們風吹日曬吧?總不能讓他們餓死吧?這些錢總不能我替你們出吧?自然是由你們出了。至于剛才說的食宿費,那是我大唐的,雖然咱們三國世襲友好,但正所謂親兄弟明算賬,這賬目最好還是不要混為一談,你說對吧?呵呵。對了,他們有傷的還得治傷呢,再加上一條友軍醫療費!呵呵、呵呵?!?/br> 夫余豐跟金法敏此時的心情已經不是能夠用絕望來形容了,“到底是誰把誰嚇到了???要說嚇到,看神情樣子就知道了,也是你這個上國太子,把我們嚇到了好吧?怎么還讓我們賠錢??!” 他們現在想死,不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如果可以,他們恨不得時光倒回,自己不打這一場仗了。 但現在一切都無可挽回了,不想賠錢也可以,王位就變成國內其他人的了,而且到時候,他們愿意給大唐的錢,絕對不會比這些林林總總的費用少! 大唐的太子殿下,這是要逼死他們啊,非得把他們逼成窮光蛋,逼得他們最起碼十年之內無法再有錢武裝部隊,無法守衛邊疆啊。 望著金法敏、夫余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臉,一同跟著李治過來的高藏,心理平衡加慶幸的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珠,心里暗自竊喜道:“平衡了,自己出得銀子現在看起來,并不是很多嘛?!?/br> 但高藏卻不知道,自從進了他們高句麗的所謂的地界后,大唐的軍隊一直就沒有再運送過糧草,而是全部用了他們高句麗的糧草等。 這一筆開銷,雖然在本國看似不大,但如果從大唐運送過來,這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了,甚至毫不夸張的說,一次戰爭所有的損耗,糧草補給的費用就占去了大頭。 而一些臣子對于李弘的如此做法,自然是不怎么認可,但苦于不敢擅言軍中之事,只好把這些話憋在了心里,偷偷詢問了下陛下。 李治于是從李弘那里得到了理直氣壯的答案,孫子兵法有云:“就地取材,哦錯了,曹cao當年曾作注孫子兵法:‘故智將務食于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忌桿一石,當吾二十石?!?/br> 于是,當李治把李弘所說的話敘述給大臣們時,大臣們一個個的閉上了嘴巴,雖然心底里還是不認同,但這乃是先賢所言,他們也只好認命大唐兵士靠著高句麗的糧草補給來維持了。 金法敏、夫余豐兩人,眼淚汪汪的接過快速寫成的費用明目,然后仰頭乞憐的看著大唐的皇帝陛下,心中多么的盼望此時,大唐的皇帝陛下能夠金口一開,免除他們的費用,而后加封自己為臣,如此一來,自己就可以向皇帝陛下哭訴自己百濟、新羅的貧窮了,而不是捧著這么一張要人命的費用明目了。 “殿……下,可不可以在這些費用的總數上往下……”金法敏看著讓他發暈的費用,這樣一來,自己哪怕還是新羅王,可也變成了一個窮光蛋的王,還怎么享受美人與美酒? “可以啊,不用付錢,我大不了再費點兒力氣,打到你們的王城,另立他人為王,想來他們到時候給的一定比你們多?!崩詈胛⑿χ驹诶钪紊砼?,背著手云淡風輕地說道。 雖然另立他人為王被自己說的那般輕松,但想要真正的實施,可是要艱難的多了,絕對沒有逼迫他們成為傀儡政權來的容易。 而金法敏跟夫余豐,也正是因為害怕自己另立他人,所以他們就不得不接受自己的盤剝。 “是,謹遵殿下之命,臣這就回去籌錢?!狈蛴嘭S眼中閃過一絲詭詐,恭敬的叩頭說道。 抬起頭來,只見李弘似笑非笑的看著他,眼中充滿了不明所以的味道,不由下意識的心里一驚,難道他揣摩透了自己的應變之策? 果不其然,接下來大唐太子的話,徹底封死了他的退路:“夫余豐,你想什么呢?讓你回去籌錢?你是當我傻嗎?回去之后你賴賬我找誰去?派個信得過,手中有權利的臣子回去吧,七日之內,籌不夠我要的數目,那么他們也就不用回來了,你倆的尸體我安葬?!?/br> 說到最后,李弘的語氣迅速的便冷,加上他們本身便處在刺鼻血腥味兒十足的戰場上,頓時讓夫余豐跟金法敏打了一個寒顫,最后一絲僥幸也徹底破滅了。 兩個人如失去了骨頭般,一下子變得癱軟了下去,非但要賠錢請罪,還要被俘獲關押,就算是一個彈丸之地的小國,但身為王也該有尊嚴的,此刻卻徹底被李弘不留任何情面的擊碎了。 就像是在警告他們,在大唐的眼里,無論你是新羅的王,還在百濟的臣,在大唐眼里沒有一絲一毫的差異,大唐也不會因為你是王便高看你一眼!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崩詈肱c李治并肩而行,空曠的戰場上,高句麗的百姓正在忙碌的打掃著戰場上的尸體,對于一些還未曾死透的人,高句麗兵士的方式也很簡單,一刀給個痛快了結痛苦。 望著一幕,李弘不知為何,突然間想起了這首詞,于是便脫口而出念道。 李治無奈的嘆口氣,望著漫山遍野的尸體與蒼涼落魄的旌旗,在夕陽下透著一股股的落寞與悲壯,喃喃道:“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詞是好詞,但總是感覺不如詩賦那般有味道。戰爭是殘酷的,斷腸人又何止一個人?有朝一日,朕希望天下和順,富足安泰,永遠沒有戰爭就好了?!?/br>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戰爭,和平永遠都只會是一種理想,是戰爭的間歇期。所以永遠不可能有永遠和平的時代,您是大唐天子,您能做的便是,迫使戰爭遠離大唐的國境,為大唐的百姓營造一個安穩和平的盛世,戰爭……就讓它永遠發生在國境線以外吧?!?/br> “李弘,朕發現你很好戰,跟你皇爺爺……” “父皇,這您就錯了吧,兒臣可不好戰的。但戰爭才是取得和平的唯一手段,唯有強大的兵力做后盾,我們才能夠談和平,才有資格讓周邊和平共處。如果沒有了強大的兵力為我大唐保駕護航,高句麗、新羅、百濟,他們就會把戰火引燃到我們的國境之內,他們也不會聽從我們的命令。所以兒臣認為,無論任何時候,擁有著強悍戰斗力的軍隊,才永遠都是保證和平的唯一手段!” “朕真怕以后你是個暴君啊,不過聽你這番話……我放心了?!?/br> “什么意思這是?” 第446章 戰后談判 契苾何力跟李謹行在第二天便趕到了柳京城,在花吉不要命的速度下,兩人只帶了僅五千精兵趕到了柳京城,身后的部隊則是交給了各自的副將,也將會很快趕至柳京。 柳京城已經恢復了平穩的秩序,戰死的唐軍兵士一個個都被妥善安葬,而一筆不菲的撫恤費,自然是不會少,這筆費用自是不用說,落在了高句麗、百濟、新羅三者的頭上。 格希元這段時間以來,與史藏詰從李弘身邊學到了太多的卑鄙無恥跟陰險jian詐,所以在跟新羅、百濟、高句麗對以后邊疆的劃分中,充分發揮了上國官員的絕對本色。 本著李弘的隔江而治的宗旨,以及對各種費用的賠付問題的指示,兩人徹底把這一切貫徹到底,每一次的談判之后,格希元跟史藏詰都是滿面春風的走出來,而新羅、百濟包括高句麗的官員,一個個都像是在賭坊里欠了一大筆賭債的賭徒,垂頭喪氣、捶胸頓足的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