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啊……!”戴至徳毫無防備的奔過去,待看到里面的人后,嚇得不由的叫了出來。 眾人緊隨他的腳步趕到,頓時每個人都是臉色蒼白一片,這……牢房里的木樁上,捆綁的真的是一個人嗎? “這到底是誰的主意?難道真是太子嗎?他不是一向以仁慈孝敬為德嗎?怎么下的了如此狠手!”戴至徳望著里面已經沒有人形的賀蘭敏之,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怒氣,也不顧牢里刺鼻的血腥味兒,憤怒地吼道。 一絲不掛的賀蘭敏之,渾身上下沒有一塊兒完整的肌膚,整個身上都是血污與嗡嗡曼飛的蒼蠅趴在身上。 戴至徳身后,就是跟著進來的刑部、宗正寺、大理寺、御史臺等長官,也是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太惡毒了。 “放人,立刻放人,送往太乙城醫治?!贝髦翉灾钢系谋亲雍鸬?。 “孤倒要看看你戴至徳有何本事,有何理由把他從這里帶走!”李弘冷冷的聲音從牢門口傳了進來。 “你……”戴至徳沒想到多了他們好幾天的太子,竟然會在這個時候露面。 “我什么我?你身為禮部尚書,不知道侮辱先帝該如何論罪?還是你們大理寺、御史臺、還有你刑部、宗正寺不懂這些?堂堂大唐皇帝的寢殿,竟然成為了他們飲酒作樂、欣賞歌舞的地方!你們把對皇爺爺的恩重都喂狗了嗎!”李弘一步一句,緩緩的走近,句句凌厲! “賀蘭敏之,孤問你一句答一句,如果再敢胡言亂語,別怪孤繼續對你用刑?!崩詈胂袷堑鬲z里走出來的惡魔,濃厚刺鼻的血腥味兒,仿佛一點兒也聞不見。 “告訴孤,是誰給你特權,讓你進入翠微宮的?”李弘看著戴至徳等人,冷冷的問道。 “回殿下,是我賄賂衛尉寺卿后,然后跑進去的?!辟R蘭敏之脖子仿佛斷了一樣,耷拉著腦袋,強打精神回道。 “監門衛是你第幾次調遣了?”李弘低頭踢著腳下的地磚說道。 “這……我記不清楚了,有三四年的時間了?!?/br> “這是你第幾次進入翠微宮?” “第二次?!?/br> “倭國使臣跟你什么關系?他們為何也會在?” “他們希望能夠得到殿下您在太乙城的一切制法,所以就來找我了?!?/br> “宗正寺、少府監、蕭守規、蕭守道又是如何與你們一起合謀的?” “……” 隨著約莫一個多時辰的問詢,戴至徳等人的臉色越來越暗,這是死罪啊,連坐的罪名??! 不說賀蘭敏之還是蕭守道、蕭守規,就是禮部、兵部、宗正寺還有少府監等的長官,如果這件事情真的展開追究連坐,他們這些人拉出去一刀砍了,這是最輕的刑罰了都。 “戴尚書、崔寺卿,這倭國使臣在我大唐如此侮辱皇家,孤想知道,你們有何意見?平日里可是你們二位與他們溝通、聯系,他們學到的大唐禮儀,都學到狗肚子里去了,還是你們豬腦子一樣沒有教授到?戴至徳,你有什么臉進來就大吵大叫的?你禮部尚書臉上還有光了?皇家的威嚴都特么的被人踩在腳底下侮辱了,你特么的讓我放人?”李弘一番言論,誰都沒有給好臉色。 看著眾人不語,偶爾只有牢里賀蘭敏之忍不住的哭泣聲,李弘眼神中閃爍著陰冷,繼續說道:“我大唐人情大于法律,給你們看看,這是我父皇還有母后給我的旨意,還有這些,都特么的是你們這些高官寫的求情信!你們的高官厚祿都是大唐給的,你們卻還要當大唐的蛀蟲,還要為他們求情!想要求情可以,脫了你們的官服,他們就自由了,任憑你們處置,如何?” “殿下息怒,此事臣等還請殿下斟酌?!毙滩可袝拗獪亻_口說道。 鴻臚寺卿崔敦禮同樣躬身說道:“太子殿下教訓的是,是臣未能管理好外國使臣,臣知罪,請太子責罰?!?/br> “責罰?責罰不過是治標不治本啊。刑部、大理寺、御史臺,你們看著審吧,至于禮部以及你們,回長安城后自己去找我父皇領罪吧,至于人什么時候帶走,什么時候給我一個滿意的結果了,什么時候再帶走吧?!崩詈胝f完后,便頭也不回的走了。 身后再次傳來賀蘭敏之的哭叫聲:“殿下,我真的知錯了……真的再也不敢了,求求您放我出去……” 第109章 商會 沒有人知道李治,這次如此放任李弘處理賀蘭敏之一案,到底是懷著什么樣兒的心思。要人給人、要權放權,戴至徳等人的到來,等于把朝堂上的一半官員給搬到太乙城來了。 但這幾日在太乙城,無論是刑部、御史臺、跟大理寺三司,還是戴至徳等人,這些年早已經習慣了李治決策的軟弱,要不然當年李治問罪李義府,李義府也不會連謝罪都沒有,就直接扭屁股走人了。如此就足以想見,李治在朝臣、特別是重臣心里,并不是很有威懾力。 所以當有案情牽扯到皇室,他們都是盡可能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么多年也已經習慣了,總之他們的宗旨就是,陛下與皇后之間求取一個平衡,爭取做到誰也不得罪。 戴至徳當初在牢房看到賀蘭敏之等人時,就不自覺的用起了對付李治的一套,但沒想到卻在年輕的太子身上碰了個釘子,非但沒有讓太子放人的目的達成,在牢里還把他們等人訓斥了一頓。 如此強硬、霹靂的手段,可不是當今皇帝擁有的魄力。 所以如今刑部、御史臺還有大理寺,已經把提審的結果交給太子三次了,但每次沒有一炷香的功夫,就被送回到手里了,只是卷宗上多了兩個字:重審。 三司大佬望著手里的卷宗只能默默搖頭嘆息,這樁案件可是燙手的不能再燙手了,賀蘭敏之殺不得,寧道明、蕭守規、蕭守道有人求情。 就連倭國使臣,如今禮部戴至徳跟鴻臚寺崔敦禮,都暗自里找過他們,希望此案能夠盡力壓縮知曉范圍。 要不然的話,這事兒一發,不光是皇家臉上無光,鴻臚寺與禮部也將進入整頓時期,這不是戴至徳跟柳正禮想要看到的。 而太子讓他們回長安后在陛下跟前請罪,這些他們倒不在乎,不過就是三言兩語,在陛下面前認個錯兒而已,認錯之后,一樣是該下朝下朝,該吃飯吃飯,什么都不會影響。 三司長官捧著卷宗搖了搖頭,無奈的繼續回到太子給他們提供的住處,繼續協商、繼續審議、繼續研究唐律,然后再一次給出結果。 如今太乙城日夜都有太子六率的兵士沿街巡邏,而三司以及還有其他部的長官到來,這幾日也在太乙城傳開了。 坊間已經有傳言,大唐高層好像出現了什么亂子,所以這才把三司還有其他部的大佬叫了過來。 加上太乙城的巡邏兵士,太乙城百姓還是客商、勛貴、五姓七望,仿佛也都通過敏銳的嗅覺,察覺到了一些什么。 最初的商會選拔,也在預定的時間內按時召開,李弘那莊園對面的一個碩大無比的建筑物,沒有人知道那里是干什么的。 但今日,所有的客商都將前往那里,也將一窺那座建筑物的全貌。 碩大的木門打開,竟然是一個空蕩蕩的大廳,看樣子足足能夠容納好幾百人,甚至是上千人。 每一個進來的客商,都被眼前如此巨大的大廳,震驚的有些說不出話來了,太不可思議了,這么大的大廳,竟然沒有用一根柱子來支撐頭頂的天花板,這對他們來講,完全是不能想象的。 每個客商拿著手里的說明書,在位置上坐下后就開始仔細翻閱,不認字的商人,自然是兩眼一抹黑,豎起耳朵凝神聽聽周圍人在討論什么。 整個大廳雖然人頭攢動,但并沒有發出太大的鬧鬧哄哄的聲音。 而這初次商會,將是由白純與兩位戶部侍郎來完成,在把所有的商會主要內容告訴他們的同時,也是讓這些南來北往的商會,按照各自身處哪一道,哪一洲,然后在成立洲商會、道商會,這些都將由太乙城統一管理。 李弘拿著手里這幾日白純,與兩位侍郎趕出來的商會主要內容,這些也都是經過他批準的。 商會將被他做成一家大型的控股公司一般,被選拔、發放了許可令的商會,都將派出三到五名工匠來太乙城學習,然后才可以回歸本洲商會。 而且三年之內,這些商會并不會一下子就得到太乙城的所有技術,他們需要在三年后,才能后一步一步得到這些技術。 李弘如此做,最終還是怕玻璃等技術流傳到其他國家。畢竟,現在龍蛇混雜的商會中,依然還存在著大量的,被皇室宗親、勛貴等等收買的商人。 錢莊同樣被李弘利用這次商會,快速的建立并介紹給了這些商人,當這些商人聽到以后來往買賣,憑借一張紙而不用帶錢就可以買賣時,有些人還是露出了懷疑的神色。 但一些早已經知道飛錢存在的,規模稍大的客商,像那竇義,則就是自信滿滿,這些是他早已經就嘗到好處的東西了。 方便、快捷、安全,而且還能在商人資金鏈斷裂時,繼續資金時給予一定的支持,這讓不少人都趕到興奮,又覺得很不現實。 而竇義卻意識到,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大唐開始提高商人的地位了。他也不得不對李弘推出的錢莊暗自較好,時機的把握簡直是妙到毫巔。 因為竇義知道,其實大廳里在座的不少商人其實并沒有太多的資金來投入,他們有些人是代身后勢力來的,有的則是希望與他人合作,還有的則是希望在這次商會中,是不是能夠發掘出其他生財之道。 錢莊的推出,就代表著鏢局是必須成立的,所以后世一樣的快遞也就誕生了,不過這卻歸了戶部來掌管。 龐大的商業帝國網絡建立,在太乙城緊張運行四天后,算是圓滿的結束了,所有的一切,接下來都將有條不紊的進行。 李弘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那就是利用商會與商人,齊心合力,把錢莊這個他最為看中的項目,終于順順利利的推出去了,他相信有了這些商人的信任,錢莊絕對不會像是歷史上發展的那般,如蝸牛的速度搬緩緩前行,必定會在自己的有意推動下,快速的發展起來。 到了那時候,大唐邊疆的幾大勁敵,都將依附在大唐這個巨大的商業網絡上,甚至到時候,大唐不必動用鐵騎,就可以使一個國家走向衰落。 而大唐也將會在短時間內,變得如同下一個朝代:大宋一般富裕。 三司第四次把提審結果放到了李弘的桌上,李弘看了看下首的三人,把卷宗放在桌子上一手按住問道:“戴至徳等人回長安了?” “是,殿下,現在太乙城只剩下我們三人,如果此案殿下您同意了后,我們就將提取他們,一同回長安處置?!毙滩可袝拗獪貜纳嘲l上起身說道。 李弘若有若無的點點頭,說道:“人提走吧,至于倭國使臣怎么處置,戴至徳跟柳正禮兩人,我相信他們一定找過你們。但我想說的是,如果再有下次怎么辦?這次我給禮部、鴻臚寺面子,下次誰給我面子?誰給皇家面子?還是下次再有如此的事情發生時,我依然要繼續照顧他們的面子?” 刑部崔知溫、大理寺高俊雅、御史臺高智周三人一下子明白了,前三次被太子拒絕,緣由看來是出在了他們最為不看重的倭國使臣身上,而不是因為三人,始終堅持未對賀蘭敏之等人抄斬的原因上。 看著三人不說話,李弘問道:“戴至徳這么著急忙慌的跑回長安干什么?禮部離了他就不能轉了?父皇也沒有下旨召他不是?” 前兩日,也是商會的最后兩天,李弘還是參加了好幾次商會的議事行程,其實他的作用在白純眼里,就是站腳助威的。 主要目的不過就是讓商人們相信,錢莊的公信力有太子作保,所以大家大可放心,不必擔心這是一個騙局等等。 而最終他的出現,也確實給大唐的商人們注入了一份活力與信心,同時在他的兩個手下,戶部左右侍郎的說服下,李弘被推上臺做了一次講話還。 “倭國王特使請求召見戴尚書,所以戴尚書就先行回去了?!贝拗獪乜粗詈肷焓窒蛳绿搲?,便坐在沙發上回道。 “真搞不懂他,上一次在朝堂上說的話,說給狗聽的啊,怎么現在還屁顛屁顛的跑過去。哦,不是說你們?!崩詈肟戳艘谎蹘兹说哪樕簧?,急忙最后又解釋了一句。 “太子殿下,既然您現在允許我們提人了,那是不是現在就可以先把他們押送進太乙城,然后再回長安城?!备咧侵軉柕?。 “可以,人提走吧。倭國兩個使臣留下,或者直接就在太乙城斬了。沒有其他商量,你們也別勸導,沒用?!崩詈肟粗麄円f話,即刻拒絕了他們。 “殿下,臣等理解您的心情,如此喪心病狂之事兒,就是把他們全部斬首都不為過,但……與倭國之間的關系,我們是不是可以稍微緩和一下?”依然是御史臺高智周開口說道。 “好啊,可以緩和。過幾日我就上奏父皇,所有遣唐使學子,全部趕回倭國,任何人不得駐留!退下吧?!?/br> 第110章 一級代理商 高智周等三人萬萬沒料到,小心翼翼的勸導,卻換來了太子更加睚眥必報的打擊!倭國遣唐學子全部遣回! 這……如此政令一出,肯定會立刻引起朝堂震動,而且肯定會讓倭國更加對大唐充滿敵意的。 “殿下,此事兒不合乎法理吧?如此一來,倭國豈不是對我大唐,更是敵意加深?”高智周皺了皺眉,心里哀嘆了一聲,早知道就不跟這個小祖宗提起了。這下倒好,直接把倭國學子都送回去了。 “法理?什么是法理?我就是法理!跟倭國談法理?你腦子沒病吧!還有你那顧及的敵意加深,我大唐需要在乎一個彈丸之國的態度嗎?高智周,我今天把話放這兒,你也可以回頭告訴倭國使臣,我李弘早晚要親自踏平倭國!” 三人也是一頭霧水,這太子不知道為何,只要是提及倭國跟高麗等國,太子殿下就像是被點燃了似的,滿心滿腹的怒氣跟討厭之情。 “那……臣等告辭?!比似鹕硗瑫r說道。 李弘揮了揮手,便讓三人離開,待三人走到門口時,又被李弘出聲叫住了。 “等會兒,你們三個先把這個簽了?!崩詈肫擦艘谎圩澜堑奈臅?,指給他們道。 高智周眼尖,一眼就掃見了,赫然是關于倭國兩使臣的處決書! 三人站在桌前你看我、我看你,再看看桌子后面那張冷笑著的臉龐,都是一陣陣的嘆氣。 三人知道,這字如果不簽,先別說今天能不能把賀蘭敏之等人提走,就是能不能走出這個房間門口還是一個疑問呢。 看那張小臉兒就知道了,大有今日不簽也得簽,簽也得簽。簽了,這事兒就是大唐律法辦案,案子就辦實了。不簽,太子照樣可以砍了兩個倭國使臣,不過就是少了一份公信力而已。 依照唐制,一般案件則是由門下省給事中、中書省中書舍人以及御史臺御史審理,此乃小三司。 而如果是重大案件,就比如李弘親審的這個案子,涉及面太廣,層次也多,就得由刑部尚書、大理寺卿、御史中丞三個大佬來共同審理。 最終,三人無奈的只好簽上自己的名字,蓋上自己的印信,然后拿著太子簽了的手令,便去往禁區牢房提人。 宗楚客這幾天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消失過,恐怕就是睡覺的時候,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