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節
讀書真的很苦! 妙妙不開心,她覺得還是每天跑來跑去的比較有趣。而且,讀書的時候,母后和傅母都不許炒蛋在旁邊陪她,連父皇都不幫著她說話! 但這陣子有宜jiejie在旁邊陪著她,她就覺得日子好過多了。 宜jiejie會握著她的手教她寫字,耐心地告訴她哪筆寫得好哪筆寫得不好。妙妙最近都特別喜歡她,跟她比跟哥哥們都親。 葉蟬最近也很謝宜。小孩子要耐心讀書太難了,幾個男孩最初時也都過得很不愉快,妙妙有謝宜陪著之后,情形已經是七個孩子里最好的了。 她便在晚上睡下時跟謝遲夸謝宜說:“阿宜真懂事,我都沒想到她能那么耐心地陪妙妙?!?/br> 謝遲剛躺下,聽言稍稍僵了僵,接著就嘆氣:“阿宜也不容易,我知道她想要什么?!?/br> 她想要他點頭給崔氏和張子適賜婚,所以這幾個月來都往宮里跑得特別勤。 葉蟬也一喟,又贊道:“阿宜的字可真寫得不錯?!?/br> “可不是不錯?跟張子適的字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敝x遲啞笑,扭臉便見葉蟬一臉錯愕。 “……我先前沒跟你說過?”他翻身攬住她,唏噓道,“阿宜這些年用的都是張子適當年寫給元晰的字帖。唉……算起來,元晰和阿宜都跟張子適情分不淺,要不是太上皇那邊對張子適不滿,我也真想成全他們?!?/br> 太上皇到底為什么對張子適不滿?這事他至今都不清楚,而且還不好問。 先前太上皇與他議及此事時,他都沒有追根問底,若現在突然追問,太上皇一定會覺得奇怪。一旦太上皇追問他,他怎么辦?敷衍是敷衍不過去的,可若提及崔氏,焉知不會害了崔氏? 他把這些顧慮說給了葉蟬,葉蟬一時也不知該怎么辦才好。 但在他快要睡過去的時候,她突然“哎?!”了一聲。 謝遲一下子被驚醒,看著她一臉好笑:“怎么了?” “我在想張子適和崔夫人的事……”葉蟬在他懷里一臉喜色,“咱能不能換個問法?先問問太上皇,若崔氏想要改嫁,他許不許?!?/br> 這件事里,張子適與太上皇那不為人知的舊怨是一個難點,崔氏從前的身份是另一個難點。若能解決一個,那也算解決一半了。 另一半怎么辦? 回頭慢慢說嘛。 謝遲想想,也行吧。雖則他覺得張子適那邊的事或許更嚴重,可崔氏的身份也確實是個不得不明言的問題,能先解決哪一樣都是好的。 他便在次日傍晚去陪太上皇用了膳,晚膳后,父子倆邊下棋邊閑話家常,謝遲瞧著父皇心情還不錯,就尋了個合適地由頭提了這事。 他道:“父皇,阿宜近來擔心嫂嫂。她說自己過幾年就要出嫁,到時嫂嫂就是一個人了。兒臣想著也有道理,又覺得謝遠亡故后已廢太子位,嫂嫂改嫁也不是不行……不知您意下如何?” 然而他沒想到,太上皇一子落定后,便沉著臉抬了抬眼皮:“張子適?” 謝遲實實在在地驚了一跳,汗都冒出來了:“父皇……?” 第191章 謝遲愕了半晌,問:“您知道……?” 太上皇點了點頭。 是的,他在元晰離世后不久,就知道了。 那時他太想念元晰,去過東宮很多次,看了所有與元晰有關的東西,包括東宮物品出入的檔。 于是他就無意中發現,崔氏送過張子適很多幅畫。 宮里往外送畫倒不是什么大事,他自己的畫作也給過許多人??墒?,崔氏的畫只給過張子適。 在男女之情上,他也是過來人,他自然感覺得到那種不同尋常的意味。 那是種什么感覺呢? 他失望過,憤怒過,也懷疑過二人是不是因為私情而殺的謝遠。但最終,他摒棄了那種猜測。 他相信崔氏不是那樣的人。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萌生怎樣的感情,是不可控的,可崔氏不是那種能不顧禮法的人。在任何事上,她似乎都有一條明確的界線,她從不做任何越界的事,所以他相信在謝遠在世時,她與張子適是發乎情、止乎禮的。 他也一度迷茫于自己心中的憤怒,因為這種憤怒讓他看不明白自己對謝遠的感情。 在那之前,他始終都清楚,自己是恨謝遠的。他恨他不爭氣、恨他害死了元晰、恨他帶來的一切不幸。在元晰剛染上時疫時,他曾拔劍想殺謝遠——那日他并非一時沖動,若非三個女兒攔著,謝遠一定已經死了,而且他絕不會后悔。 甚至在謝遠死后,他都覺得還不解恨,他于是下旨廢了他的太子位,不許他葬入皇陵,只草草地葬在荒郊野嶺里。 他,著實是不愿與這個兒子再有任何瓜葛了。就連在謝遲入繼后,偶爾提起謝遠,他都只會冷漠地稱一聲“廢太子”,而提起謝迎時,他總會說“你大哥如何如何”。 所以,他真的不懂為什么,為什么他明明已經恨這個兒子入骨,卻又同時恨殺了他的人。 他無法原諒張子適,所以把張子適支出去了很多年。也有一點恨崔氏,所以后來阿宜來看望她時,他都很少過問崔氏的事情。 這實在是一種復雜到他活了這么多年都依舊無法說清的感情。眼下謝遲將二人的事情拿到了臺面上,令他心中愈發沉郁。 他便道:“這件事,朕不答應?!?/br> 他不答應,謝遲也不意外,就點了點頭:“聽您的?!?/br> “他們殺了謝遠?!碧匣屎龆?。 謝遲悚然一驚:“您說……什么?” 他真的以為自己聽錯了。因為廢太子雖然死得急,急到有些蹊蹺,引得宮中朝中眾說紛紜,但并沒有哪種傳言說是崔氏和張子適殺的人。 太上皇淡然道:“當時殿中沒有留人,具體是誰殺的他,朕不清楚。但朕問過外面的宮人,說是崔氏先提著劍進的殿,張子適后來趕了進去……朕想,大概崔氏當時因為元晰的事悲痛過度想殺他,卻打不過,最后張子適出手相助的吧?!?/br> 謝遲愈發心驚,怔了半晌,啞然道:“那您之前不肯調張子適回來是因為……” “就是因為這個?!碧匣庶c了點頭,“所以這件事,朕不答應?!?/br> 謝遲震驚到喉中緊繃,緩了一緩,才又點頭道:“我先前不知道這些,既如此,我不會再提此事了。不過阿宜那邊……” 阿宜知不知道張子適是自己的殺父仇人? 太上皇疲乏搖頭:“與她不相干的事,不要同她再多說什么了?!?/br> 他心里是過不去這道坎,可是再過不去,他也清楚這一切不幸的由頭,都是謝遠。 退千萬步講,這件事可以怪崔氏、可以怪張子適、可以怪他、甚至可以怪謝迎和元晰死得早,但是當年剛兩歲的阿宜一點錯都沒有。 這些年,因為父親的沉浮與非議,阿宜已經承受了太多東西了。何苦再讓她因為那個不爭氣的父親,再多一份殺父之仇壓在心頭? 他希望謝遠的事情能就此終結,不要再多牽涉任何無辜之人了。 “這些話,你都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訴崔氏和張子適?!碧匣瘦p笑了一聲,“你就算怨朕,朕也不會改變主意?!?/br> “不會……”謝遲搖搖頭,“這是人之常情。過一陣子,我會再尋個由頭,把張子適派出去?!?/br> “那倒也不用?!碧匣实目谖禽p松了幾分,“張子適是個人才,你大局為重便是,反正我也見不著他?!?/br> 謝遲頷首,沉吟了須臾,又說:“那我改日召見他們,同他們說清楚,讓他們自己勸好阿宜?!?/br> 太上皇嗯了一聲,繼而又是嘆息:“阿宜這個孩子,唉……” 是他們這些長輩間的糾葛讓阿宜小小年紀就要擔心這么多的,他們對她到底有所虧欠。 若她不那么懂事,他們心里或許還舒服一點,可她偏偏懂事得令人唏噓。 “為了她,你不要虧待崔氏?!碧匣实?。 謝遲沉然應下:“臣明白?!?/br> 當日晚上,謝遲就把這些都說給了葉蟬聽。葉蟬聽罷也驚呆了,她早知廢太子那會兒紛爭頗多,卻還是沒想到竟會有這樣一樁糾葛。 “那崔氏和張子適是不好在一起……”她嘆了口氣。他倆要是成婚了,那真是往太上皇心上捅刀子。 謝遲點頭:“所以他們也從不曾主動提過,阿宜提之前,應該也并不曾同他們商量?!彼f罷一喟,“明天我會召張子適進來,崔氏那邊……你把她請進來說一說吧。此事要以太上皇為尊,讓他們心中有數?!?/br> 葉蟬點點頭,當晚就著人出宮去遞了話,讓崔氏明日一早進來,但沒說是什么事。 而后崔氏又聽說,紫宸殿也傳了張子適明早進宮,也沒說是什么事。 她情不自禁地不安起來,一點點不好的猜測在猶如墨汁入水般在心頭漾開,逐漸占據了所有思緒。 不知是不是為他們兩個之間的事。如果是,也不知陛下和皇后娘娘究竟是什么意思。 阿宜所期待的方向,大約是不可能的,她也從沒有想過真的能嫁給張子適。于她和他而言,都是現下的情形已然很好,他們之間有琴棋書畫、有詩詞歌賦、有雪月風花,但又沒有夫妻之間那些無可避免的不快。 可阿宜把這層窗戶紙捅破了,她現下只能祈禱如若明天要因此而死人,能只死她一個。 ——崔氏是懷著這樣的念頭走進長秋宮椒房殿的,于是,在葉蟬小心翼翼地跟她說完太上皇的意思后,她反倒松了口氣。 “這樣么?太好了?!贝奘蠞M臉的喜悅,反倒令葉蟬有些意外:“嫂嫂不難過……?” 崔氏搖搖頭,沉默了半晌,又說:“到底是我們欠太上皇的?!?/br> 不管怎么說,謝遠是太上皇僅剩的兒子??v使他再不濟,在三位公主都嫁出宮后,他也還是太上皇最親近的人。 所以在她動了殺謝遠的念頭后,就做好了一命抵一命的準備;所以在看到張子適出手后她那么崩潰,她絕望地覺得他也會把命搭上。 但他們最終都活了下來。那不是他們命好,是太上皇仁慈。 “若太上皇不想讓我再見子適,我也可以……”崔氏的話說到一半,被葉蟬搖頭截?。骸八箾]這么說。而且,他不愿阿宜知道那些陳年舊事,你們還是一切如舊,別讓阿宜起疑的好?,F在在太上皇心里,阿宜的分量很重,就連我和陛下,也都希望阿宜好好的?!?/br> 太上皇說得對,那些晦暗的、不堪的,就不要再牽連下一輩了。 崔氏點點頭:“好……那我清楚分寸了?!?/br> “也請嫂嫂告訴阿宜,讓她不必擔心自己出嫁后您要孤身一人。咱們可以時常走動,來日元顯元晉成了親出宮開府,我也會囑咐繁歌和堇宸多去陪陪嫂嫂的?!?/br> 崔氏又點頭:“多謝娘娘?!?/br> 紫宸殿里,謝遲與張子適長嘆的過程,也和長秋宮這邊差不多。張子適聽聞結果后平靜極了,甚至還有些喜悅,似乎對這一切都很滿意。 然后他也跟謝遲說:“臣有分寸,多謝太上皇?!?/br> 君臣二人于是算得相談甚歡,說完了這件事,還饒有興味地議了些別的事情。 張子適于是提起:“臣近日從翰林院得了兩本新書……寫得頗是有趣?!?/br> “話本么?”謝遲慣來對這些不感興趣,閑閑問道,“怎么個有趣?” 張子適說:“這書不是翰林院寫的。翰林院把書給臣,是想問問臣識不識得此作者?!?/br> 謝遲不禁有些好奇了,他鎖著眉道:“你別賣關子,到底怎么回事?” 張子適笑笑,就一五一十地說了起來。他提到其中一部書里的皇帝頗有些像謝遲,又說及近來的新書中所述的慶功宮宴與前不久的宮宴如出一轍。 “里頭還有位年輕將領,臣讀起來,覺得那就是卓將軍??!”張子適邊說邊抿了口茶,“哦,里頭還有位親王,家里有一妻一妾。妻妾早年不合,后來倒是越來越好了。這位親王先前還時常說錯話,腦子缺根弦的樣子,寫得很有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