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他這么思量著,不知不覺地睡了過去,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放松。 . 寅時三刻,該是皇帝起床準備上朝的時候,紫宸殿里忽然大亂。 燈火驟然通明,幾個宦官連滾帶爬地闖出來,慌張吩咐:“快、快傳太醫!讓侍衛請院判來!” 三大殿都隨之慌亂起來,宮人們侍衛們禁不住地望向紫宸殿,竊竊私語低低地響起。 第三卷:敏郡王府 第111章 謝遲整整一個早上,可謂心情大起大落。 他晨起剛更完衣,禮部就咣當砸來了一道冊他為敏郡王的旨意。然后雖然旨意剛下、府還未遷吧,可郡王的朝服已經連夜趕至送到了面前。也就是說,今天他可以以郡王的身份入朝聽政了。 彼時葉蟬還在臥房里睡得迷迷瞪瞪,外頭宣旨的聲音雖然讓她醒了幾分,但根本就沒過腦子。她在他折回屋時才勉強睜了睜眼,問他剛才外面是有什么事。劉雙領機靈地笑說了句:“也沒什么,王妃您安心睡便是?!薄~蟬無所謂地打了一個哈欠之后,猛然驚得清醒了過來。 謝遲為這個笑了她半天,然后又哄了哄她,讓她別亂想。雖然他也不知道陛下為什么突然封他做郡王,但晉封嘛,總歸是好事。 他于是就出了宮,結果到宮門口,卻見侍衛恭敬地上前說,陛下病了,今天免朝,您請回吧。 “病了?”謝遲的心陡然一沉,想追問,但轉念一想又覺這守在宮門外的侍衛估計也不會太清楚,便又詢問,“我能進去看看嗎?” 那侍衛拱手:“小的這里能讓您進宮門,不過紫宸殿那邊讓不讓您進殿,小的就說不準了?!?/br> 謝遲便先進了宮,到了紫宸殿前一瞧,殿門口的人已有不少了。 原該今天入朝聽政的另外四位宗親都在,估計和他一樣都是在宮門口聽到的消息,于情于理都該進來磕個頭;還有一些比他們早一兩日入朝聽政的也在,那不用多問,就是怕落于人后來表忠心的。 殿門口的氛圍一時有些尷尬,宗親們從前或熟說不熟都沒關系,但現下陛下的意思擱在這兒,眾人間便平添了幾分較量的味道,相互都有一種……微妙的客氣。 謝遲瞧了瞧,尋到了在一旁低聲說話的謝逐和謝追,就走了過去。 “哎,你來啦?”謝追先發現的他,然后謝逐也轉過頭,二人先向他道了恭喜,可謝遲當下沒心情聽他們祝賀,擺了擺手就問,“怎么回事?陛下怎么突然病了?” 謝逐嘆氣,搖頭說:“不知道。御前的人說,陛下昨晚還好好的——哦,你晉封郡王的旨意就是昨晚下的??傻搅艘鷷r,傅大人進屋要叫陛下起床的時候,叫了幾聲都沒醒,傅大人伸手一探才發現陛下發了高燒,也不知燒了多久了?!?/br> 聽上去事倒不大,可御前為此亂了一陣也不奇怪。因為近三兩年,陛下的身子明顯一年比一年弱,突然高燒也足夠令人心驚了。 謝遲按捺了一下緊張的情緒,又問:“太醫是什么說法?” “太醫還在殿里,沒診完呢?!敝x追搖搖頭,“等等吧,估計一會兒就要出來了?!?/br> 三人便一起等了起來,不一刻,殿門打開,殿前的數十道目光便都看了過去。 眾人一定睛,卻見出來的是德靜公主,忙又齊齊行禮。德靜公主頷了頷首:“父皇已經醒了,諸位放心吧。一會兒本宮的大姐和三meimei都會進宮,我們姐妹三人輪流侍疾,諸位各自回府便是?!?/br> 這時卻有人道:“殿下,我等可與三位殿下一起輪流侍疾,免得三位殿下太辛苦?!?/br> 他這話說完,都沒人敢接茬。 ——陛下近三兩年里,每每生病都是三位公主侍奉榻前,旁人進外殿磕個頭也就罷了。如今這突然冒出來一個上趕著侍疾的,傻子都看得出是在算計皇位。 德靜公主也沒當面和此人硬頂,似笑非笑地看了他幾眼,卻恰到好處地令眾人間縈繞的尷尬又多了幾分。 謝逐瞧了瞧,開口給雙方都遞了個臺階:“別了,侍疾這事自還是最親近的人來做更合適,否則陛下恐怕也總要懸著份心,無法安心養病。你我就還是進正殿去磕個頭,然后各自告退吧?!?/br> 眾人連聲應是,德靜公主也滿意地道了句“七世子說得是”,然后便示意宮人們打開殿門,由著宗親們進外殿去磕頭。 他們往里走時,傅茂川剛巧出來。他扭頭瞧了瞧眾人,繼而動了點心思,湊到了德靜公主身邊:“殿下?!?/br> 德靜公主頷首:“傅大人?!?/br> 傅茂川壓音說了想法:“您看,要不要請敏郡王留一留?就是從前的勤敏侯。您看,陛下上回大病之后見著他,不是挺高興的?留他下了一天的棋,精神頭都好了?!?/br> 德靜公主自然記得那事,但那事當時瞧著沒什么,眼下放在儲位之爭里,她難免多想兩分:“父皇有意立他為儲么?” “……那倒也沒有?!备得ň狡鹊匦π?,“臣也沒別的意思,殿下您別多心?!?/br> 德靜公主緩點著頭沉吟了片刻,道:“要不這樣,大人進去問問父皇,看父皇想不想見?!?/br> 她知道傅茂川提起這事是好心,可她怕節外生枝。就像方才主動開口的那位宗親引得旁人側目一樣,如果直接讓敏郡王侍疾,落在旁人眼里也不太好。 而且,旁人也還罷了,如果父皇覺得是敏郡王自己要往上湊呢?那不是等于他們坑了敏郡王嗎? 她和敏郡王又沒什么舊怨。再者說,萬一敏郡王真有大才,能當一國之君,為這事被排除在外那可真不值當。 傅茂川便依言進了殿,皇帝正躺在床上怔神,他在旁邊瞧了瞧,小心翼翼地笑問:“陛下,宗親們在外磕頭問安呢。臣看見敏郡王也在,您想不想讓他進殿陪您說會兒話?他剛晉封郡王,估計也想進來謝個恩?!?/br> 皇帝一怔,旋即笑道:“謝遲啊……好,讓他進來吧?!?/br> 殿外,眾人磕完頭剛要告退,見適才進殿的傅茂川又折了出來,不約而同地停住腳。 傅茂川欠著身道:“敏郡王留步,陛下請您進去說說話?!?/br> 謝遲微愣,許多目光夾雜著各不相同的情緒看向他,令他一時渾不自在。 謝追及時地一碰他胳膊:“快去啊——” “……哦!”謝遲旋即回神,在眾人的矚目下低著頭走向寢殿,莫名的頭皮發麻。 但是踏進內殿門檻的剎那,一切目光好像忽地被隔絕開。他頓時身上一松,再看到病榻上的皇帝,心里涌起一股說不清的酸楚。 皇帝雖是今天剛病,可是確實早已消瘦了很多。 早些年,長子病故、三子夭折、妻子離世,這些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本就是難以承受之苦。 可那時,皇帝到底還年輕些。但近來,在為太子之事cao勞了多年之后,他又突然經歷了元晰離世、太子離世。 尤其元晰又是那么好的孩子。 謝遲強自定著心神走上前去,在離床榻還有幾步遠的地方下拜:“陛下圣安?!?/br> “起來吧?!被实蹞巫鹕?,輕松地拍了下床邊,“來坐?!?/br> 謝遲依言走過去坐下,便看到了在殿中角落處的桌邊琢磨藥方的太醫。他很想問問陛下的病到底怎么回事,可離得太遠又不太好問,想了一想,索性直接向皇帝開了口:“陛下怎的……突然病了?” “唉,不是大事?!被实蹞u著頭說,“太醫說,就是近來煩心事多,這兩日一松下勁兒就撐不住了。養養就好,你們不必太掛心?!?/br> 他說得好像近來的變故很好承受一樣。 謝遲想配合地笑笑卻笑不出來,他覺得那份苦實在太苦了。陛下若是商紂夏桀那樣的昏君,吃這份苦或許還能讓人覺得大快人心??伤髅魇莻€仁君,卻就這樣變成了孤家寡人。 “別苦著張臉。怎么,封了王還不高興?”皇帝嗤笑著打趣他,謝遲忙道:“沒有,臣……多謝陛下?!?/br> 宮外,隨著宗親們走出皇城,新一輪的議論就在坊間散開了。 半日之內,幾乎所有府邸都聽說了陛下在病中獨留了敏郡王進殿說話的事。如此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愁,比如謝逐和謝追就覺得,這是好事啊。雖然那皇位他們也想要,可他們原也并沒有幾分能爭到的把握。那若是旁人承繼大統,不管是誰,和他們交好的人總比交惡的人強。 謝遇則氣得在府里摔了杯子。 從那入朝聽政的單子定下來,他就懵了。一眾親王府里頭,二王那邊從時疫之前就閉門不出,許多傳言他也知道,沒有二世子正常得很;三王一府沾上了皇太孫的死因,基本都死絕了,沒有三世子也不稀奇;四王那邊更不用提,謝逢現下還在御前侍衛里混著,能入朝聽政才奇怪。 然后就是他——他可沒沾過那些大不敬的事,真沒想到陛下會不讓他去。 而且,陛下沒叫他去就算了,還點了他的一個弟弟謝遷聽政。如今府里可有趣極了,他是世子,他弟弟是儲君的人選之一,他倆一起出現的時候,下人們的神色都會變得很精彩。 至于今天的事,更令他不痛快——他這親王世子被擋在外頭,謝遲一個旁支到不知道哪去了的宗親倒封了郡王,還讓陛下格外看重? 謝遇氣得直在書房里跟驢拉磨似的轉了很多圈。 忠王府中,陸恒聽宦官眉飛色舞地說完宮里的整個經過,神色從擔憂漸漸轉為了好笑。 他原本擔心陛下真有個好歹,但聽到陛下叫敏郡王進去說話就放了心,能有氣力說話可見情形還可以。覺得好笑則是因為,宗親之間一準兒要起議論了。 在洛安的一眾達官顯貴里,他應該算是頭一個接觸謝遲的。那時謝遲還是廣恩伯,想去御前侍衛里混個差事都混不到,得到他這兒來求人。 他當時也就是順便幫個忙——主要還是因為碰上了恪郡王府的事,覺得稚子無辜,怕兩個小孩繼不出去會在府里受磋磨,就順帶著應了謝遲的請求。 那時誰能想得到呢,之后的幾年里,謝遲跟雨后春筍一樣往上竄。 衛氏在旁讀著書,一抬眼注意到他的笑意就問他:“笑什么?” 陸恒便將自己方才琢磨的事跟她說了,衛氏一?。骸安恢劣诎?。我若是宗親們,就不想那么多。敏郡王再怎么說,也太旁支了些,陛下就算現在只能冊皇太侄,輪到他身上也太遠了?!?/br> “這可說不好?!标懞爿p哂,“如若皇伯不冊皇太侄,直接過繼一個晚輩宗親冊皇太子呢?” 衛氏訝然:“……陛下可一貫不愛提過繼的事?!?/br> “那是從前廢太子和皇太孫還活著的時候?!?/br> “那就算是過繼,也還是太遠了啊?!毙l氏搖搖頭,“我看輪不到他,陛下是看重血脈的人,一貫都是?!?/br> 陸恒沉吟著,沒再和她爭辯。 其實她的話有道理,陛下確實一直都看重血脈——不止是陛下,把歷朝歷代的皇帝都算起來,又有幾個能不看重血脈? 可在經歷過太子不成器、皇太孫夭折等一系列折磨之后,可就不一定了。 陸恒想,如若這事放在他身上,他一定會變得畏首畏尾,繼而格外擔心再出一個立不起來的儲君,使得江山最終還是毀在他手上。 相比之下,敏郡王再旁系又如何?他還不是照樣一代代都說得清來路,上溯到世宗那代就都是一家人么? 陛下看重血脈看重的是自家兒孫,至于侄子們——親王府里那種旁支和謝遲這種旁支,在陛下眼里究竟有多大分別可說不好。 “總之,還是先備禮給他送去吧,總要賀他得封郡王?!标懞阕詈笳f了這么一句話,頓了頓又想起來,“也記得再給謝逢那邊送些銀兩過去。他爵位沒了本就少了不少俸祿,食邑也跟著沒了,目下一年的年俸才八百兩,一大家子人,日子不好過?!?/br> 衛氏點點頭:“記著呢,每個月都送二百兩過去,你放心吧?!?/br> “……二百兩不夠吧?!标懞阏f罷就反應過來,準不止他們一家在送。敏郡王那邊一定是多有關照的,除此之外還有七世子八世子和謝逢的一眾親兄弟。這個一百那個二百,加起來怎么都夠了。 勤敏侯府里,葉蟬忙了一個上午,到晌午時覺得腦子都要炸了。 謝遲冊封之后報到家里來的大事小事特別多。 首先是修王府的事。這事雖然不急,慢慢修就行,不影響謝遲擔郡王的身份,可也總得趕緊開始辦起來。 禮部的意思是,眼下這處宅子風水就不錯,不用像謝遲加封勤敏侯那會兒一樣另挪地方了,直接把侯府擴大建成王府就成,旁邊的民宅遷一遷。前宅的事交給工部,該給遷居的百姓貼的錢戶部會辦。 可問題是,在府邸修葺這陣子,府里不能住人啊。葉蟬想了想,那就只能住到明德園,便趕緊知會了府中上下,另外自己跑去跟爺爺奶奶解釋了一番。 然后她就開始琢磨府中妾室的冊封。 郡王以下的爵位沒有那么多講究,和民間一樣,就是妻、妾、妾侍三種。但郡王和親王就不同了,要有正妃和側妃,正妃側妃都要經正經的冊封,有金冊金印,必要時要出席宮宴之類的正式場合,是個緊要身份。往下才是不用“登大雅之堂”的妾和妾侍。 正妃可想而知只能是她,問題是側妃給誰? 在這里頭,和葉蟬最熟的減蘭是明顯不行的,因為她還在賤籍。閔氏和吳氏便明顯都盯上了這個位子,上午先后來她這里坐了半天,明里暗里探她的口風。 可葉蟬對閔氏不熟,吳氏的娘家前陣子又剛出了那檔子事,葉蟬不想讓她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