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皇莊的收成很快就被戶部官員統計了出來,只有豐年的三成,平均算下來只夠田莊每戶兩個多月的口糧。 然而,即便只是這點收成,也讓戶部的壓力大減。因為國庫一邊支持邊關備戰,一邊賑災,已瀕臨空虛。 當整個順天府開始收糧時,邊關需要的軍糧已經送達,京城傳來了邊關開戰的急報。 邊關戰場的各種殘酷艱難且不提,但在有名宿將的指揮下,最終將烏羯的主力騎兵引入空城之中殲滅,同時奇兵圍住了烏羯王庭,將烏羯王室和重臣幾乎一網打進。 “好,好,好!”即便是天災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但收到邊關捷報的慶和帝還是大喜。 立馬有官員出列建言:“這次烏羯犯邊,只誅首惡即可,其它王族重臣讓烏羯眾部落拿糧食牛馬來贖人吧?!?/br> 烏羯眾部落對王室算不上忠心,想讓他們出糧贖王室的人有點困難,但這個提議也不是不可行。 現在大慶到處天災,可不是顧慮大國氣度的時候。這位官員的話立馬就引起了大討論,一個完善可行的索賠方案很快就制定出來,傳去邊關了。 邊關戰事定局的時候,大慶的秋收基本已經完成了。各地的收成皆有減少,洪澇干旱最嚴重的地方幾近絕收,天災影響最輕的地區也只有豐年的五六成收。 這時幾乎所有州府的河堰水井都修好了,天災也過去了,受災少的地區百姓家又有了糧食,朝廷就干脆把這些百姓放歸回家,繼續種生長期短的糧食。 至于洪澇最嚴重的幾個地方,除了仍舊需要籌集糧食賑災外,還要防止災后的疫??;干旱最嚴重的地方,還要防著蝗蟲。 災后的應對,朝廷也早有準備,提前派了大量太醫大夫,又送了各種藥物,成功的遏制了洪澇地區疫病的發生。干旱地區,百姓也在官吏的帶領下捕捉蝗蟲充饑。 早在年初就有玄妙真人傳出的蝗妖的話,再加上去年圣上的‘噩夢’。所有百姓對這些帶來災禍的妖魔都沒有多少畏懼,反倒恨之入骨,再加上饑餓,自然響應官府的號召積極捕蝗。 干旱最嚴重的濟州府,即使有朝廷全力找水打井,糧食也顆粒無收?;认x一窩蜂的涌現,也禍害不了什么,反倒為災民提供了口糧。 蝗蟲是rou頂餓,嘗過蝗蟲美味的災民,再看到蝗蟲眼睛都綠了,白天黑夜都拿著袋子到處捕蝗,倒解決了一時饑餓問題。在當地災民的大力捕捉下,這些蝗蟲也很少有流竄出去的。 當地官員和朝廷大臣看到這情況后,都恨不得蝗蟲再多一些,可以再緩解一陣糧荒。 烏羯在邊軍的威脅下,也終于拿出了一部分‘賠款’,但這些糧食對于災民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朝中大臣想盡各種方法籌集糧食,慶和帝內庫的糧食能拿的也都拿出來了,但還是只支持了半個多月,最終受災最嚴重地區的百姓還是變成了災民。 這些災民是百姓,也是大慶的隱患,像一道陰影籠罩在朝廷重臣和慶和帝的頭上,讓他們寢食難安。 “已有流民聚到京城外,眾位愛卿,你們可有什么主意?”慶和帝在朝堂上滿臉疲憊的詢問。 滿朝文武俱是無聲,這次幾乎是大慶全國都受災了,京城附近州府吸納的流民也已經到了極限了,他們也沒地方沒糧食可以安置這些災民了。 慶和帝看著朝堂上的情形,滿心失望,揮手退朝。 “陛下,安親王求見!” 聽到稟報的慶和帝臉色好了些:“宣?!?/br> “陛下,臣各處莊子上湊出了二百石糧食,愿意捐給朝廷賑災?!卑灿H王行禮之后,直接說明來意。 慶和帝直接揮手:“不行,皇兄封地的糧食和各種產業都已經捐獻了,這府里的糧食萬不能再動,你還要養活一府的人?!?/br> “陛下,流民已經到了京城底下。臣這兩百石糧食雖然其不了大作用,但熬成粥也能勉強支應幾天,好讓城外的百姓知道朝廷還沒放棄他們。至于臣……”安親王頓了一下又道,“臣府里的人口不多,又有朝廷俸祿供養,自然無礙?!?/br> 百姓??!慶和帝在殿內走了兩步,最終下定決心,轉頭看著安親王保證:“只要國庫內庫還有一顆糧,都會先供應安親王府?!?/br> 安親王離開了,慶和帝又下令他的御膳再減一半,再從內庫勻出一半的糧食,和安親王獻的,一起拉到城外賑災。 安親王和皇帝都做了表率,其他皇親國戚和公卿大臣自然也要效仿,京城中的富戶也不敢藏私,又跟著捐獻了一次糧食。 城外災民短期內的糧食算是有了,但還是沒人能放松下來。因為京城外的流民越聚越多,如同黑云壓城。 “陛下,陛下,買到糧了!”戶部尚書飛快的跑進紫宸殿恭賀。 慶和帝猛然抬起頭:“什么?!” “船隊買到糧了!” 第60章 夷人 “有多少糧?”慶和帝仍舊維持著面色不變,但手下德爾奏疏卻因為剛才的一抖, 被染上了墨點。 戶部尚書笑容滿面的回道:“第一批運回來的是十萬石, ‘商隊’的主管還預定了五十萬石,再分幾批就能運回來!” “好!”慶和帝再也維持不住表情, 大笑了出來:“天不絕我大慶!” 總管太監見勢立馬高呼:“恭喜陛下!” “恭喜陛下!” 呼啦啦大殿的人全都跪下賀喜,每個人臉上都滿是笑容, 籠罩在皇城的陰云終于散開了。 “好!好!所有人都有賞!”慶和帝說完又轉頭看向戶部尚書:“糧食什么時候入京?” 戶部尚書立馬回道:“船隊十天前就進了洛州河,馬上就要到匯通河,再過三四日便能抵達京城?!?/br> “立馬讓禮部和兵部派人去城外迎接,另外再命順天府尹安置城外流民?!毙闹邪捕ㄏ聛砗? 慶和帝立馬下令。 總管太監立馬領命:“是?!?/br> 朝廷很快就動了起來,所有官員都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模樣, 讓京城所有心思敏感的人都猜到有好消息了。 “女尚,有好消息!”秋雨急跑著進來,一見到劉珍兒就道,“船隊買到糧了!” 終于有糧了,她的冒險成功了!劉珍兒舒了一口積壓在心中的郁氣, 也笑開了, 轉身對著殿下行禮道:“恭喜殿下, 如此您便能安心了?!?/br> “這一切都是得益于珍兒的提醒?!壁w永澤握著劉珍兒的手朗笑了出來,對著殿里的宮人道, “今天長壽宮所有人加膳?!?/br> 對于勒了幾個月褲腰帶的宮人來說, 這可是最實惠的賞賜,殿內外所有宮人都高興了起來, 紛紛跪下:“謝殿下恩典!” 宮中和朝堂上喜氣洋洋的氣氛很快就擴散開了,沒有人隱瞞‘有糧了’這個好消息,很快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籠罩在京城里的憂愁一下子就散開了,所有人的臉上都充滿了喜悅。 城外,賑災的粥一下就粘稠了起來,又有官兵差役招募人手搭建臨時住的棚子。災民們也就漸漸相信真的有糧食了,一下子便煥發了干勁。 時間又不快不慢的走了三天,這日天氣晴朗,艷陽高照。 劉珍兒知道船隊是今日到達京城,即使曬著暖洋洋的太陽也有些坐不住了。 “珍兒,和我一起出去?!壁w永澤直接將手上的書扔到一旁。 劉珍兒看桌子上的《通鑒》并沒有被翻幾頁,頓時就知道殿下心思也不在這兒,就毫無負擔的去換下了女官服飾,跟著殿下一起出宮了。 永安街行人如織,又恢復了從前的熱鬧。 馬車停到永安街最大的酒樓醉仙樓前面,劉珍兒赫爾趙永澤下車,在侍衛暗中護衛下進了酒樓。 掌柜把伙計打發開,親自領路到了三樓一個雅間,躬身諂笑道:“這個雅間是小人這醉仙樓視野最好的地方?!?/br> “不錯,你先下去吧?!眮砀R娮o衛已經排查了,才揮手將掌柜打發出去。 雅間里的屏風、隔斷、山水字畫以及各種擺設,確實讓房間有幾分雅致。 秋雨快速將備好的茶水瓜果端了進來擺好,夏荷迅速將雅間的窗戶向外打開,趙永澤才和劉珍兒在窗邊坐下。 “這里的視野確實不錯,永安街半條街道都能盡收眼底?!眲⒄鋬嚎粗旅嫘涡紊呢湻蜃咦涞?,“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看不到碼頭的情況?!?/br> 趙永澤揮開秋雨,自己倒了兩杯茶,遞給珍兒一杯道:“想看碼頭,以后有的是時間,但現在城外流民太多?!?/br> “六十萬石糧夠嗎?”說起流民,劉珍兒也沒了看風景的興致,捧著茶杯問道。 趙永澤起身走到窗邊,看著下面的百姓道:“賑濟災情最嚴重的兩地是夠了,至于其他地方,忍一忍也能邁過今年的?!?/br> “邁過今年啊……”也不知道明年是什么天景,劉珍兒喝了一口熱茶,沒再說話。 趙永澤看著杯中的光斑,聲音很輕:“明年的天景就好了。沒有天災,烏羯也提前被打殘了……” 沒聽清楚的劉珍兒,正打算細聽殿下的話,就聽到下面街道上一陣躁動。 “戶部運糧,車馬禁行!戶部運糧,車馬禁行……”傳令的官兵騎著馬快速而過,他后面的兩隊官兵快速駐留在街道的兩旁。 周圍的百姓和車馬快速的退到街道兩側,他們面上非但沒有不虞,口中還發出了陣陣喝彩。 劉珍兒也干脆起身,站到窗邊,這樣視野更好。 隨著街頭的車隊漸漸清晰,馬蹄聲和糧車的聲音也越來越大,周圍的喝彩聲越來越響,劉珍兒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濃。 她做的這一切都很值了,劉珍兒看著周圍人的笑臉,心里也滿是甘甜。 “咦,那幾個人怎么紅發綠眼,莫不是妖怪?!”運糧車附近很快就sao亂了起來。 其他還沒看到的人,也往那邊擠:“哪里有妖怪,我看看!” “紅發碧眼乃是夷人,有什么好看的?要拿出我們大慶人處變不驚的氣度!”醉仙樓二樓一個學子在外欄邊大聲道。 附近的百姓聽了紛紛恍然,轉而又去擠著圍觀了,那學子氣的直跳腳。 劉珍兒聽到紅發碧眼,也鄭重了起來,仔細的看著越來越近的運糧車。 運糧車隊漸近,最前面果然有幾個外國人!雖然他們都穿著交領右衽的大慶服飾,但那紅發碧眼太明顯了。 這是哪國人?劉珍兒心里疑惑。這大慶雖然和她前世的歷史不一樣,但文字、服飾和地形都和前世的華夏的古代很相近,其他國家就不知道是否也是如此了。 看到了這幾個外國人,劉珍兒的注意力都不能完全放到糧車上了。滿心里都在思考,這些外國人是從他們買糧的那個叫交州的小島來的,還是從類似于前世的歐美大陸來的。若他們是從‘歐美大陸’來的,是不是說明他們的航海技術已經很先進了? “珍兒若實在好奇,等他們在理藩院備案后,宣進宮來就是?!被貙m的路上,趙永澤見珍兒還有幾分神思不屬,不由提議道。 劉珍兒這才把剛才的思緒拋開,對著殿下笑道:“不用這么麻煩,我只是好奇他們來自哪里,那本游記當中交州人長可是和我們相近,都是黑發黑眸?!?/br> “剛才那些人的相貌,倒和書中記載的波斯人有幾分相像?!壁w永澤此時也思量開了,“只是波斯人以往一直都是從西域長安過來的,這次幾個夷人是從海上來的……” 劉珍兒接著他的話道:“也許他們不是波斯人?!?/br> 趙永澤眼神一利,馬上對這個信息重視了起來,對著車外吩咐:“去理藩院打聽,這幾個夷人來自哪里?!?/br> “是?!避囃獾木粗翌I命。 劉珍兒她們回宮后不久,打聽消息的敬忠就回來了:“稟殿下,那幾個夷人自稱來自海外一個叫羅馬的國家?!?/br> 還真是!劉珍兒翻典籍的手頓住了。 “海外?離我們大慶有多遠?”趙永澤繼續問道。 敬忠回到:“他們說是在海上漂流了四年,才到達交州?!?/br> “他們說?他們已經學會了我大慶的語言?”劉珍兒放下典籍問道。 敬忠恭謹的回道:“他們能聽明白奴才的意思,也能勉強說幾句官話?!?/br> “那他們有沒有說,打算到我們大慶來做什么?”劉珍兒繼續問道。 敬忠看了一眼殿下繼續回道:“說是來拜見陛下,順帶傳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