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郭太太送走徐氏姑嫂,轉身又回了正院,“娘,” “瞧,我說你娘還得回來,”姜老太太一笑,指著桌上的晚飯,“備著你的碗筷呢,今兒咱們大小姐開恩,叫人用冬瓜荷葉綠豆燉了鍋鴨子湯,你也來一碗嘗嘗,居然是南邊的風味,我喝著挺好,”關鍵是有rou??! 郭氏看了一眼女兒,在姜老太太身邊坐下,“靜昭真是越來越能干了,” 薛琰抿嘴一笑,她可是聽出來了,郭氏這話里有話,肯定是又嫌自己剛才插話直接否定了親事,在事事講規矩的郭太太跟前,女孩子哪能妄議親事? 薛琰放下筷子,“娘,我知道錯了,但女兒也是有理由的,您也不是不知道大伯娘是什么人,尤其是親家伯娘,那就更,” 她可憐巴巴的往姜老太太身邊湊了湊,“咱們要是不直接拒了,沒準兒明天外頭都知道我要跟蔡家議親了呢,到時候怎么辦???” 徐家是什么樣的人家姜老太太再清楚不過,那個蔡家,姜老太太也沒有多少興趣,她除了自己啥也不信,偏蔡家那幾個女人,個個信福音堂,居然連年都不過了,還跑到許家來傳什么道!“靜昭說的沒錯兒,咱們兩家做親不合適,哼,蔡家那點兒家底兒是怎么來的,旁人不清楚,咱們這種生意人家還能猜不出來?” 拿著信徒的捐贈變現,再做做假賬,不然蔡家能起來的這么快?偏還擺出一副救苦救難的樣子來。 騙那些愚眾可以,想騙她這種老江湖,門兒都沒有! 女兒有了老太太撐腰,真是越來越沒規矩了,郭氏無奈的嗔了她一眼,轉頭給姜老太太挾了筷子菜才溫聲道,“這個蔡家我也不怎么滿意,但是親家太太也說了,成親以后就分家,四房只有一個兒子,劉四太太真的好相處的話,關上門過日子其實也挺清靜的?!?/br> 女兒這個性子實在不適合妯娌多的人家,倒不如找一個人口簡單的,只要孩子人好,就算是窮一些,自己多給些嫁妝,倒是比嫁到大家庭里過的舒服。 “靜昭說的從軍的事,西北軍有馬旅長在,蔡家那孩子又是個學生,不讓他讓戰場不就行了?”郭太太凝眉道。 薛琰嘆了口氣,“娘,我只問您一句,如果我嫁過去了蔡家不分家,到時候怎么辦?你會帶著人去蔡家理論嗎?你覺得咱們去理論,能占住理嗎?” 郭太太張了張嘴,這當然是不能了,如果蔡家到時候拖著不分家,許家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不然新媳婦嫁過去就鬧分家,太難聽了,“她們答應了的??!” “那她們會不會給咱們寫份契書呢?就算是寫了,到時候真不分家您敢拿出來嗎?” 第13章 修路 薛琰微微一笑,郭太太還是太單純了,不然當初也不會被蔡幼文給逼死,“奶奶也說了,蔡家的錢來的不干凈,一個不走正道兒掙錢的人家,還有什么誠信可言?” 姜老太太看向薛琰的目光中滿是贊許,“靜昭說的沒錯,這種分家的承諾根本不能信,如果她們真的有心,先分家??!” 恐怕蔡家還舍不得出一份家業給四房呢! 郭太太被姜老太太說的啞口無言,“娘說的也是,我原想著就算是不分家,王太太到底不是正經婆婆,”她最動心的就是蔡幼文沒有兄弟這一條了。 “要是正經婆婆咱們倒是可以考慮考慮,”姜老太太白了郭氏一眼,這個兒媳婦能干是能干,就是心太善,從來不把人往壞里想。 也不想想,徐氏這個大嫂什么時候待見過她們二房? 這怎么就忽然跑來給許靜昭做起媒來?而且還連蒙帶騙的?“你沒聽她們說,蔡家老三在西北軍?恐怕是看上咱們跟馬家的關系,還有靜昭的嫁妝了!” 只要對自己女兒好,郭太太不怕舍嫁妝,至于關系,拉拔親家也不是不可以,但也如姜老太太所說,為了這些目的就說瞎話騙人,那就真的要不得了。 “行了,這事兒到此為止,我承當過靜昭帶她去莊子里玩,如今我這腿沒事了,咱們收拾收拾后天就走,”姜老太太拍板道。 這也是薛琰剛才跟姜老太太嘀咕的。 就看后來蔡家從許家得了那么多好處,薛琰也不認為蔡家跟徐申氏會就此罷休,反正姜老太太已經發話這事不行了,自己再過一個月又要回汴城了,還是先躲躲風頭再說,省得被人給糾纏了。 她印象里,她的爺爺可不是一個怎么講理的人。 薛琰念叨去莊子上可不是一天兩天了,姜老太太的腿日漸好轉的時候,郭太太已經派人往莊子里布置準備了。 因此后天出發,也并不覺得緊張。 見郭太太想留下來,薛琰直接不干了,她得把郭太太也帶走才行,祖孫三個里,立場最不堅定的就是郭太太了,萬一叫人忽悠了,說出什么話叫人抓了把柄就壞了,“娘,您可也得跟著去,不然奶奶年紀大了,我又什么都不懂,到了莊子上,誰來照顧我們???” “可家里,”郭太太也考慮過這件事,但又想著姜老太太身邊有得力的婆子,自己再把管事的派過去,也盡夠了,“家里也不能沒人照顧???而且您娘的六十大壽馬上要到了,也這得準備起來?!?/br> 她這個管家太太怎么能離開? “娘,家里不還有大伯娘的嗎?您還怕她管不了個家???”薛琰不干了,就算是保姆,也有休假的權力,郭太太可真是全年無休了。 徐氏?就她?她還真管不了這個家! 但姜老太太又不想拂了孫女的孝心,“是啊,你也來吧,這么些年守在咱們這個宅門里,難道一起出來走走,至于我做壽的事,年年都做,都是老章程了,大不了咱們少呆些日子?!?/br> 郭太太鼻子一酸,輕輕的哎了一聲,“那我把賬本交給大嫂?!?/br> “咱們只出去個十來天,還用交賬本?您把該安排的安排好,不夠的就叫管事去咱們的鋪子里取,將來您回來了跟各鋪子銷賬不就行了?”薛琰看出來了,不管是郭太太還是姜老太太,對徐氏都不放心。 姜老太太呵呵一笑,“靜昭說的沒錯,咱們就給你大嫂烙著大餅掛在她脖子里,她就張張嘴,還能把她給餓死了?再說水泉莊子離城里也就三十來里路,又不遠,真有什么事,騎馬半天都到了?!?/br> 婆婆這么安排了,郭太太也無話,應了一聲飯也不吃了,就要起身去準備。 薛琰哪兒舍得郭太太不吃飯啊,硬拉著郭太太把晚飯吃完,見姜老太太累了,才一起辭了出來。 “娘,你別擔心管家的事,這么些年了,人都是您用熟的,咱們能出去個十天半月已經頂天了,大伯娘還能在家里折騰出花兒來?” 現在她知道了原來奶奶許靜昭之所以嫁到蔡家,這里頭還有徐氏的作用,薛琰就忍不住想折騰折騰徐氏給奶奶出出氣。 這次她們出門徐氏要是在家里作妖,整好叫姜老太太再收拾她一回! “以前你大伯娘也管過事的,后來你奶奶發了脾氣,不許她再沾手家務,”郭太太不好跟女兒說徐氏的壞話,含糊道。 當初徐氏管家,一個月從外賬房支了幾百兩銀子,可底下人還個個怨聲載道,連月錢都沒有拿到手。 告到老太太那里去之后,才發現許家不但管著自家的吃喝,連徐家一大家子的吃喝都是掛著許家的賬,這還不算,徐氏這個膽大包天的,還壓著內賬房的銀子,學人放高利貸! 姜老太太是苦出身,幼時看多了因為欠下高利貸妻離子散的事,最見不得這個,當時要不是許靜安年紀小離不得娘,真的會將徐氏給遣回娘家! 從那之后,徐氏便再沒有沾手過家務了。 郭太太不說,不等于薛琰猜不出來,就前兩天榨油坊的事來看,這徐氏當初犯的事肯定跟錢出脫不了關系了,郭太太不放心的她,估計也是這個原因。 “咱們出去的時間不長,該備的您都備足了,各自都安排好,大不了再給大伯娘送上二十大洋當零花,她還能做什么?總不能把許家背跑了送給她娘家吧?” 薛琰嘻嘻一笑,“真不成就把她也帶了去?!?/br> 以后留在水泉不帶回來才完美呢! …… 薛琰百無聊賴的坐在馬車里,也不再像之前那樣扒著窗戶看景致了,從出了洛平城,她滿腔好奇心就蕩然無存了。 坑坑洼洼的的土路,在兩邊玉米地的簇擁下真是細如羊腸,小小的村落里多是玉米秸圍墻土坯房,她們的馬車穿過時,村民們便會跑到路邊,沖許家的馬車作揖行禮。 “奶奶,他們這是做什么?”薛琰看著衣衫襤褸的農人,心里頗為不忍,“咱們要不要給他們些干糧?” 她不是圣母,但看到這樣荒涼的景象,還是忍不住想幫上一把。 郭太太沖薛琰擺擺手,“剛才給咱們行禮的是咱們在白莊兒的佃戶,這些人是李大戶的佃戶,不一樣的,” 她跟著嘆口氣,“如今還是好年景兒呢,唉!” 姜老太太看了郭太太母女一眼,“不餓死人的就是好年景兒啊,咱們洛平水土好,只要財主們手松一點,佃戶們還能吃上幾頓飽飯,你們是沒有見過逃荒的?!?/br> 郭太太哪會兒沒見過,前幾年鬧改元,平南省也亂過一陣子,“唉,百姓的日子都不好過啊,娘,您下月就要過六十整壽了,不如今年咱們給您添壽的日子再延幾天?” 這洛平城中的大戶人家,若是家中有老人過壽,或者是家中添了新丁,往往會在門前施粥舍飯,不論貧富,只要過來說幾句吉祥話,就可以領到白面饃饃,若是碰見大喜事,或者豪富的人家,分到碗rou菜都是有可能的。 像許家這樣人丁單薄,跟族里又沒什么來往的,除了設宴宴請親朋故舊,大頭就是在東西大街“添壽”了! “奶奶,我有一個提議,您要不要聽一聽?”薛琰這一路骨頭都快散架了,她搖著手里的扇子,“咱們今年換個添壽的方法怎么樣?” 這小丫頭,主意真是越來越多了,姜老太太笑問,“你有什么好法子?” “我聽人說但凡積善人家,大功德便是修橋鋪路了,說實在的,洛平城里有貧民,可再貧也是有限的,而城外這些真正窮困的百姓,為著一個饅頭一碗rou跑到城里去,還得先籌入城的稅錢,” 而且對窮人來說,偶爾一頓白面一碗葷腥,也只是打個牙祭,并不能真正的改善生活,“所以孫女覺得咱們倒不如把這些買面買rou的錢拿出來修條路呢!” “修路?那動靜可就大了,”而且這花銷也只大不小,姜老太太有些猶豫。 “就是因為動靜大,更費人力物力,所以才是大功德,奶奶,娘,你們想想,咱們給好吃的,人家不過是過過嘴癮,說上幾句吉利話,過幾天也都煙消云散了,可如果咱們給鄉民們修條路,以后只要走在平整的大路上,誰不夸咱們許家一句?” 見姜老太太跟郭太太都聽住了,薛琰又道,“咱們可以把修路放在秋收種過麥子農閑之后,這樣還能給咱們莊子里的佃戶跟長工們找點活兒干,讓他們掙點零花錢,”這樣日子也能好過一些。 “還有,奶奶您看這條路,咱們這樣的馬車都恨不得把骨頭晃散腦袋晃暈了,咱們許家運糧運貨的車走著得多費勁啊,”薛琰眼睛亮亮的,咱們把路修了,其實最大的方便是許家不是? 她撫掌道,“然后咱們再在路口修個亭子,給奶奶立碑立傳,叫過往的行人都知道,洛平城有個姜老太太,不但陪著許老爺子赤手空拳掙下一大份家業,還心懷百姓,一心為鄉民做好事!” 第14章 理想 叫所有人都知道她姜銀鳳一生的艱辛跟做下的事業? 姜老太太徹底動了心,就聽薛琰又道,“奶奶,您這么能干,就得叫大伙都知道,您一個沒讀書過的小女子,一點兒都不比那些自以為是大爺的男人們差!他們能干成的,干不成的,你都干成了!” 姜老太太心中的豪氣也被薛琰給激起來了,“好,就照靜昭說的辦,既然是我的六十大壽,那咱們就弄些響動出來,做點跟別家不一樣的事,” 她嘆了口氣,“當年你爺爺當貨郎,可不止是走街串巷,那是一出去多少天,挨村兒的跑啊,晴天還好,遇上雨雪天,回來都是兩腿的泥,他最費的也是鞋了!” 郭太太不滿的瞪了女兒一眼,這孩子就愛生事,且不說修路要花費多少錢,關鍵是cao心啊,“這么長條路,幾十里呢!” “咱們一點點來啊,先從水泉莊子門口修起,一次也不多,五里五里的來,慢慢往洛平城這邊修啊,或者先一處處修咱們各處莊子前的路,反正我奶奶是要長命百歲的,不著急,以后咱們把許家的路修好了,再替洛平的百姓把路修到省城去!” 姜老太太被薛琰的馬屁逗的哈哈大笑,“好,就這么辦,我還有四十個壽辰要做呢,慢慢修!” “娘,等我將來掙錢了,給您過大壽咱們就修橋!”薛琰沖郭太太俏皮的一笑,仿佛怕她吃醋一般。 “你掙錢了?哎喲,我們大小姐還準備掙錢,”姜老太太覺得更有趣了,“你跟奶奶說說,你準備怎么掙錢???喜歡奶奶哪處鋪子,奶奶送給我們靜昭!” 孫女想掙錢,給個鋪子練練手也不錯,剛好可以看看她是不是這塊料?! “娘,” 郭太太急了,生怕薛琰說出什么不妥的話來,“您別聽靜昭瞎說,這孩子真是越來越放肆了,”等到了莊子上,她得好好教訓她一頓叫許靜昭長長記性才成! “我不要鋪子,奶奶,我想找個工作,”薛琰對自己的未來還沒有太明確的打算,關鍵是這會兒世道太亂,后二十年都沒有多太平的日子,“嗯,我上的是師范,將來出來當個老師也行,” 就憑她這個女博士,語數外理化生應該都能拿得下,“要不找間西醫院,當個女醫生也行,” 她學了十幾年的專業,丟了也可惜。 女先生,女大夫,姜老太太跟郭氏對視一眼,沒想到許靜昭心還挺大,可她們從來沒想到叫她出去自己謀生,郭太太抿了抿嘴唇,“那個,靜昭,其實你不必這么辛苦的,咱們家里不用你出去掙錢!” 薛琰搖搖頭,“我是想出去工作,學以致用,并不是單純的為了掙錢,奶奶,娘,你們總希望我成為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吧?” 這個她們還真的沒有想過,姜老太太輕咳一聲,“成,奶奶答應你,不過得先等你把汴城的學給上完了,等學成了,咱們再商量你做什么?而且你要是想當女大夫,光跟著汴城的神父學怕是不行,怎么不多找幾個大夫跟人學一學?” 先把孫女哄住了,等以后嫁得良婿,生兒育女,她這要“工作”的心自然也就熄了。 都不用猜,薛琰也知道姜老太太跟郭太太沒把她的話當真,而且也不會支持她出去工作,就像她奶奶許靜昭,也是在家里敗落之后,為了一家子的生計,才給開了醫院的爺爺打下手,建國之后才進了醫院成了一名醫生。 等馬車一進水泉村,整個氣象一新,薛琰從馬車里探出頭,“奶奶,這里還真是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