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心想事便成(20)
誰都愿意回到家里,干干凈凈地好好休息一場,什么也不管,只無憂無慮地躺著。 可惜關芙罷工之后,丈夫和女兒都失去了享受家務成果的日子。 她看的出來,這兩個人是逼著委托者心軟,逼著委托者主動重新把家務拿起來。 不過這種美事是不可能發生了。 又過了一個月,丈夫和女兒沒有辦法了。 雖然各自管著自己的衣服床單被套等——因為不清洗自己不能出門——但是家里公共區域沒有人打掃,已經落滿了塵土。 地板上都是腳印,還有長時間不清掃形成的污漬。 住不下去了,再住下去就要得病了。 他們兩個碰了個頭,彼此相對,面面相覷。 丈夫先說話“以后咱們倆打掃吧,我看,你媽是徹底撒手不管了?!?/br> 他望了一眼委托者的臥室,她自己倒是收拾的挺干凈,屋里簡直和外頭是兩個天地。 他心里挺恨得慌,覺得關芙所作所為都是對他的挑釁。 然而這位現在每天早上都不見蹤影,回來就把自己鎖在屋里,一副忙的要命的模樣,丈夫也抓不到她。 又不能真離婚,女兒都這么大了,離了婚叫女兒怎么嫁人? 只有一個孩子,他也不舍得影響孩子的前程,只好忍氣吞聲。 女兒默默點了點頭。 丈夫看了看女兒,這么大的人了,飯做得那么難吃,還是忍不住教訓了兩句“以后學學做飯,打掃衛生可以不用學,但是飯做得那么難吃,你嫁了人肯怎么生活。婆家會很不滿意的?!?/br> 女兒一聽這個就不高興,她也不說自己本來就不想結婚,開口道“做飯誰不會啊,我就是做的不好吃,誰嫌難吃誰自己做?!边€是有意諷刺了一下他爸爸。 不過丈夫完沒聽出來,苦口婆心“到時候你們兩口子總不能總吃外頭買的吧,不干凈。雖然現在時代變化了,但是終究你還是個女孩子,能賺錢也不意味著就能不服管了,像你媽似的,要不是因為你,我能饒她?她連家務都不打理,我早跟她散伙了?!?/br> 女兒不耐煩的搖了搖頭“我嫁人了也不可能整天做家務吧?!?/br> 丈夫說“這都什么時代了,你們這時候跟我們不一樣了,我們那時候洗衣機都沒有,衣服都是自己用手洗,也舍不得用熱水。但現在,你看社會發展的多么迅速,有洗衣機,有洗碗機,有掃地機器人……” 女兒補充道“現在做飯都有自動的鍋了?!?/br> 兩個人說完,突然一靜。 半晌,女兒說“不然,咱們去買個掃地機器人?” 丈夫站了起來“走?!?/br> 關芙回到家的時候,發現窗明幾凈,沒有一絲灰塵。 她摸了摸鞋柜,上頭擦得一塵不染。 她暗道,這是叫家政來打掃了。 行,這也是個辦法。 過了一會兒,女兒神神秘秘地進了屋“mama,你看看咱們家買了什么東西?” 關芙站起來“買了什么?” 她跟著女兒看見了廚房里的洗碗機和有現成菜譜的自動炒菜鍋。 委托者的第一念頭是真占地方。 第二念頭是花了不少錢吧?這東西管用嗎? 然后關芙揮手把這些念頭掃掉“挺好,不錯,以后用起來方便多了?!?/br> 她摸了一把廚房的臺面,打掃的也很干凈“請人來打掃過了?” 女兒笑了笑“我們兩個實在是打掃不好?!?/br> 這話她相信,不會打掃衛生的人,想干也干不好,還是請專業的來更快。 她笑了笑不置可否。 看完了就要回屋了,女兒叫住她了“mama,以后我和爸爸分擔家務。我們分配了一個時間表?!?/br> 關芙看了看她“挺好。不過我就不參與了,前三十年都是我做的。后面你們做吧?!?/br> 女兒點了點頭“好?!?/br> 關芙回到屋里鋪開書就笑了。 早就能解決的事,卻一直到拖到現在。 這是看實在沒辦法了,兩個人才準備用雙手為自己的家出一份力了。 總的來說,還是不花錢又不抗議的人——母親和妻子太好用。 一旦她變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也就有了。 這時候高科技也終于取代了部分人力勞動,進到家庭中來。 關芙躺在床上翻了個身,明天她還有事。 倒不是繼續去圖書館,是她找到了一個新的活動。 她加入了小區的婦女之家。 當地有這么一個團體,專門服務于社區中的女性,組織女性的活動,包括科普講座,體檢,維權,心理疏導,互幫互助。 之前明明就在一個社區里,委托者卻一直沒有留意過有這么個組織。直到現在她有意識的尋找,才發現這個組織的痕跡到處都是。 當然委托者沒有專業技能,暫時只是個跑腿的,也就是普通的志愿者。 僅僅在婦女之家做了一個周,關芙就看到,各家各戶都有“難念的經”。 照顧子女,照顧家庭,照顧丈夫,照顧老人,還要上班。 家庭中的女性成員,大多數付出的相對更多一些。 甘之如飴的有,當然也有抑郁的,需要幫助的。 關芙跑來跑去,只在一周,就看見兩個抑郁的,還有相當多的、有婦科疾病的已婚婦女,參與阻止了一場家暴。 她做不了什么,只是發生在身邊的事,只要能力所及,目光所見,她能幫助一點,就幫助一點。 她退休了,她的另一段人生剛剛開始。 她可以做很多年,做很多的事。 關芙離開的時候是一個晚上。 委托者醒來的時候,眼前一片漆黑。 她看了看天花板,手機突然震動起來。 她掏出手機,那邊的人喊她“快來,這邊有個妹被趕出家了,你來照顧照顧!帶上件衣服!” 委托者立刻出了門。 時為晚上凌晨一點。 她奔跑在路上,很快就到了對面的人所說的地方。 一片漆黑中,有一塊手機屏幕發亮“姐,在這兒!” 委托者腳步輕輕地走過去,看到墻根下蹲著一個只穿了背心短褲的三十許姑娘。 她雙手抱膝,對著墻面蹲在墻根下。 委托者展開手里出門的時候就帶來的長襯衫和褲子,讓姑娘穿上。 沒有人發出聲音。 直到姑娘穿好衣服,重新站在她們面前。 委托者和同伴一起帶著姑娘到了同伴家中。 在燈光下,她回頭一看,姑娘臉上帶傷,眼睛腫了。 神情像死了一樣。 意識到委托者看了她一眼,她眼神動了動,目光躲閃。 她覺得很不好意思,因為她覺得很難堪。 可她分明是受害者。 委托者差點流下眼淚。 她輕輕地摸了摸姑娘的手背“沒事了,沒事了?!?/br> 姑娘沒哭,她半個小時后緩過神來。 然后對著委托者和同伴道謝“謝謝?!闭f不出更多話來。 委托者第二天陪同姑娘上門拿身份證和錢包、銀行卡,她進了姑娘家,滿地碎瓷,一室狼藉。 姑娘匆匆拿了東西,收拾了幾件衣服,跟委托者離開了。 她只說了一句話“還好我沒有孩子?!?/br> 經歷了兩個多月的糾纏和斗爭,姑娘終于成功離了婚,分割了屬于自己的財產,去了另一個城市。 在半年后的某天,委托者被邀請加入了婦聯,成了街道辦的婦聯執行委員。 她努力學習,漸漸也懂得了該如何幫助他人。 她幫助女性維權,對難以解決的家庭問題想出辦法,擁有了和人溝通的技巧和能力,當然,也學會了堅持,擁有了抗爭的勇氣,和保護她人的力量。 她能毫無猶豫地挺身而出,也能張開雙臂,保護被傷害的弱者,不論男女老幼。 委托者終于感到了自己的存在,并且能看到自己發出的光。 丈夫和女兒,漸漸接受了自己也應當為家庭付出,習慣了,就成了自然。 她不再茫然,找到了自己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