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節
預期完工時間是五月底六月初,這時間里包括主體建筑的建成以及裝修裝潢的時間。 按照最初的估計,主體建筑最快也得等到四月底才能建好,五月份這一個月都進行緊鑼密鼓的裝修裝潢工作,六月份就可以讓未來城購置的那些實驗設備陸陸續續搬進去了。 可是當初定計劃的人低估了這些承包工隊的建筑熱情,才剛進三月,未來城就已經傳來了所有主體建筑已經全部封頂的消息,而且由清大土木系和建筑系的老教授們親自帶隊組建的工程驗收團隊也已經奔赴冀北省未來城所在地進行了工程驗收工作。 驗收結果出乎意料的好,所有建筑項目都已經保質保量的完成,這些建筑是由鋼筋與混凝土澆灌而成的,原本就質量極好,又因為建造這些建筑時,用的鋼筋是由國鋼為首的許多國有鋼鐵企業生產出來的有機鋼材料,故而這些未來城的承包建筑團隊算是超額完成了建筑質量指標。 清大土木系和建筑系的那些老教授親自下場做建筑驗收測試,結果出乎意料地好,經過專業的分析,這些老教授們一致認為,由有機鋼材料作為主體鋼材料建造出來的這些建筑,具有極高的抗震性,這在建筑材料界中是從未有過的。 驗收報告出來的那一天,舉世皆驚。 同華夏建立深度友好關系的那些國家第一時間就派出專家隊伍來未來城進行實地考察,不久后,他們也紛紛對未來城的建筑質量發表了高度的評價與贊譽。 之后,由百姓日報以及央視一套組成的采訪組來到了清大教職工公寓,對蘇禾進行了一個詳細細致的采訪,除了蘇禾日常工作之外,負責采訪的主持人還問了蘇禾一些別的問題。 比如說,“蘇教授,您一邊忙著未來城的事情,一邊養胎,身體能吃得消嗎?” “還行,不算太累?!碧K禾說的都是實話。 那記者又問,“蘇教授,您在科研領域做的這么出色,不少人都特別想了解一下您私下里是怎樣一個人,您方便說說嗎?” 蘇禾剛準備回復一個‘不方便’了事,結果李淑芬就端著一碗驢rou湯走出了廚房,邊走邊用她那帶著點兒西山省方言味的普通話搶答了這個問題。 李淑芬同到來的記者們說,“這有啥不方便說的?我這閨女搞科研搞得太拼了,眼看著還剩下一個月不到就生了,她的學生都不放心她去實驗室,把人給勸了回來,結果她倒好,給家里弄了一臺電腦,如果不是我攔著,她能在電腦上一趴趴一天?!?/br> “就在你們來之前,你們猜猜發生了什么?我讓她做半個小時的工作就出來走走,她卻裝作沒聽見,依舊在電腦上埋頭干活兒,非得逼我拔了電腦的電源線,她這才出書房里出來,你說有這么拼的人嗎?為了工作,連自己肚子里的孩子都不管了?” 蘇禾:“……”媽,你可少數兩句吧! 李淑芬也不是那種話特別多的人,她說的這番話還是在廚房里斟酌再三之后才決定說的。 李淑芬愛嘚瑟是遺傳了李老太的,她看著自家閨女每天在家里都干個沒完的活兒,心里不是滋味啊,總覺得自家閨女默默干活沒人看到就是虧了,于是便想出這么一招來,對著媒體給蘇禾打了個廣告。 《百姓日報》的記者和央視一套的主持人都是人精一樣的存在,立馬就從李淑芬這短短幾句話里尋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并且還領悟到了李淑芬的弦外之音。 第二天,《百姓日報》就將與蘇禾相關的采訪細節公布了出來,大多數百姓在看到蘇禾對科研那么上心的同時,滿滿都是感動,可總感覺這篇報道里混入了什么奇奇怪怪的東西。 有心人仔細一看,很快就發現端倪了。 原來蘇教授的mama這么強勢啊,瞧瞧蘇教授多么厲害的一個人,她媽居然敢拔她的計算機電源線! 不少家長都從這篇報道中悟出一點教育自家熊孩子的真諦來,并且還給了一個牛氣哄哄的命名——“李氏斷后路式棍棒教育法”。 比如說,有一些條件不錯的家庭已經配備了電視機,熊孩子們整天只想看電視不想寫作業,那些家長們就學到了“李氏斷后路式棍棒教育法”的真諦,一言不合就拔電源線。 如果拔電源線不行,那索性把家里的電閘給拉了,熊孩子如果想看電視,除非自個兒發出電來。 條件一般的家庭則是在“李氏斷后路式棍棒教育法”進行了舉一反三,比如熊孩子不寫作業,整天就想著出去瘋玩,那好,咱拔不了電源線,那就斷飯斷零花錢,一頓兩頓不吃飯又餓不出毛病來,但這卻實實在在地管住了熊孩子。 一九八一年的春天,熊孩子們受到了來自家長的暴擊。 …… 身為“李氏斷后路式棍棒教育法”的開山鼻祖,李淑芬對自己毫無預兆地在華夏火了這件事并不知情,她最近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蘇禾身上。 并且經過李淑芬的細致觀察,她發現蘇禾身上似乎發生了一些變化。 等到了晚上,李淑芬就忍不住同蘇建國說,“建國啊,你有沒有發現咱閨女身上似乎變了很多?!?/br> 有了秦源買回來的那些菜譜做理論指導,蘇建國的廚藝一起三千里,不僅會炒傳統的華夏菜,連西洋菜都會炒了,最近剛自掏腰包買了一個新式的電烤箱回來,一整天都在琢磨烤牛排,聽李淑芬說起這事時,蘇建國略帶敷衍地問,“有變化嗎?我怎么看不出來?” 李淑芬自己也琢磨不準,只能耐著性子將自己發現的一些情況同蘇建國講出來。 “說起來也是一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咱閨女上了大學,第一次放寒假,就是領著小顧回家那次,我總覺得咱閨女變了,不管干什么都冷冷清清地,看人的眼神也與上大學前不一樣,如果不是我確定那閨女是我自己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生出來的,我都快懷疑咱閨女是不是被人給掉包了!” “再后來,咱閨女到了京城,咱也跟過來了,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但我總覺得閨女和咱們越來越遠了,但你若真要看,卻又說不出是哪里遠了來……直到她懷孕了,我才發現原來那個閨女回來了,她雖然大多時候還是忙著干工作,但說說笑笑里都有煙火氣了,看著不再和之前一樣冷情……” 李淑芬問蘇建國,“你說這是為啥?” 蘇建國想了想,覺得自家媳婦兒說的對,他也有所察覺,但是男人本來就不如女人心細,他只能將自己琢磨出來的理由說給李淑芬聽。 “我覺得吧,咱閨女上大學的那一年,吃了太多苦,也見了外面的太多世面,心里對咱倆肯定還有氣,所以才會覺得冷冷清清,哪怕后來把咱倆接到了京城,那也是因為血緣關系割不斷,而不是她心里的那一口氣兒順過來了?!?/br> “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她現在懷了孕,眼看著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了起來,她大概是能夠察覺到做父母的無能為力吧!咱倆不如閨女和女婿有本事,他們的孩子一出生,就不會因為沒錢沒權而受罪……” “等孩子生出來,三個小的整天吵著鬧著,禾丫頭就算再冷情,日子也得跟著雞飛狗跳,能沒有煙火氣嗎?” 第518章一個七斤重的大胖小子 蘇禾雖然在家歇著,但其實并沒有完全閑下來,她每天至少都會在計算機前干六個小時的工作,有人工智能程序的輔助,她做的工作并不少。 比如說同國防科大那邊聯合開展的軍備研究項目,蘇禾每天都會通過電話來同國防科大那邊的研究團隊溝通,研究進展可謂是一日千里。 還有同韓晉老院士帶領的發動機研究團隊以及航空航天大學的飛行器研發團隊展開的合作,都在這新的一年的第一季度中取得了累累碩果。 看著蘇禾整天挺著一個大肚子還要工作,李淑芬越來越著急了,直到李衛軍突然上門來同他們說,李嬌嬌生了,是一個七斤重的大胖小子! 李淑芬當場就懵在那兒,叮囑蘇建國在家看著蘇禾,她拿上衣服,又揣了一些錢,立馬跟著李衛軍往醫院里跑。 李嬌嬌同李舒擇雖然結婚結的晚,但肚子里的孩子在沒結婚前就懷上了,蘇禾曾預估過他們兩人的預產期,李嬌嬌應該會比她早一個月,現在看起來,那孩子比她預估的還要晚來了那么幾天。 李舒擇家里人都在東粵省那邊,而且因為做的那些事情,基本上就不同京城這邊來往了,李舒擇還沒有從清大畢業,所以李嬌嬌坐月子的事情只能由她娘家親媽苗巧珍和娘家親奶李老太太負責,她親爹李衛軍是肯定指望不上的,畢竟李衛軍已經被沉迷開分店無法自拔的兒子李建設拖下水了。 原先李衛軍對自己的規劃是,在兒子開的店里好好打下手,賺點小錢、滋滋潤潤地度過后半輩子就行,可是李建設不甘心,自從他嘗到開分店的甜頭之后,就義無返顧地踏上了拓展業務范圍的康莊大道。 在上一年后半年的時候,李建設就已經著手在京城開分店了,第三季度的動作稍微慢一些,一個月頂多開一家分店,到了第四季度的時候,因為分店多了,每天能收到手里的凈利潤也就大了,李建設手中攢著的錢越來越多,他開分店的心思越來越膨脹,第四季度一共三個月的時間,李建設在京城里開了小二十家分店,平均四天就要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