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節
蘇禾想要篩選植物種子也并不是她手下那些研究生們所猜想的那樣,是為了培育某種藥材。 與她在一起做研究的那些農業大學來的學生知道,蘇禾培育的東西都只是國內十分重要的經濟作物,小麥、水稻、玉米、高粱。 而蘇禾針對這些糧種進行的主要工作,一共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將品質原本就好的那些糧種篩選出來,第二步是不斷嘗試誘導條件,通過人工誘導的方法來使得糧種活性更高,具有更好的抗倒伏能力、抗病蟲性、耐寒耐旱性以及最重要的特征——高產! 現如今的國際形勢復雜多變,蘇禾認真考慮過,唯有將國內的糧食產量提升上來,這樣才能穩定內需,才能余出足夠的精力來搞科研,謀發展。 之所以要分出精力來做農業研究,蘇禾的愿望很簡單,她只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讓華夏百姓都吃飽飯,吃上安全的、放心的、高品質的糧食。 若是再往大了說,蘇禾還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讓國內二十分之一的人口進行農業勞作,然后養活整個華夏的所有人民。 相對應的,清大機械系也借著蘇禾的東風開始同澳洲的農業機械設備制造公司開展了密切合作,旨在加快農業生產設備機械化的進程,盡快將人力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 蘇禾雖然不再從事機械學研究,但是她并沒有讓手下的那些研究生松口氣,每個月都會有考核,考核成績優秀的學生已經開始根據自己暫時選擇出來的研究方向申請課題,做較深一步的研究,沒能一次性通過考核的學生則是都給自己戴上了緊箍咒。 忙碌起來的日子過得充實而愉快,跟著蘇禾做研究生的那些學生已經陸陸續續地做出了研究成果,都按照蘇禾的要求發表在《日新學報》上。 之前的《日新學報》只是一刊,但現在國內的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嘗試著在《日新學報》上發表論文,一刊完全不能滿足科研人員的發表需求,因此在經過未來城的批準之后,《日新學報》下設了很多分支學報,諸如醫學、化學、數學等學科,都有了自己的單獨子刊。 蘇禾的肚子越來越大,雖然她不覺得累贅,但別人看著已經覺得心驚rou跳了,尤其是整天都與蘇禾見面的秦源。 看著蘇禾頂著那么個一個肚子在眼前晃悠,秦源心里緊張得不行,果斷承包了家里所有的家務活兒,還將未來城行政、管理方面的事情一并包攬了過去,加上臉上的傷口已經恢復的顧長錚,未來城的框架總算搭建好了,秦源招到了不少專職工作人員,如今的未來城已經初具規模。 第469章出來吧,英語等級考試! 在蘇禾的角度看來,現在的未來城已經在向著她預設中的模樣發展,而且秦源做得比她更好,所以蘇禾也就對未來城徹底放權了,她相信秦源與顧長錚能夠將未來城的事情處理好,尤其是科技轉化方面。 讓蘇禾欣慰的是,經過那次車禍之后,顧長錚的性子變得沉穩了許多,關于之前他同蘇禾說過的那些話都只字未提,甚至蘇禾還在吃飯時聽秦源說起,顧長錚點頭同意了與陳如蘭的婚事,顧家和陳家已經將二人的結婚日期定下來了,就在今年臘八節,蘇禾從斯德哥爾摩領獎回來之后。 顧長錚見到蘇禾之后也變得開朗了許多,似乎曾經的事情從未發生過一般,說說笑笑,言談自如,只是他眼神中偶爾流露出來的一些東西卻讓蘇禾覺得有些不安。 只不過蘇禾整天都cao心著那么多學生的事情,還得分出精力來去看糧種改良的培育方式,既然顧長錚想將他的心事遮掩下去,蘇禾也不會主動去問,她也學會了裝傻。 時間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十月底,慎行樓下的梧桐樹變得枯黃一片,人臉大的梧桐葉子飄得到處都是。 蘇禾站在慎行樓頂樓的實驗室里,身上套著一件高領薄線衣,她身后站著幾個從農業大學來的博士,那些博士已經可以熟練地cao作計算機了。 “蘇教授,三號種苗吸收有機質的能力遠超過其它種苗?!?/br> 一個農業大學的博士看著顯示器上的數據對比圖,一邊同蘇禾匯報這一次的測試情況,一邊在心里感慨,“難怪所有人都說跟著蘇教授做科研容易出成果,別的高??峙掠嬎銠C系都不一定能配制上計算機,蘇教授的實驗樓中已經每個實驗室都配備一臺了?!?/br> 而且讓那些農業大學博士激動地是,蘇禾給每個實驗室配制的這些計算機中都安裝有特別便捷的cao作軟件,只要將數據輸入進去,然后選擇好數據擬合分析的公式模塊,便可以輕松地得到他們想要的那些隱藏在數據深處的消息。 這樣的數據處理工作他們之前一直都在做,不過用的都是傳統的手算與筆算方法,費時費力不說,還特別容易出錯。 之前一年兩年才能分析完的數據,現在輸入計算機后,用不了十分鐘的時間便可以得到詳細準確的分析結果,他們跟著蘇禾只是一個月的時間,已經將原先的博士論文全部做完,現在差的只是明年的一次答辯就可以順利畢業了。 就連他們的導師都說他們寫出來的論文漂亮,問他們愿不愿意留在農業大學任教,并且選擇在農業大學的博士后流動站里繼續深造,那些農業大學的博士都十分惋惜地拒絕了,留校任教可以,但是如果做博士后的話,他們想跟著蘇禾在未來城做。 哪怕未來城目前還沒有攤開農業研究的攤子,但是他們知道未來城中有一棟十分豪華的農林漁牧研究大廈正在建造,而且教育部公布的那個研究計劃里也有農林漁牧的規劃與布局,并且他們還知道,教育部公布的那些指示性文件都是由未來城做出來的。 在享受了未來城這種奢侈又便捷的科研條件之后,蘇禾從農業大學借來的這些博士和碩士哪里還愿意回農業大學繼續拿著緊巴巴的科研經費做研究? 不過他們的導師都十分開明,聽說他們在未來城能夠搏一個更好的前程之后,就毫不猶豫地就在他們的論文上簽了字,并且委婉地表達,希望他們能夠在未來城發展得很好,往后有機會的話,可以多和農業大學合作,如果農業大學這邊有學生想要報考未來城的研究生,到時候還得麻煩這些即將進入未來城深造或者工作的學生給一些指點。 自己導師提出來的要求,學生們哪里會拒絕? 這件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被蘇禾借來的這些博士已經在未來城有編制,每個月都能拿到科研補貼了,錢的問題得到解決,這些博士們便放心地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貢獻到了科學研究上面,農林漁牧方面的論文一篇接著一篇往外發,看得那些農林類型的高校都紅了眼。 未來城到底有什么魔力,居然能讓那些名不見經傳的科研人員一舉飛升,成為學術成果極為豐碩的科研大牛? 這個問題困擾了許多的科研人員。 …… 林志平身為教育部的副部長,自從來到清大之后,一直都在觀察這個高校,方方面面的建設都十分不錯,他去機械系走了一圈,發現機械系的學風很濃厚,不論是導師還是學生,都在認認真真、孜孜不倦地從事科研工作,這讓他對大陸的教育現狀有了一個重新的定位。 林志平感慨,“難怪大陸的發展速度這么快,有這么多科研人員在勠力同心地為國家建設奉獻精力,大陸想不發展都難??!” 根據路標的指示,林志平一路感慨著,就仿佛是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走進了慎行樓,然后他就被前所未有地震驚到了。 慎行樓一共七層,一二三層用來安置機械系的研究生和一些實驗設備,四五六層用來安置醫學系的研究生和一些實驗設備,第七層則是蘇禾辦公的地方,同樣也是臨時搭建起來的農業研究實驗室。 林志平發現,慎行樓里的學生不僅僅在學習,還會進行激烈如打架的研討工作,每臺實驗設備前都有學生在盯著,一臺臺他從來沒有見到過的東西擺放在那些學生面前,那些學生都處在高度認真的鉆研狀態。 爬上七樓,林志平找到蘇禾的辦公室,敲門獲得允許之后,走了進去,看到面前的人與自己在報紙上見過的圖片完美重合,激動地說,“蘇教授,泥壕泥壕!” 蘇禾:“???” 啥玩意兒? 這人說‘蘇教授’三個字的時候,普通話挺好的啊,怎么說到‘你好’就有了西方的腔調。 “泥壕泥壕!” 蘇禾下意識地學著林志平的腔調應了一句,將人領到小沙發前,倒了一杯水過來,“問,您就是教育部的林部長吧,剛剛甘部長給我打電話過來,說是你要來同我討論一下國內英語教育改革的事情,來意我已經大致明白了,您看我們直接進入正題?” 林志平也不喜歡拐彎抹角的說話,直接從包里將自己寫的那個計劃拿出來,放到蘇禾面前,同蘇禾解釋道:“蘇教授,我仔細想過,國內英語教育改革的事情有些困難,想要貫徹落實,難度太大了,我們可以充分發揮那些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設置考核門檻來讓學生主動學習英語,比如設置一個英語等級考試!” 第470章提前出世的英語四六級考試! 蘇禾一邊翻看著林志平寫的那份計劃,一邊聽林志平解釋,等她看完時,林志平剛好將自己的構思講得差不多了。 蘇禾見林志平說的口干舌燥,便將水杯往林志平面前推了推,同林志平說,“林部長你的這個提議很好,我個人十分贊同。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語言,而且學會了英語,更有助于我們同外國友人交流?!?/br> 看看蘇禾這覺悟,在華夏沒有同英吉利等國建立深度友好關系之前,她喊得一直都是‘外國佬’,現如今兩國關系好上加好,蘇禾都改口稱呼人家是‘外國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