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節
同樣都是二十多歲的人,他靠著自己的家世背景以及個人努力,好不容易在外交部站穩腳跟,原本還有些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比很多人都優秀,但是對比一下蘇禾的二十歲,人家拿到代表終身成就的諾貝爾和平獎指日可待…… 劉愛華干事再次對一句老話有了感同身受——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他自以為是的優秀,在蘇禾面前被碾壓成了渣渣,毫無任何懸念。 就算劉愛華對諾貝爾和平獎這個虛名并不感興趣,但是那一百萬瑞典克朗卻是他無法拒絕的! 雖然他不清楚瑞典克朗和華夏幣的匯率,但是他知道那一百萬瑞典克朗絕對不是什么小數目! 諾貝爾基金會拿出來的獎金怎么可能會少? 劉愛華感覺,羨慕已經快要使他質壁分離,嫉妒馬上就要讓他因式分解。 …… 掛斷電話,蘇禾掐了一把自己的臉,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痛意,頓時咧嘴笑了出來,她瞅了一眼時間,強忍住內心的喜悅,深呼吸幾口氣,轉身回書房拿了一個本子,準備寫幾道可以頂替高麗藥廠供應的那些西藥的方子,可是她卻發現,自己的心似乎有些亂了。 猶豫再三,蘇禾還是沒有忍住撥通了顧老爺子家的電話,同顧老爺子分享此時的喜悅之情。 彼時的顧老爺子已經熟睡,接到電話的人是顧家請的保姆,那保姆一聽蘇禾有要緊事找顧老爺子,連忙將顧老爺子喚醒,把人喊到了電話前。 顧老爺子聽保姆說電話是蘇禾打來的,還以為是顧長錚做了什么壞事,惹得蘇禾不快了,當下就被生生嚇出一身冷汗來,他握著聽筒的手有些抖,說話聲都帶著顫音,“蘇國手,發生什么事情了?” 顧老太太也披著衣服做到了顧老爺子身邊,凝神屏息,丁點兒聲音都不敢發出。 蘇禾深吸一口氣,喜滋滋地說,“顧老,我剛剛收到外交部的電話了,他們說駐瑞典大使館的同志打來了電話,讓我準備一下,我是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入選的唯一候選人,獎金據說有一百萬瑞典克朗呢!” 顧老爺子愣住,“……就這事?”這似乎和他想象中的事情有點誤差??! 蘇禾的聲音里帶著按捺不住的喜悅,她略帶激動地同顧老爺子說,“難道顧老不為我高興嗎?這可是諾貝爾獎??!雖然只是一個和平獎,但是卻能代表終身成就,還可以代表一個人對全人類做出的偉大貢獻!” 顧老爺子翻了一個白眼,伸手在顧奶奶膝蓋上拍了拍,皮笑rou不笑地同蘇禾說,“那真是恭喜蘇國手你了,晚安?!?/br> 說完之后,顧老爺子就毫不猶豫地掛斷電話,打著哈欠同顧老太太說,“回去睡覺,這蘇國手大晚上抽風呢!不就是拿了一個諾貝爾獎么?大晚上高興得找不著北了,擾人清夢,實在缺德?!?/br> 顧老太太呼吸一滯,她趕緊問顧老爺子,“你說是什么獎?” 顧老爺子的腦子迷迷糊糊,下意識地回答,“諾貝爾獎啊……諾貝爾獎?。?!” 經過顧老太太的提醒,顧老爺子此刻已經完全清醒了,他捧住撲通撲通地掉個不停的心,鼓著眼問顧老太太,“這個諾貝爾獎是不是我想的那個諾貝爾獎?” 顧老太太在顧老爺子腰上掐了一把,嗔道:“你這是還沒睡醒呢?如果是一般的小獎,蘇國手會這么高興?人家還提到了駐瑞典大使館,一百萬瑞典克朗,你說這諾貝爾獎還有假?” 剛剛站起來的顧老爺子又坐了下去,他伸手在電話上擺弄了幾下,十分‘厚道’地撥了出去,他已經忍不住同那些老伙計們宣揚一下他大半夜被吵醒聽到的這個好消息了! 今天晚上,誰都別想睡覺! 第356章喜大普奔! 蘇禾將這個好消息同顧老爺子分享之后,內心的喜悅總算找到了一絲宣泄點,漸漸地,她也就淡定下來了,開始專心琢磨藥方的事。 就好比高麗藥廠原先一直都在給華夏供應一種鎮痛消炎的藥物,因為物美價廉的緣故,華夏本土生產這種藥物的廠家已經倒閉了一大半,現在高麗藥廠突然要提高價格,直接將華夏醫藥界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蘇禾拿著筆在紙上寫寫畫畫,很快就寫出兩三道效果上佳的藥方出來,只不過將來哪道藥方的藥性更強,這還需要臨床的檢驗。 清大教職工公寓這邊漸漸安定下來了,蘇禾將屋內的燈關掉,僅留下一盞橘黃色的小臺燈亮著,她坐在客廳的大桌子上,一絲不茍地工作。 而此時,國內的其他地方卻都鬧騰了起來。 顧老爺子本著‘不好意思自己一個人失眠’的原則,愉快給自己的親家陳將軍打了電話,后來又給自己的老對頭曲老爺子也打了電話,最后,他糾結了十幾分鐘,又給國內最高領導人肖老打了電話。 陳將軍和曲老爺子目瞪口呆,在電話里痛罵了顧老爺子一通,然后也愉快地加入了擾人清夢隊伍,將蘇禾被諾貝爾基金會確定為和平獎唯一候選人的消息廣而告之,仿佛要拿諾貝爾和平獎的人是他們自己一樣。 蝴蝶效應就是這么可怕,按捺不住內心喜悅的蘇禾只是稍微扇動了一下翅膀,結果就在華夏高層引起了一陣颶風,這一晚上,幾乎整個華夏權力中心的領導人全都收到了這個消息,并且還有人打電話去外交部和華夏駐瑞典大使館進行了確認。 這一晚上,收到消息的華人全都震驚了,包括但不限于土生土長的國人,就連那些在海外留學的學生或者已經定居海外的華裔都紛紛為這件事慶賀。 要知道,自從見建國以來,華夏一共就出過三個諾貝爾獎,在五七年的時候,楊老先生和李老先生拿了諾貝爾獎,在七六年的時候,丁老先生也拿到了諾貝爾獎,這三枚諾貝爾獎無一例外,全都是物理學獎,稍有諷刺的是,這三位大獎得主雖然或是華人、或是華裔,但都不是在華夏本土做研究拿到獎項的。 國際上甚至一度傳出華夏培養不出優秀科學家的傳言,可將肖老等人氣得不輕。 但是肖老等人也知道,華夏的科研水平距離世界水平確實有一定的差距,外國佬說的都是事實,這也是為什么蘇禾提出建設未來城的時候,肖老會站隊同意的原因,這些領導人心里都憋著一口氣呢! …… 凌晨四點鐘剛過,蘇禾就接到了諾貝爾基金委的電話,電話那頭十分客氣,先是用流利的英語進行了一番自我介紹以及來意,然后又告知蘇禾獲獎的原因,最后像蘇禾表達了感謝,并且邀請蘇禾在九月底趕到瑞典,參加獎項授予儀式。 蘇禾一聽要去瑞典,就想到她馬上就要去美利堅普林斯頓一趟,整個人就不好了,不過當她想到諾貝爾基金委承諾的那一百萬瑞典克朗,又覺得自己有必要出去一趟,風風光光地領個獎,在國際上刷刷存在感,還能拿到一大筆錢,何樂而不為? 于是乎,蘇禾愉快地答應了。 鑒于‘唯一候選人’的特殊性,諾貝爾基金委的工作人員在掛斷電話后就通知了《斯德哥爾摩報》的記者,將這個消息刊登在海外版上,向全世界宣布今年諾比爾和平獎的歸處。 《斯德哥爾摩報》知道每年這個時候,全世界的目光都會聚集在他們報社,于是老早之前就做好了準備,聽諾貝爾基金委的人一說,立馬就登刊排版,半個小時之后,最終拍板確定下來的報紙成功發往世界各處,由駐扎在世界各處的報社進行印刷發行。 三個小時候,飄著油墨香味的《斯德哥爾摩報》就面世了,在華夏,他們的發行渠道是借用的《百姓日報》,在英吉利,他們借用的是《泰晤士報》,在美利堅,他們借用的是《時代周報》……都是各國發行量最大,覆蓋率最高的報刊。 早晨七點多,華夏《百姓日報》已經躺在了各家書報亭內,而此時的百姓也剛剛吃完早飯,準備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京大,看守圖書館大門的老大爺迎著晨光開了圖書館的大門,隨手從書報架上拿下一份報紙來,一邊喝著豆漿一邊吃著油條,還不忘掃幾眼報紙,結果這么一看,他手里端著的豆漿撒了一半,油條也掉在地上,他的眼圈紅了,嘴唇也在顫抖個不停。 看到這一幕的京大學生還以為是看守圖書館的老大爺中風了,嚇得趕緊湊了過來,結果就聽到老大爺哽咽著說,“長臉??!長臉??!我們京大的教授真給華夏長臉??!” 老大爺見他身邊圍攏了一大圈學生,也顧不上丟臉不丟臉了,頂著一胸脯豆漿就站了起來,激動地揮舞著手里的報紙,同那些學生說,“蘇教授拿到了諾貝爾和平獎!是我們學校醫學系的蘇教授!” 學生們愣了一下,有些不信邪的學生從老大爺手中接過了報紙,看了一眼報刊名,《斯德哥爾摩報》,后面還并列跟了一個《百姓日報》的名字,報刊上刊登的消息絕對可信,這才翻到了老大爺手指的那個地方,這么一看,那個學生也陷入了狂喜之中。 “是真的!蘇教授拿到了諾貝爾獎!蘇教授拿到了諾貝爾獎!” 在這種振奮人心的消息面前,原先留校學習的學生也顧不上學習了,將書包往圖書館里隨便一塞,飛也似地沖出圖書館,在京大內奔走相告,不管路上遇到的人認不認識,都可以拉住分享這個好消息,然后那個被分享好消息的人也加入了奔走相告的隊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