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等你,很久了、嫡女掌家、網游之笑鬧江湖[全息]、殘喘、擄走少年的惡龍、抬棺人、捆綁錦鯉系統之后[穿書]、重生七九之財貌雙全、海上華亭、冥婚之后
“當是開心的罷?!彼齻冋f完,想了想,又補充道:“今日我們碰上孟家的了?!?/br> “孟家的?他們去作什么?” “興許是去賠禮道歉的,孟泓都去了,還抬了禮物去?!崩顚幯嗟?。 李天吉聞言冷笑:“這孟家不愿與咱們結親,瞧不上咱們。這會兒怎么反倒學起咱們來了。賠禮道歉也罷,孟泓親自前往,又攜了重禮,說不是去討好新后的,誰信?” 李家兩個姑娘登時心下一凜。 “萬不能叫別人搶了先去?!崩钐旒肓讼?,道:“我們李家有自己的畫舫,若是那楊姑娘喜歡,你們改日再陪著去畫舫上玩一整天。帶兩個廚子去,烹魚蟹、賞秋菊,她定會喜歡?!?/br> 李家一家人聚在一塊兒,絮絮叨叨地商量了半天怎么討好楊幺兒。 這廂養心殿內,也方才提到了楊幺兒。 御醫從地上起來,道:“……楊姑娘的情況便是如此了,并無大礙?!?/br> 蕭弋揮揮手,示意他退下。 轉而叫來趙公公問:“傳令下去,也不必拘著她,等她身上的疹子好了,就讓她自由出府玩耍去?!?/br> 趙公公點頭。 蕭弋低聲哼笑:“真是個聰明姑娘?!?/br> 既去了外頭,都還記著拿筆練字呢。 又怎好再拘著她? 左右也沒剩下多少時日,總要回宮來的。 趙公公應聲正要退下,蕭弋卻突地又叫住了他,道:“蕭光和之流,便該攔著不讓接近姑娘四周了?!?/br> 趙公公愣了下,隨即聲音響亮地應道:“是!皇上!” 蕭弋待在室內,也就只獲得了那么一會兒的寧靜。沒多久,小太監隔著一道簾子,躬身道:“皇上,李少師大人求見?!?/br> 皇上遇刺,永安宮被圍。 捱到如今,這李家人倒是終于來了。 李家老太爺年紀不小,已有七十好幾。他早早便告老辭官,如今頭上只掛虛銜。先帝在時,便尊他為從一品少師。 李家來歷不小,據傳數百年前起,李家便是當時的皇親,而后歷經幾朝,都是不可撼動的大家族。 這李家又與旁的高門世家不同,他李家從上一代人起,便開了族學,納無數學子。又大推孔孟之道,要求族人必要有文人風骨。 李家只唯一敗筆。 生了個姑娘,進宮做了淑妃,后來做了太后,卻是被教成了又蠢又壞的女人。 但也沒法子了。 李家人過去丑,且是又矮又丑。為護家風,上一代的先祖們又不許底下的子孫娶面容姣好的女子,而只許娶沒有顏色,但賢良淑德的小腳女人。好不容易,李家才出了這么一個漂亮的姑娘,自然沒得選擇,也只能讓這么個蠢人進宮做皇妃了。 打這個姑娘入宮做了淑妃,李家才漸漸有了轉變,開始求娶美麗與賢名并重的女子,到了現下這一代李家生出來的姑娘,倒是個個都清麗可人,又滿腹詩書氣,實在難得。 一轉眼,東陵李家女,已然成了別人家爭相求娶的對象。 蕭弋腦中飛快地過了一遍,對這位李家老太爺的印象。 先帝在時,李老太爺曾赴先帝壽宴。 宴上,他斥責了自己的小女兒,也就是當年的淑妃、如今的太后,斥其鋪張奢靡,還主動請皇上降她位分。 那日后,單純的先帝更寵愛淑妃,也更倚重李老太爺。 在先帝眼中,淑妃是唯一一個心思單純、毫無心機之人,而李老太爺連自己的女兒都斥責,說明該是真正清明忠直的人物。只是他至死大抵也沒想明白,他都如此倚重李老太爺了,為何這位忠直的大臣,依舊未能為他拿回朝政大權,還叫他坐在皇帝位置上,卻仍然被朝臣勛貴們欺凌呢? 蕭弋在心底下了定語。 這李家,不過是一群會做戲的,撕了表面那層皮,內里比太后還要不如。 “請少師進來?!笔掃畨合卵鄣钻幱糁?,啟唇道。 “是?!?/br> 這邊李老太爺來求見。 那邊李家如今的大夫人,滿面肅色,領著女兒緩步朝永安宮行去。 只是到了宮門外,卻叫虎賁軍攔下了。 李大夫人臉色都不曾變一下,似乎半點也不遺憾。她頷首道:“臣婦便先去求見皇上?!?/br> 說罷,她就領著身邊的妙齡女子,干脆掉了頭,往養心殿去了。 虎賁軍的守衛,原還以為她們要糾纏一番,誰曉得走得這樣痛快,那還特地到永安宮來一趟做什么?就為了確認進不進得去嗎? 這廂李老太爺正在大聲斥罵太后。 “若非她的過錯,怎會將皇上陷入這樣的境地?” “我李家教女無方??!” “她乃是皇上的母親,便該當起母親之責……” 李老太爺正趁興表演的時候,蕭弋打斷了他:“啊,此事怎會與太后有干系呢?” 李老太爺噎了噎。 心說,這不是你們懷疑的嗎。 但李老太爺自然不會說這樣的話,他只是滿面愧色,道:“未能行到母親之責,便是她的干系了?!?/br> 說話間,劉嬤嬤來了,她候在屏風外,道:“皇上,少師府上的大夫人攜李家的四姑娘,欲往永安宮去拜見太后。因入不得永安宮,如今便到養心殿來了?!?/br> 蕭弋聽罷,眸光微冷,只是有簾子遮擋,外頭的人才瞧不見。 原來今日李老太爺來拜見、請罪,是有著兩重目的的。 一則表李家之態,撇清關系,以求保住太后。 二則…… 柳家衰落,宅子都叫李天吉買下給楊幺兒作楊宅了。這李家四姑娘的親事還和柳家公子拴在一起呢。這是急了。 作者有話要說: 前面有提過,蕭光和與柳家的恩怨,是因為他和柳家公子同時想和東陵李家定娃娃親,結果李家把李四許給了柳家。 小皇帝:早許給蕭光和不就沒這么多屁事了嗎:) 卡文,太卡了,我得順一順。 先更這么多叭,明天一定加更。 . ☆、李四姑娘 第三十三章 李老太爺抬頭望屋頂,裝模作樣地道:“前兩日她們便遞了貼進宮, 說要向太后問安。今日固執前來, 進不得永安宮, 竟是往這邊來了。實在無禮!待歸去, 老臣定當嚴加斥責, 絕不縱容這等沒規矩的東西!” 蕭弋輕咳幾聲,仿佛體力不支。 他倚在榻上, 不說話了。 李老太爺久等不到蕭弋開口, 這便有些尷尬了。 他長嘆一口氣,跪了下來,他年紀不小了,這樣一跪,倒還真有幾分可憐味道。只是這養心殿內, 眾多宮人, 竟沒有一人向他側目。帷簾之后,小皇帝仍在輕咳, 聲音無力。 李老太爺隱隱中覺得哪里不對,可細想又實在想不出來。 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小皇帝了。 小皇帝生性敏感, 因常年患病而陰沉寡言, 他藏戾氣于心,但到底年少, 手中無權。 形不成妨礙。 這養心殿伺候的人,見慣了這般模樣,因而才分外麻木, 沒有旁的情緒罷? 如此想著,李老太爺才覺合理。 此時他瞥見那簾子后的影子動了動,像是從侍從手中接過了一條帕子,擦了擦嘴角。而后李老太爺才聽見他道:“少師不必如此?!?/br> 他吩咐道:“去請趙氏,李四姑娘進來?!?/br> “是?!眲邒邞?,轉身出去了。 只聽得一陣腳步聲近,一名中年婦人領著一個妙齡少女,進到了室內。 那婦人作樸素打扮,緊跟在她身后的少女卻作了精心的打扮。她梳著飛天髻,結三鬟于頂,其間用蓮紋嵌松石的金釧固定。其發髻形松而不散,頗有幾分古壁畫上,飛天神女的仙逸味道。 少女上身著茜素青色半臂,白色團云紋短衫,下著煙霞色留仙裙,腰系淺色絲絳,長長的穗子垂于腳邊,行止間微微晃動。這番打扮,令她纖細婀娜,舉手投足都牽動人心。偏還透幾分仙逸氣,叫人不敢輕易褻瀆。 她戴著精心打制過樣式的帷帽,帽紗短至頸間,隱約可露出一點白皙的下巴,其容貌在帽紗后若隱若現…… 簾外未必能瞧得見里頭的景象,但蕭弋在里頭,卻將她的模樣瞧得分明。 李家深諳含蓄掩瞞之道,如今他又正遭人下毒。 李家女子自然不敢披紅掛綠,濃妝艷抹。于是便做了素凈卻又精心的打扮。恰巧李家女兒都飽讀詩書,多年修煉,氣質倒也出眾。這樣打扮,原本的一分風采也就變為十分了。 但蕭弋腦中涌現的,卻是另一道身影。 她穿什么樣的衣裳都好。 穿火紅的裙子,她便明艷如天邊的紅日。穿上月白的長裙,行動便如桂宮仙子。穿上形式華麗的襖裙,她便似端坐在高臺上的精美玉塑。 李家四姑娘行進到跟前,挨在李老太爺身后,跟隨大夫人趙氏一并跪地見禮。 “臣婦趙氏拜見皇上,皇上萬歲,圣體安康?!?/br> “臣女李妧拜見皇上……”她學著趙氏,一并叩了個頭,開口嗓音輕柔,如春風拂面。 這李家能出一個這樣的女兒,也不知花費了多少的功夫。 不過李妧依舊繼承了來自李家傳承多年的缺點,那便是身材矮小。 穿半臂留仙裙,襯她輕盈如乘仙風。 若穿襖裙,怕便是災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