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等你,很久了、嫡女掌家、網游之笑鬧江湖[全息]、殘喘、擄走少年的惡龍、抬棺人、捆綁錦鯉系統之后[穿書]、重生七九之財貌雙全、海上華亭、冥婚之后
莫非原本流傳的消息,是假的? 新后并非傻兒,相反,還是個風姿卓絕、行止迷人、聰穎有度的女子? 這樣一想,似乎一切都不難理解了。 若真是傻兒,以少年人的驕傲,怎會樂意娶這樣的女子為妻呢? 蕭光和肯定了自己心中猜測。 他笑了笑,心道,下次見了正廷兄,便可同他說起了。 點妝閣的掌柜見是蕭光和前來,后頭又是李家姑娘、孟姑娘,還有位陌生姑娘。個個都排場大得很。 在京里頭做生意的,自然練就了一副好肝膽,不是哪個人來他都敬畏害怕的。至少這些,除了蕭光和,便俱都不值一提。 只是這些人怎么湊到一處了? 掌柜行過禮,聽了蕭光和的話,便當即取了那些不輕易賣于人的貨出來。 他哪里曉得,自個兒招待的是什么樣的人物! 比起先前的那些,這些外殼做得更為精巧,更上嵌寶石、玉石等物,相比之下,內里的胭脂水粉本身,反倒不值一提了。 楊幺兒是不懂得這些的,她就覺得滿目的流光溢彩。 瞧著就有錢得很。 果然比前頭的好! ……拿回去分給皇上,他定會同我一樣開心的! 作者有話要說: 掌柜: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我見過皇后! 今天也是難受的一天,但我終于寫出加更了!今天有三章哦!記得往后翻!tvt我也不知道我為什么會在上夾子的時候,更這么多拉低千字,反正總算是加更安排上了!感謝大家支持訂閱我~ ☆、詩會作樂 第二十八章 李家姑娘做主,讓掌柜的全包了起來, 又忍著rou痛, 給了一大筆錢出去。這回倒是沒什么不長眼的來打攪了。 待東西包好, 由仆婦們拿著。李家姑娘遣人回去與李老夫人說了一聲, 這才陪著楊幺兒往詩會去。 孟萱一步也不敢離, 只盼著能有見縫插針的機會,讓她彌補過錯。 蕭光和正滿心好奇, 自然更不會走了, 他更拿出了儼然東道主的氣勢,一邊引路,一邊介紹起這出詩會,都有誰前來,詩會上玩兒什么…… 京中貴女少有沒讀過書的, 不過剛好李家姑娘算兩個, 孟萱也算一個。其他的多是聞詩會而動,戴上帷帽前往, 男子與男子混在一塊兒作詩,女子與女子混在一塊兒作詩。若有才名傳出, 將來說親時, 自然錦上添花。 高門望族都道娶妻娶賢,他們認定這讀過書的方才有“賢”。 若是這會兒與別的女子走在一處, 聽蕭光和說起詩會一事,她們定然會開口賣弄才情了。 只是今個兒,一時間卻沒人接蕭光和的話。 李家姑娘與孟萱都是草包不提。 這新后, 瞧模樣氣質,當是有幾分才學的罷? 蕭光和也拿不準那鄉野的姑娘讀過書與否,但他想著,若是沒讀過書的,豈能有這般風采?恐怕該是連李家姑娘、孟萱這樣的都不及。一身粗鄙之氣,怕是沖面而來。 一番推理。 蕭光和便認定這位新后當是讀過書的,且有幾分才情,方才能培育這樣的氣質風貌。 她不開口,應當是不屑于賣弄。 也是。真正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又怎會急不可耐地展露自己? 到此時,蕭光和對這位新后的好奇已經被推到極致了。 若真是這般女子,進宮倒是可惜了。 蕭光和暗暗嘆道。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詩會之上。 是在那靜亭湖的邊上,桃林林立,亭岳擁簇的地方。 這里寬敞得很,擺下桌案、酒菜,又陸續進入不少讀書人,戴帷帽的姑娘,卻都不顯擁擠。 楊幺兒懵懵懂懂跟著走到這里時,正值孟萱的兄長高聲讀詩的時候。 孟萱一時沒了求助的對象,便只好繼續跟在楊幺兒的身邊。 這蕭光和一到,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只是大多都是紈绔與年輕女子,那些讀書人是絕不屑與他為伍的,那些個有才華有抱負的貴公子,也不屑與他玩兒。 “二哥今日怎么帶來幾位姑娘?”幾個年輕公子朝他擠了擠眼,面上神色嘻笑。 蕭光和讓出一步路,道:“給嬌客作陪,過來一塊兒玩?!?/br> 年輕公子們都是識得李家姑娘和孟萱的。這三個姑娘,他們誰也不大喜歡。想來也不會是蕭光和口中的嬌客。于是他們的目光便落到了楊幺兒的身上…… 春紗緊張,忙擋在楊幺兒跟前,皺眉道:“怎的這樣沒規矩?” 年輕公子們心中又道。 哦,還是個家里重規矩的嬌客! 他們雖然都是些紈绔,但到底都懂得分寸,這與妓。子調。笑可,與正經姑娘,卻是要尊重才行的。 于是紛紛收斂目光,規矩見禮,然后退開幾步遠,又自尋樂子去了。 孟萱見慣了他們不正經的樣子,這會兒乍見他們這么規矩,心下還有些怪異。她不由回頭看了看楊幺兒,心道,這位姑娘從頭到尾沒開過幾句口,但卻仿佛有種奇異的力量,叫那但凡遇上她的人,都敬畏她、害怕她,什么事都為她辦得妥帖了…… 孟萱心下酸酸,卻到底不敢表露。 楊幺兒對這些是一概不知的。 這是她頭一回見到這樣多的人,又見到那樣多的食物,那長長的桌案上,擺滿了吃喝的東西。仆婦們來往擺著瓜果茶點。 忽聞一絲樂聲起,她扭頭看去,便見女子們懷抱一些東西,伸手彈來彈去,便有聲音發出。實在過于有趣了! 春紗見她看得出神,笑道:“姑娘今日走了不少路了,不如坐下來看罷,這樣省力些?!?/br> 也不消旁人動手,蕭光和當即便拖了把椅子過來,道:“姑娘坐著瞧吧?!?/br> 他這樣殷勤,頓時引得春紗多看了兩眼,心頭頓生危機之感。這人不會是對姑娘有什么非分之想罷? 蕭光和拿了椅子來也就罷了,他還轉身去派了兩個小廝去,抬了張桌案過來,又命人擺了食物…… 這一番動作下來。 莫說春紗了,就連孟萱、李家姑娘都側目了。 蕭光和可不是會喜歡向女子獻殷勤的人。 楊幺兒的心思已經被勾走了。 這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 有人念詩,有人將詞編作樂來唱。有女子行過,跟前都帶過一陣香風…… 楊幺兒在瞧這兒的景,卻不知她也成了別人眼底的景。 幾個年輕公子見了禮走開后,難免有人上來問:“今日鈞定侯的二公子,怎么帶著李家孟家姑娘來了?那戴帷帽的又是誰?” “不知是誰,二公子說是位嬌客,他也是來作陪的?!?/br> “哈哈,誰家姑娘有這樣大的顏面?敢叫他作陪?莫不是東陵李家那位?” “前兩年你們不是見過那東陵李家四姑娘?瞧身形是不像的……” “那還能是誰?京中何時出了這般的女子?可惜戴了帷帽,風采竟只能得窺其一?!?/br> 美的人和事,大家都是喜歡的。 尤其這些個年輕公子,正當年少慕艾的年紀,偏又還未娶妻。平日里見的姑娘,都是京里頭那些打小就熟知的。這一來二去的,瞧得多了,自然也就不覺得新鮮。 難得出個不曾見過的,便如一片灰蒙之中,陡然涌現一抹亮色,實在將眾人的眼球抓得穩穩當當,挪也挪不開。 這里有美麗的、身段柔軟苗條的舞姬,也有歌喉美妙、纖纖玉手的樂伎。 還有或戴帷帽,又或是不戴,但俱都釵環叮當、服飾美麗的貴女…… 掃來掃去。 卻都不及那個穩穩坐著的女子。 眾人瞧不出她的年紀,但滿目都是她的風姿。盡管不露面容,卻已勝過諸人。 于是大家也有了方才蕭光和一樣的心情。 ——瞧不見面容,總叫人覺得心中癢癢。 春紗察覺到打量過來的目光越來越多,可姑娘看得興起,她又不好擋在前頭,免得擋去了姑娘的視線。只能強忍著,等著姑娘看累了便走。 楊幺兒的確是有些乏了。 可她的心性同孩子相近,既是見著了極為有趣的玩意,又哪里肯輕易離去?她甚至一時連疲累都忘了。 蕭光和陪著坐了會兒,便起身去尋他的朋友們玩了。 他們便拽著他問:“二哥大恩大德,告訴我們,那是誰家姑娘?今日二哥陪著她過來,莫不是從前就認識?是不是東陵李家的姑娘?李四的meimei?還是李四的jiejie?” 蕭光和行二。 這些人一狗腿起來,便管他喊“二哥”。 見他們俱都來問,顯然好奇極了,蕭光和頓生得意。還是他聰明,一眼便瞧出來對方是誰了。只是這話,他可是不會說的,盡管叫他們猜去! 這樣的秘密,叫他一個人知曉就夠了??磩e人絞盡腦汁,豈不有趣? “自然不是東陵李家的,誰家的,卻是不好說的?!笔捁夂凸首魃衩氐氐?。 說罷,他便在周圍游走一圈兒,還去摘了兩根草送給樂伎。至于為何不送花,這個時節便是沒有花開的。 漸漸天色黑了。 蕭光和再回到這邊來,便又邀楊幺兒上船游湖。 這次楊幺兒點頭點得更快了,帷帽之下,她微微瞪圓了眼,眸底閃著光。她定定地看著湖上??康拇蟠?,那船可真大呀……上面掛滿了燈,亮堂極了。還有各色的彩帶點綴,大船看上去就像是個放大版的玩具。鮮艷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