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等你,很久了、嫡女掌家、網游之笑鬧江湖[全息]、殘喘、擄走少年的惡龍、抬棺人、捆綁錦鯉系統之后[穿書]、重生七九之財貌雙全、海上華亭、冥婚之后
蕊兒搬進燕喜堂,不止宮人們緊張,永安宮里頭那位,氣得更狠。 “派人去問了,如何說?”太后冷著臉道。 跟前的人答道:“說是病了,真的病了,怕將病氣傳給皇上,便趕緊收拾東西去了燕喜堂?!?/br> “沒本事的東西?!碧笠а懒R,“她倒是縮得快!若她真有那個本事,敢叫皇上過了病氣,哀家還要賞她呢!” 徐嬤嬤在下首不疾不徐地道了聲:“太后?!?/br> 太后這才換了句話說:“先前倒是會說話,滿口答應。如今見芳草挨了處置,倒是跑得比誰都快……” 這時候,身邊的大宮女才遲疑著出聲,道:“其實這個蕊兒姑娘,這樣做倒也是樁好事?!?/br> “哪里好了?”太后皺眉。 “正當風口浪尖,她知難而退,也是一出以退為進的棋??!左右燕喜堂也是在養心殿,還愁沒有見著皇上的機會?反倒是就那么杵在皇上的跟前,反而容易招來皇上的不喜?!?/br> 太后倒也明白了過來。連她都不得不將芳草處置了,這時候與皇上硬來,顯然不是什么好事。蕊兒聰明,知道退遠些,倒也利于她永安宮的名聲。日后總歸沒人敢說,她送人去挾弄新帝了。 “那哀家還得賞她了?”太后嗤笑。 大宮女笑著給太后捶了捶肩:“為太后娘娘做事,這就是她的本分,何談賞賜呢?” 太后心胸狹隘,不過在賞賜上倒是大方得很。她冷哼一聲,道:“過兩日,給她送些首飾衣裳,別叫她整日頭上光禿禿的,還親近皇上呢,恐怕誰瞧了都不喜歡!” 大宮女笑道:“太后娘娘仁慈寬和!” 過了會兒,越王照舊進宮請安,陪著太后玩了會兒紙牌,而后同她說起了另一件事:“內閣大臣近來常出入養心殿……” 太后拈著紙牌,漫不經心地道:“這些個老東西,一準兒沒安好心。就算去見皇帝,也未必是為了他好。他們把持著朝政,哪里肯交權?” 說罷,太后怨念起來:“可恨哀家沒有兒子,不然哪里輪得他們和小皇帝來作祟?” 蕭正廷笑了笑,道:“兒臣不就是您的兒子嗎?” 太后看著紙牌,淡淡道:“到底是不同的?!?/br> 蕭正廷聞言,依舊只是笑了笑。 等時辰晚些,蕭正廷便告退了。 他不知不覺又走到了養心殿外,只是這回他沒有去拜見皇上。他只是多走了幾步路,繞到了上回那條巷道。 人的記憶是分外奇妙的玩意,越是只見過一面的,便越容易念念不忘。好似所有的記憶里頭,就只有那驚鴻一面才是鮮亮的。 他就站在巷道口,往著那個方向瞧了瞧,都莫名覺得心情好了不少。 小廝一臉摸不著頭腦,剛出聲喚了句:“王爺……” 卻聽得一陣腳步聲,夾雜著些許女子笑聲近了,正是從那條道過來的……蕭正廷想也不想便返身走了兩步,隱在了拐角處。 從此地看過去,他能望見那頭走來的人。 但那頭的人卻是瞧不見他的。 宮女太監們擁著極為年輕的姑娘,款款朝這邊行來。 她穿著杏紅的短衫,淺色月華裙,行動間如月華籠身。她梳著單髻,眉間綴著一抹花勝,色彩明亮,如她熠熠生輝的眉眼一般,令人見之不忘。 比較起那日,她今日的打扮更有人氣兒了。 但也還是像那月宮下來的仙女。 蕭正廷抿了下唇。 腦中那驚鴻一面的記憶,又陡然被添了一抹光華,在腦子里打了個轉兒,然后往更深的地方鉆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中秋快樂=3= 就不加更啦,因為準備周四v啦!要攢稿子的! ☆、一樁小事 第二十二章 楊幺兒有幾日沒到涵春室去了,燕喜堂的宮人便陪著她四下走走,今個兒往東邊走,明個兒往西邊走。每日有御膳房精心烹制的食物作調養,又有宮人陪著走動,幾日的功夫,楊幺兒面上的氣色都好了許多。 如含了桃花在面上一般。 待走到一條巷道中,春紗突地想起那日撞見外臣的事。 她與楊幺兒低聲道:“姑娘還記得那日見著的男子嗎?那是越王殿下?!?/br> 楊幺兒自是一派茫然。 春紗笑道:“幸而今日沒再撞上了,不然倒是麻煩?!?/br> 越王與永安宮親近,永安宮待養心殿這邊又冷漠得很,宮人們也都是長了眼的,嘴上不說,但心頭卻明白得很。 春紗想了想,還道:“若是哪日奴婢沒陪在姑娘的身邊,姑娘見了他,也要掉頭走才好,撞上就不美了?!?/br> 楊幺兒卻是慢吞吞地打了個呵欠。 春紗見狀,忙扶住了她:“姑娘累了?那我們回去歇著罷?!?/br> 楊幺兒卻瞥了眼前方拐角的地方。 那兒有道影子,露了一點點出來,但是其他人好像都看不見……楊幺兒困惑地收起目光,轉身慢慢走遠了。 蕭正廷還立在那里。 其實只要他們稍往前再行上幾步,就能撞上了。但他們沒有再往前走了,就像是上回一樣,他們又轉身打道回去了。 蕭正廷一時倒也說不清心下是失望,還是好笑。 那宮女說的話,叫他聽了個分明。蕭正廷不由轉頭問貼身小廝:“本王看起來,十分嚇人?” 小廝搖頭如撥浪鼓:“自然英俊非常!英武過人!風度翩翩!” 蕭正廷輕笑一聲,突然道:“封后大典該要近了吧?” 小廝哪里懂得這些事,便閉嘴不出聲了。而事實上,蕭正廷也并不是在詢問他,只是感慨一句,像是在說給自己聽。 “得仔細挑選大禮才是,皇上大婚、封后、束冠親政……都是大事??傇摣I上拿得出手的大禮?!笔捳⒁贿呎f著,一邊往外走,他道:“去捉幾個句麗國人來問問,有什么寶物……” 小廝挽起袖子:“哎!” 楊幺兒回去的路上,春紗還在嘀嘀咕咕地同她說話。 春紗道:“姑娘怎么近日都不去涵春室了?可是皇上特地吩咐了,讓姑娘不用去了?” 楊幺兒點了下頭。 春紗心一沉,道:“這可怎生是好?” 楊幺兒就聽見個“好”字,她便接著點頭,說:“好的?!?/br> 春紗哭笑不得:“哪兒好了?如今皇上都冷落姑娘了,這樣還叫好嗎?” 這會兒楊幺兒又敏銳地捕捉到了“皇上”兩個字,她便再度點頭:“好的?!?/br> 皇上是好的。 教她寫字呢。 想到這里,楊幺兒還有些怕怕。她不記得那兩個字是怎么寫的了,皇上好像念那兩個字念作“月窈”。這字長得太彎彎繞繞了,畫都畫不好,記也記不住??稍趺崔k呀? 楊幺兒聽慣了旁人說她笨的話。 他大抵也會覺得她笨的。 楊幺兒想著想著,便垂下了頭。 春紗見她這副模樣,以為她是被嚇住了,便又只好改口撫慰道:“姑娘也不必擔憂,左右如今宮中的人不多……” 楊幺兒抬手捂著嘴,打了個小小的呵欠。 春紗見狀,更有些慌亂了,忙道:“姑娘別怕,別哭。興許待會兒劉嬤嬤就來請姑娘了……” 話說完,他們已經回到了燕喜堂中。 燕喜堂中不見劉嬤嬤的身影,倒是見著了蕊兒。她由一個小宮女陪著,站在院子里曬著太陽,見楊幺兒回來,便連忙露出討好的笑,還主動朝楊幺兒走來,嘴上道:“我病已痊愈,便想著今日來和楊姑娘見個禮,說會兒話,誰曉得楊姑娘出門去了……” 她說了一長串的話,然后靜靜等著楊幺兒理她。 楊幺兒盯著她瞧了瞧:“哦?!?/br> 其實換做往常,楊幺兒連聲都不會出的。只是這個人好像總在院子里頭晃蕩,可能得和她說話,她才會停下來。 蕊兒等了會兒,卻沒等到下文。 她只好又張嘴道:“我和楊姑娘從一個地方出來的,日后若是想念家鄉的時候,湊在一起說說話,也不覺得孤單?!?/br> 春紗聞言,暗暗點頭。 這蕊兒姑娘這句話說得倒是不錯,楊姑娘從千里外來到皇宮,若真有想家的時候,能有個人在旁邊陪著解解鄉愁倒也是好事。 但楊幺兒卻如木頭人一般站在那里,沒有半點表示。 蕊兒一早做好了哄住楊幺兒、討好楊幺兒的打算,但無論她說什么,人家都不接招,這便難了。 蕊兒想了想,只好道:“我從前見過楊家嬸娘的……” 楊幺兒睫毛動了動,但還是沒說話。 蕊兒又道:“我從岷澤縣走的時候,還見著你娘她站在李家附近的那座大牌坊底下,應當是在念你呢……你弟弟也交了束脩讀書去了……” 蕊兒想說,我們都是一樣的。 家里窮苦,沒有半點法子,所以拿我們去換了錢,他們過上了好的生活,咱們一塊兒住在了這個地方。我們不如親近些,互幫互助? 那話到了嗓子眼兒里,蕊兒不敢說,她怕叫周圍的人聽見了,對她心生嘲諷。 蕊兒咬了咬唇,便干脆伸出手去,要拉楊幺兒。 這時候卻聽見一道聲音響起:“都杵在這里作什么?怎么好叫姑娘久站在這兒?不扶著進門坐下說話嗎?” 這一串問話,將眾人都敲醒了過來。他們朝門邊看去,就見劉嬤嬤走進來,步履匆匆,像是有什么急事。 劉嬤嬤在楊幺兒跟前站定,抬手給楊幺兒理了理頭發,道:“姑娘可別站這兒發呆了,快快隨老奴走一趟,都等著呢……” 誰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