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事實上,許學軍比她更緊張,哪怕昨個兒夜里他倆已經成了夫妻,可因為他昨天灌了兩杯酒,腦子里暈暈乎乎的,壓根就沒記著事兒。這會兒,瞧著跟自己并排坐在床沿上的小媳婦兒,他完全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唐紅玫等了老半天,才等來了一句“嗯”,要不是她早就知道自家男人是個鋸嘴葫蘆,加上她本身也不是愛使小性子的人,只怕這新婚第二天,小夫妻倆就該鬧別扭了。 好笑的瞧了眼臉比自己還紅的許學軍,唐紅玫忽的不緊張了,笑著開口說起了明個兒回門的事兒。 “我家里的情況你是知道的,我爸是家里的老大,爺奶都跟著我爸媽住。我呢,上頭倆jiejie,都已經嫁出去了。大姐嫁到了別的地兒,家里孩子都還小,明個兒應該不會特地回來;二姐倒是離得近,估摸著能瞧見。我底下還有倆弟弟,都在上初中,正好明個兒學校放假,到時候你就能瞧見了?!?/br> 許學軍幾乎是小媳婦兒說一句,他就點下頭,看著倒是聽得很認真。 其實,正如唐紅玫說的那樣,她娘家的情況許學軍是知道的,多半人也是見了的。尤其是她爸和她叔,特地跟著介紹人來過縣里,把他家里外都瞧了一遍,又仔細打聽過了,才松口同意的。 鄉下姑娘嫁到城里是福氣,可當長輩的,當然還是希望自家女兒能夠幸福的。 當時,許學軍沒有吭聲,卻在心里暗暗發誓,一定會對小媳婦兒好的,讓她過上好日子。 好日子不光是說說的,還得落到實處上來。 就現階段而言,許學軍能做的事情很少很少。他們家吧,到底早些年少了個頂梁柱,就算唐嬸兒干活麻利,廠子里也是能幫就幫,這家底還是薄得可憐。再就是娶媳婦兒這事兒了,哪怕上頭再三強調,要破除封建迷信,該給的彩禮還是得給,不然誰家閨女愿意嫁? 唐紅玫娘家還算是厚道的,考慮到閨女是嫁到城里享福的,自家跟唐嬸兒她娘家又有著拐彎抹角的親戚關系,只要了二十斤米面并十塊錢。當然,這個錢是不會叫唐紅玫帶到婆家的,不過唐嬸兒特地攢了布,依著唐紅玫身形做的新衣裳倒是叫她穿著過來了,比起那獅子大開口的李家,確實不賴。 想著明個兒就要回門了,唐嬸兒是半點兒沒閑著,她知道兒子不大通人情世故,有些事兒就得她這個當媽的來做。 這幾年還算是風調雨順的,鄉下地頭在收成方面比前些年好多了,可這年頭買點兒稀罕東西都得憑票,她就琢磨著,給帶點兒要票才能買到的好東西。 瞅了眼房門緊閉沒啥動靜的兒子兒媳那屋,唐嬸兒進了廚房,打開了靠墻擱著的櫥柜,里頭除了鍋碗瓢盆外,還擱了不少其他東西。 大半籃子的地瓜干,兩包花生瓜子,一包木耳,還有兩包早先備用的硬水果糖…… 唐嬸兒先是把硬水果糖拿了出來,買糖是要糖票的,而糖票這東西就連縣里都不是每個月都有的,算是稀罕物件。 瞧了瞧手頭上的禮物,唐嬸兒覺得還是不太夠,認真的思考了一會兒,她咬了咬牙,把珍藏著舍不得吃的水果罐頭拿了出來??蓜e小看了這水果罐頭,絕對是上檔次的禮物,拿出去,送禮和收禮的都覺得體面,更別提她珍藏著的還有罐頭里面比較罕見的山楂罐頭。 等小夫妻倆從屋里出來后,唐嬸兒已經把明個兒回門要用的禮物備下來了。其實,像這種情況,假如能弄到煙酒就更體面了,可惜許學軍并不抽煙喝酒,廠子里偶爾有發煙酒票,一準兒被老煙槍、老酒鬼搶了先。 光備了禮還不算,唐嬸兒還有話要叮囑。 “紅玫啊,我也懶得同學軍說了,橫豎說了也沒用,答應得再好,回頭他還是嗯嗯啊啊的,就不費這個勁兒了。我同你說,這些是給你帶回娘家的回門禮,早些時候備酒席費了些,這個月rou店又沒開門,照道理,怎么說也該叫你割塊rou回去的。咱們就先這么著,等正月初二那回,我提前想想轍兒,看能不能多弄點兒票來?!?/br> 唐嬸兒依稀記得親家公是抽煙的,不過鄉下地頭抽的都是自家卷的煙,至于酒,稍微上了年紀都愛喝,像她娘家兄弟每回見了酒,那眼神兒,锃光瓦亮的,比家里這大燈泡可亮堂太多了。 “媽你放心,我娘家人你也是知道的,不打緊的?!碧萍t玫也想光鮮亮麗的回門,哪怕她本人不在意,也要考慮娘家人的感受。 城里人道鄉下人淳樸,其實鄉下地頭是非更多,誰家日子過得好,誰家孩子出息,這些全是三姑六婆平日里掛在嘴上叨叨的。又因為唐紅玫她媽進門連生了仨閨女,早些年那日子真叫是泡在苦水里似的,也就是后來她大弟二弟先后出生,外頭的流言蜚語才少了下來,連她爺奶都漸漸好說話了。 當然,這些話就沒必要同婆婆說了,就是唐紅玫懷疑,以她婆婆的精明,怕是早在相看前,就已經打聽清楚了。 …… 話分兩頭。 卻說興安公社第三大隊里,唐爸唐媽早就望眼欲穿的盼著了。尤其是唐媽,她雖更偏愛后頭生的倆小子,可對自家的仨閨女也還是疼愛的。尤其在生下唐紅玫后,她終于生了兒子,就老感覺后頭這倆皮小子是唐紅玫帶來的。 到了正日子,唐媽一早就打發家里倆皮小子去村口大樹底下等著,還特地叮囑道:“別光想著玩,看見你們三姐立刻回家報信聽到沒?不然叫你爹揍你!” 唐家倆兄弟打小就跟在他們三姐的屁股后頭,姐弟仨早先幾乎是形影不離了。前日唐紅玫嫁出去了,哥倆還偷偷的紅了眼圈,哪怕心知jiejie是高嫁了,心里依然滿是舍不得。明明爹媽說了昨個兒jiejie不會回門,哥倆還是跑去村口等了大半天,直到下午瞅著天色不早了,才戀戀不舍的回家來。 這會兒,一聽到唐媽的話,哥倆就格外大聲的喊了一嗓子,高高興興的轉身跑了,眨眼間就跑了個無影無蹤。 唐媽瞅著這倆小子的開心勁兒,又好笑又有些難過:“紅玫嫁得好我是高興,可這也嫁得太遠了點兒。唉……” 今早專程回娘家的唐紅玫二姐頓時有些哭笑不得:“媽,大姐嫁到臨縣公社里,還能說是嫁的遠。紅玫就嫁到了縣城里,統共也就那么十里地,遠啥呢?” “你離娘家才三里地,我都嫌遠,只恨不得當初應了隊上人家,天天見著才叫好?!碧茓屨f著說著,眼圈都紅了,“紅玫這孩子打小就懂事,從沒叫我cao過心,看她嫁到城里享福我也高興,可我老擔心她婆家嫌棄咱們是鄉下人?!?/br> “就這事,媽你從相看開始說,這紅玫都嫁了,還提它干啥?再說了,地里刨食的泥腿子能跟吃供應糧的城里人比?你現在是舍不得了,可這么好的婚事擱你眼前,你要是不答應,怕是得后悔一輩子?!?/br> 似是被二閨女說服了,唐媽剛要點頭,就看到自家皮小子從遠處飛奔而來,邊跑邊扯著嗓門大叫:“媽!二姐!我三姐和三姐夫來了!” 當下,唐媽忍不住往前頭走了好幾步,跟她一樣的還有她二閨女,母女倆皆一臉期待的迎了上去,伸長脖子往遠處看。 因著是農閑時分,生產隊上的活兒都停了,就算鄉親們本身閑不住,也多半是在家里做些手工活兒,或者干脆就蹲在房檐底下閑嘮嗑。親眷們早就知道今個兒唐紅玫要回門,就算沒早早的守著,也算著時間差不多了,相繼往唐家趕。 等唐紅玫和許學軍被鄉親們簇擁著過來時,唐家院子里外都擠滿了人。 出嫁的閨女第一次回娘家本就稀罕得很,更別提唐紅玫還是嫁到了城里。別說在他們生產隊是頭一份,就算擱在整個公社,那也一定叫人羨慕得很。 唐紅玫雖然早就料到會有這么一出,可就連她也沒想到會有那么多人等著她,一時間難免有些緊張。 她都這樣了,許學軍幾乎都要懵了,只老老實實的提著從家里帶過來的回門禮,寸步不離的跟在唐紅玫身邊,卻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那些看著就一臉熱情的鄉親們。 幸好,唐紅玫她二姐是個會來事兒的,見狀忙上前打圓場:“瞧把咱們城里姑爺給驚的,來來,先進屋喝口熱水,暖暖身子再說。今個兒是請了假的吧?能待到晚間再回去吧?” 就算再怎么不善言辭,點頭搖頭總是沒問題的,許學軍聽了這話心下松了口氣,忙點頭說是。 這會兒,唐紅玫也回過神來了,笑著從許學軍手里拿過回門禮,轉身交到了她媽手里:“媽……” 唐媽張了張嘴,還沒開口就先紅了眼圈,雖說唐紅玫這婚事她是千萬個愿意的,可嫁到城里終究跟在鄉下地頭不同,旁的不說,她大閨女二閨女農閑那會兒還能過來竄個門子,三閨女這樣的,可不得一年只見個一兩回? “先進屋,進屋再說!”一直待在堂屋里沒出去過的唐爸終于忍不住走了出來,他一開腔倒是管用,幾人忙先進了堂屋。 等進了堂屋,唐紅玫這才發現,她爺奶她叔嬸以及親近的幾房人都已經等在里頭了。她忙拉著許學軍一起走到爺奶跟前,雖說前個兒是見過的,不過她還是重新做了遍介紹,讓許學軍跟著她喊爺奶。 這年頭各家各戶親戚都多,更別提鄉下地頭了,要知道,唐紅玫她爺奶就生了七個兒女,哪怕姑姑們都嫁出去了,剩下的也不少。再有就是,她爺爺親兄弟就有五個,雖說今個兒并沒有全部到齊,等著的人也是不少。 許學軍跟著唐紅玫叫了一圈人,愣是在十二月的天氣里,急出了一頭汗來。至于小夫妻倆帶來的回門禮,也早就叫唐媽拿著分了出去。 回門禮這玩意兒吧,其實就是一個臉面問題,這個跟彩禮不同,并不是專門給娘家人備的,而是叫親朋好友、鄉里鄉親們看看,嫁出去的閨女在婆家很是得臉。當然,也不是全部分掉的,糖塊瓜子啥的也就算了,那個山楂罐頭唐媽咋都舍不得分著吃,干脆給她婆婆先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