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說完也不管李明軒的反應,就離開原地,向自己的院子走去。 李明軒站在原地,看著meimei氣哼哼的離開,也沒有去追,只是滿眼笑意的看著meimei離開,到了她自己的院子才放心。 在心中感嘆:“剛剛還想夸她長大呢!轉眼就又變成小孩子脾氣了?!?/br> 李明軒等meimei到了她自己住的院子,才離開內院向外院走去。 兩日后,國公爺李源林和崔夫人為了恭迎老國公和老夫人回府帶著全府的人候在大門前。 國公爺李源林和崔夫人在最前面,其次是府里的少爺小姐們,然后是李源林的小妾們,最后才是府里的下人。 此時就算是江氏也是和張玉他們一樣,一起站在姨娘們的隊伍里,和站在最前面的崔夫人相比,等級十分分明。 張玉用眼睛的余光偷偷的打量著和她站在一起的江氏,想看看江氏此時倒霉的樣子。 自從穿越到古代后,張玉覺得自己的生活每天也挺乏味的。除了逗逗兒子女兒,每天都無聊的要死。 所以張玉現在都是為自己找樂趣,希望時間不要那么無聊。 張玉發現江氏面帶笑容,一點都看不出她勉強的樣子。 此時張玉在心中由衷的佩服這個女人,不禁心里感嘆江氏真的不簡單??! 因為小廝向國公爺李源林匯報說老夫人他們的車子現在到了街道口,不久就要到了,所以張玉的注意力很快的從江氏的身上收了回來。 張玉打起精神應付起目前的狀況。 因為張玉從丫環那里打聽來了一個不好消息,自己是除了江氏外,最不受老夫人歡迎的人了。 聽說自己當年跟著國公爺李源林回國公府的時候,老夫人看在自己為國公爺育有兩個孩子的份上,對自己還不錯。 但是自從原主失寵后,原主開始斂財的行為被老夫人知道后,老夫人對原主就一直淡淡的。不過對兩個孩子沒怎么變化,畢竟兩個孩子是國公爺李源林親生的,老夫人自己的親孫子。 所以老夫人沒有遷怒李清霏和李明軒,而是想要讓他們母子三人盡量少見面。避免兩個孩子向他們的生母學習了那些不好的習慣。 因為當時老夫人的身體已經不好了,沒有那么多的精力。所以就交代了自己的陪嫁嬤嬤,讓她多注意一些那兩個孩子的情況。 隨著馬車輪子的停下,張玉也不敢繼續亂想下去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張玉就做出一副認真的樣子,候在門口。 當馬車停下后,老國公也沒有要人扶,就自己先利索的從車上跳了下來。 看的一旁的李源林趕忙上去扶著他,擔憂的說:“父親,您小心一點?!?/br> 老國公李成龍對著長子語氣豪邁的說:“怎么?敢小瞧你老子?不要看你老子現在年紀不小了,但是收拾收拾你這個不聽話的小子,還是可以的?!?/br> 李源林看著老父在這一群小輩的面前越說越不著調的話,哪里還顧忌那么多,趕忙打斷了他的話。 對他說:“父親,您一路辛苦了。您先進府里休息一會兒,先喝杯茶。兒子一會兒和母親一起進去?!?/br> “哼!不要以為老子不知道你心里想的什么?不就是怕在一群小輩面前丟人嗎?”老國公說完后就邁著步子進府了,絲毫不在意李源林的反應。 說來,靖國公府的這位老國公也是一個‘異人’。 靖國公府從祖上開始,都是走的文人的路子。只有這位老國公偏偏從小喜歡習武,不喜學問。 老國公爺的父親為此沒少動用家法。但是打也打了,說也說了,就是絲毫沒有作用,無奈只好默認了他學武的事情。 沒想到老國公還真有學武的天分,在拜得名師指導后,他的進步更是大。 后來因為外敵來犯大庸的邊境,老國公不顧家人的反對,去了戰場。更是好運氣的一戰成名,讓老國公的父親哭笑不得。 因為兒子走了學武的路子,所以老國公的父親就打了孫子的注意,也就是李源林兄弟倆的注意。 趁著他去打仗的時候,把自己的孫子李源林兄弟倆培養成了文人溫文爾雅的模樣。 等到老國公回來發現的時候,只能對著自己的父親氣哼哼的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 等到老國公的父親百年之后,老國公對著兩個學問的兒子更是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 也許是一起被父親教訓的原因,李源林兄弟倆的感情出奇的好。 老國公李成龍打著和自己父親以前一樣的注意,既然兒子不行就培養孫子的想法,對著自己當時的三個小孫孫開始了武藝的培養。 不過結果是令人失望的,李明睿兄弟三個都更喜歡學問,而且學的都比武藝好。 為了不耽誤三個孫子的前程,老國公李成龍只能心痛的讓三個孫子跟著他們的父親一起走上學問的路子。 所以別看老國公現在年紀不小了,但是他的身體一直都是很好的,很少生病。 至于他說到的教訓兒子的話,也是能夠做到的。 馬車里,老夫人聽著老國公的話,對著一旁的陪嫁嬤嬤說:“你看這個死老頭,年紀都這么大了,也不知道給兒子留些面子?!?/br> 因為老國公和老夫人的感情很好,所以在沒有外人的時候,老夫人對老國公的描述話語表現的很少隨意。 老夫人的陪嫁嬤嬤聽著老夫人稍嫌抱怨的話,只是微笑一下,并不在意。 顯然對于老夫人此類的話是聽過不少。 扶著小丫鬟的手,老夫人慢慢的從車上下來。 崔氏看到自己的婆婆下來后,趕忙上向前去,給老夫人請安說: “兒媳見過母親。母親這一路走來,可還安好?” “好好好,一切都好。好孩子,你這些年管家辛苦了?!崩戏蛉死奘系氖州p輕的拍著說。 聽著老夫人話中的理解之意,崔氏眼中泛起點點霧氣,心中也充斥著淚意。 因為眾人都在大門口候著,崔氏多少顧忌著臉面,也沒有多說什么。 崔氏扶著老夫人,在門口簡單接受了眾人的跪拜。之后就大家一起去了老夫人所住的院子。 正堂里,老國公已經大喇喇的坐在上首,手里端著一杯茶在細細品嘗。 第49章 49章 不要看老國公是學武之人,就覺得他沒有文人的教養。 其實不然。 老國公雖說是學武的,但是身上也帶著nongnong的貴族氣息,這是怎么也無法忽視的。 等到老夫人和崔夫人他們一起到了后,老國公和老夫人才開始正式的接受眾人的跪拜。 國公爺李源林和崔夫人帶著眾多兒女先行跪拜,然后是各位姨娘。 老國公李成龍在眾人問過安后,有些火急火燎拍著長子的肩膀的對他說:“嗨,你這個小子,真是欠揍??!我又多了兩個小孫孫的事情,你怎么沒有寫信告訴我和你母親?” “父親,我不是故意...........”李源林開口辯解到。只是他還沒有說完就被老國公打斷了。 “我不聽你說,你不就是不想他們跟著我學武嗎?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的小心思。你打著什么注意,我可是都知道?!?/br> 別看老國公李成龍自己在那里說的好像很生氣的樣子。其實他自己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是狂喜。 為了不讓自己的長子覺得他是對的,也不想讓長子拿這件事邀功,所以自己就先發制人了。 對于自己多了兩個小孫孫的事,他其實蠻開心的?,F在有了兩個可以培養的小奶娃,他相信總有一個可以繼承自己的一身本領。 當然,如果有兩個繼承衣缽的人,自己就算睡覺也是會笑醒的。 咳咳,這個想法,自己就默默地先放在心中,看情況再說吧! 其實李源林想對自己父親解釋說:忘記告訴您老人家,真的不是有意的,誰讓這段時間府里的事情太多了呢?自己是真的忘了。不過忘了說確實是自己的不對,也確實該被罵。 應老國公要看新的小孫孫的要求,出生不久的四少爺和五少爺被奶娘抱了過來。 這個時代,因為男子傳宗接代的要求,就沒有人不喜歡男娃的。所以孩子一被抱出來,老國公爺和老夫人就一人抱了一個在懷里。 兩位老人抱著孩子滿臉的笑容,笑的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 兒孫昌盛,是家族興盛的前提。再多的族人都不及親兄弟來的可靠。 抱到孫子的老國公爺心滿意足的問:“兩個小兒的名字有沒有起好?叫什么名字?” “回父親的話,孩子的名字兒子還在考慮中。所以目前并未起名?!眹珷斃钤戳只卮鸬?。 “哦?孩子都出生這么長時間了,你居然還沒有起好名字?你這個爹當得也太不稱職了。既然你還沒有想好起什么名字,那就由我來起名字好了?!崩蠂珷斃畛升垖χ约簝鹤硬粷M的說道。 李源林很想對自己父親說:“這個事情就不勞煩您了,兒子可以自己取的?!钡强粗约焊赣H興致勃勃的樣子,不知不覺這句話就咽進了肚子里,沒有說出來。 老國公爺李成龍可沒注意到長子的這些變化,他正在冥想些好名字給兩個孫子呢! 很快,李成龍就想到了兩個名字,分別是李明庭和李明哲。李成龍自己對這兩個名字都很滿意,但是就是不能取舍這兩個名字哪個適合小四哪個適合小五。一時之間也有些糾結。 熟知老伴品性的老夫人看著他一副糾結的樣子,開口對李成龍說道:“老頭,你有什么事很為難嗎?我怎么看著你很是糾結???你說出來,看我能不能給你提些參考意見?!?/br> 聽到自己夫人這么問,李成龍就把自己糾結的事情說了出來。 老夫人聽完李成龍的敘述后,很是果斷的開口說:“妾身覺得李明庭適合小四,李明哲更適合小五。你看怎么樣?” 雖然不知道老妻為什么這么說,但是李成龍沒有反駁老妻的話。而是點頭表示自己聽到了。 然后就拍磚定板的說:“好,就按你的意思辦,小四叫明庭,小五就明哲?!?/br> 要問老夫人為什么要給小五起名為明哲,那就是老夫人希望小五不要繼承他姨娘的那些蠢笨,她希望小五做一個明辨是非有哲學的人。 其實當老夫人知道小五是兒子的張姨娘生的時候,還以為是兒子的另一個姓張的姨娘呢!所以當崔氏說小五是張玉生的時,老夫人還是挺詫異的。以自己對兒子的了解,張氏那個人真的不是兒子喜歡的類型。兒子喜歡的就是江氏那樣的,要不然江氏也不會一直被兒子寵愛。 老夫人向兒媳崔氏細細詢問了張氏懷孕生子的始末,最后不得不感嘆句:張氏的運氣真的是太好了,在那樣不受寵的時候也能意外懷孕生子,難道張氏就是傳說中的易孕體質嗎? 自此,老夫人心中就存下了這么一個疑問。雖說老夫人沒有明確的說什么,但是在心里對于張氏是不是易孕體質有了一個模糊的答案。 因為老國公爺李成龍和老夫人連續趕路回京,一路上舟車勞頓,所以就讓自己的兒子兒媳帶著眾人回去了。 李源林夫妻倆帶著兒女們離開了,崔夫人回去后就開始準備晚上的家宴,為老夫人他們接風洗塵。 福園 今天一天張玉都是提心吊膽的。因為她以為老夫人會給自己沒臉,所以張玉今天一整天都有些戰戰兢兢的,深怕自己被教訓。不過誰知道老夫人根本就沒理過張玉,除了對崔夫人有個好臉,對其他人一直都是淡淡的,不愿多談的樣子。 如果老夫人知道張玉的想法一定會嗤笑她的。就算為了她生的三個孩子,老夫人自己也不會給她沒臉。這可是關系到三個孫子孫女的臉面,小事情自己不會和張氏計較的。 作為現代人的張玉,畢竟沒有接觸過古代大家閨秀的教育,所以有時候也會陷入自己不知道的誤區。 回到福園,張玉也不管那么多了,累的直接做到了矮椅上,一下也不愿意動。 吩咐紅錦說:“紅錦,去把黃鶯叫過來,讓她進來幫我按摩一會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