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
拓拔宏心想。 他不能與她正面起沖突。 她是皇太后。她是他的養母,不管上一輩有什么樣的恩怨,她撫養他,待他恩重如山,他沒有辦法背叛他,沒有辦法傷她的心。他就熬吧,畢竟,他還年輕,他才二十出頭,而她已經四十多歲了。 她沒有多少日子了,總歸有一天要走在他前頭。等她死了。這天下就是他的了。 太后撫養拓拔宏到十五歲。十五歲以后,拓拔宏娶妃納嬪,開始獨立辟宮居住,她大概是身邊無人寂寞了,漸漸開始縱欲。先是寵幸李沖,時常將其召入寢殿秘會,后來又看上王睿,二人并寵。宮中流傳著她的緋聞艷情,各種閑言碎語,她似乎是全不當回事,只管縱浪。拓拔宏看在眼里,也不說話,假裝不知道。 從方山回來之后,她卻好像是轉了性了,接連一個多月,意外地沒有召見李沖或王睿,對外說是身體不適。拓拔宏去看她,她精神的確不太好,臉色有些蒼白,御醫說是著了風寒,一直在吃藥。 拓拔宏深夜,從夢中驚醒。 他睜著眼睛,再也睡不著,腦中回想著從方山歸來,她說的話,她的面容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殿外響起了轟隆隆的雷聲。他聽著電閃雷鳴,心情難以平靜。 馮綽也醒了,伸手抱著他:“皇上怎么了?怎么不睡了?” 拓拔宏道:“外面在打雷?!?/br> 馮綽靠近了,摟著他頭,貼在自己懷中:“皇上怕打雷嗎?沒事的,妾陪著皇上?!?/br> 她輕輕撫摸著他的臉。 拓拔宏道:“你睡吧,朕忽然想起白天還有一些奏章沒處理,朕要去忙一會?!?/br> 他安撫了馮綽,輕輕下榻,無聲無息穿上了衣服,在馮綽目光注視下,走出殿門。 他沒叫任何人陪同,只是獨自提著燈,來到太后的寢宮。他沒有讓宮人通報,只是腳步輕輕走了進去。 這深夜里,太后竟然沒睡。 殿中點著燭。 她獨自躺在榻上,手里正拿著一把破碎的玉梳在把看。那是一把鳳棲梧桐雕刻的玉梳,只是碎了好幾塊,已經拼湊不出形狀。她反復翻看著這梳子的碎片,仿佛在回憶什么。她想的專注,連拓拔宏的腳步聲都沒有聽見。 拓拔宏喚了一聲:“mama……” 她看到他了,收起梳子,抬起頭面帶微笑。 “皇上……” 拓拔宏無聲走上去,跪在榻前。兩人像天生的默契一般,太后伸手摟抱住了他,拓拔宏也同時伸手,抱住了她的腰。 “怎么半夜不睡?” 太后病中,難得的溫柔,拓拔宏仿佛回到了小時候。他回答道:“宏兒睡不著,想您?!?/br> 太后撫摸著他頭發:“好孩子……” 拓拔宏盼著她死。 可他又怕她死。在朝堂上,他希望她早日離開,早日放手,可私底下,埋在她溫暖的懷里,他又渴望她能永遠陪著他,永遠不要離開。他的精神永遠跟她同在。 太后不知道拓拔宏為何今夜突然變得脆弱了,這樣離奇地走進宮來擁抱她。她心中若有所感:“皇上今天是怎么了……弄得我都有點心慌了?!?/br> 拓拔宏仰頭望著她,目光十分真摯誠懇,道:“太后往后,不要再親近那些小人了,太后要是寂寞了,宏兒來陪您。宏兒可以陪太后說話,給太后解悶?!?/br> 太后笑了笑。 她聽出他意有所指,不免有些赧然了,笑說:“皇上這是怎么了……突然說這個……” 拓拔宏說:“宏兒只是想多陪陪太后?!?/br> 太后撫著他臉蛋,隱隱有些戀戀不舍地嘆道:“皇上還是回去吧。這大半夜了,該去休息了,我也要睡了。有什么話咱們明天再說,今天太晚了?!?/br> 拓拔宏凝望她不語。 太后安慰道:“皇上回去吧,我沒事?!?/br> “太后……” 她低聲勸道:“回去吧……” 拓拔宏執迷了一會,終究還是放棄回去了。 心中有種說不出的低落蕭索,他感覺很難過。 他離去之后,太后獨自睡了。 太后有點后悔。后悔了當初將李益的尸骨和遺物還給李家。讓他和宋慧嫻葬在一起,萬一他們到地下,又一塊做夫妻去了,她覺得不高興。當初應該留著的,這樣她就能攜著他一同入土,在地下還能相見。 冥冥之中,她好像能預見自己大限將至。 她身體一直不太好,時常臥病,但以往都沒有想到過死,唯獨這一次,她隱約感覺到時日無多了。 她很高興。 死亡對她來說是一種解脫,她好像要赴一場來生的約,心中充滿了想象和期待。她為此早做準備,立下了兩份遺詔,分別交給身邊的宦官,和親近的大臣。 她很想見李益。 她不想見拓拔叡。拓拔叡,跟他在一起累,她要精心打扮,要察言觀色小心翼翼,要亦步亦趨地跟著他的心。拓拔叡是個孩子,他愛走馬觀花,他愛任性玩鬧,他喜歡美人。他要是看到她老了,沒有年輕時那樣美麗,就不會再喜歡她了。但是李益不同,李益是不會嫌棄她的,不管她變成什么樣,李益都會愛她。 他是那樣的人,他的愛情稀有,溫和,綿長而持久。在他面前,她是充滿自信的,感覺自己是這世上最美麗,最有魅力的女人。 拓拔宏無事便來崇政殿,到榻前來陪她,同她說話,伺候湯藥飲食。他好像生怕她會死了似的,時常夜里在殿中呆到很晚。到后來,他對她幾乎是寸步不離。 她不肯再用藥。 拓拔宏勸她吃藥,她嘆說:“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清楚,再吃藥也沒有用,撤走吧。生死壽短,閻王爺自有吩咐?!?/br> 拓拔宏安慰道:“太后多想了,只是小病,吃一陣藥就好了?!?/br> 太后道:“這藥太苦了,我這一輩子沒斷過,受夠了,我不想吃,你別再勸了?!?/br> 拓拔宏默默無語。 停了藥之后,她病情加劇,身體狀況惡化的更厲害了。 第152章 終章 到最后, 她停止了用藥,并且中斷了飲食。 最后的日子里, 她也一直清醒。拓拔宏陪在榻前,聽她一件一件, 交代身后事。她唯獨放不下的是馮家, 擔心自己走了以后, 馮家會敗落。她對拓拔宏說:“我死之后,萬望皇上遵照我立的遺囑……不可更改。朝廷, 以后就交給皇上了。你要像你父親、祖父一樣承擔起天下的擔子, 做一個好皇帝?!?/br> 馮綽站在一邊, 手帕掩著面, 悲傷哭泣。太后拉著她的手,輕輕放在拓拔宏手中,目光懇求地說:“我把阿綽交給你了。我不在了, 她一個人在宮里無依無靠, 盼著皇上能好好待她,別讓她受委屈?!?/br> 馮綽眼淚漣漣不止:“姑母……” 拓拔宏紅著眼睛道:“朕答應太后?!?/br> 她輕嘆道:“這樣我便放心了?!?/br> 沒有什么可留戀的了。 拓拔宏已經長大了,成婚了,他可以獨立承擔起帝王的責任。這世上已經沒有什么東西再讓她留戀了。 昏昏沉沉間,她感覺到有許多靈魂漂浮在空中,他們在向她招手。她看到了拓拔叡,看到了烏洛蘭延, 李益。她看到了拓拔泓。 她看到了常太后,李氏……她還看到了她的父親、母親。他們依然是生前的模樣, 像一層稀薄的霧,無聲無息地懸在半空中,注視著她,等待著她的加入。 他們一動不動,目光一模一樣,好像在說:你終于來了。 你終于來了,我們等了很久了。 她臨終的樣子有點可怕。拓拔宏陪在榻前,她迷迷糊糊中,一直伸出手去在半空中揮動,好像在摸索什么,口中則念念有詞,好像看到什么人影。拓拔宏順著她的目光望去,只看到空空如也的大殿,和被風吹動的帷幕。他怔怔地愣了很久,一時腦中空白,什么也想不起。 她在一個寒冷的冬夜里過世。天氣非常冷,吹了一天的風,宮門外的松柏都被吹歪了。到夜晚的時候,下起了大雪。拓拔宏知道她要不行了,接連幾日寸步不離地守在榻前。平常夜里,她總會同他說說話,但那天夜里,她一直閉著眼睛。她已經連著三日水米未進,拓拔宏知道她沒有力氣說話,也不忍打擾她,只是在一旁用帕子沾了水,擦拭她的臉。宮外面,馮朗來求見,說是有事要見太后,拓拔宏輕喚道:“太后,國舅來了?!?/br> 她沒有出聲。 拓拔宏以為她沒聽見,再喚:“太后,國舅來了?!?/br> 她靜靜地躺在榻上,面如死灰,沒有絲毫的反應。 楊信將馮朗引了進來。 馮朗來到榻前跪下,望見太后已經沒了聲息,便埋頭在此地,唏噓流涕痛哭起來。拓拔宏聽的惆悵,只是低頭不語,楊信則在一旁安慰攙扶馮朗。 馮朗同太后,兄妹之間感情是很深厚的,拓拔宏知道。但馮朗此番并不是為哭喪而來,他哭了約有半刻,便拭了淚起身,含著悲痛,向拓拔宏道:“皇上,太后恐怕,就在今明兩日了。太后若山陵崩,朝中恐怕人心有變,為防不測,皇上應當早做準備,切莫沉溺于傷痛?!?/br> 拓拔宏道:“朕知道?!?/br> 拓拔宏召令幾位重臣進宮侯旨,以防變故,同時召見禁衛軍將領,吩咐宮中戒嚴的事。旨意傳出后不久,李沖等一干大臣十幾人便連夜進了宮,拓拔宏讓他們在外殿等候。同時,禁衛軍也行動起來,一面向京中各大營派出人馬監視,一面將平城宮各宮門,以及重要的大殿層層把守。拓拔宏跪在榻前,久久的等待。 天亮之前,她終于斷了呼吸。 御醫宣布了太后崩逝,殿中便響起了一片哭聲。 拓拔宏已經悲傷的太久了。 此時此刻,他茫然之中,有種解脫的輕松,如釋重負。她死了,從今往后再無人控制他,他得以自由,可以真正做一個皇帝,開始自己的人生了。這是他向往已久的,盼了這么多年,終于實現。 他沒落淚,哭不出來。 所有人都哭,他知道,這些人的眼淚都是假的,都是偽裝出來的。他們并不難過,真正難過的人是他。但是真正難過的人不哭。 楊信的臉色很難看。 從太后病重日開始,楊常侍的表情就不那么愉悅了。拓拔宏看著這人,心想,他是一條狗。主人死了,他也沒好日子了。拓拔宏不喜歡這個人,甚至說的上厭惡,原因無他,因為楊信此人實在是作惡多端。他是太后的狗,是太后的匕首,太后死了,拓拔宏第一個要收拾的就是他。楊信大概也看出來了,近日很是惶恐。 他打量著這些朝廷大臣,心里一一盤算著,哪些人是忠于自己的,接下來可以重用。而哪些人是太后舊臣,應當疏遠打壓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不能cao之過急,但是他心里得有數,做長遠的打算。馮氏一黨勢力太大,他必須要開始清除。當然了,眼下,太后還尸骨未寒,不管是哪一系,他都需親重,以禮相待。 朝臣們共同商議,準備料理太后的喪事。 宦官請出太后遺旨。 遺旨主要關乎兩件事。 一件事太后的喪葬事。太后生前曾將自己的陵寢定在方山,并且修造了自己的陵墓。她是文成皇帝的皇后,按理說,應當要同文成皇帝合葬,但太后遺囑稱了,要獨葬方山陵。眾臣一致也認同,最后遂定葬方山陵。太后遺旨:山陵之制,務行儉約,其幽房設施、棺槨制造,不必勞廢,陵內不設明器,至于素帳、幔茵、瓷瓦之物,亦皆不置。 對于太后的陵墓規格,盡管眾臣皆請求,一切按照太后金冊遺旨辦。但拓拔宏仍然堅持,將太后的陵墓拓寬六十步,以國君之禮安葬,以示恭敬。 太后另一道遺旨,要求拓拔宏立馮綽為皇后。 拓拔宏向眾臣道:“兒謹遵太后的旨意。只是眼下太后大喪,不宜行冊封之禮,等喪期畢后,一切按照太后遺旨遵辦?!?/br> 眾臣紛紛曰喏。 拓拔宏命人在太后陵墓旁,為自己修建了陵墓,命名為“萬年堂”,表示百年之后,將要歸葬此地,于太皇太后同葬,往去地下陪伴太后的魂靈。以示懷念和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