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節
書迷正在閱讀:救命!我愛上了NPC、了不起的小短腿、我的老公是妹控、七零年代彪悍媳、被各路明星圈養的日子、婚后玩命日常(顛鸞倒鳳)、系統誤我終身、一夜爆紅[娛樂圈]、龍騎士每日訓練心得、[綜水滸]女配不薄命
倒是皇帝陛下從沒領教過這么不端正的睡姿,心里美了許久都舍不得睡去。 第二天,他早早醒來。 見離早朝時間還早,他把茍梁也折騰醒了,兩人躲在被窩里親熱了一番?;实廴讨鴽]脫他的衣服,卻是沒羞沒臊地哄著小翰林,讓他用手給自己紓解一回。 好不容易才把小翰林的手騙進了褲襠里,卻叫童艮生壞了好事! “何事?” 皇帝的聲音比昨夜的風雨更加冷酷。 童艮生抖了一抖,急聲稟報:“啟稟陛下,太醫院呈上急報——狀元樓發生瘟疫,已有數十名學子染上疫疾,兩名學子于昨夜暴斃身亡?!?/br> 第128章 葡萄味的帝王攻(7) 作者有話要說: 抱歉,今天家里出了點急事,我剛回來。先把早上寫好的3000 放上來,休息一下作者君就去碼二更,嗯,得是6000 的大粗長,可能會有一點晚…… 昨夜暴雨,狀元樓內一王姓書生急癥暴斃,匆匆趕來的醫館大夫也回天乏術。 大夫留宿避雨,未曾想又有一名書生發了急癥,這次他趕去及時,雖未能救回人命,卻發現這些癥狀根本不是風寒所致,反而看起來像是疫癥。大夫不敢輕忽,連忙派人呈報太醫院。 太醫連夜趕來,確認了此事。 “……此疫前期病癥與尋常風寒無異,發熱咳嗽,畏寒嗜睡。但病發時患者渾身抽搐,口吐白沫,如今病逝的兩人俱是在病發后不到半個時辰便猝死。此病極為古怪,聞所未聞,太醫院已經布藥燒艾,將有風寒外癥者與其他學子隔離,我等將盡全力找到除疫的藥方?!?/br> “巡防兵已經將狀元樓封鎖,但學子們獲悉此事皆心中惶恐不安,未患病的學子不愿在疫區久留,已經有數人沖撞衙役……” 太醫院院判和京兆府尹相繼匯報之后,大殿之內針落可聞。 皇帝沉聲道:“諸位愛卿有何對策?” 百官四顧而視,博陽侯出列道:“陛下,狀元樓乃京中要地,此番發生瘟疫使得京中人心惶惶,百姓們皆恐懼莫名。老臣以為當盡快將這些學子轉移出京畿,再行治療,以免病癥擴散?!?/br> 負責科舉事宜的禮部尚書出列道:“微臣以為不妥。如此處置未免有枉顧人命之嫌,何況新科在即,將士子逐出京城是何道理?!?/br> “難道這些讀書人的性命,便比天子腳下的萬民貴重嗎?李大人置京中百姓的生死于何地?” “如今轉移怕是為時晚矣,再說又能轉移出去,京畿外的百姓又當如何?” “今科科舉雖為國之盛世,但人命當前,自然要以百姓為重……” “依臣之見……” 百官當朝爭執起來,多數士族皆恨不得將禍源逐出京以保全自身,但也有人認為這樣做徒勞無功,反失人心,實為下下之策。 爭論到后來,大殿之內喧嘩一片。 皇帝眉頭一皺,童艮生揚聲道:“肅靜!” 爭辯聲戛然而止。 眾臣們都知道他們這位皇帝陛下向來是霸道性子,但凡童公公喊出肅靜二字時已經是他耐心將失旁人要倒霉的時候,一時噤若寒蟬。 “這便是你們給朕的對策?” 他的聲音毫無起伏,卻讓滿朝大臣們嚇得跪地稱罪。 皇帝淡淡地掃了他們一眼,道:“傳朕旨意封鎖京城四門,內外禁止出入。楚將軍你親自率軍鎮守城門,若是有人別有居心,擾亂人心就地格殺勿論?!?/br> “鄭太醫,朕派禁軍千人與你驅遣,務必在三天之內找出病源。另,征命京中醫屬,按戶籍前往家家戶戶巡看,若有同病者,立即隔離?!?/br> “禮部,著人入狀元樓勸撫學子,若遇滋擾是非者一律打入天牢,革除功名?!?/br> 被點名的幾人接連領旨。 “至于你等,若誰怕死,現在就可摘下冠冕,朕特許你們攜眷出京?!鳖D了頓,皇帝看向其中一人,“博陽侯以為如何?” 博陽侯驚聲道:“老臣就事論事,絕非出自私心,陛下明鑒?!?/br> 皇帝冷笑一聲,只讓他跪著,接著道:“戶部,全力協助太醫院,一應用藥萬不能短缺。京兆府,京中治安不得有亂,加大巡防,謹防宵小之輩趁亂作祟。非常時期,望各位同心協力,一切以百姓社稷為重。區區一個疫病便自亂陣腳,朕要你等何用?!?/br> 皇帝起身道:“丑話朕說在前頭,但有將此事與鬼神圣德牽扯一處,不論官居何位,享多少祖輩陰葑,朕決不輕饒?!?/br> 退朝后各方聯動,以除疫和治安為第一要務。 皇帝詔命二品以上大臣在御書房議事,直到午后眾臣暫退,他才得以歇一口氣。 “他用過膳了么?” 皇帝按著眉頭,問話時還在想著疫病的事,沒注意到童艮生的臉色變了一瞬。 “陛下,”童公公遲疑地說,“小楚大人一個時辰前從藏書閣離開,似乎自請入狀元樓去了……” “你說什么?” 皇帝神色丕變。 * 這一向熱鬧熙攘的十里長街,在一夜之間冷清下來,只有駐守的士兵立在街道兩旁。 肅穆,沉寂。 入住狀元樓的赴考的舉子和狀元樓中的商戶加起來超過三千人,其中已近百人被診斷出有風寒之癥,這部分人被隔離在狀元樓北邊的一處客棧里。剩下的人則集中在南邊,一張告示貼在街口,有士官不斷通讀陛下的旨意,讓沉郁的氣氛更添加一抹凝重。 繼昨夜兩名暴斃的兩名學子之后,這一上午又有三人死亡。 被圈禁在北樓的學子們看著那些人身上蓋著白布被抬出去,心中惶惶不安。 年紀最小的鹿一鳴抓著趙初陽的袖子,眼中全是驚慌:“我們會不會也……” 他還這么年輕,還沒有金榜題名,怎么能死? 趙初陽無法給他答案,他心中也十分不安,倒是唐清豐在一旁說:“別瞎說,你還要考探花郎呢?!?/br> 有初期病癥的學子們也按照癥狀的深淺被分開,唐清豐三人屬于癥狀較輕的,只是有些發熱,像是尤竫這樣已經病了幾天的,則被關在了另一處。 鹿一鳴眼睛紅通通的,忍著眼淚瞪了唐清豐一眼:“難怪你生的這么胖,心可真寬?!?/br> 唐清豐嘿了一聲,叫屈道:“我安慰你還有錯了?” 說話間,客棧的大門又被打開,三人一同往窗外望去——見不是有尸體被送出去,三人不約而同地松了一口氣。 唐清豐嘆息說:“不知道又是哪位仁兄要進來和我們同甘共苦了……咦,怎么是他?” 茍梁一步剛踏客棧中,迎面就有人急聲喊道:“楚大人請留步!” 卻是在樓上遠遠看見茍梁朝客棧走來的鄭太醫趕了過來,他氣喘吁吁地道:“您怎么來了,此地晦氣甚重,快請回去吧?!?/br> 這位可是皇帝陛下的心尖兒,要是在這里出了差錯,那可怎么了得? 茍梁對他的憂慮視若不見,壓低聲音鄭重道:“鄭太醫,下官對此癥略有耳聞,是故過來看看能否盡些心力?!?/br> “楚大人您曾見過此疫?可有解法?” 鄭太醫連聲追問。 茍梁搖頭道:“只是在書中見過,還需親眼確認之后才行?!?/br> 說著,茍梁把一本書遞給鄭太醫,后者連忙接過,將茍梁帶去用艾草和濃醋除過穢的太醫室內。 待看過書中所言之后,鄭太醫面色變了幾變,凝重道:“這些病患的癥狀與書中所說確實吻合,但這上面卻說的是中毒之癥,并沒有傳染性,若這些學子的病真的是中了此毒,豈非是說……” 有人暗中投毒,謀害科考考生?! 想到此節,鄭太醫倒吸了一口涼氣,如果真是如此那謀劃此事的人當真喪心病狂,竟想要以毒殺死這么多考生,他又有什么樣的目的? 茍梁對他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聲張,道:“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br> 鄭太醫收起驚愕神色,揚聲命人帶兩名病癥已經十分嚴重的學子過來。 巧合的是,其中一名就是尤竫。 尤竫面如死灰,見了茍梁有些驚訝卻沒有出聲問候。在同他病癥相似的學子一個接一個被抬出去的時候,他已經陷入絕望,對什么事都提不起心力來,更顧不得禮數是否周全了。 “楚大人,讓老夫來吧?!?/br> 見茍梁要親自為他們診脈,鄭太醫連忙阻止。 若是這些人的確是而中了毒,那茍梁接觸了也無妨,但若萬一不是可就麻煩了。 茍梁也不為難他。 鄭太醫讓尤竫把手伸出來放在脈診上,診脈之后,再用銀針在尤竫手掌上試了幾個xue位。 尤竫只覺腹中一縮,猛地痛哼出聲盜了一身冷汗。 “何處疼痛?” “這里……” 尤竫按著自己的肚臍處,鄭太醫把針拔了,那股疼痛消失他才覺得活過來了。 之后給另一名學子也是一樣的癥狀。 鄭太醫當即派為其他病患試驗一番,得到了一樣的結論:癥若風寒,針刺掌xue而腹臍疼痛難當,潛伏三至五日毒發猝死——正如書中所說的一模一樣! 他面色陰沉,命心腹按照解藥方子去熬藥給尤竫二人服用,隨即對茍梁道:“楚大人,若此藥起效,那毒藥之事便確鑿無疑……此事非同小可,之后還請您同老夫一起面圣,稟明事由?!?/br> 所謂的瘟疫自然沒有第二種可能。 在事發后,茍梁便讓系統查了事情的始末。 那幕后主使的目標就是皇帝,這一出瘟疫只是他們計劃開始的一環。 事關目標大大,茍梁自然不能坐視不理。何況,他和皇帝正入佳境,這沒眼色的東西就搞事情加重皇帝的工作量,這不是找他的不痛快么? 于是,茍梁釜底抽薪,用道具制作出一本來自藏書閣的古籍醫書來,用最快的方法最短的時間斬斷禍根。 解藥起效后,鄭太醫抬袖擦了擦汗,憤慨地拉住茍梁的手道:“速速進宮,此事萬不能耽擱?!?/br> 【叮,友情提示,目標距離您不到五米的距離!】 “鄭太醫您慢點?!?/br> 茍梁想推開鄭太醫的手,奈何老頭子過于激動,手勁大得很他竟沒能推開,于是—— 大步而入的皇帝陛下在他們拉拉扯扯的手上瞟了一眼,腳步不停地走向把手抽回來藏到身后的茍梁,冷聲道: “隨朕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