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書迷正在閱讀:救命!我愛上了NPC、了不起的小短腿、我的老公是妹控、七零年代彪悍媳、被各路明星圈養的日子、婚后玩命日常(顛鸞倒鳳)、系統誤我終身、一夜爆紅[娛樂圈]、龍騎士每日訓練心得、[綜水滸]女配不薄命
【系統:是,主人!】 這是一個謀士的一生,機關算盡又可憐可悲的一生。 原主,姓鐘,名固,字長卿。年二十六,大梁上京人士。 鐘家本是不出世的大家族,嫡系自幼習天文地理,仰觀天象,俯斷風云。若非祖訓不干國政,不入朝堂,鐘家也不會安居鄉野之地、以無為之道立世。 之所以有上京鐘家的存在,只因鐘固的太祖父受過大梁開國皇帝的救命之恩,在對方成就霸業之期,算得其將有生死大難,故破誓相助,步入紅塵。他本人也為此付出代價——被鐘家本家從家譜上除名,逐出家族。 恩人則憑借他的力量,不僅保得性命,后來更是平步青云,問鼎中原,建國大梁。 上京鐘家世代享從龍之功,世襲國師之位,如此歷經六代人一直地位尊崇。 直到十五年前,武帝繼位。 武帝年輕時征戰沙場,不信鬼神,對鐘家并不如他之前的九任先帝愛重信任,鐘家的地位搖搖欲墜。但武帝還算規矩,也沒有對鐘家奪權,鐘家之所以走入覆滅,其中還有一段曲折。 當年武帝出生的時候,鐘固的祖父就算到此人有帝王之命,但又與鐘家命運糾纏——他的帝星一亮,鐘家的命星就暗淡許多,竟是不可共存的兇兆! 所以,在先皇有意立他為太子時出于私心,終究予以諫阻。 哪怕是心愛之人所生,哪怕武帝素惠聰穎有乃父之風,皇帝還是決心將他放逐在權力邊緣。 但武帝的野心不是父皇的寵愛就能夠滿足的,他不甘心就這樣認命,所以年滿十五能夠參政的時候,就選擇在外征戰打拼,賺的功勛名望。先皇病逝時,他設計準備登基的太子遇刺身亡,得了這天下。 雖然當年勸阻的事情只有自己和先帝知曉內情,但鐘固祖父一直心中不安。 果然,該發生的事,終究還是發生了。 不知是否因為廝殺多年,背負的殺孽過重,武帝的子嗣有礙,登基第三年,后宮才傳出喜訊。 貴妃高氏懷胎,皇帝喜出望外,多次透露出只要生出麟兒就將他立為太子——他太需要一個兒子了! 本來皇位就來得名不正言不順,身后還沒有繼承大統的人,他承受的壓力非常大。 高家的心思就活絡起來,哪怕貴妃生下了一個女兒,也用早就預備下的用來貍貓換太子的親孫子頂替了上去?;实鄞笙?,大皇子滿月當日便擬詔將這孩子立為太子。 然,正是滿月禮上,鐘固祖父心感異常,嘔心測算之下方知皇室血脈有染! 此事非同小可,他立刻上報帝聽。 原本這么重要的事,向來是國師與皇帝面稟,但正是因為武帝對鐘家發自內心的排斥感,使得鐘家除了每年國祭的事宜,其他時候都難以見到天顏。 鐘固祖父只得擬折求見,這才有了后來的事端。 高家做下這等大逆不道的事,自是膽戰心驚,聽到風聲便猜到國師很可能是算出了首尾,所以先下手為強。 他們先是命人仿造國師的筆跡和印信,寫了一封大意為“武帝殺孽太重,子嗣命數難長,需過繼先太子遺孤為子,才能保住大統”的奏折遞了上去; 復又教唆先太子——也就是被武帝害死的皇兄嫡出的世子,說是這天下本該是他的,只要沒有小太子,他就會被封為太子。而世子早就聽先太子妃說過自己父親的死和武帝脫不了干系,一時沖動,這個七歲的孩子果真上當,竟險些掐死小太子。 武帝震怒,當即罷免國師之位,貶斥鐘家出京去給先帝守靈,無詔不得回京。 鐘家人在出京的當晚,就被高家的殺手悉數暗殺——若非鐘固祖父提防,提前讓鐘家暗中培養的影衛將幼孫送走,恐怕連原主、鐘家最后的香火也保不住。 十一歲的鐘固立志報仇雪恨,為鐘家鳴冤平反,此后苦學家學,直到年滿二十弱冠才踏回京城這片土地。 自有了太子之后,武帝仿佛解除了某種詛咒,雖然子嗣不算多,但也接連有了兩個兒子五個女兒。鐘固選擇的合作人便是野心勃勃的、在朝堂上與太子也有一爭之力的二皇子,李彥。 李彥確實是個好幫手。 原主投入他門下,做他手中的刀刃,幫他鏟除異己,做盡陰私之事,兩人聯手將太子和高家的黨羽一一剪除。 就在七個月前,李彥終于將朝廷六部的實權在手中握緊了三分之一,而天公作美,武帝舊疾復發眼看著就要賓天,耐心極好的李彥這才把早就從原主口中得知的、太子血統不正的事情捅破。 武帝暴怒。 比起銳意十足的二皇子,他當然更喜歡聽話溫馴的太子,哪怕太子中庸能力不顯、被二皇子對比得聲望一天不如一天,他也沒有改立儲君的意思。 可是現在,他居然被告知太子不是自己親生! 貴妃和高家人進了死牢,被分開審訊才一晚,貴妃的弟弟,也就是太子的生父就熬不住說了實情。 一天之內,京城風云變色。 皇帝自然不會把家丑外揚,他設計讓自己的藥物中出現毒藥,證據皆指向太子。 哪怕高家和太子趕盡殺絕也難消武帝心頭之恨,所以他發下圣旨,痛斥太子為提前登基竟行弒父這等大逆不道之舉,定其大不孝大不忠的罪名,并將之公諸天下!隨后高家滿門被斬,貴妃被賜死——就連他的大女兒,養在高家的素來也被他寵愛的高家嫡次女,也沒活下來。 太子則被削位幽閉,皇帝不能殺子,但想必不需幾年時間,他也會安安靜靜地在府中病逝。 而二皇子李彥也如愿以償地被立為新太子。 他和原主都以為武帝經過這一劫,病情定會雪上加霜,太子也很快會成為新帝。不曾想武帝卻仿佛否極泰來,身體居然一天比一天好起來。李彥雖然可惜,但他向來是個耐心的人——他能在得到先太子和高家要命的把柄之后還能按兵不動兩年,可見其心性——現在更能沉得住氣,不僅韜光養晦,還學著先太子恭謹溫馴的一套,一心孝順起武帝來。 李彥不著急,著急的是原主。 他催促著李彥向皇帝稟明鐘家在“貍貓換太子”一案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當年的冤情,為鐘家正名平反。 可李彥卻說武帝本就厭惡國師一脈,平反一事不能cao之過急,一個不慎,或許連他都會遭到皇帝不喜,太子之位難保。他又許諾:如果武帝在位期間不能讓他如愿,等自己登上大寶,第一件事定就是為鐘家謀反,將鐘固迎回國師之位,還鐘家的榮耀。 鐘固信了他。 原主本不是這么輕信他人的人,何況還是這種沒有保證的誓言,但李彥于他而言不是一般人。 李彥不僅是他這六年來全心全意扶持襄助的主君,還是他的愛人。 不錯,原主除了是李彥的謀士之外,還另有一番糾葛。 李彥好男風,雖然會為爭儲娶妻納側增加自己的籌碼,但背地里卻沒斷過男寵。 原主對此心知肚明,一開始為了盡快取得他的信任,他就是用了美男計接近他,李彥果然入套。他又怎料事情會發生變化,他根本不是風月高手李彥的對手,虛與委蛇不過一年,原主便賠上了自己的真心——后來,誰也說不清是原主用貌迷惑了李彥,還是李彥用情利用了他。 眼看著原主畢生所求就將實現,卻不想變故橫生。 五個月前,李彥下江南賑治水患,卻有一日遇到洪水絕堤,與原主各自被沖散。 原主被影衛救起后,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才將李彥找到,但那時李彥身邊已有了一個人,并對那人親密有加。 那人名叫鐘越,生的清俊無雙,年不過十八,倨傲又天真。 原主一見對方就心生不妙——這是李彥最愛的相貌,而這人生得與他有幾分相似,卻比他年輕,氣質疏狂傲慢但干凈透徹。 更不巧的是,他還是鐘家本家人。 之所以會出現在這里,不過是因為年少叛逆,想看看山下的世界,偷偷背著家里的長輩跑下山來的。 他對原主這個悖逆出族的鐘家后代很是看不上眼,有更精于玄學之道,幾次將原主推測出的事情推翻還屢屢被他算對,或者算得更加準確,以至于原主的威信一下子落了下來。而李彥卻對自己的救命恩人一見鐘情,對鐘越百般示好。 一如原主當初一樣,短短四個月的時間,鐘越便被他收服,愛若癡狂。 茍梁看到這里,不由心道果然。 在他看來,鐘越只是個導火線,哪怕沒有鐘越,也有吳越,王越,原主和李彥遲早要完。 不說李彥對鐘越心存忌憚和防備,更重要的是,原主拒絕他的求歡——對于一個本來就貪圖他的美色的人,不給他實在的好處,填飽了他的胃口,又如何能拴住一匹種馬的心? 原主也有自己的不得已,鐘家繼承家學的一脈人,祖訓在三十歲之前不能破童子身。三十而立,只有滿了三十歲,才可真正在天地中觸碰到那股神秘而玄妙的力量,不會輕易被上天收回。鐘固對此十分堅持,也因此知道李彥同他人尋歡,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忍痛相信李彥心中只有他一人的情話。 茍梁見狀,便知,這場“戰爭”里,原主立于必敗之地。 果然,在鐘越對李彥最情熾之時,李彥設計讓對方得知原主竟然和李彥有過一段情,現在還賴在李彥身邊糾纏他不放,鐘越如何能忍? 愛情讓人盲目,也讓人瘋狂。 不論是對鐘固,還是對鐘越而言,都是如此。 李彥夾在二人爭鋒相斗之中左右為難,最終抵不過鐘越的癡纏,和原主說出了斷情的話。 曾經的山盟海誓被打碎,李彥說對他只剩下主仆情分,他會牢記原主這些年對他付出和扶助的恩情,允諾一定會完成他的心愿,并許他富貴榮華,只是兩人除朋友、君臣之外再無其他。原主真心愛他,自然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他用盡手段挽回,甚至不惜打破祖訓,企圖用身體挽留李彥。 這件事就發生在兩天前。 不幸的是,當場被鐘越撞破。 李彥此時一顆心都落在了鐘越身上,舍不得他受委屈,當著原主的面只向鐘越慌忙解釋說,是喝了酒,一時將原主錯認成了他。 鐘越看著原主和自己有幾分相似的臉,再看他一身肖似自己風格的衣裳,認定是原主作祟,一怒之下,拔劍劃破了原主的臉。影衛現身,當即要取鐘越性命,李彥以身護之,又懇求原主讓影衛停手。原主卻不依不饒,李彥也不再被動,不僅殺了數名影衛,還生擒了原主,將他關了起來。 在牢中一天一夜的時間里,原主才知道自己對李彥的情有多可笑。 他自詡是聰明人,到頭來聰明反被聰明誤,竟被李彥的虛情假意蒙蔽了雙眼,為他喪盡天良無惡不作,為他掏心掏肺癡情相許,卻只換來他一句: “鐘固,他不像你這么工于心計。有時候,你在我身邊都讓我覺得害怕,是否有朝一日我也會命喪在你手中。你說,讓我如何對你縱情?” 或許李彥曾經對他有幾分見獵心喜,但他更看中的卻是原主的智計手段和他手里神出鬼沒的影衛,所以才會扮了這么多年的深情。 會有今天這一幕,原本也是李彥利用鐘越來刺激原主,好讓他盡快對自己臣服,交付所有——不論是他久嘗不到的身體,還是原主的影衛。但比起鐘固和他手上的力量,李彥更不愿意放棄鐘越。 鐘家的大名天下誰人不知,誰人又不知鐘家的護短? 若鐘越死在他府上,鐘家勢必不會讓他好過,哪怕他已經是大梁的太子。 何況,比起背后已無家族勢力的鐘固,哪怕李彥無法通過鐘越與鐘家本家建交,鐘越本身的能力也對他更有利。 其實,李彥并不愿意事態發展到這個地步,但既然軟的行不通,他只好用硬手段。 原主現在這一身傷就是因為他不肯交出影衛而來,最后還被鐘越找到,下了yin毒,要將他丟到最下賤的南風館去。被原主外派出去為李彥辦事的鐘詮帶著影衛及時趕到,才從鐘越手中救下他,這一路被李彥的人追殺,他們用了極大的代價將原主從東宮帶出來。 可原主傷的太重,含恨而終。 看完原主的魂體鏡像,茍梁心里憋著的那口郁氣才算散了。 要知道超過 80的好感度,哪怕只有 81也是愛而不是喜歡,在這個層次人與人之間沒有純粹意義上的友情,除了親情,唯有愛情。 而拼死保護原主的鐘詮,對原主的感情也不是喜歡,而是特屬于這個沒有人權時代的影衛對主人百分百的忠誠和重視。 但很快,茍梁又不得不面臨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原主和目標的魂體關聯性,太強了! 作者有話要說: 注釋:鐘固,父親,祖父,上面是曾祖父,高祖父,高曾祖父,接著才是太祖父,也就是歷經六代人,鐘固是第七代。 第44章 蜜橘味的影衛攻(2) 在原主的記憶里,影衛的存在感很淡薄。 他們來無影去無蹤,在原主不需要他們的時候從來不會出現在他面前,便是出現,也是一模一樣的衣服,蒙著臉只留下一雙眼睛。 原主除了認得鐘詮的聲音和眼睛,其他人都很難說出誰是誰來。原主也不在意,他將影衛視為復仇的利刃,而不是相依為命的存在,對他們的忠心耿耿、乃至付出性命為自己效忠都覺理所當然,并不曾用心了解過他們。 可目標呢? 作為從小一起長大,被要求效忠原主、保護原主的鐘詮,對自己守護之人會沒有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