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節
書迷正在閱讀:許多愁、論食用狗糧的正確姿勢[快穿]、救命!我愛上了NPC、了不起的小短腿、我的老公是妹控、七零年代彪悍媳、被各路明星圈養的日子、婚后玩命日常(顛鸞倒鳳)、系統誤我終身、一夜爆紅[娛樂圈]
他終于直起身松開了手。 瑩月很擔心地打量著他。 方寒霄暫時沒有解釋什么,要了水,洗浴過上床以后,才開始低聲說起。 淡青色的帳子放下來,窗外月光很亮,照得屋中地上都鋪著銀輝。 瑩月沒聽幾句,就目瞪口呆:“吳、吳太監?!” 她不至于被一個太監嚇成這樣,因為她已經聯想到,說吳太監,實際上真正說的是誰—— “我在揚州看見那個被千方百計沉尸并牽連你二叔差點被滅口的閹人尸體時,就有過一點懷疑?!狈胶龅偷?,“一般的尸體,便是有所殘缺,死都死矣,真的不必要如此大費周章?!?/br> 然而對方費了,這是掩飾,也是暴露。 方寒霄當時沒有往他懷疑的角度深想,一個是證據太少,其二,他也是有點不敢。 率土之民,莫非王臣。 他隱在幕后攪動朝堂,意指儲君,可他也不是不敬畏皇權。 “你覺得出現在吳太監私宅里的武人是證據?”瑩月混亂著,費勁地找了個點切入去問。 她畢竟寫過《余公案》,再不關心旁務,見識也與一般后宅婦人不同,可以與談此類秘事。 方寒霄道:“這是最后的一環?!?/br> 他也需要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當下一點點倒推起來。 這件事的最初開端,源于他六年前的遇匪,撇除掉感情因素,方伯爺買兇殺他不奇怪,找的兇手特別厲害在當時看也不奇怪,甚至殺完他以后就此銷聲匿跡都可以解釋,最大的疑問是出現在了六年以后:為什么方伯爺二度試圖尋找這伙人時,才開了個頭,就被毫不留情地滅口。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但不留情,其中更突兀的因素是狂妄,有什么事情,值得殺掉一位當朝伯爺來掩蓋?從常理論,天子腳下發生這么惡性的案件,只會引得追查力度嚴苛加倍,這伙人更難藏匿。 ——這件滅口案的手法,與徐二老爺在揚州時遭遇的其實高度相似,都是不惜一切掩蓋什么,不惜一切滅口。 這節暫且按下不提,隨后先韓王世子在甘肅出事,他機緣巧合下印證了與先韓王世子相同的傷口,至此他發現事情遠不是他原來想的那樣簡單,他振作起來,決意追查。 開始查不出個所以然來,因為毫無頭緒,直到隆昌侯奪了方伯爺的差事,他跟方老伯爺在任上跑過,里面許多手腳,他知道,他盯上隆昌侯,沒多久發現了隆昌侯的銀錢流向潞王,他決定將目標側重向潞王。 方老伯爺那時不信任他,他因此放棄祖蔭,想靠自己闖出一條路來,他投靠了韓王,那么不管怎樣,先將潞王打擊下來不會有錯。 隨后,他知道了方老伯爺病重,返京。 他照顧方老伯爺,將錯就錯娶了瑩月。 這段時間發生了不少事,但從大局上沒有很大變故,他零碎做了些事,直到去年下半年與于星誠下揚州,新的重大線索終于出現。 這就要說到徐二老爺陰錯陽差的卷入了,大概天衣無縫這種事,既是“□□”,那么人間本是不存在的。 那具綁著石頭的閹人尸體,將他面前蒙昧的紗撕開了一條縫。 他那時懷疑潞王,也懷疑蜀王,但因為無法解釋這兩王為什么向他下手,他覺得他們都有嫌疑,可嫌疑也都不大,于是只能止步于懷疑。 吳太監這個人物,在這時出現。 與兩藩王府一樣,他掌管的皇陵也是有內侍的,他本人就是,但是當時他沒有留意他,任何人都沒有留意到他。 這里,需要提到一件已經為許多人所遺忘的案件,那就是離奇自殺留下遺書,背起了刺殺延平郡王的黑鍋的那個鹽梟,那案子以鹽梟遺書為準早已結了,可是方寒霄從未忘記其中的葫蘆提之處——什么人有這樣大的能耐,能逼鹽梟認這種鍋? 他此前太忽視吳太監了,從未把吳太監與延平郡王遇刺案聯系到一起去,可實際上,兩者恰恰有聯系,聯系就在這個鹽梟。 他當時已經將范圍圈定在直隸地界的高官,但哪怕是高官,鹽梟行走在刀口上,不是沒有見過世面的小民,可能隨便一個高官去逼他,他就認下這種罪名嗎,他至少得懷疑一下高官在他死后說話算不算話,是不是真的能不牽連他家人罷——只有原來就和他有聯系的人,他才可以付出這種信任。 瑩月當時幫忙想過這個人選,此時想起,恍悟道:“我沒有想到他?!?/br> 方寒霄低聲道:“我也沒有?!?/br> 南直隸地界有很大能量的高官,同時與鹽梟有聯系——就算他此前想到吳太監與鹽梟間的聯系,但吳太監也不符合第一個特征,一個守皇陵的冷灶太監,幫一幫應巡撫的師爺找門路捐個官還罷了,逼人甘心自殺還背鍋這種關天大事,他看上去實在不具備這個能量。 許多事,要結合新線索,再回頭看,才可以看出問題來。 如今的事實證明,他有。 并且還遠遠不止于此。 就是在這件事之后,吳太監被調回京城,他調回京城是因為蔣知府案,但他并沒有為此付出任何代價,也沒有回去繼續守皇陵,而是在京城留了下來,成為了皇帝的心腹。 他甚至可以在私宅里養厲害的武人。 每一件,都與他冷灶太監的地位不相匹配,都很違和,違和,就是疑點。 說巧不算很巧,可確實也有那么點,他在鳳陽的時候,徐二老爺被滅口——沒完全成功,他到京城,方伯爺被滅口。 吳太監宅子里的武人,不太可能是進京以后才養的,那是什么時候什么地點呢? ——皇陵。 吳太監此前漫長的履歷,都在皇陵,他在那里做什么,都很方便,外人很難窺視。 人手不會是憑空掉下來的,總得有個來歷,平常也得有個衣食住行,并且方寒霄自己自幼習武,窮文富武,他估算得出要練到那些兇徒的能力得花多少錢砸出來——吳太監販賣私鹽,毫無處罰,此時再看這件事,是不是很有意思。 皇帝不可能定期撥筆銀子給他干這種事,動了,就得落人眼目,吳太監需要自己想轍。 這無數個碎片里,把吳太監鑲入哪一個,都可以合縫,一個是巧合,不會個個都是巧合。 他所有的行事都可以找到脈絡,甚至于,包括方寒霄被卷入這起陰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