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
書迷正在閱讀:許多愁、論食用狗糧的正確姿勢[快穿]、救命!我愛上了NPC、了不起的小短腿、我的老公是妹控、七零年代彪悍媳、被各路明星圈養的日子、婚后玩命日常(顛鸞倒鳳)、系統誤我終身、一夜爆紅[娛樂圈]
瑩月已經把嘴巴捂住了,一臉糾結的模樣。 方寒霄以眼神問她:怎么了? 瑩月眼神飄忽著,強撐著道:“我沒事?!?/br> 她才笑的人家,實在不好意思說。 但她不說,方寒霄也會意過來了,這一副快倒抽氣的表情,不就是酸倒牙了? 估計正吃的時候沒覺得,讓他一掐,涼氣從口腔灌進去,一下刺激著,方反應過來了。 方寒霄就是能說話,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她怎么這么可樂。 瑩月甚覺丟人,塌著肩膀,縮在椅子里。 方寒霄見她已經這樣,忍著沒大笑出來,只是去拉她的手,要看看她怎么樣了。 瑩月不愿意放,仍舊捂著嗚嗚地道:“窩沒事?!?/br> 但她拗不過方寒霄,還是讓拉下來了,而且掙扎之間,手腕還把自己的領口磨得扯開了一點。 夏日衣裳本來單薄,方寒霄的目光不覺就偏了,他喉間干了干,發現他沒有想錯,她到他家來,是真的越養越好,頸間連著鎖骨一塊,白嫩得都似乎在瑩瑩發光。 瑩月本來閉著眼睛——她怕看見他笑話她,手被拉下來的同時就把眼睛閉上了,誰知他什么動靜也沒有,她眼茫然一睜,就發現他眼神的落點不對。 她低頭一看,臉紅透了,忙把領口攏好,慌慌地沖了他一句:“你看什么?!?/br> 她要不說,方寒霄也就退后了,被說了一句,他不但不退后,還又往前逼近了一點,把朗眉星目直逼到她眼皮底下去,以便她能充分領會他的意思:就看。怎么啦? 瑩月:“……” 她慫慫地縮在椅子里,頭都要仰過椅背去了,認輸道:“不,不怎么?!?/br> 方寒霄若有所憾——她太識時務了也不好。 他慢慢直起身來,算是放過了她。 然后他去拿了放在書案上兩張疊好的宣紙,連同揉皺的那張一起,走了。 瑩月屏息直到他出了房門,一口氣終于松出來:“哎呦?!?/br> 不要說別的丫頭們了,玉簪石楠都面面相覷——這樣還能走了?剛才那氣氛,她們簡直在屋里都呆不??! “大奶奶——” 玉簪要說話,瑩月先一步跟她訴苦:“我牙齒好酸,怎么辦呀?!?/br> 玉簪心疼又好笑,只好把話頭吞回去,轉而道:“大奶奶覺得酸了,怎么不停下來,幸虧大爺來攔了一攔,不然得更難過?!?/br> “吃的時候不覺得嘛?!爆撛虏⑶覄e扭他剛才看她的目光,還倒告他一狀,“要不是他占了我的位置,我沒事做,也不會只能吃這個?!?/br> 石楠一邊倒水,一邊笑:“好,好,都怪他。來,大奶奶快多喝兩口水?!?/br> 瑩月“嗯”了聲,接過茶盅一邊小小地抽著氣,一邊喝起來。 ** 另一邊,方寒霄回到靜德院里,笑意才漸漸收住,然后將信件密密封口,乘晚叫了人來,命他明日天一早就走,將信送往南邊去。 49、第49章 且說蜀王劍走偏鋒的cao作效果不錯, 看上去是搏到了一點圣心, 皇帝不但很快首肯了, 沒幾天,還下詔禮部讓研究一下具體怎么給蜀王選出個合適的兒媳婦了。 不過,不足之處在于, 這cao作很易效仿。 潞王最大的優勢是什么,兒子多呀, 足足六個,總能挑出個把適齡的來跟風蜀王。 他的封地河南離著京城更近, 禮部還沒把方案研究出來, 潞王依樣畫葫蘆的奏章已經飛馬送到京了, 并且他表的忠心分量還更足——他到婚齡的兒子有兩個, 自謙自己眼光一般, 這兩個兒媳婦,都求皇帝給他掌掌眼。 遠在蜀地的蜀王作何感想暫不可知,這一下子, 是給朝廷找了個小小的麻煩。 本來只要選一個未來的郡王妃, 現在好了,要選三個——并且這里面還很可能要出個將來的太子妃乃至皇后,朝廷不能不慎重一些。 禮部為此請求皇帝,最好再派個協同的部門一起來cao持這件事, 本來從前朝廷按需配發宗室媳婦的時候也不是禮部獨自甄選的,實際上是由宗人府牽頭,禮部協理。 但當時的宗人府和現在也不一樣, 當時宗人府的宗人令都由諸王擔任,后來隨著分藩,漸漸轉為由勛戚大臣攝府事,再后來,宗人府所管轄的事務進一步縮水,基本都掛到了禮部名下,宗人府實際就剩個名頭了。 如今的宗人府,連自家整理個玉牒都要從翰林院臨時抽調人手,別提還能幫禮部的忙了。 給蜀王潞王選兒媳婦這事呢,皇帝打從內心是沒有多么重視的,看在這里面有一個將來可能變成自己兒媳婦的份上,才交待給禮部,自覺面子情上是很過得去了,誰知禮部謹慎,見潞王也摻和進來,形勢有點不分明,不愿意獨自承擔這個責任,要再拉一個下來——禮部尚書上書的理由也很充分,本來從前就不是禮部自己選的啊,經驗不足么。 這一拉,皇帝有點煩了:多大點事?選個宗室媳婦,至于要兩個中樞部門一起辦,多少國家大事還忙不過來。 皇帝就要駁回去,不過被內閣攔了一下,幾位閣老勸說之后,最終折中成再派個勛戚大臣去總領,這個人選沒費多少工夫,定成了承恩公。 承恩公府是先元太后即皇帝母親的娘家,老承恩公已逝,如今承爵的是先元太后的哥哥,皇帝的舅舅,由他出這個頭,各方都沒甚話好講,禮部尤其滿意——就算哪里不妥,皇帝親舅舅也有份,要么大家一起怪,要么就一團和氣,糊弄過去算了。 事情到這里,本該差不多了,可是趕巧,方伯爺被親爹方老伯爺訓了一頓,意識到肥差雖好,然而望梅不能真的止渴,總算醒悟了一點,打算通通門路,先湊合找樣差事干著了。 他一眼就盯上了這件事。 正愁賦著閑,沒合適的門路搭上諸王的線,提前領張從龍的號牌,這不就來了嗎? 勛戚這里皇帝已經委任了承恩公,誰都不可能從承恩公手里奪食——先元太后去得早,皇帝在繼母手里疑似還受過罪,越是這樣,越是想念自己的生母,所以自登基以來,給承恩公府加過幾回恩了,平常的賞賜更是從來沒有斷過,人人都知道承恩公承的是第一等的圣恩。 不過,方伯爺也不求能踩下承恩公,他能擠進去,混個協理的名頭就夠了,畢竟承恩公快過七十大壽的人了,要說沒精力cao辦什么,再給配個助手湊合是說得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