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第94章 方之平和靖嘉出來散步的時候,天空已被大片的紅霞暈染, 田間的小路上時不時有扛著農具回家的農人, 牽著黃?;厝サ耐?,還有挎著籃子的小姑娘, 一切都顯得靜謐而美好,這些對靖嘉來說是新奇的, 甚至陌生的。 “怎么樣,這附近景致還不錯?”方之平夸道,比起城中琳瑯滿目的樓閣, 反倒是鄉間更讓人心曠神怡。 這點靖嘉倒是承認的, 不過看看腳下凹凸不平的小路,裙擺上甚至沾了些暗褐色的泥土, 實在讓人有些不爽。 靖嘉的嫌棄并不明顯,方之平也沒有注意到,不過倒是有想過小妻子可能一時不能適應這樣的環境, 但就像旅游一樣, 即使不如在家里待著舒服,但也別有一番樂趣。 “剛開始你可能不習慣, 但多住幾天你就會知道這兒有多么愜意了?!狈街揭桓薄^來人’的模樣道。 好, 看在景文這么努力夸贊的份上, 這兒還是不錯的。 說是帶著靖嘉出來散步, 兩個人過過二人世界,但方之平也不可能一個禁軍都不帶,畢竟這江南的地界兒上必須得萬分謹慎才是。 所以哪怕是走到沒有村民的地方, 后邊兒依然墜著三個禁軍,不過畢竟是下屬,不怕他們說閑話,方之平很是坦然的牽起靖嘉的手。 好,靖嘉承認這兒的風景更怡人了。 不知道是因為這宜人的風景,還是因為舒暢迷醉的心情,總之,面對六菜一湯的晚膳,靖嘉居然很是滿足,甚至還贊了幾句,讓方之平頗感驚奇。 王夫人總算是松了一口氣,家里食材就這么多,也來不及去集市上買,唯恐讓長公主嫌棄,畢竟皇家的人都是千嬌萬寵長大的,對他們來說,六菜一湯恐怕都算是簡陋,不過現在看來還好。 **** 三天后,方之平總算是要帶著人起程回去了,之所以這么匆匆忙忙,完全是因為村民在知道來了位長公主之后,在王先生家宅附近轉悠的人徒然增多了,膽子大的還會來王先生家里做客,鄉里鄉親的,王宗元總不能把他們趕出去。 但總是被圍觀、被套近乎的靖嘉和方之平就苦不堪言了,第一天的時候還能去鄉間走走,第二天連屋門都不樂意出了。 所以在人選定下來以后,方之平便急匆匆帶著人回去了。 王宗元推薦的自然都是王氏家族的子弟,除了王家村的人以外,還有從縣城趕回來的,攏共七個人,年齡最大的已經三十五歲了,年齡最小的也二十二歲了,都已經取得了秀才功名,倒是還有一個熟人——王川。 對方已經結束了在求真學院的求學,但是上次依然沒有中舉,家里也是各種雞毛蒜皮的小爭執不斷,根本就靜不下心來去讀書,索性就投奔好友了,雖然到時候忙起來可能也顧不上讀書,但最起碼清靜。 馬車里,靖嘉靠在方之平的肩膀上,意興闌珊的嘆了口氣,這兩天過得實在郁悶。 方之平悶笑,“好了,下次再出來玩兒的時候,我們隱瞞身份就是了?!?/br> 剛以為村民對皇權應該是畏懼居多,不知道靖嘉身份的時候,可能還會聊兩句,知道了以后可能連露面都不露面兒了。 事實證明是他太想當然了,小看了村民的好奇心,不過現在想想倒還是一件蠻有趣的經歷。 靖嘉撅嘴,下次還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呢。 方之平好笑的揉揉小妻子的臉頰,這事兒他心中有數,既然決定了,要向李家、穆家示弱,那以后空閑的時間怕是不會少了。 方之平回到宛城的時候,離拍賣會舉辦還有四天的時間,魏楚的人準備的差不多了,為了表示重視,接下來四天,方之平都在帶人檢查拍賣會的準備情況。 不過方之平越是重視,李家、穆家,還有鹽商們,背地里便越是得意,再是位高權重的皇上信重又如何,早晚竹籃打水一場空。 魏楚這段時間面上意氣風發,但背地里卻向方之平吐苦水,“在他們看來,咱們倆都成了天字第一號大傻瓜?!北锴?。 方之平能說什么,大道理魏楚都懂,只不過咽不下這口氣罷了,他又何嘗愿意丟這個臉。 很快,雙方都期盼已久的拍賣會終于開始了。 方之平和魏楚親自坐鎮,還邀請來了李家、穆家的人作見證,江南叫得出名號的鹽商也都邀請過來了。 “規則已經跟大家說好了,現在開始拍賣鹽引,第一份共十張,起價一千兩銀子,有意者可舉起手中的叫價牌?!?/br> 每張鹽引可支領和運銷四百斤或七百斤不等的鹽包,十張一千兩銀子,算得上是良心價了,哪怕除去鹽稅,也能賺不少。 臺下一片死寂,要么含笑看著臺上,要么低頭喝茶,要么干脆閉目養神,總之,沒有一個出聲搭理或是舉牌的人。 這就很尷尬了,臺上主持拍賣的書生,也是個不膽怯的,見此情況,因為大家是沒弄懂規則,便又把規則重復了一遍,第一份的鹽引也被重新起拍。但依舊沒有人出聲,鹽商們擺明了不合作的態度。 氣氛尷尬的不得了,李畢升就坐在方之平旁邊,扭頭小聲道,“駙馬爺你看這,要不然先撤了?!泵獾酶鼘擂?。 饒是做好了丟臉的準備,但此時此刻,方之平還是覺得羞惱,臉漲得通紅,甩手將桌子上的茶碗打落在地,氣沖沖的道,“都走?!?/br> 李畢升心里偷笑,但面上卻苦了一張臉,“走了,走了,都走了,今天這拍賣會不辦了?!?/br> 方之平只是砸了一個茶碗,便怒氣沖沖的走了,留下來的魏楚可就不是那么好打發的了,抽鞭子直接打在最靠前的一位鹽商身上,一點兒都沒收著力氣,罵罵咧咧的道:“不識抬舉的玩意兒!” 然后惡狠狠的瞪了周圍人一眼,拿著鞭子抬腳走人,到門口的時候好像是氣不過,又沖著人群抽了一鞭子。 這樣有氣就撒了的二世祖,眾人還真不能拿他怎么樣,畢竟他抽的只是商人,而不是官員,再有錢地位都跟人家不能比,只能認了這一鞭子。 強龍不壓地頭蛇,反正拍賣會上,方之平和魏楚的臉面算是丟盡了。 **** “駙馬和魏大人在醉仙居喝了一晚上的酒,凌晨才被人攙扶著回家?!?/br> “魏大人在官衙砸了不少瓷器?!?/br> “駙馬和魏大人在官衙門口吵起來了?!?/br> “駙馬和長公主去城外垂釣了,隔了兩日才回來?!?/br> “魏大人贖了紅院的花魁回家?!?/br> …… 李畢升捻著花白的胡子輕笑,丟了這么大的臉,也難怪會一蹶不振了。 雖然皇上派來的鹽政御史和都尉都沒多大本事,但鹽稅上,李家和穆家還是退了幾步,每年從八十萬兩銀子上升到一百五十萬兩,增加了將近一倍。 當今對朝廷的把控越來越強了,可別真派個拿捏不了的大人過來,他們只想在江南坐擁榮華富貴,可沒真想過要和朝廷作對。 方之平的計劃從頭到尾都沒有瞞過皇上,有暗衛在他們的聯系雖然不頻繁,但隱蔽又保險。 雖然這兩年,方之平一直帶著靖嘉在江南各處游山玩水,但暗地里的動作一直沒停,禁軍只能用來保護他們的安全,做事是不能用的,畢竟李家和穆家的人都盯著呢,從王家村帶過來的人,則被安排在官衙整理往年的賬冊,所以私底下被安排做事的是皇上早先安排上的暗衛。 這些人訓練有素,又在江南多年,引起不到李家、穆家的注意。 魏楚的生活遠比方之平要肆意,兩年的時間又多了兩個孩子,一兒一女,兒子是在江南納的妾室所生,女兒則是杜氏所生的嫡女。 “咱們什么時候動手?”魏楚側躺在榻上,半瞇著眼睛問道。 “快了?!狈街降牡?,這一天已經等了兩年了,也不差這一天兩天的了。 雖然魏楚是很想現在立馬就打某些人的臉,但必須忍耐,不能誤了大事,左右也沒多少時間了。 “趁著有時間你還不如多出去轉轉,看看風景,或者帶著魏然打打獵,別老去青樓,還嫌家里的女人不夠多?!彼图{悶了,家有嬌妻美妾,去青樓干嘛。 魏楚惺忪著眼,“等回京了,我肯定就老實了,還不趁這個機會享受享受?!被鼐┮院罂隙ú荒芟瘳F在這樣閑著了,到時候別說是去青樓,就是去酒樓可能都沒多少時間。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方之平也就不勸了,在這方面,他和魏楚絕對是完全相反的兩種人,彼此都很難理解對方,兩個人能成為朋友,也是因為他們都不會隨意插手對方的生活。 第95章 方之平從住的宅子到官衙,大約要經過三條街, 其中最熱鬧的便是西街, 里面多的是客棧酒樓,來往的行人自然也很多。 而就是在這條街上, 方之平的官轎被人攔住了,而且還不是一個人, 瞧上去,像是一家子,有老有幼, 還有婦人在, 穿的雖然不是綢緞,但也并非是尋常百姓打扮, 看上去家境應該也不錯,應該不是攔官老爺的轎子以求賣身的窮苦人。 周圍多的是看熱鬧的百姓,看到有人攔轎子, 下意識便以為是窮苦人家過不下去了, 想要賣身做官老爺家的奴婢,這樣的事不是沒有發生過, 也不怪眾人第一反應是這樣。 不過等看到攔官轎人的衣著打扮, 便知道肯定不是賣身的, 大庭廣眾之下, 攔住官老爺的轎子,怕是有什么冤屈。 這世上從來都不缺少看熱鬧的人,不管是來賣身的還是來訴冤的, 反正圍觀的百姓是越來越多。 方之平連轎門都沒下,沉聲問道,“前面是什么人?何故攔轎?” 這一大家子早就跪在地上了,領頭的是一個中年男子,聞言朝著轎門磕了一個頭,才道,“草民穆念,是留郡郡守穆澤的侄子,草民有天大的冤屈稟告青天大老爺?!?/br> 方之平掀開轎門走出來,“既是穆郡守的侄子,便起來回話?!?/br> 穆念不肯,跪著道,“草民父親死得不明不白。還請青天大老爺,給草民做主?!?/br> 穆念這么一跪,身后跟著的人便控制不住嗚嗚哭了起來,很是凄慘的樣子。 在江南,哪怕是個乞丐,也聽過李家和穆家的名聲,穆念既是李畢升的侄子,那他的父親便是穆澤的兄弟了。這么一個人,死的不明不白,還是他兒子親口所說,周圍的百姓就跟炸了鍋一樣,知道有這么一個人的,開始跟周圍人介紹,不知道有這么一個人的,則豎著兩個耳朵聽著,生怕聽漏了。 這可是大事兒,方之平瞬間就認真了,“皇上勤政愛民、恩澤天下,本官雖然不才,但也有心上報朝廷,下安黎庶,來人,帶他們去官衙公開審判,再把李郡守請過來?!?/br> 這樣幾十年難得一遇的熱鬧,大家不湊才怪了呢。 方之平的官轎走在前面,后邊兒是被禁軍押著的穆家人,在后邊兒就是黑壓壓一片的百姓了。 這兩年,方之平示弱,甚至比前鹽政御史王瑋更沒有存在感,李家的底蘊遠遠高于穆家,但后輩卻遠遠不如穆家,所以在沒有共同對手的時候,這兩家的斗爭也日趨白熱化。 聽到穆澤的侄子穆念攔轎喊冤的消息,李畢升幸災樂禍的笑出了聲,活該他穆家出了亂子,若不落井下石,都對不起穆澤這么多年給他找的麻煩。 “方大人,可問清楚是什么事兒了?”李畢升克制住內心的喜悅,一臉哀愁的道。 方之平為難的咬了咬唇,“穆念告的是他的親叔叔穆澤,而且還是弒兄的罪名?!?/br> 李畢升心里一喜,幾乎以為自己要聽錯了,莫不是連老天都看不慣穆家,要讓他們就此沒落了。 “這,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本官雖然跟穆澤有幾分交情,但請大人放心,本官是絕對不會偏袒他的?!崩町吷鎺д\懇的道。 “李郡守果然深明大義,不如本案就由你我二人共同來審,省的穆家的人說閑話?!狈街缴塘康?。 “是該如此?!崩町吷耆澩?,前段時間聽探子回報,駙馬去城外打獵的時候,跟穆家的子弟發生了口角,這也就難怪方之平這會兒提起穆家面帶不忿了。 真是天時地利人和,天也佑他李家。 這案子說來也簡單,穆念的父親也就是穆澤的長兄穆霄,原是穆家的嫡長子,三十年前病逝,穆澤也就順理成章的繼承了穆家的家業,但穆念卻查出證據證明自己的父親是被叔叔所害。 案子已經時隔三十年,穆念拿出來的物證是當年他父親病逝時,穆澤從公中支取了一千兩兩銀子,而這一千兩銀子的用途,卻沒有記載,穆念認為這筆銀子被穆澤用來買通下人,給他父親下藥。 這物證實在牽強了些,不足以定罪,但還有兩個人證。 其中一個便是三十年前伺候穆霄的下人,他承認自己曾被穆澤買通,在穆霄的喝的藥里又加了一包藥,以至于一場風寒便要了穆霄的命。 這人證之一差不多就算是認罪了,若是他所說的屬實,要丟了性命的不止穆澤,這個人證也是要賠命的,更何況一個下人,哪怕是被買通了,要害主子的話,跟他有親緣關系的人怕是都要被賣出去。 圍觀的人雖然奇怪這個下人為什么會出來承認自己被買通了害人,但無疑穆澤弒兄這事兒差不多已經被咬死了。 最后的人證則是一個老郎中,他證明當初穆澤的小廝曾派人到他這里來買過使人身體衰弱的藥。 李畢升以為穆念能拿出來的證據只是模棱兩可的,要想懲治穆澤,他還得加把火才行,但沒想到這個證據居然這么全面,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但這兩個人證,一個豁上性命和親族,一個豁上自己的名聲,也要把穆澤的罪名釘死。 他還真是小看了這位幼年喪父的穆家小子。 接下來的一切就順理成章了,該收押的收押,該捉人的捉人。 李畢升和穆澤同為正四品官,他沒有權利逮捕穆澤,但方之平卻可以,只不過方之平雖然有五百禁軍,但在江南的地界上對付穆澤也是不能夠的。 李畢升一心想著打壓穆家,方之平就更想重創穆家了,兩人聯手,穆家的現任家主穆澤便從留郡被綁到了宛城,畫了押,進了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