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她素來心里就不待見這些庶出的,平時恨不得就當沒他們這幾個人,結果他們居然還想著沾她兒子的光,憑什么,她兒子拼死拼活取得了功名,還得順帶著拉這些人一把。 方之平其實挺能理解他娘的,他娘是那種特別喜惡分明的人,喜歡一個人,就會掏心掏肺的對他好,不喜一個人,那就是涇渭分明,你不沾我的,我也不碰你的。 “那娘親就cao心兒子一個人的事兒,以后我忙的時候也能有個人陪你?!狈街叫Φ?,他娶妻子,雖然不是為了哄母親開心,但還是希望兩個人能好好相處,他對妻子好,對妻子的娘家好,自然也希望妻子能夠投桃報李。 得了兒子的準話,雖然成績還沒出來,但宋氏已經暗戳戳的在打聽了,因為很少出去交際的原因,她對京中的貴女知之甚少,昔年的手帕交也很少來往了,所以這對宋氏而言,還真是個大工程。 離放榜還得有一個月,方之平特意把自己的答案都默下來,去宋府呈給外公、舅舅,估摸一下他到底能不能中。 科舉在宋家是一等一的大事兒,所以見了方之平的拜帖之后,宋老太爺、宋振海連同宋高志和宋高杰都在書房等著呢,雖然對外甥現在的程度不甚了解,但有王大儒的教導,想來學問肯定比三年前精進不少。 宋振海先看的是詩賦,詩賦算是他這個外甥的弱項了,三年前那會兒都是舉人解元了,詩做的還不如高杰好呢! “不錯,不錯,都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你在賦詩上這算是開竅了?!彼握窈7Q贊道,到底是大儒,以前之平費了不少功夫,他也跟著想法子,但就是不開竅,但讓人家教導了兩三年,這詩句里頭就有靈氣了,實在讓人不得不佩服啊。 對方之平而言,這所謂的‘開竅’都是被逼出來的,都說江南文風甚重,求真學院更是其中的翹楚,里面的學子不愛雜文、策問,唯獨對詩賦偏愛的很,可以說是一言不合就賦詩,辦文會要賦詩,出去踏青要賦詩,賞花要賦詩,品茶還要賦詩,當賦詩成為日常的時候,不開竅也得開竅了。 當然除了作詩,方之平在求真學院被訓練出來的還有‘裝逼’水平,大冬天拿折扇只是小菜,一本正經的對月抒懷、對風吟誦才是真本事,他現在對著一盤菜都能引申到情懷上去。 宋老太爺已經致仕多年了,不過退休生活過的一點都不愜意,兒子忙著給皇帝當差,孫子和重孫子的功課就只能他盯著了,大孫子宋高志今年已經是第三次參加會試了,二孫子雖然去年中了舉人,但名次卻不上不下,自覺學問不夠,今年會試也就沒下場。 兩個人花了將近一個時辰,才把方之平的答案看完,親自整理好放在書案上。 “你答的不錯,詩賦沒拖后腿,策問言之有物,這筆字也寫的好啊,不出意外的話,不是一甲,就是二甲,落不到三甲上?!彼卫咸珷斵哿宿刍ò椎暮毜?。 外孫答的明顯比孫子要好,高志應該也能中,但究竟是二甲還是三甲就不好說了。 宋老太爺給孫子留著面子呢,沒說出來,但宋振海這個當爹的就沒有這么多顧及了,“你默出來的答案,留這兒一份,也讓你兩個表哥看看,別不知道天高地厚?!?/br> 方之平正沉浸在自己能中一甲或二甲的喜悅里呢,會試總共錄取一百八十名,第一名至第六十名都是稱為進士,為一甲;第六十一至第一百二十名為二甲,第一百二十一名到第一百八十名為三甲,一般來說殿試跟會試的名次不會差太多,殿試的一甲只有三個人,狀元、榜眼和探花,這三個肯定也要在會試一甲那六十個人里取,剩下的就是二甲和三甲了。 方之平最怕的就是落在三甲里,比不中都可怕,三甲人數最多,被賜同進士,這個‘同’實際上卻是表達的不同,士人甚至做過這樣的對子來諷刺同進士:如夫人洗腳,同進士出身。 如夫人就是小老婆,用如夫人來對同進士,可見同進士的地位,比進士要低出一等來,當然肯定要比舉人的地位高,但方之平畢竟年輕,又不是等不起三年,對他而言,寧可不中,也不想成為同進士。 瞧著方之平的答案,宋高志是服氣的,“表弟文章的確比我寫的要好,有時間一定向表弟討教?!?/br> “談不上‘討教’,有時間咱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狈街交剡^神來謙虛道。 宋高杰雖然心里有一點不爽,但還是起身道:“我哥說的對,之平你就謙虛了,等你殿試完,我們哥倆肯定去找你取取經?!?/br> 第33章 四月初五,又到了杏花開放的時節, 萬眾矚目的會試放榜就是在這一天。 早膳是方道如、方之銘、方之平、長生, 還有宋氏五個人一起用的, 用過之后,五個人便干脆在正廳等成績了。 房間里靜悄悄的,每個人似乎都在專注的喝手里的茶, 就是最小的長生也安靜極了,方之平手心里面都有些潮濕了, 緊張到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 腦子里亂哄哄的,各種雜念在里面晃悠。 萬一沒考中怎么辦?萬一落在三甲里怎么辦?萬一沒寫名字怎么辦?萬一很多人作弊怎么辦…… 總之是沒辦法靜下心來, 只能喝口茶, 壓一壓心里的煩躁。 “中了,中了, 二少爺中了!二少爺中了第五名!”趙福大聲道, 聲音隔著老遠就傳過來了。 正廳里的人一下子都站起來了,方道如面色漲紅, 宋氏雙手交握, 眼睛含淚, 長生敬佩的看向自己二叔。 聽到第五名的成績后,方之平就有些發愣,臉上不自覺露出大大的笑容, 兩只手攥緊了拳頭, 興奮到不知道該做些什么。 “恭喜二弟成為貢士了!”方之銘率先反應過來恭喜道, 會試的錄取者被稱為貢士,也是板上釘釘的進士或同進士,不過第五名的成績,殿試只要不出意外,肯定落不到同進士里去,說不定還能爭取一甲呢! “老天保佑、列祖列宗保佑,咱們老方家祖墳上總算是冒青煙了!”方道如興奮道,“快去跟老祖宗說一聲,讓她老人家也跟著高興高興?!?/br> 宋氏回過神來,“大喜事兒,從我私庫里拿銀子,侯府上下所有人賞三個月的月銀!” 被娘親大手筆驚到的方之平總算是清醒了,從私庫拿銀子給下人賞賜這事兒,委實不像他母親的風格,更像是老祖宗會辦的事兒。方之平不靠譜的想到。 “謝夫人賞賜!”趙福有眼色的拱手道,他是侯府這兩年剛提拔上來的大管家,三個月的月銀對他來說算不了什么,不過是借此向二少爺賣個好罷了,會試第五名,眼瞅著人家就要起來了,也不枉費他搶先占下去看榜的差事兒。 當然他肯定不可能親自去下邊人擠人的看榜單,自然有旁人去,他只要坐馬車上等著就是了,不過對著主人家可不能這么說。 “榜單下邊的人那叫一個多,看得老奴眼睛都花了,還好早年練過點拳腳,不然還真不一定能擠進去,說來也巧了,老奴剛進去就看見二少爺的名字了,往前一數,嘿,第五名!老奴在下邊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呢,有哭著說沒中的,也有中了末等便喜極而泣的,咱們少爺的成績可是穩穩的在前面排著呢……” 方之平聽著都覺得有趣,不愧是能當上大管家的人,這嘴皮子功夫確實厲害。 “可看了宋家大少爺的名次?”方之平關心道,但愿對方沒落在三甲里頭。 “哎呦!”趙榮拍了拍自己的腦袋,“老奴光顧著二少爺,差點把宋府的表少爺給忘了!宋府的表少爺也中了,不過名次沒有咱們二少爺好,第九十八名?!?/br> 方之平拊掌而笑,“大表兄二甲算是穩了?!辈怀鲆馔獾脑?,殿試肯定也會在二甲里,名次不會大動。 宋氏也放下心來,今天真真是雙喜臨門,樂呵呵的道:“都考得不錯,等殿試結束了,再給你們倆好好慶祝慶祝!”娘家現在肯定很熱鬧,大侄子這都考第三次,總算是中了。 方道如和方之銘就從容多了,對宋高志的成績沒多少感覺,頂多心里有那么一點得意,大侄子/大表兄年紀大考的卻不如兒子/弟弟好,還書香世家呢,有什么用! 長生有些激動,同是讀書人,雖然那他現在還沒有考取功名,但卻知道進士有多難考,剛開始讀書的第一年他可能還想著自己會少年中舉、考進士、中狀元,但越往后越知道自己當初的想法有多不靠譜,他現在就希望自己明年回老家考童生可以一帆風順,別出什么波折。 現在身邊的二叔、大表叔都中了進士,他心里別提有多興奮了,感覺自己離進士都更近了一步。 過了大概半個時辰,大門口四個報喜的人便敲鑼打鼓的進來了。 “丁亥年四月初五,永安郡大澤縣方之平得中會試第五名!恭喜,恭喜!” 方道如親自給了報喜的衙役包了四個紅封,里面各包著十兩的銀票,算是比較多的打賞了。 “這是貴公子的捷報,侯爺您接好了!”領頭的衙役畢恭畢敬的將手中的捷報遞給對面笑得滿臉菊花的中年人手中,瞧著專門包好的紅封就知道里面的錢肯定不少,不白費他搶著過來這一塊地兒發捷報的功夫。 “好好好,麻煩你們了,要不要喝杯茶再走?”方道如一邊迫不及待的打開捷報,一邊客套道。 “不用了,還有一家沒送呢!我們就不在這兒耽誤了?!笨上O碌哪俏浑m然是第二名,但家里跟侯府是不能比的,書香門第,一家人的生計都靠著當官的叔父,能給二兩銀子就不錯了。 知道報喜這事兒耽誤不得,方道如也沒強留,打發了個下人把幾個衙役送出去,自己則美滋滋的展開捷報給眾人瞧。 四四方方的紙上,用隸書寫著二十幾個大字:丁亥年四月初五,永安郡大澤縣方之平得中進士第五名。上端印著一條欲飛的騰龍,下面是云山霧海,看上去及其有威風。 要知道龍作為皇帝的象征,可不是輕易可以使用的,哪怕是侯府也沒有一件能和龍相關的物件! “這個就得放在正廳,跟祖上傳下來的御賜之物放在一起,以激勵后人?!狈降廊缂拥?,他可不是跟眾人商量,僅僅是通知而已,多少年了,他們方家總算是看到興起的希望了,他雖然沒多少本事,但生了個有本事的兒子,也算是對列祖列宗有個交代了。 方之平也挺興奮的,光宗耀祖大概是每個男兒都有過的夢想,“都聽您的!” 剩下的人就更沒什么異議了,有這份捷報在,起碼讓大家看到了希望了,侯府這幾十年來的逐漸沒落的情況大家都心中有數,如今出來一個二十歲的進士,前景可期。 “爹,捷報先別放起來,還是讓老祖宗瞧一眼再說,也讓她老人家高興高興!”方之銘提議道,畢竟是從小養大的感情,他對老祖宗還是挺親的,有什么好事兒自然忘不了她。 “成,先拿去給老祖宗瞧瞧,沾沾之平的喜氣,說不定這病就好了呢!”方道如高興道。 這明顯就是玩笑話,若是沾喜氣有用的話,還要大夫做什么,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方道如心情是真好,不然這么一個平日里有些古板甚至寡言的人,肯定說不出這樣的話來。 把次子的捷報拿給老祖宗看,宋氏心里是愿意的,甚至有那么幾分的得意,對方搶走了她將來能襲爵的長子,但她親自撫養大的次子,雖然沒有爵位繼承,但也不比長子差,甚至更好,靠著自己也能走仕途。 在場的所有人都沒考慮過老祖宗見了二孫子的捷報會是什么心情,畢竟這個孫兒同她的關系并不親近。 雖然還沒參加殿試,但會試這么好的成績不慶祝實在是說不過去,定安侯府晚上的時候特意舉行了一次家宴,不光方之青、方之業參加了,連他們的姨娘也都參加了,唯一缺席的就是中風在床的老祖宗了。 第34章 雖然是家宴,方之平卻有幾分的不自在, 他已經好幾年沒見過爹爹的兩位姨娘了, 這兩人在他這里幾乎面譜話, 沒什么特別的,算的上安分守己,但卻實實在在是扎在他娘心里, 不得安生。 方之平是這次家宴獨一無二的主角,在座的人一一向他祝賀, 包括兩位庶出的弟弟和孫姨娘、杜姨娘, 明明是見都沒見過幾次的人,卻言笑晏晏的向他敬酒, 仿佛關系多么親近一樣。 向來高傲的大嫂也滿面春風的向他賀喜, 話里話外希望他能看顧兩個侄子。 他有幾分恍惚,又有幾分得意, 好似這十幾年的苦讀總算是有了成果, 沒有白費,他終于靠自己獲得了府里其他人的重視, 不再是那個沒多少存在感的嫡次子。 但在躊躇滿志之余, 他又生出幾分寂寥, 好像還有什么地方空著一樣。 四月十五,殿試終于開始了,貢士們已經換下了夾襖, 穿上了春衫, 比起會試時的春寒料峭, 如今這天氣絕對算是天公作美了。 入殿之前,一百八十名貢士都要提前學習禮儀,覲見的禮儀、跪拜的禮儀、回話的禮儀等等,以確保他們這些新科進士/同進士不會冒犯天顏。 方之平雖然出身侯府,但這些進宮、面圣的禮儀卻是沒有學過的,他們家本來就不被先帝看重,連他爹這個侯爺都沒進過幾次宮,大哥被封世子,也僅僅去宮里謝了一次恩而已,他這個次子自然也不會被教導這些。 不過,這些禮節學起來倒也不算繁瑣,只是越發加劇了貢士們內心的緊張。 一番學習之后,眾人總算進入保和殿,不過保和殿內并沒皇帝的身影,連出題、閱卷的大臣也不在這兒,只有幾個品階不高的官員和侍衛主持考試事宜,貢士們接下來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然后才拿到頒發的策題。 相比會試,殿試的題量就少多了,只有一道策問題,不過光是題目就大概有四五百字,洋洋灑灑一大堆,大致的意思就是讓眾貢士們制策以“吏治民生、淮、黃河務發問”。 方之平一邊研磨,一邊思考,新皇上位不久,都說三年不改父之道,所以在朝廷上現在大都延續先帝之制,并無大改,不過皇帝當了多年的太子,不顯山不漏水,卻也沒被剩下的幾位王爺給扳下去,可見其心智、能力,殿試的題目都是皇帝審核過的,所以這道策論題從某些方面也表達了皇帝自己的執政理念,方之平覺得自己還是答的務實些好。 這一殿試題出的并不新奇,甚至是在座的考生都曾經練習過的一道經典題,方之平也不例外,他曾針對這個題目寫過三篇文章交由師父王宗元修改,突出的重點各不相同,現如今重新寫,腦子里還留下不少印象呢,下筆說是如行云流水都不為過。 寫到暢快處,方之平往往就會忽略了對外界的關注,所以當他寫完一頁準備換紙的時候才發現身后一抹明黃,心里頓時就是一個激靈,在大齊,明黃色可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顏色,所以圣上到底什么時候來的,在他身后站了有多久…… 方之平一時之間心都亂了,好在腹稿早就已經打好,強穩下心神來繼續落筆,不過注意力就不如剛才集中了,總是分神注意著站在他身后一動都不動的圣上。 良久,那抹明黃總算是離開了,開始四處巡視,不再‘扎根’在他這里了,方之平長舒了一口氣,心總算穩下來了。 雖然是登基后第一次科舉,但日理萬機的圣上也不可能一直待在這里,約莫一炷香的時間便離開了,不過這一炷香的時間里有一半他只盯著一位考生瞧。 沒法子,會試前十名的考生里頭就只有這一位長得俊俏還未婚,家世也尚可,嫡親的meimei二十一歲了還沒有著落,他這個當皇兄的再不cao心,可真就成老姑娘了,雖然皇家的公主沒人敢明目張膽的議論,但總不能就這么蹉跎了皇妹的年華,再是尊貴也得嫁人啊。 靖嘉是他最小的meimei,又是一母同胞,比他自己的女兒也大不了幾歲,所以這個meimei在心里差不多也算是半個女兒了,以前皇位未定,朝廷上各種關系交錯雜亂,一個家族都能分出兩茬人來分別支持不同的皇子,這種情況下,他和母后哪舍得把靖嘉嫁出去,本朝公主的地位并不算高,出了嫁也得遵照三從四德,萬一他失勢了,靖嘉少不得要被人磋磨,萬一他成了,靖嘉的夫家卻壓錯了人,那就更難弄了。 所以這幾年靖嘉一直不想定親,他和母后也都由著她了,但現在可不一樣了,既然大局已定,靖嘉的婚事兒就不能再往下拖著了。 說起來他也是為這個看著長大的皇妹cao碎了心,把她嫁到位高權重的家族,怕她管不住夫君,再說這樣的人家定親都早,沒有定親的男子年齡小靖嘉太多了,不合適,嫁到書香人家,比如這次會試的第二名郭昶,真要想把靖嘉嫁給他,給他狀元也能說的過去,而且年齡也相當,但就是家里沒有能撐起來的人,又沒有底子,到時候指不定一家人都讓靖嘉的嫁妝養著。 所以在把會試前十名的資料翻過兩遍之后,他還是覺得方之平這個人合適,侯府次子,不用贍養老人,到時候搬到公主府和靖嘉一起住就行,家里不差銀子,也沒有位高權重的長輩或兄弟壓著,靖嘉肯定不會受氣,年齡也只比靖嘉小幾個月。 另外暗衛也傳過消息來說,方之平沒有通房、妾室,雖然朋友多,跟魏楚這樣的紈绔子弟都有來往,但卻從來沒一起出去喝過花酒,比寒門的學子都老實,本來他還以為這個方之平會不會是身體有毛病,讓人暗地里把了脈,才確定人家真是潔身自好。 剛才站在方之平身后半天,他也看出來了,方之平的確是有真才實學的,言之有物不說,就是那筆字也是下苦功夫練出來的,不是花架子,到時候給他幾分權利,也能立得起來。左思右想,方之平的確算是現階段最適合娶靖嘉的人,不過賜婚這事兒還得跟母后商量商量。 方之平把試卷來回檢查了好幾遍,一直到交卷時間才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見小太監把自己試卷糊名帶走后,緊繃著的神經總算是松快了幾分。 “之平,感覺怎么樣?”剛出宮門,原本整齊的隊伍就散開了,貢士們或是三三兩兩的走在一起,或是去找自家的馬車,宋高志和方之平表兄弟倆也湊到了一起。 “還成,正常發揮。大表兄你呢?”方之平對自己的文章還是挺有信心的,特別這還是之前就練過好幾次的題目,不過大表兄應該也完成的不錯,畢竟這樣的經典題目,外公和舅舅肯定教導過。 “我也還成?!彼胃咧疽荒樕敌?,這題目他都做過好幾次了,這次寫上去的就是他修改過的文章,連他祖父和爹爹都覺得不錯呢,二甲肯定是穩住了,至于一甲他倒是沒有那個奢望。 兩個人心情都挺不錯,按照會試的成績和殿試的發揮,肯定落不到同進士里去,不管名次如何,他們都不需要繼續考試了,等著朝廷安排官職就是了,苦讀這么多年,也總算是有了個交代。 “那就好,要不要明天去我家喝幾杯,放松放松心情?!狈街教嶙h道,反正都考完了,多想無益,還不如趁這個機會松散松散呢,等到朝廷的任命下來,肯定又閑不得了。 宋高志跟瞧稀罕似的瞧著二表弟,“你倒是一點都不緊張?!弊约翰痪o張還好說,因為成績肯定就在二甲里邊了,既不出頭,也不墊底,但之平就不一樣了,他會試可是第五名,如果這次發揮的好,或者前邊有人發揮的不好,進一甲也不是不可能的,就是只前進一名,那也是傳臚呢,二甲里的頭名,怎么就不緊張呢!